“王上!臣以為此事不妥!”左徒黃歇一聽說楚王有意要和和韓國易地,馬上就急了。
潁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區靠近中原,由此地西可略南陽,北可下新鄭、大梁、洛陽,乃是楚國北上與中原各國爭霸的一條必經之地。何況,楚國的陳縣、巨陽、壽春等繁華之地皆在潁水東畔,潁水以西被韓國占據的話,淮泗流域又被齊國霸占一部分,地處潁水、泗水之間這些城邑將被韓、魏、齊包圍,有被蠶食的風險。從更從長遠的角度說,失去這些地方,意味著楚國退出了中原爭霸,不得不龜縮在南方。這明顯不符合楚國一直謀求的大國形象!
這裏麵的利害關係別人可能不知道,但黃歇不可能不知道。韓國甘願多付出兩百裏的土地來易地,就是想要限製楚國的勢力往北方拓展。等楚國醒悟過來,想要反悔也晚了。何況,潁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區多是平地,少高山,養活的人口絕不是黔中可以比擬的。一個靠近中原,一個地處西南一隅,影響力就不在一個層次上。保留潁水以西,淮水以北,楚國的影響力、話語權就在,少了這些地方,韓國就僅僅是一個南方的大國。眼下,楚王被表麵巨大的利益蒙蔽了眼睛,身為臣子的黃歇自然要勸諫。
“韓國以黔中的三倍之地換王上的潁淮之地,表麵看起來是拉攏我國,實際上卻是居心叵測,其心可誅。”黃歇先聲奪人道。
楚王的臉色立即晴轉多雲,待發現黃歇說得信誓旦旦。很是奇怪地道:“韓國以三倍之地換寡人的潁淮之地,於楚國大利也!左徒何出此言?”
群臣也是疑惑地看向黃歇,楚王的興奮之情無疑透露他本人很願意達成易地的約定。韓國莫名其妙地犯傻做這種蠢事,群臣都巴不得楚王早點答應下來,免得韓國反悔。這可是足足多出來的兩百裏之地啊!而且不費一兵一卒!想想為了將土地拓展到巫縣。楚國就付出了超過四萬的傷亡,就知道開疆擴土多麽不容易了!當然,韓國是個例外,每次都是坐享漁翁之利,冒險動用大軍攻略秦地。楚國這次就是吃了一個暗虧。
“潁淮之地地勢平坦而土地肥沃,養民十萬(戶)綽綽有餘。此一利也;靠近中原,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西可去南陽,北可上潁川、東可歸淮泗。南可進江水,此二利也!反觀黔中,地方五百裏,多山而少地,民少而物瘠。西有高山所阻,東有大河攔路,南麵更是不毛之地。以潁淮之豐換黔中之貧,臣以為。實在是謬矣!易地一成,天下怕是皆笑我們楚國。”
黃歇一言惹得楚王更是不快,但表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黃歇說得輕巧。可他卻忘了,放著黔中不要,郢都的南麵就不得安穩。黔中是多山地,但也有許多不小的盆地、平原啊!更關鍵的是,這裏不是四戰之地,可以讓國家休養生息。潁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區靠近中原,已經有不少百姓被韓國的新政所吸引。潛逃入潁川、南陽。長此以往下去,這塊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少。
而且。講富饒的土地,楚國這樣的地方多得是!又不是非要潁淮之地不可!!楚國缺的不是地,是人口,是大國的尊重!對楚國來說,麵子勝過一切!誰知道,若是拒絕了韓國的“好意”,韓王會不會惱羞成怒地發兵呢!對楚國來說,韓國是北方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尤其是在韓國擊敗趙國以後。搞好了和韓國的關係,楚國還會怕魏國、齊國嗎?人家韓國的禦史大夫已經暗示地很明顯了,隻要自己有意收複被齊國侵占的淮泗之地,韓國絕不阻撓。甚至會幫忙說服魏國也保持中立!這樣的條件多好啊!韓國的誠意多足啊!
