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帶著常太醫去了慈寧宮主殿,通傳後二人見到了李太後。
“大哥兒果然大好了。”李太後看到朱常洛好端端地站在麵前說道。
朱常洛眼眶不禁一熱,滿宮之中,對他真心的除了母妃也就是兩宮太後了,看著太後鬢角的絲絲白發,眼淚差點落下。李太後身為後宮最尊貴的女人之一,天性極為愛美,保養適宜,別看年過五旬看起來和三十多歲差不多。然而這段時間為了朱常洛母子生了隔閡,愣生生的顯出了老態,連鬢角邊也生出了銀絲。
“常洛不孝,讓祖母操心了。”朱常洛的淚珠子一滴一滴地砸到了地上,李太後哪裏見得自己的大孫子掉眼淚,連忙叫到跟前親手幫他拭淚。
“胡說,你最孝順了,不孝的旁人,和你無關。”李太後毫不猶豫地說。
正說著話,李進喜進來報說仁聖皇太後到了。
李太後聞言笑道,“陳姐姐定然是來大哥兒的,前幾日她來時大哥兒還昏迷不醒,我想著她身體不好,等哥兒大好了再去探望,誰知她就等不及。”
一麵說,一麵牽著朱常洛迎了出去。
“姐姐也真是的,怎的就趕著日頭來了?讓人怪擔心的。”
陳太後十分了解李太後,也不迴答,隻管拉過了朱常洛垂淚道,“見到大哥兒好端端站在眼前才算是放下了心。”
說話間,陳太後額頭上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握著朱常洛的手卻十分冰涼。
“皇祖母,我已經好了。”朱常洛帶著幾分靦腆,陳太後一生無寵無子,卻受到李太後母子的共同愛戴不是沒有原因的。她安靜閑適、清淨淡泊,即便身為最尊貴的皇太後卻從不和李太後爭權奪利。此外,她對朱翊鈞也真心誠意,李太後母子二人都是剛強之人,反而時不時需要陳太後在中調和。
“我得好好瞧瞧。”陳太後拉著朱常洛看了又看,才放開了他,笑著說,“看樣子是好了,不過還得仔細調養調養,我怎麽聽說鄭氏背著咱們姐倆沒少苛待大哥兒,都傳到外廷去了。”
李太後愣了愣,扭頭問王安,“可有此事?”
後宮之事,朱翊鈞權利欲極重,怕傷及母子感情,後宮事物她一向交由皇後管理,後來聽說鄭氏也管了一部分,可從來沒想過會出這麽大的簍子。
王安立即上前迴答,“稟太後娘娘,奴婢到殿下身邊服侍已有一年,卻如仁聖太後所言。如有不信可以詢問侍講郭正域,郭大人給殿下講課從來都要自帶午飯……鄭娘娘交代說皇上要求儉省,鍋裏沒有多餘米糧。”
“……好,好,好一個高貴的人兒!”李太後氣得渾身顫抖,她辛辛苦苦講兒子養大,為了望子成龍不惜冷言厲色,卻被一個狐媚子三言兩語給糊弄去了。
鍋裏沒有多餘的米糧,這是哪家破落戶能夠說出的話!
