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普通網友直白地宣泄情感不同,很多行內人士卻是在舞蹈的動作編排和表現風格等方麵發掘了這支舞蹈的亮點,然後做出了中肯的點評。
“華夏舞裏,尤其是華夏的古典舞裏,‘媚’這樣的主題不常見。華夏古典舞最常見的主題就是清風朗月或者陽春白雪。‘媚’代表嬌媚,還不乏有些俏皮,尤其是腿部和胯部的動作都很嬌俏,鏡頭拉近時舞者的眼神也是攝魄撩人的……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膽的開拓性作品,甚至可以說它拓寬了傳統古典舞的表現風格。從頭到尾,舞者都沒有表現出‘妖’或者說‘騷’的氣質,而是非常自信地把嫵媚這種氣質展現在舞台上,讓我們看到了古典舞的另外一種可能。”
“不悅皺眉以後立刻又喜笑顏開,然後又甩過頭去蹦蹦跳跳,笑聲就像是一串鈴鐺一樣,情緒就像六月的天說變臉就變臉,這一段為觀眾呈現的就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她對於情感的表達非常直白……另外還有仰頭甩臂大步走的動作,作為古典舞,這個動作並不怎麽含蓄,但卻被舞者內化成自己的本能,看上去竟然渾然天成。《媚》是如何讓這個動作合理化的?我們可以看看動作細節的處理……可以看出,舞蹈的前半部分已經把這種熱情暢快鋪墊得很到位了,有唿應,有情緒地層層推進,所以後麵的動作一出現,不但不突兀,反而有種畫龍點睛的感覺。”
“夏茉手裏拿的扇子是團扇,開始看到她做出的那個團扇扇風的動作,我第一感覺是不是這扇風的幅度有點過大了?因為在我一直的觀念中,華夏文人對於團扇這種物件是傾注了極大的溫柔情感的,比如‘輕羅小扇撲流螢’,重點就在一個‘輕’字上嘛。不過看完整支舞蹈後,我就釋然了:隻要這支舞蹈的表達是自洽的,即便有和傳統審美有相衝突的地方,其實總體來看還是和諧的。”
“空中轉身,然後直接趴在地上的動作,夏茉上身起來後甩了一下扇子,做了一個推搡的動作後,跟著就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微笑,讓我一下子就想起《花底拾遺》裏的一句‘歌扇斥遊蜂’。你看看,舞者詮釋的小姑娘的潑辣勁立刻就唿之欲出了。”
“舞蹈的最後是夏茉拿著團扇當作一麵手持的梳妝鏡,把食指壓在嘴巴上做的那個塗抹口紅的動作,她先對著鏡子塗抹了兩下,似乎自己也比較滿意,最後再把眼睛轉向觀眾撩的那一眼,真的讓觀眾的心都酥了。”
夏茉跳完舞迴到後台去了,大家還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剛才的那支《媚》。
晚會繼續進行,氣氛也越來越高漲。
夏茉進入後台,徑直去了換衣間。章瑤和歐陽曦若對視一眼,默契地跟了過去。
果然和上次一樣,夏茉的動作還是飛快,兩人剛走到更衣間門口,夏茉就變成了夏沫,推門出來了。
夏沫迎向了章瑤:“大主持,我今晚還有節目沒?”節目單上夏沫其實一共有三個節目,但被章瑤開始那麽一搞,現在的他也不確定自己接下來是不是還有表演了。
章瑤似笑非笑地盯著他的眼睛:“你覺得呢?”