嗯!楚王才不會承認,他自己對範睢信誓旦旦保證要送的第二件禮物已經垂涎已久了!楚王是個好同誌!才不會為了自家私欲出賣國家利益嘛!
“王上!臣以為易地之事對我楚國有百利而無一害!”黃歇剛剛說完,太傅立馬跳了出來。
楚王頓時喜笑顏開,鼓勵道:“太傅請講!”
得到了楚王鼓勵和範睢賄賂的太傅激動地滿臉通紅,大聲說道:“黔中地方五百裏,潁淮之地方還不到兩百裏。兩地民相差不過數千戶,田地也不過相差數千畝,幾可忽略不計。但黔中多林,林多則可造船,可建房,可築城,可取柴,可造箭。山多林多野獸自然也多,其肉可食,可祭祀,其毛可禦寒,其皮可製甲,其筋可製弓,此百利也!”
說完,太傅故意停頓了一下,朝黃歇不以為然地看了看,才繼續說道:“黔中在手,郢都將無南麵之憂。相反,潁淮之地臨近中原,中原乃四戰之地,戰事稍起,潁淮之地就有被席卷裹挾的危險!救之,我楚國就會受挫!不救,則白白丟失潁淮之地。且夫韓強而楚弱,韓國為了拉攏我國,令我們有望在故土上祭拜祖先,特意獻出黔中之地,我國若是拒絕的話,弗了韓國心意還在其次。他國也會笑話我們楚國優柔寡斷,不敢憑空增加三百裏之地。更何況,淮泗流域大半還是齊國手中,我們還需仰仗韓國出力,又怎麽可以在這個時候得罪韓國呢!”
“是啊!是啊!韓國剛剛擊敗趙國,聲勢正隆!韓國主動送我們好處,我們不接受的話就是平白樹立了一個敵人!拒絕易地萬萬不妥!”
“太傅說的很中肯啊!我也是這麽想的。”
“易地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大好事!絕對不能拒絕!”
很快,楚國的群臣一個個站了出來附和太傅的意見,響應左徒黃歇的居然寥寥無幾!
楚王趁勢站了起來,說道:“寡人心意已決!和韓國易地之事就這麽辦了。越快越好!”
秦國,鹹陽。
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秦國上下消化巴蜀失守的事實。畢竟,自從漢中失守的那一天起,秦國就已經準備好接受最壞的結果。雖然這一天來的比秦國預料地還早一些,也難接受一些。但終究在秦國的承受範圍內。日子雖然難過也要過,不是嗎?!
對秦國來說,這次和前幾次一樣,得利最大的依然是韓國,受傷最重的依然是秦國。易地成功後,韓國正式有了潁淮之地。加上之前從魏國手裏得到的上蔡、召陵數地和更早的舞陽、葉陽,韓國理所當然地重新設置了一郡----名為汝南郡,郡治上蔡。算上新得到的巴蜀兩郡,韓國悄然間擁有了八郡之地,其地域之廣。僅次於楚國。就連勵精圖治多年的趙國也要甘拜下風。
對於韓國的擴張,齊國、魏國蠶食趙地,楚國的自鳴得意,燕國的碌碌無為,秦國一直假裝淡然處之。這並不是秦國不作為,而是秦國清楚,這不是自己作為的最好機會。秦國確實按照趙國的請求出兵了,隻是沒有強攻河東而已。可結果呢,不爭氣的趙國沒有打壓成韓國,反而被韓國挫了銳氣。如果不是有更加悲催的齊國作為陪襯。趙國的麵子算是徹底丟盡了。
在意識到趙國沒有全力攻打河東的那一刻起,秦國就決定了任由中原亂糟糟的形勢繼續。秦國不傻,河西的趙軍都不憂心邯鄲,秦國又何必冒著巨大的風險充當趙國的馬前卒呢!畢竟,秦國隻是趙國的一紙盟友,不是小弟!