“李進喜,你去告訴皇帝,既然他的鍋裏沒有給侍講的米糧了就不勞他費心思,從我這裏出。”李太後厲聲說道。
李進喜應了一聲匆匆離開。
朱常洛忍不住向後縮了縮,隨即想到李太後是為了他才如此,走上前主動拉住了李太後顫抖的手,十分擔心,“祖母,不要生氣了,孫兒一點都不覺得委屈。”
饒是堅強的李太後也忍不住的滴了幾滴眼淚,向陳太後哭訴,“我這是造的什麽孽啊!滿共就這麽幾個孫子,眼前這個還被個惡婦苛待。”她不禁想到小兒子來的信,潞王府又夭折了個孫兒。
陳太後安撫了一番李太後,然後說,“鄭氏雖然學了些詩文,但我冷言旁觀著都是些不入流的東西,不像正緊人家會教的,倒像傳言中那種瘦馬學的調調。這樣的女人從小隻會情情愛愛,哪裏會管理宮務?不若收了她的金寶金印,讓她給皇帝逗個趣兒罷了。位份倒不用降了,省得她一哭,皇帝又心疼了。”
李太後愣住了,沒想到陳大後不聲不響就下了狠手,一麵公然說出鄭氏身份不好,一麵又給了皇帝麵子,鄭氏若要再鬧就是不識趣,不給兩宮太後和皇帝麵子。
同時心裏暗幸陳太後沒有對她下過狠手。
“常洛是我最喜歡的孫子,往日裏想著不能斷了他們父子的情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如今看來……我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若是在閉眼之前看不到常洛當上太子就是死也不能瞑目。”她將心裏的話說了出來,不知為何,她一眼就到朱常洛就喜歡的緊,那感覺好像就是親生的似的。
“……皇祖母!”朱常洛隻知道陳太後對他很好,卻不知道她能為自己考慮到這種程度,一顆心如同又酸又澀,若是早知道他定然會好好孝順陳太後,而不是隻是請安問好。
“傻孩子。”陳太後隻一眼就看出朱常洛的想法,摩挲著他的腦門笑了。
“宿主如果能夠用10天時間學習完日語,可以獲得6粒人參果種子,隻要種出來就能夠延年益壽、療病養身哦!”係統適時的插話,貼心的將時間放慢,讓朱常洛進到係統空間和他討價還價。
“多長時間可以長成?”朱常洛問。
“十年。”係統說。
“等不及了,有現成的嗎?”朱常洛問。
係統頓了頓說,“有果樹,還有幾個月或者一年就要結果子了,但是一顆這樣的果樹你要在10天內完成日語、朝鮮語以及粵語的學習。”
朱常洛考慮了一會兒問,“……10天是係統時間的10天還是……”
“係統內的10天你當然完成不了,是2400小時,相當於3個月。”
由此,朱常洛接下了這個任務。
說完話,出了係統空間,因為1;10的時間差,沒有人發現朱常洛曾經消失過。
幾人說了半天的話,又是哭又是傷心,才發現居然還在門口的廊簷下站著,李太後連忙請進了主殿。
朱常洛一眼瞅見沒敢離開的常太醫,想到了《本草綱目》。
人參果還不知道何時能夠收獲,哪怕有係統幫忙他要抽出日常的240小時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畢竟他身體大好了,白日裏還要跟著侍講讀書,迴去還有功課,隻有抽著空閑時間和晚上睡覺時間才能進入係統。
而且,根據係統所說,睡眠對他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至少不能少於四個小時,除非情況緊急,否則係統是不會讓他在係統中睡覺的,這個時間等於是每天都要白白浪費了36小時啊!朱常洛有些心痛。
“笨蛋,長期在係統中睡覺會導致你大腦時間中樞錯亂的。”係統知道他在想什麽,罵道,“葛朗台!”
不過它是白罵了,還沒有上過古地球藝術賞析課程的朱常洛壓根就不知道葛朗台是什麽意思。
“哼!”見朱常洛任何反應,係統傲嬌地冷哼了一聲。
朱常洛不理係統了,他對兩宮太後說,“孫兒聽說前禦醫李時珍之子獻了一本《本草綱目》,常太醫說若是此書能夠發行定能挽救不少大明的病患。”
陳、李兩位太後聞言而知雅意,點了點頭,說,“大哥兒果然仁孝慈善,常太醫仔細說來聽聽,若是真那般有用,我們出資印刻。”
常太醫萬分激動,李時珍對他有半師之恩,加上《本草綱目》確實是本極好的書,若是能讓它提早麵世對天下醫者病患都是天大的好事。
遂細細將介紹了來。
兩宮太後聽完後立刻讚同了常太醫的看法,“既然有如此救民兩書自然要趕緊印發出去,戶部銀錢不甚寬裕,印發的錢我們出了。”
朱常洛趕緊說,“孫兒也願意盡一份力。”
李太後立即說,“你手裏沒什麽錢,留著自己用吧!”