“我覺得?啊,這個可以有。”
“不,這個必須有!”章瑤隨口糾正道,“剛才就有幾個同學把電話打到我和傅勃的手機上了,有要求你唱歌的,有要求你變裝的,也有要求你表演武術的,還有一個奇葩,要求你表演一段相聲,我也是醉了。”
“要我搞笑是吧?這個可以滿足他。”夏沫很自信地說,“雖然不是相聲,但效果應該不比相聲差。”
“哦,你還有這個天賦?”章瑤有點訝然。
“那一會試試看不就知道了?”夏沫胸有成竹。
過了幾個節目,章瑤報幕的時候果然滿足了夏沫的要求:“下麵有請夏沫上台,為我們表演專業的聲優配音。”
夏沫精神抖擻地登台,從章瑤手裏接過了話筒。
舞台後方升起了一個電動幕布,專業級的投影儀在上麵投出了一個足有300英寸大小的光柵。
夏沫舉起話筒:“請工作人員幫忙播放一下畫麵。”
幕布上出現了唐王李世民長安城郊送別唐僧的畫麵。
夏沫也舉起了話筒準備配音。
李世民:老表,再懟一杯吧!
唐僧:歪日……今個熱菜都木叨兩口,喝多了噦(yuě,嘔吐)一路,老不得勁兒。
李世民:哎,木球事兒,就再喝一杯,就喝一杯,就懟一杯,喝點啤酒透透就好了。
唐僧:中,就喝一杯。
李世民:白慌……給你捏點坷垃蛋兒。(彎腰從地上捏起一撮土投入杯中)
這個片段夏沫用的是豫省話配的音,這種語言天生自帶喜感,他第一句話出口,台下就已經笑倒了一大片,等他把這一小段音配完,笑點低一點的學生眼淚都要笑出來了。
網上有人開始發彈幕:“我小時候看的莫不是假的《西遊記》吧?總感覺《西遊記》應該就是剛才這個味才對!”
“記得以前夏沫這廝弄過《三打白骨精》,也挺搞笑的,他怎麽不去‘德雲社’?在這可有點屈才了啊。”說這話的肯定是夏沫的老粉。
“惡搞經典,這好像不太妥吧?”這應該是個性謹慎的新粉絲。
……
夏沫這時迴過頭來麵對觀眾:“剛才就是跟大家開個小小的玩笑,讓大家輕鬆一下,其實我無意冒犯經典,今天上台是想用英文給《西遊記》配個音。本人水平有限,如果翻譯出現錯漏,請大家海涵,有意見可以上鬥音平台給我發私信,我這裏就提前說聲謝謝啦!”
台下的蘇楚滿麵春風,臉笑得稀爛。夏沫果然夠意思啊,這個時候還不忘給鬥音平台打個廣告,嗯,好兄弟!
現場的觀眾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別的不敢說,就《西遊記》,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有不熟的嗎?
《西遊記》堪稱是華夏有史以來重播次數最多,最家喻戶曉的寶藏電視劇。一點不誇張地說,年紀稍微小點的華夏人基本都是看著這部電視劇成長起來的,看過三五遍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提,看過一二十遍的也算小兒科,看過三五十遍的更是大有人在……隨便從電視劇裏麵找一個名場麵出來,穿尿不濕的小娃娃都能給你模仿上兩句台詞。
“華夏舞裏,尤其是華夏的古典舞裏,‘媚’這樣的主題不常見。華夏古典舞最常見的主題就是清風朗月或者陽春白雪。‘媚’代表嬌媚,還不乏有些俏皮,尤其是腿部和胯部的動作都很嬌俏,鏡頭拉近時舞者的眼神也是攝魄撩人的……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膽的開拓性作品,甚至可以說它拓寬了傳統古典舞的表現風格。從頭到尾,舞者都沒有表現出‘妖’或者說‘騷’的氣質,而是非常自信地把嫵媚這種氣質展現在舞台上,讓我們看到了古典舞的另外一種可能。”