這次風起雲湧席卷六國的連綿戰事。秦國很好的扮演了看客。畢竟巴蜀和秦國隔著一個遙不可及的漢中,秦國也隻能聽之任之。也許是看客的心理。反而讓秦國更加地清晰地看清了韓國的一係列動作。
就拿這次,韓國幾乎是傾盡了舉國之兵。又是牽製秦國,又是打壓趙國,終極目的就為了一個----拿下巴蜀。其冒險精神之強,絕對令天下列國都難以望其項背。秦國這些年在韓國身上吃的虧多了,也開始利用這次機會認真研究韓國。孫子說得好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仔細計較起來,韓國除了一開始是誠心依附趙國、魏國,狐假虎威收複了潁川,後麵對趙國、魏國完全就是貌合神離。無論是借助秦、趙、魏三國爭霸太原、河東的機會奇襲南陽,還是借六國伐秦的時機遠征漢中,抑或慫恿楚國與秦國交惡,待雙方兩敗俱傷時興兵取巴蜀,這些本該是秦國玩的最熟的東西,韓國玩的也是爐火純青。
秦王思考了一整夜,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韓國從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麽開疆擴土。讓魏國擋在抗秦的第一線,以漢中、武關鎖死秦國南下的道路,將巴蜀、南陽作為最大的糧倉,一條清晰的發展路線圖顯露了出來。
韓國弱小的時候,地處四戰之地是一個死穴,但如今,在秦王看來,似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優勢。這次趙國為何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虧?就是因為韓國占據了上黨!距離韓國、魏國隻有百十裏之遙的邯鄲一下子成為趙國的死穴。還有魏國,不也正是因為大梁距離韓國太近而受韓國的影響頗深嗎?
“必須讓韓國暴露稱霸中原的決心,否則,各國不以韓國為敵,秦國的局麵完全打不開!”秦王暗暗思量道。
一個更陰險的計劃的悄然醞釀,既然天下諸國可以聯合攻秦,秦國未嚐不能讓天下列國聯合伐韓。若是有這一天,韓國首尾不能兼顧,將徹底被打入深淵。
想法自然是美好的,但尚需實踐。憂心秦國未來的秦王自然知道一人智寡,三人智多。因此在七月下旬的一個午後,秦王召集了所有的親信大臣,商討如何恢複秦國的榮光。
這個議題雖然空泛,但卻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雖然退守關中以後,秦國獲得了空前的安全。但這樣的安全卻是以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為代價的,國家久久不動刀兵的話,人心思安,隻顧著自家的蠅頭小利。土地兼並到一定程度又會導致窩裏反。大家互相爭鬥、內訌,等敵國的大軍一到,秦國旦夕間就會覆滅。
丞相魏冉最先開口,有些迫不及待地說道:“王上,臣有三計可助王上削弱韓國。壯大秦國。”
“計將安出?”秦王也是一臉期待。
“其一曰離間之計,派遣細作入巴蜀,挑唆當地人與韓國為敵。巴蜀山多而地廣,韓軍即使要清剿也是有心無力。況且,如今蜀郡郡守仍為李冰,臣以為可派遣相熟之人暗中遊說。逐步控製蜀郡。三川郡郡慰乃李毅,若是可以,一並利用,收獲必然也大。”
“其二為挑唆之計,趙國割兩城之地。邯鄲被圍,此乃奇恥大辱,趙國上下必然對韓國極為憤怒。王上何不派遣一人遊說趙王,使趙國伐魏。待魏國應接不暇,我們再伐河東。河東既取,中原在望。”
“其三曰連橫之計,齊國剛敗,田單稱病不朝。齊國大事悉由齊王決斷。臣聽聞齊王不好謀而喜專權,意氣行事。王上不如以重金賄賂齊國上下,韓國必然失齊國這一強援。此臣之所想。請王上決之。”
秦王聽後頓時大悅。魏冉想來是下過功夫的,否則不可能在自己剛一說完就娓娓道來。這正是秦王所高興的。秦國屢戰屢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鬥誌。如果身為丞相的魏冉都隻能垂頭喪氣,那群臣的心思可想而知。
