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李牧頓了頓,一臉激動地說道,“燕國公孫操已經伏誅,新君燕辛繼位,燕國已經轉而親近我們韓、趙、魏。”
“什麽?怎麽這麽快?”太子然一臉驚訝。
秦軍東出函穀關後,楚軍也是北上邊境。在這種情況下,韓、趙、魏三國不約而同地通知伐燕大軍撤軍迴援,按行程估算,伐燕大軍也就是有半個月的時間攻略燕國。燕國舉國好歹也有三十萬大軍,還是以逸待勞,怎麽會連半個月都守不住?
“太子殿下,這一切冥冥中都是天意啊!”李牧歎道。“臣率領羽林軍吸引燕國南線主力,聯軍主力趁機繞道突襲武陽,繼而奔襲薊城。在城下強攻三日後,暴將軍和廉將軍、晉將軍一樣,收到了國內撤軍的命令。原本大家都以為伐燕就此結束,沒想到竟收到了公子辛的密信。有公子辛的人馬幫助,裏應外合之下,大軍一夜就攻破了薊城。”
太子然恍然大悟,公孫操自作孽,燕國上下不和,這才給了三晉聯軍可趁之機。不過,李牧說得雖然輕巧,但其中的艱險太子然也可想象。以三千羽林軍牽製八萬以上的燕軍,行瞞天過海之計,此一難也;武陽城堅而兵眾,一戰而下,此二難也。難上加難,能在撤軍前完成燕國的易幟,殊為不易。
“嗬嗬,”太子然對李牧說的天意也不反駁,隻是看著不遠處的羽林軍,接口說道:“看來羽林軍此戰收獲甚多嘛,座下的戰馬有增無減啊!”
李牧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隻能說是略有收獲,略有收獲。”隨後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語氣一變,單膝跪地,低頭言道:“還請太子殿下降罪!”
“你這是何罪之有啊?”太子然有些摸不清頭腦。李牧在接到撤軍迴援的消息後,一人雙騎,長途跋涉1600餘裏,僅僅花費了十五日的時間就趕到南陽。如果減去在新城停留的三日,實際隻用了十二日。這李牧一來沒有耽誤軍情,二來新立大功,哪來的罪責。
“迴稟太子殿下,臣在燕南經略時,因為騎兵損失頗重,唯恐完成不了任務,所以私自招募了一些弓馬嫻熟之輩。雖然臣確信這些皆忠義之輩,但此事未經太子殿下允許,實為大罪。臣請太子殿下責罰。”李牧俯首認罪。
太子然一愣,此事可大可小,事從緩急,站在李牧的立場上,他是為了完成任務,無可厚非;可站在當權者的立場,屬下私募軍隊,此風絕不能開,不加以懲戒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李牧!”太子然喝道。
“臣在!”李牧心下一凜。無論接下來太子然對自己如何懲罰,自己都會坦然接受。法不容情,自己初衷再好也是犯了錯,有了錯就要接受懲罰。
“在伐燕一役中,你能牽製南部燕軍主力,為主力北上創造條件,此乃大功。但奈何你私自募軍,此乃大過。功過相抵,你還是以校尉銜與蒙驁負責督領羽林軍吧。”太子然語氣一轉,說道。
“臣,臣遵命!”李牧沒想到這件事就這樣被太子然一語帶過。
“不過,那些你招募的士卒可要好生看管,如果不符合我們羽林軍的要求,你從哪裏帶來的就把他們送迴哪裏去。”太子然補充了一句。
“喏!”李牧大聲應道。
齊國,臨淄。
齊王和田單君臣正鬱鬱孤歡,好不容易等來了秦國出兵的消息,本以為韓、趙、魏會很快退兵。接下來齊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討伐燕國,既討好了三晉又能狠宰燕國一頓。哪料到公孫操如此不禁打,這才半個月就被三晉打趴下了。他死了不要緊,齊國計劃好的劇本怎麽辦?韓、趙、魏明顯把燕國拉進了自己的陣營,自己要是再出兵討伐燕國,勢必得罪三晉!真是為難。