倒是陳太後想了想說,“大哥兒想出一份力也是好的。”
李太後隨即明白陳太後的意思,她是要給朱常洛攢人脈呢,點了點頭說,“既然鄭氏短了你的份例,我找她給你補上,想來她的賬本上可沒短誰的份例。”
陳太後輕笑。
翊坤宮的鄭香兒沒完沒了的哭得朱翊鈞頭疼,他幹脆常住鹹福宮了。
這日,二人正在逗六皇子朱常潤,李太後身邊的大太監李進喜過來了,硬梆梆地說,“太後口諭,既然宮中沒了給侍講的餐資,此項費用由太後出。”
朱翊鈞詫異,好端端地他家老娘又要幹什麽?這是他的親娘嗎?
李敬妃倒是知道原因,欲言又止,被朱翊鈞看了出來。
“有什麽是我不知道的?”他問。
“……臣妾不知當說不說,畢竟說了有挑撥離間之嫌。”
她不說不代表李進喜不說,李進喜不是旁人,他是李偉收的義子。李偉的身份極為特殊,當年李太後家道落魄,遂送了她進入了裕王府,三子則自宮入宮,兄妹二人守望相助。李偉更是為朱翊鈞之父隆慶皇帝順利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而,即便朱翊鈞因其太監身份頗看不起這個三舅,私下也少不得叫一聲小舅。
李進喜給李偉送了終,守了孝,才迴到宮中繼續服侍太後,不比一般人。
“太後聽聞鄭貴妃娘娘說皇上說宮中儉省為要,鍋裏沒有給侍講的米糧,讓侍講每日自帶餐飯一事大為吃驚,言道她老人家竟不知宮中內怒緊張到如此程度,索性尚且有些身家,暫且先墊付上餐資,否則外廷看著不像。”
朱翊鈞一張臉是青了紅,紅了紫,簡直開了染匠鋪,半晌說不出話。
“傳言可屬實?”他咬著壓根問。
李進喜見到朱翊鈞氣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反倒有些高興,在他眼裏皇上就是個不孝順的,有了媳婦就忘了娘,還不如他們當太監的有孝心呢。
</p>
帶著常太醫去了慈寧宮主殿,通傳後二人見到了李太後。
“大哥兒果然大好了。”李太後看到朱常洛好端端地站在麵前說道。
朱常洛眼眶不禁一熱,滿宮之中,對他真心的除了母妃也就是兩宮太後了,看著太後鬢角的絲絲白發,眼淚差點落下。李太後身為後宮最尊貴的女人之一,天性極為愛美,保養適宜,別看年過五旬看起來和三十多歲差不多。然而這段時間為了朱常洛母子生了隔閡,愣生生的顯出了老態,連鬢角邊也生出了銀絲。
“常洛不孝,讓祖母操心了。”朱常洛的淚珠子一滴一滴地砸到了地上,李太後哪裏見得自己的大孫子掉眼淚,連忙叫到跟前親手幫他拭淚。
“胡說,你最孝順了,不孝的旁人,和你無關。”李太後毫不猶豫地說。
正說著話,李進喜進來報說仁聖皇太後到了。
李太後聞言笑道,“陳姐姐定然是來大哥兒的,前幾日她來時大哥兒還昏迷不醒,我想著她身體不好,等哥兒大好了再去探望,誰知她就等不及。”
一麵說,一麵牽著朱常洛迎了出去。
“姐姐也真是的,怎的就趕著日頭來了?讓人怪擔心的。”
陳太後十分了解李太後,也不迴答,隻管拉過了朱常洛垂淚道,“見到大哥兒好端端站在眼前才算是放下了心。”
說話間,陳太後額頭上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握著朱常洛的手卻十分冰涼。
“皇祖母,我已經好了。”朱常洛帶著幾分靦腆,陳太後一生無寵無子,卻受到李太後母子的共同愛戴不是沒有原因的。她安靜閑適、清淨淡泊,即便身為最尊貴的皇太後卻從不和李太後爭權奪利。此外,她對朱翊鈞也真心誠意,李太後母子二人都是剛強之人,反而時不時需要陳太後在中調和。
“我得好好瞧瞧。”陳太後拉著朱常洛看了又看,才放開了他,笑著說,“看樣子是好了,不過還得仔細調養調養,我怎麽聽說鄭氏背著咱們姐倆沒少苛待大哥兒,都傳到外廷去了。”
李太後愣了愣,扭頭問王安,“可有此事?”