的確,如魏冉所說,韓國不過是剛剛拿下巴蜀而已。算不上站穩腳跟。既然如此,秦國在巴蜀就算不上完全輸了。
至於嚇怕了的齊王。吃了虧的趙王,對秦國來說都是大有可為。就連兵敗投降韓國的李冰、李毅。秦王對其宗族都少了幾分怨恨之情。
“丞相說得不錯,寡人很是欣慰。諸位愛卿也一起說說,今天我們這裏沒有君臣,隻有對我大秦未來的探討!誰若是獻上一策強我大秦,寡人重重有賞!”秦王語出驚人道。
之所以說是語出驚人,全因為魏冉居然冒著惹怒秦王的風險,對投敵叛國的叛徒李毅、李冰說好話。不過,眼見秦王不以為侮,群臣算是知道了秦王為了恢複秦國的榮光,完全是不計前嫌。秦王並不怕自己的主意多麽駭人聽聞,而是怕自己沒有主意。
氣氛一旦舒緩,群臣是仁者獻仁,智者獻智。客卿蔡澤緊接著說道:“臣以為,我大秦眼下的最大問題莫過於不能東進中原。函穀關一日在魏國手中,我大秦一日受其掣肘。即使繞道河東,也殊為不易。風陵渡如何難過,桓將軍最有體會才是。”
一直沒有出聲的鹹陽將軍桓齮沉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啟稟王上,風陵渡易守難攻。據臣估計,若要拿下風陵渡,我們的傷亡至少在一萬以上。若要一路進軍拿下安邑,傷亡怕是不下五萬之數。”
“這麽多!”秦王詫然道。
如果真的如此,那代價未免太多了。秦國整個關中算上上郡的兵力(指精兵,那些沒有成年的和年過四十五歲的男子不算)才不過堪堪四十萬而已。為了一個河東就損失八分之一的兵力,還要和韓國周旋,秦王覺得不值。
仿佛安慰秦王一般,武安君白起這時出口說道:“臣以為,如果沒有韓國增援河東的話,傷亡倒是可以控製在四萬以內。”
言下之意卻是告訴秦王,無論如何都免不了巨大的傷亡。想要韓國不援救河東,可能嗎?韓國不可能不知道河東對韓國的重要性。對韓國來說,再不濟也要保住幾個關隘,防止秦國進入中原。
眼看秦王臉上的猶豫之色漸濃,客卿蔡澤趁勢說道:“臣思量再三,眼下趙國是我大秦盟友,我大秦若要東進,隻能攻打魏國。可無論是攻打河東還是函穀關,都非重大傷亡不能取。當然,如果趙國誠心助我大秦,取河東就算不是易如反掌,也好過現在許多。可問題是,趙國會放任我們秦國進入中原嗎?”
秦國君臣皆是露出凝重的神色。趙國和秦國不過是相互利用的關係而已,雙方一方麵有求於對方,一方麵又忌憚對方強過自己。恐怕對趙國來說,最願意看到的就是秦國和魏國在河東死磕,然後韓國時不時過去支援,如此,韓國、秦國、魏國元氣大傷,趙國卻可以漁翁得利!幾乎可以斷定,趙國是僅次於魏國、韓國的不願意秦國收取河東的國家。
“臣鬥膽,以為與其聯合趙國不如聯合魏國!”蔡澤再次語出驚人死不休道。
秦國群臣頓時被蔡澤的大膽設想給驚呆了。強強聯合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眼下是趙強而魏弱,任何有一個常識的人都知道,和趙國這麽一個強國結盟好處要多得多!雙方實力對等,不用擔心哪一方會吃虧。當然,賺便宜也不容易。畢竟別人也不傻!但兩大強國結盟,足以嚇跑許多不自量力的跳梁小醜!為何要放著趙國不結盟去選擇魏國結盟呢!群臣心裏皆以為蔡澤是發瘋了!秦王卻是若有所思地沒有說話。(未完待續)
ps:忙的快沒時間吃飯了又出差剛碼好跪求推薦啊
潁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區靠近中原,由此地西可略南陽,北可下新鄭、大梁、洛陽,乃是楚國北上與中原各國爭霸的一條必經之地。何況,楚國的陳縣、巨陽、壽春等繁華之地皆在潁水東畔,潁水以西被韓國占據的話,淮泗流域又被齊國霸占一部分,地處潁水、泗水之間這些城邑將被韓、魏、齊包圍,有被蠶食的風險。從更從長遠的角度說,失去這些地方,意味著楚國退出了中原爭霸,不得不龜縮在南方。這明顯不符合楚國一直謀求的大國形象!