“丞相,如今趙、魏兩軍主力與秦軍對峙於河東、太原兩郡,我們齊國如何得利呢?”齊王出言問道。
這可是戰略決戰的節奏啊!無論勝負如何,天下的形勢都會大變。如果秦國獲勝,趙、魏會一蹶不振,此前好不容易奪得的戰果也會丟失。如果趙、魏獲勝,秦國則會淪為二流強國。這樣的決戰,齊王怎麽著也想撈一些好處。
“以臣來看,不如靜觀其變。無論誰勝誰敗,勢必都會傷及元氣。到時候我們齊國左右逢源,這就是大利。”田單想了想,迴複道。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九個佞臣的挑撥,齊王最近對戰事十分感興趣。總想著恢複先王時期的威風。拿下半個陶郡還不滿足,伐燕沒戲後,又想著加入這場大戰。
齊王聽了有些大失所望,這個法子最穩妥,可身為天下強國的齊國不湊一下熱鬧,豈不是不符合自己的大國身份。如今趙、魏與秦對峙,韓國防備楚國,燕國也是秣馬厲兵,準備支援趙國,難道自己真要像魯國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丞相,這樣怕是不妥吧。天下六國皆參與其中,我們齊國怎能置身事外?寡人以為不恥。之前我們拒絕與秦國結盟,已經得罪了秦國。既是如此,不如南下攻楚,以表明我齊國立場。”齊王義正言辭的說道。
田單聽後就是一歎,苦口婆心的說道:“王上,我齊國偏居一隅,非四戰之地,此乃上天的恩賜。如今秦、趙勢大,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們又何必去湊這個熱鬧。這天下本就沒有固定的死敵與盟友。無論是趙國得勝還是秦國得勝,都會依賴我們齊國牽製另外一國。”
“不妥,不妥。”齊王搖了搖頭。“天下分成兩個陣營,如果我們左右逢源,說不定會適得其反。一旦秦國大敗,趙國又生氣我們的不作為,說不定會出兵伐我齊國。丞相難道忘了高唐是怎麽丟失的嗎?”
“況且如今楚國主力盡在郢都,整個淮泗之地隻有景陽的五萬大軍,寡人欲派丞相為將,將兵十萬,何愁不能平定淮泗。丞相莫忘了,先王是怎麽死的!種種利弊,孰輕孰重,丞相還需要寡人說嗎?”
“臣,遵旨!”田單知道再說下去,齊王隻會愈加反感自己,隻得應道。
(感謝古道柔情、黑天照、綠米亞的打賞,下午六點前兩更,晚上三更!)
“什麽?怎麽這麽快?”太子然一臉驚訝。
秦軍東出函穀關後,楚軍也是北上邊境。在這種情況下,韓、趙、魏三國不約而同地通知伐燕大軍撤軍迴援,按行程估算,伐燕大軍也就是有半個月的時間攻略燕國。燕國舉國好歹也有三十萬大軍,還是以逸待勞,怎麽會連半個月都守不住?
“太子殿下,這一切冥冥中都是天意啊!”李牧歎道。“臣率領羽林軍吸引燕國南線主力,聯軍主力趁機繞道突襲武陽,繼而奔襲薊城。在城下強攻三日後,暴將軍和廉將軍、晉將軍一樣,收到了國內撤軍的命令。原本大家都以為伐燕就此結束,沒想到竟收到了公子辛的密信。有公子辛的人馬幫助,裏應外合之下,大軍一夜就攻破了薊城。”
太子然恍然大悟,公孫操自作孽,燕國上下不和,這才給了三晉聯軍可趁之機。不過,李牧說得雖然輕巧,但其中的艱險太子然也可想象。以三千羽林軍牽製八萬以上的燕軍,行瞞天過海之計,此一難也;武陽城堅而兵眾,一戰而下,此二難也。難上加難,能在撤軍前完成燕國的易幟,殊為不易。
“嗬嗬,”太子然對李牧說的天意也不反駁,隻是看著不遠處的羽林軍,接口說道:“看來羽林軍此戰收獲甚多嘛,座下的戰馬有增無減啊!”
李牧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隻能說是略有收獲,略有收獲。”隨後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語氣一變,單膝跪地,低頭言道:“還請太子殿下降罪!”
