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王貴妃與皇太後一


    兩個女人在朝堂上可以說是各有心思。各有己見,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大臣們每天都有新的政議在上奏著,皇上安善沒有受到朝堂上兩位女人的打擾,處理著國事,還是盡職盡責的,相對是合理的,對國對民都是向好的。


    皇太後入朝堂之意就是要大臣們能為國為民上奏,奏之好的政議,得以皇上的批複,順利的在國內實施,促使國之強大,民之安康,一時間是達到了效果。


    王貴妃在朝堂上有了皇太後在對峙著,一時間無法再左右朝政了,無法再控製朝臣了,漢王朝給予的任務也停滯了,這樣是不行的,自己是跟皇太後拖不起的,來自漢王朝的飛鴿傳書又到了,問之王貴妃的進展程度,是否有把握能和平演變樓蘭古國。


    王貴妃是個不服輸的女人,因為這是其所有籌碼,是自己能保住權位的唯一方法,於是當然迴書漢王朝,自己會盡快完成樓蘭古國之演變,演變成漢王朝的郡縣,飛鴿是放飛了,該如何行動哪,蘭琪兒被驅逐出了朝堂,皇太後自己該如何對付哪?


    一時想到了皇上安善,對,還得是皇上,自己一定要先爭取皇上,得到皇上的全力支持。


    王貴妃有了想法,已經不管太多的禮儀了,自己絕不能等待了,馬上在下人的陪伴下,出了自己的宮院,直奔於禦書房,以求得皇上夜晚的光顧,安善因為內心覺得對不起王貴妃,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竟然出了意外,於是隻能答應了。


    傍晚到來了,王貴妃早早令禦膳房準備好了皇上的用膳,隨著皇上的到來,禦膳便上滿了桌麵,王貴妃開始了話語的交流,開始了煽情及表達自己這個來自漢王朝女人的苦與難,不斷的表達著自己現在已經是樓蘭古國的貴妃了,萬事絕對會從樓蘭古國的利益出發,對朝堂政議有獨特見解看法,也是情理之中,隻是出發點不同,看法不同罷了。


    皇上安善當然隻能聽了,隻能勸之,安撫之了,這就達到了王貴妃的目地,得到了安善的包容心。


    夜很快的過去了,早朝又開始了,王貴妃這次可要在朝堂之上發表政見了。


    大臣們及皇太後是不知道的,大臣們還如以往按部就班的在上奏著。


    朱長史跪地道,臣有本折請奏。


    大宦官道,有本即可奏來?


    朱長史道,臣作為國之長史,派人時刻關注著國之物資情況,經濟情況,隨著匈奴國遭受了重創,匈奴國國民的生存出現了危機,促使匈奴騎兵開始瘋狂的橫掃戈壁大漠,戈壁遊民為了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移居在樓蘭城外的遊民是越聚越多,大漠中各國商隊日益在減少,國內存屯物資在下降,在不有好的方法解決,本國國民的生活物資都堪憂啊,就不用說對城外遊民的物資供給了,請皇上及重位大臣們政議吧,希望今日能拿出可行性答案啊!


    大臣們這時開始了政議討論,討論的結果無非就是兩個方麵,也許是大臣們的想法受到了限製,一方麵大臣們的政議就控製遊民的進城,控製城內物資的外流,一方麵大臣政議是不同意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皇太後一時間沒有好的方案,隻能靜靜的觀之了。


    半個時辰過去了,討論在進行著。當然是受局限的進行著,王貴妃不急不緩的站起了身,開口道,臣妾有話要說?


    皇上安善道。既然王貴妃有話要說,就說之,講吧?