這裏麵的利害關係別人可能不知道,但黃歇不可能不知道。韓國甘願多付出兩百裏的土地來易地,就是想要限製楚國的勢力往北方拓展。等楚國醒悟過來,想要反悔也晚了。何況,潁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區多是平地,少高山,養活的人口絕不是黔中可以比擬的。一個靠近中原,一個地處西南一隅,影響力就不在一個層次上。保留潁水以西,淮水以北,楚國的影響力、話語權就在,少了這些地方,韓國就僅僅是一個南方的大國。眼下,楚王被表麵巨大的利益蒙蔽了眼睛,身為臣子的黃歇自然要勸諫。
“韓國以黔中的三倍之地換王上的潁淮之地,表麵看起來是拉攏我國,實際上卻是居心叵測,其心可誅。”黃歇先聲奪人道。
楚王的臉色立即晴轉多雲,待發現黃歇說得信誓旦旦。很是奇怪地道:“韓國以三倍之地換寡人的潁淮之地,於楚國大利也!左徒何出此言?”
群臣也是疑惑地看向黃歇,楚王的興奮之情無疑透露他本人很願意達成易地的約定。韓國莫名其妙地犯傻做這種蠢事,群臣都巴不得楚王早點答應下來,免得韓國反悔。這可是足足多出來的兩百裏之地啊!而且不費一兵一卒!想想為了將土地拓展到巫縣。楚國就付出了超過四萬的傷亡,就知道開疆擴土多麽不容易了!當然,韓國是個例外,每次都是坐享漁翁之利,冒險動用大軍攻略秦地。楚國這次就是吃了一個暗虧。
“潁淮之地地勢平坦而土地肥沃,養民十萬(戶)綽綽有餘。此一利也;靠近中原,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西可去南陽,北可上潁川、東可歸淮泗。南可進江水,此二利也!反觀黔中,地方五百裏,多山而少地,民少而物瘠。西有高山所阻,東有大河攔路,南麵更是不毛之地。以潁淮之豐換黔中之貧,臣以為。實在是謬矣!易地一成,天下怕是皆笑我們楚國。”
黃歇一言惹得楚王更是不快,但表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黃歇說得輕巧。可他卻忘了,放著黔中不要,郢都的南麵就不得安穩。黔中是多山地,但也有許多不小的盆地、平原啊!更關鍵的是,這裏不是四戰之地,可以讓國家休養生息。潁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區靠近中原,已經有不少百姓被韓國的新政所吸引。潛逃入潁川、南陽。長此以往下去,這塊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少。
而且。講富饒的土地,楚國這樣的地方多得是!又不是非要潁淮之地不可!!楚國缺的不是地,是人口,是大國的尊重!對楚國來說,麵子勝過一切!誰知道,若是拒絕了韓國的“好意”,韓王會不會惱羞成怒地發兵呢!對楚國來說,韓國是北方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尤其是在韓國擊敗趙國以後。搞好了和韓國的關係,楚國還會怕魏國、齊國嗎?人家韓國的禦史大夫已經暗示地很明顯了,隻要自己有意收複被齊國侵占的淮泗之地,韓國絕不阻撓。甚至會幫忙說服魏國也保持中立!這樣的條件多好啊!韓國的誠意多足啊!