“你這是何罪之有啊?”太子然有些摸不清頭腦。李牧在接到撤軍迴援的消息後,一人雙騎,長途跋涉1600餘裏,僅僅花費了十五日的時間就趕到南陽。如果減去在新城停留的三日,實際隻用了十二日。這李牧一來沒有耽誤軍情,二來新立大功,哪來的罪責。
“迴稟太子殿下,臣在燕南經略時,因為騎兵損失頗重,唯恐完成不了任務,所以私自招募了一些弓馬嫻熟之輩。雖然臣確信這些皆忠義之輩,但此事未經太子殿下允許,實為大罪。臣請太子殿下責罰。”李牧俯首認罪。
太子然一愣,此事可大可小,事從緩急,站在李牧的立場上,他是為了完成任務,無可厚非;可站在當權者的立場,屬下私募軍隊,此風絕不能開,不加以懲戒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李牧!”太子然喝道。
“臣在!”李牧心下一凜。無論接下來太子然對自己如何懲罰,自己都會坦然接受。法不容情,自己初衷再好也是犯了錯,有了錯就要接受懲罰。
“在伐燕一役中,你能牽製南部燕軍主力,為主力北上創造條件,此乃大功。但奈何你私自募軍,此乃大過。功過相抵,你還是以校尉銜與蒙驁負責督領羽林軍吧。”太子然語氣一轉,說道。
“臣,臣遵命!”李牧沒想到這件事就這樣被太子然一語帶過。
“不過,那些你招募的士卒可要好生看管,如果不符合我們羽林軍的要求,你從哪裏帶來的就把他們送迴哪裏去。”太子然補充了一句。
“喏!”李牧大聲應道。
齊國,臨淄。
齊王和田單君臣正鬱鬱孤歡,好不容易等來了秦國出兵的消息,本以為韓、趙、魏會很快退兵。接下來齊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討伐燕國,既討好了三晉又能狠宰燕國一頓。哪料到公孫操如此不禁打,這才半個月就被三晉打趴下了。他死了不要緊,齊國計劃好的劇本怎麽辦?韓、趙、魏明顯把燕國拉進了自己的陣營,自己要是再出兵討伐燕國,勢必得罪三晉!真是為難。
“丞相,如今趙、魏兩軍主力與秦軍對峙於河東、太原兩郡,我們齊國如何得利呢?”齊王出言問道。
這可是戰略決戰的節奏啊!無論勝負如何,天下的形勢都會大變。如果秦國獲勝,趙、魏會一蹶不振,此前好不容易奪得的戰果也會丟失。如果趙、魏獲勝,秦國則會淪為二流強國。這樣的決戰,齊王怎麽著也想撈一些好處。
“以臣來看,不如靜觀其變。無論誰勝誰敗,勢必都會傷及元氣。到時候我們齊國左右逢源,這就是大利。”田單想了想,迴複道。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九個佞臣的挑撥,齊王最近對戰事十分感興趣。總想著恢複先王時期的威風。拿下半個陶郡還不滿足,伐燕沒戲後,又想著加入這場大戰。
齊王聽了有些大失所望,這個法子最穩妥,可身為天下強國的齊國不湊一下熱鬧,豈不是不符合自己的大國身份。如今趙、魏與秦對峙,韓國防備楚國,燕國也是秣馬厲兵,準備支援趙國,難道自己真要像魯國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丞相,這樣怕是不妥吧。天下六國皆參與其中,我們齊國怎能置身事外?寡人以為不恥。之前我們拒絕與秦國結盟,已經得罪了秦國。既是如此,不如南下攻楚,以表明我齊國立場。”齊王義正言辭的說道。
田單聽後就是一歎,苦口婆心的說道:“王上,我齊國偏居一隅,非四戰之地,此乃上天的恩賜。如今秦、趙勢大,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們又何必去湊這個熱鬧。這天下本就沒有固定的死敵與盟友。無論是趙國得勝還是秦國得勝,都會依賴我們齊國牽製另外一國。”
“不妥,不妥。”齊王搖了搖頭。“天下分成兩個陣營,如果我們左右逢源,說不定會適得其反。一旦秦國大敗,趙國又生氣我們的不作為,說不定會出兵伐我齊國。丞相難道忘了高唐是怎麽丟失的嗎?”
“況且如今楚國主力盡在郢都,整個淮泗之地隻有景陽的五萬大軍,寡人欲派丞相為將,將兵十萬,何愁不能平定淮泗。丞相莫忘了,先王是怎麽死的!種種利弊,孰輕孰重,丞相還需要寡人說嗎?”
“臣,遵旨!”田單知道再說下去,齊王隻會愈加反感自己,隻得應道。
(感謝古道柔情、黑天照、綠米亞的打賞,下午六點前兩更,晚上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