後宮之事,朱翊鈞權利欲極重,怕傷及母子感情,後宮事物她一向交由皇後管理,後來聽說鄭氏也管了一部分,可從來沒想過會出這麽大的簍子。
王安立即上前迴答,“稟太後娘娘,奴婢到殿下身邊服侍已有一年,卻如仁聖太後所言。如有不信可以詢問侍講郭正域,郭大人給殿下講課從來都要自帶午飯……鄭娘娘交代說皇上要求儉省,鍋裏沒有多餘米糧。”
“……好,好,好一個高貴的人兒!”李太後氣得渾身顫抖,她辛辛苦苦講兒子養大,為了望子成龍不惜冷言厲色,卻被一個狐媚子三言兩語給糊弄去了。
鍋裏沒有多餘的米糧,這是哪家破落戶能夠說出的話!
“李進喜,你去告訴皇帝,既然他的鍋裏沒有給侍講的米糧了就不勞他費心思,從我這裏出。”李太後厲聲說道。
李進喜應了一聲匆匆離開。
朱常洛忍不住向後縮了縮,隨即想到李太後是為了他才如此,走上前主動拉住了李太後顫抖的手,十分擔心,“祖母,不要生氣了,孫兒一點都不覺得委屈。”
饒是堅強的李太後也忍不住的滴了幾滴眼淚,向陳太後哭訴,“我這是造的什麽孽啊!滿共就這麽幾個孫子,眼前這個還被個惡婦苛待。”她不禁想到小兒子來的信,潞王府又夭折了個孫兒。
陳太後安撫了一番李太後,然後說,“鄭氏雖然學了些詩文,但我冷言旁觀著都是些不入流的東西,不像正緊人家會教的,倒像傳言中那種瘦馬學的調調。這樣的女人從小隻會情情愛愛,哪裏會管理宮務?不若收了她的金寶金印,讓她給皇帝逗個趣兒罷了。位份倒不用降了,省得她一哭,皇帝又心疼了。”
李太後愣住了,沒想到陳大後不聲不響就下了狠手,一麵公然說出鄭氏身份不好,一麵又給了皇帝麵子,鄭氏若要再鬧就是不識趣,不給兩宮太後和皇帝麵子。
同時心裏暗幸陳太後沒有對她下過狠手。
“常洛是我最喜歡的孫子,往日裏想著不能斷了他們父子的情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如今看來……我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若是在閉眼之前看不到常洛當上太子就是死也不能瞑目。”她將心裏的話說了出來,不知為何,她一眼就到朱常洛就喜歡的緊,那感覺好像就是親生的似的。
“……皇祖母!”朱常洛隻知道陳太後對他很好,卻不知道她能為自己考慮到這種程度,一顆心如同又酸又澀,若是早知道他定然會好好孝順陳太後,而不是隻是請安問好。
“傻孩子。”陳太後隻一眼就看出朱常洛的想法,摩挲著他的腦門笑了。
“宿主如果能夠用10天時間學習完日語,可以獲得6粒人參果種子,隻要種出來就能夠延年益壽、療病養身哦!”係統適時的插話,貼心的將時間放慢,讓朱常洛進到係統空間和他討價還價。
“多長時間可以長成?”朱常洛問。
“十年。”係統說。
“等不及了,有現成的嗎?”朱常洛問。
係統頓了頓說,“有果樹,還有幾個月或者一年就要結果子了,但是一顆這樣的果樹你要在10天內完成日語、朝鮮語以及粵語的學習。”
朱常洛考慮了一會兒問,“……10天是係統時間的10天還是……”
“係統內的10天你當然完成不了,是2400小時,相當於3個月。”
由此,朱常洛接下了這個任務。
說完話,出了係統空間,因為1;10的時間差,沒有人發現朱常洛曾經消失過。
幾人說了半天的話,又是哭又是傷心,才發現居然還在門口的廊簷下站著,李太後連忙請進了主殿。
朱常洛一眼瞅見沒敢離開的常太醫,想到了《本草綱目》。
人參果還不知道何時能夠收獲,哪怕有係統幫忙他要抽出日常的240小時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畢竟他身體大好了,白日裏還要跟著侍講讀書,迴去還有功課,隻有抽著空閑時間和晚上睡覺時間才能進入係統。
而且,根據係統所說,睡眠對他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至少不能少於四個小時,除非情況緊急,否則係統是不會讓他在係統中睡覺的,這個時間等於是每天都要白白浪費了36小時啊!朱常洛有些心痛。
“笨蛋,長期在係統中睡覺會導致你大腦時間中樞錯亂的。”係統知道他在想什麽,罵道,“葛朗台!”