嗯!楚王才不會承認,他自己對範睢信誓旦旦保證要送的第二件禮物已經垂涎已久了!楚王是個好同誌!才不會為了自家私欲出賣國家利益嘛!
“王上!臣以為易地之事對我楚國有百利而無一害!”黃歇剛剛說完,太傅立馬跳了出來。
楚王頓時喜笑顏開,鼓勵道:“太傅請講!”
得到了楚王鼓勵和範睢賄賂的太傅激動地滿臉通紅,大聲說道:“黔中地方五百裏,潁淮之地方還不到兩百裏。兩地民相差不過數千戶,田地也不過相差數千畝,幾可忽略不計。但黔中多林,林多則可造船,可建房,可築城,可取柴,可造箭。山多林多野獸自然也多,其肉可食,可祭祀,其毛可禦寒,其皮可製甲,其筋可製弓,此百利也!”
說完,太傅故意停頓了一下,朝黃歇不以為然地看了看,才繼續說道:“黔中在手,郢都將無南麵之憂。相反,潁淮之地臨近中原,中原乃四戰之地,戰事稍起,潁淮之地就有被席卷裹挾的危險!救之,我楚國就會受挫!不救,則白白丟失潁淮之地。且夫韓強而楚弱,韓國為了拉攏我國,令我們有望在故土上祭拜祖先,特意獻出黔中之地,我國若是拒絕的話,弗了韓國心意還在其次。他國也會笑話我們楚國優柔寡斷,不敢憑空增加三百裏之地。更何況,淮泗流域大半還是齊國手中,我們還需仰仗韓國出力,又怎麽可以在這個時候得罪韓國呢!”
“是啊!是啊!韓國剛剛擊敗趙國,聲勢正隆!韓國主動送我們好處,我們不接受的話就是平白樹立了一個敵人!拒絕易地萬萬不妥!”
“太傅說的很中肯啊!我也是這麽想的。”
“易地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大好事!絕對不能拒絕!”
很快,楚國的群臣一個個站了出來附和太傅的意見,響應左徒黃歇的居然寥寥無幾!
楚王趁勢站了起來,說道:“寡人心意已決!和韓國易地之事就這麽辦了。越快越好!”
秦國,鹹陽。
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秦國上下消化巴蜀失守的事實。畢竟,自從漢中失守的那一天起,秦國就已經準備好接受最壞的結果。雖然這一天來的比秦國預料地還早一些,也難接受一些。但終究在秦國的承受範圍內。日子雖然難過也要過,不是嗎?!
對秦國來說,這次和前幾次一樣,得利最大的依然是韓國,受傷最重的依然是秦國。易地成功後,韓國正式有了潁淮之地。加上之前從魏國手裏得到的上蔡、召陵數地和更早的舞陽、葉陽,韓國理所當然地重新設置了一郡----名為汝南郡,郡治上蔡。算上新得到的巴蜀兩郡,韓國悄然間擁有了八郡之地,其地域之廣。僅次於楚國。就連勵精圖治多年的趙國也要甘拜下風。
對於韓國的擴張,齊國、魏國蠶食趙地,楚國的自鳴得意,燕國的碌碌無為,秦國一直假裝淡然處之。這並不是秦國不作為,而是秦國清楚,這不是自己作為的最好機會。秦國確實按照趙國的請求出兵了,隻是沒有強攻河東而已。可結果呢,不爭氣的趙國沒有打壓成韓國,反而被韓國挫了銳氣。如果不是有更加悲催的齊國作為陪襯。趙國的麵子算是徹底丟盡了。
在意識到趙國沒有全力攻打河東的那一刻起,秦國就決定了任由中原亂糟糟的形勢繼續。秦國不傻,河西的趙軍都不憂心邯鄲,秦國又何必冒著巨大的風險充當趙國的馬前卒呢!畢竟,秦國隻是趙國的一紙盟友,不是小弟!