    王貴妃道,朝堂之上的大臣們討論是無意義的,沒有一點意義。匈奴騎兵以速度,強悍橫掃戈壁大漠中的遊牧民族及商隊,使我樓蘭古國城外遊民一時間增加了很多,反而各國商隊在減少,物資是供給不上了,這樣的事一時是不會改觀的,也許是一年,兩年,直到匈奴國再次強大,物資不缺之日,什麽控製遊民進入樓蘭城內,什麽控製物資的供給,那都不是長久可行之策。


    臣妾有一長久之策,不知當講不當講,講了可能會引起皇太後及大臣們的非議,但是這可以解決樓蘭古國物資的供給,保證國民,遊民生存物資的長久性,穩定性。


    皇上安善及朝堂上的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知道王貴妃又要發表自己的己見了,於是都豎起了耳朵,靜等王貴妃說講了。


    皇太後聽到了王貴妃要表達政見了,心裏開始設防了,因為她要用腦時刻分析著王貴妃的話語,看其意的真正意思,對樓蘭古國有沒有害處,有沒有弊端。


    皇上安善道,王貴妃有良策即講,政見是可講的,可參議的。


    王貴妃得到了皇上安善的聖旨,在朝堂之上便開始說講自己的政見了,當然政見是有目地的,一方麵是為解決樓蘭古國物資的匱乏。一方麵是想借此機會讓漢之軍隊合理的進入樓蘭城內,並可自由出入。


    講之話的內容就是現匈奴騎兵在大漠中如同強盜一樣,神出鬼沒的,不得規律的在大漠中襲擾戈壁遊牧民族,商隊,可以說戈壁遊牧民族及商隊對匈奴騎兵是無可奈何的,如遇之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所以各國商隊放棄了在沙漠中遊走,物資的交易,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是不能為錢財而鋌而走險的。


    臣妾見樓蘭古國的物資在告急,根本原因不在於城外的遊民,是各國商隊的減少。


    如何能解決商隊問題,解決商隊運輸物資哪?


    臣妾就說說自己的政見,如果皇上同意,臣妾會馬上求得漢王朝的幫助,求漢王朝派軍兵護商隊在樓蘭古國與漢王朝之間行走,進行物資的交流,有了漢王朝軍兵的保駕護航。漢之商隊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就不怕匈奴騎兵了,那樣物資就達到了合理的調配,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物資問題,這絕對是合理的,能長久的。是能達到兩國共贏的,臣妾的己見說完了。請皇上及大臣們論證吧?


    皇上開口道,那就開始發表政見吧!


    朝臣們開始辯論了,大部分的朝臣是認同王貴妃的政見的,認為是可行的,是可以肯定有漢之軍隊的保駕護航,是能保證商隊行走的,是能保證物資交流的。


    皇太後沒有發表政見,可心腦在高速運轉著,她聽之王貴妃的政見,也同樣覺得政見可行。可細細迴想王貴妃的話語,話語中不光出現了商隊人員,還有保商隊的軍兵哪,這可是要對付匈奴騎兵的,如果派少量的軍兵護送之,並不能保證商隊人員的安全,派大量的軍兵去護送商隊及物資,費用是巨大的,到時物資成本必定會增加,會挑起交易成本的上升。


    最主要的是不是物資的調價,漢之軍兵既然是護送商隊的,他們一定會隨行於商隊,是要與商隊一起進入樓蘭城的,駐足於樓蘭城內,如果一隻商隊的護軍駐足於樓蘭成還好,還可以理解,一旦一兩天漢之商隊無法離去,又一隻漢王朝的商隊再次到來,漢之護隊軍兵又將進入樓蘭成,駐足於樓蘭城,這是什麽概念,著不又是漢王朝變向的在樓蘭古國駐軍了嗎?而且漢兩支商隊所帶入城內的漢軍兵不下一二百人之多,向不好的方麵想,如果漢王朝預謀通過商隊暗中運兵,那一二百軍兵一定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輩,真的時機到了,來個裏應外合,樓蘭城牆不就是擺設了嗎?城內的軍兵還有用嗎?


    皇太後想到了這裏,感覺這王貴妃之政見明麵上是為了解決樓蘭古國物資問題,明麵上是求漢王朝幫之,派軍隊護之,暗地裏有不可告知的秘密,這次目地性比上次在朝堂之上的政見還狠,上次是要和平演變樓蘭古國成為漢王朝的郡縣,這次政見如果成功了。其是為漢王朝以後攻打樓蘭古國埋下先期的準備,埋下伏兵啊,這招太狠了,真狠,真狡猾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樓蘭女皇長生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忠山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忠山石並收藏樓蘭女皇長生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