不過它是白罵了,還沒有上過古地球藝術賞析課程的朱常洛壓根就不知道葛朗台是什麽意思。
“哼!”見朱常洛任何反應,係統傲嬌地冷哼了一聲。
朱常洛不理係統了,他對兩宮太後說,“孫兒聽說前禦醫李時珍之子獻了一本《本草綱目》,常太醫說若是此書能夠發行定能挽救不少大明的病患。”
陳、李兩位太後聞言而知雅意,點了點頭,說,“大哥兒果然仁孝慈善,常太醫仔細說來聽聽,若是真那般有用,我們出資印刻。”
常太醫萬分激動,李時珍對他有半師之恩,加上《本草綱目》確實是本極好的書,若是能讓它提早麵世對天下醫者病患都是天大的好事。
遂細細將介紹了來。
兩宮太後聽完後立刻讚同了常太醫的看法,“既然有如此救民兩書自然要趕緊印發出去,戶部銀錢不甚寬裕,印發的錢我們出了。”
朱常洛趕緊說,“孫兒也願意盡一份力。”
李太後立即說,“你手裏沒什麽錢,留著自己用吧!”
倒是陳太後想了想說,“大哥兒想出一份力也是好的。”
李太後隨即明白陳太後的意思,她是要給朱常洛攢人脈呢,點了點頭說,“既然鄭氏短了你的份例,我找她給你補上,想來她的賬本上可沒短誰的份例。”
陳太後輕笑。
翊坤宮的鄭香兒沒完沒了的哭得朱翊鈞頭疼,他幹脆常住鹹福宮了。
這日,二人正在逗六皇子朱常潤,李太後身邊的大太監李進喜過來了,硬梆梆地說,“太後口諭,既然宮中沒了給侍講的餐資,此項費用由太後出。”
朱翊鈞詫異,好端端地他家老娘又要幹什麽?這是他的親娘嗎?
李敬妃倒是知道原因,欲言又止,被朱翊鈞看了出來。
“有什麽是我不知道的?”他問。
“……臣妾不知當說不說,畢竟說了有挑撥離間之嫌。”
她不說不代表李進喜不說,李進喜不是旁人,他是李偉收的義子。李偉的身份極為特殊,當年李太後家道落魄,遂送了她進入了裕王府,三子則自宮入宮,兄妹二人守望相助。李偉更是為朱翊鈞之父隆慶皇帝順利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而,即便朱翊鈞因其太監身份頗看不起這個三舅,私下也少不得叫一聲小舅。
李進喜給李偉送了終,守了孝,才迴到宮中繼續服侍太後,不比一般人。
“太後聽聞鄭貴妃娘娘說皇上說宮中儉省為要,鍋裏沒有給侍講的米糧,讓侍講每日自帶餐飯一事大為吃驚,言道她老人家竟不知宮中內怒緊張到如此程度,索性尚且有些身家,暫且先墊付上餐資,否則外廷看著不像。”
朱翊鈞一張臉是青了紅,紅了紫,簡直開了染匠鋪,半晌說不出話。
“傳言可屬實?”他咬著壓根問。
李進喜見到朱翊鈞氣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反倒有些高興,在他眼裏皇上就是個不孝順的,有了媳婦就忘了娘,還不如他們當太監的有孝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