這次風起雲湧席卷六國的連綿戰事。秦國很好的扮演了看客。畢竟巴蜀和秦國隔著一個遙不可及的漢中,秦國也隻能聽之任之。也許是看客的心理。反而讓秦國更加地清晰地看清了韓國的一係列動作。
就拿這次,韓國幾乎是傾盡了舉國之兵。又是牽製秦國,又是打壓趙國,終極目的就為了一個----拿下巴蜀。其冒險精神之強,絕對令天下列國都難以望其項背。秦國這些年在韓國身上吃的虧多了,也開始利用這次機會認真研究韓國。孫子說得好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仔細計較起來,韓國除了一開始是誠心依附趙國、魏國,狐假虎威收複了潁川,後麵對趙國、魏國完全就是貌合神離。無論是借助秦、趙、魏三國爭霸太原、河東的機會奇襲南陽,還是借六國伐秦的時機遠征漢中,抑或慫恿楚國與秦國交惡,待雙方兩敗俱傷時興兵取巴蜀,這些本該是秦國玩的最熟的東西,韓國玩的也是爐火純青。
秦王思考了一整夜,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韓國從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麽開疆擴土。讓魏國擋在抗秦的第一線,以漢中、武關鎖死秦國南下的道路,將巴蜀、南陽作為最大的糧倉,一條清晰的發展路線圖顯露了出來。
韓國弱小的時候,地處四戰之地是一個死穴,但如今,在秦王看來,似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優勢。這次趙國為何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虧?就是因為韓國占據了上黨!距離韓國、魏國隻有百十裏之遙的邯鄲一下子成為趙國的死穴。還有魏國,不也正是因為大梁距離韓國太近而受韓國的影響頗深嗎?
“必須讓韓國暴露稱霸中原的決心,否則,各國不以韓國為敵,秦國的局麵完全打不開!”秦王暗暗思量道。
一個更陰險的計劃的悄然醞釀,既然天下諸國可以聯合攻秦,秦國未嚐不能讓天下列國聯合伐韓。若是有這一天,韓國首尾不能兼顧,將徹底被打入深淵。
想法自然是美好的,但尚需實踐。憂心秦國未來的秦王自然知道一人智寡,三人智多。因此在七月下旬的一個午後,秦王召集了所有的親信大臣,商討如何恢複秦國的榮光。
這個議題雖然空泛,但卻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雖然退守關中以後,秦國獲得了空前的安全。但這樣的安全卻是以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為代價的,國家久久不動刀兵的話,人心思安,隻顧著自家的蠅頭小利。土地兼並到一定程度又會導致窩裏反。大家互相爭鬥、內訌,等敵國的大軍一到,秦國旦夕間就會覆滅。
丞相魏冉最先開口,有些迫不及待地說道:“王上,臣有三計可助王上削弱韓國。壯大秦國。”
“計將安出?”秦王也是一臉期待。
“其一曰離間之計,派遣細作入巴蜀,挑唆當地人與韓國為敵。巴蜀山多而地廣,韓軍即使要清剿也是有心無力。況且,如今蜀郡郡守仍為李冰,臣以為可派遣相熟之人暗中遊說。逐步控製蜀郡。三川郡郡慰乃李毅,若是可以,一並利用,收獲必然也大。”
“其二為挑唆之計,趙國割兩城之地。邯鄲被圍,此乃奇恥大辱,趙國上下必然對韓國極為憤怒。王上何不派遣一人遊說趙王,使趙國伐魏。待魏國應接不暇,我們再伐河東。河東既取,中原在望。”
“其三曰連橫之計,齊國剛敗,田單稱病不朝。齊國大事悉由齊王決斷。臣聽聞齊王不好謀而喜專權,意氣行事。王上不如以重金賄賂齊國上下,韓國必然失齊國這一強援。此臣之所想。請王上決之。”
秦王聽後頓時大悅。魏冉想來是下過功夫的,否則不可能在自己剛一說完就娓娓道來。這正是秦王所高興的。秦國屢戰屢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鬥誌。如果身為丞相的魏冉都隻能垂頭喪氣,那群臣的心思可想而知。
的確,如魏冉所說,韓國不過是剛剛拿下巴蜀而已。算不上站穩腳跟。既然如此,秦國在巴蜀就算不上完全輸了。
至於嚇怕了的齊王。吃了虧的趙王,對秦國來說都是大有可為。就連兵敗投降韓國的李冰、李毅。秦王對其宗族都少了幾分怨恨之情。
“丞相說得不錯,寡人很是欣慰。諸位愛卿也一起說說,今天我們這裏沒有君臣,隻有對我大秦未來的探討!誰若是獻上一策強我大秦,寡人重重有賞!”秦王語出驚人道。
之所以說是語出驚人,全因為魏冉居然冒著惹怒秦王的風險,對投敵叛國的叛徒李毅、李冰說好話。不過,眼見秦王不以為侮,群臣算是知道了秦王為了恢複秦國的榮光,完全是不計前嫌。秦王並不怕自己的主意多麽駭人聽聞,而是怕自己沒有主意。
氣氛一旦舒緩,群臣是仁者獻仁,智者獻智。客卿蔡澤緊接著說道:“臣以為,我大秦眼下的最大問題莫過於不能東進中原。函穀關一日在魏國手中,我大秦一日受其掣肘。即使繞道河東,也殊為不易。風陵渡如何難過,桓將軍最有體會才是。”
一直沒有出聲的鹹陽將軍桓齮沉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啟稟王上,風陵渡易守難攻。據臣估計,若要拿下風陵渡,我們的傷亡至少在一萬以上。若要一路進軍拿下安邑,傷亡怕是不下五萬之數。”
“這麽多!”秦王詫然道。
如果真的如此,那代價未免太多了。秦國整個關中算上上郡的兵力(指精兵,那些沒有成年的和年過四十五歲的男子不算)才不過堪堪四十萬而已。為了一個河東就損失八分之一的兵力,還要和韓國周旋,秦王覺得不值。
仿佛安慰秦王一般,武安君白起這時出口說道:“臣以為,如果沒有韓國增援河東的話,傷亡倒是可以控製在四萬以內。”
言下之意卻是告訴秦王,無論如何都免不了巨大的傷亡。想要韓國不援救河東,可能嗎?韓國不可能不知道河東對韓國的重要性。對韓國來說,再不濟也要保住幾個關隘,防止秦國進入中原。
眼看秦王臉上的猶豫之色漸濃,客卿蔡澤趁勢說道:“臣思量再三,眼下趙國是我大秦盟友,我大秦若要東進,隻能攻打魏國。可無論是攻打河東還是函穀關,都非重大傷亡不能取。當然,如果趙國誠心助我大秦,取河東就算不是易如反掌,也好過現在許多。可問題是,趙國會放任我們秦國進入中原嗎?”
秦國君臣皆是露出凝重的神色。趙國和秦國不過是相互利用的關係而已,雙方一方麵有求於對方,一方麵又忌憚對方強過自己。恐怕對趙國來說,最願意看到的就是秦國和魏國在河東死磕,然後韓國時不時過去支援,如此,韓國、秦國、魏國元氣大傷,趙國卻可以漁翁得利!幾乎可以斷定,趙國是僅次於魏國、韓國的不願意秦國收取河東的國家。
“臣鬥膽,以為與其聯合趙國不如聯合魏國!”蔡澤再次語出驚人死不休道。
秦國群臣頓時被蔡澤的大膽設想給驚呆了。強強聯合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眼下是趙強而魏弱,任何有一個常識的人都知道,和趙國這麽一個強國結盟好處要多得多!雙方實力對等,不用擔心哪一方會吃虧。當然,賺便宜也不容易。畢竟別人也不傻!但兩大強國結盟,足以嚇跑許多不自量力的跳梁小醜!為何要放著趙國不結盟去選擇魏國結盟呢!群臣心裏皆以為蔡澤是發瘋了!秦王卻是若有所思地沒有說話。(未完待續)
ps:忙的快沒時間吃飯了又出差剛碼好跪求推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