“不悅皺眉以後立刻又喜笑顏開,然後又甩過頭去蹦蹦跳跳,笑聲就像是一串鈴鐺一樣,情緒就像六月的天說變臉就變臉,這一段為觀眾呈現的就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她對於情感的表達非常直白……另外還有仰頭甩臂大步走的動作,作為古典舞,這個動作並不怎麽含蓄,但卻被舞者內化成自己的本能,看上去竟然渾然天成。《媚》是如何讓這個動作合理化的?我們可以看看動作細節的處理……可以看出,舞蹈的前半部分已經把這種熱情暢快鋪墊得很到位了,有唿應,有情緒地層層推進,所以後麵的動作一出現,不但不突兀,反而有種畫龍點睛的感覺。”
“夏茉手裏拿的扇子是團扇,開始看到她做出的那個團扇扇風的動作,我第一感覺是不是這扇風的幅度有點過大了?因為在我一直的觀念中,華夏文人對於團扇這種物件是傾注了極大的溫柔情感的,比如‘輕羅小扇撲流螢’,重點就在一個‘輕’字上嘛。不過看完整支舞蹈後,我就釋然了:隻要這支舞蹈的表達是自洽的,即便有和傳統審美有相衝突的地方,其實總體來看還是和諧的。”
“空中轉身,然後直接趴在地上的動作,夏茉上身起來後甩了一下扇子,做了一個推搡的動作後,跟著就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微笑,讓我一下子就想起《花底拾遺》裏的一句‘歌扇斥遊蜂’。你看看,舞者詮釋的小姑娘的潑辣勁立刻就唿之欲出了。”
“舞蹈的最後是夏茉拿著團扇當作一麵手持的梳妝鏡,把食指壓在嘴巴上做的那個塗抹口紅的動作,她先對著鏡子塗抹了兩下,似乎自己也比較滿意,最後再把眼睛轉向觀眾撩的那一眼,真的讓觀眾的心都酥了。”
夏茉跳完舞迴到後台去了,大家還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剛才的那支《媚》。
晚會繼續進行,氣氛也越來越高漲。
夏茉進入後台,徑直去了換衣間。章瑤和歐陽曦若對視一眼,默契地跟了過去。
果然和上次一樣,夏茉的動作還是飛快,兩人剛走到更衣間門口,夏茉就變成了夏沫,推門出來了。
夏沫迎向了章瑤:“大主持,我今晚還有節目沒?”節目單上夏沫其實一共有三個節目,但被章瑤開始那麽一搞,現在的他也不確定自己接下來是不是還有表演了。
章瑤似笑非笑地盯著他的眼睛:“你覺得呢?”
“我覺得?啊,這個可以有。”
“不,這個必須有!”章瑤隨口糾正道,“剛才就有幾個同學把電話打到我和傅勃的手機上了,有要求你唱歌的,有要求你變裝的,也有要求你表演武術的,還有一個奇葩,要求你表演一段相聲,我也是醉了。”
“要我搞笑是吧?這個可以滿足他。”夏沫很自信地說,“雖然不是相聲,但效果應該不比相聲差。”
“哦,你還有這個天賦?”章瑤有點訝然。
“那一會試試看不就知道了?”夏沫胸有成竹。
過了幾個節目,章瑤報幕的時候果然滿足了夏沫的要求:“下麵有請夏沫上台,為我們表演專業的聲優配音。”
夏沫精神抖擻地登台,從章瑤手裏接過了話筒。
舞台後方升起了一個電動幕布,專業級的投影儀在上麵投出了一個足有300英寸大小的光柵。
夏沫舉起話筒:“請工作人員幫忙播放一下畫麵。”
幕布上出現了唐王李世民長安城郊送別唐僧的畫麵。
夏沫也舉起了話筒準備配音。
李世民:老表,再懟一杯吧!
唐僧:歪日……今個熱菜都木叨兩口,喝多了噦(yuě,嘔吐)一路,老不得勁兒。
李世民:哎,木球事兒,就再喝一杯,就喝一杯,就懟一杯,喝點啤酒透透就好了。
唐僧:中,就喝一杯。
李世民:白慌……給你捏點坷垃蛋兒。(彎腰從地上捏起一撮土投入杯中)
這個片段夏沫用的是豫省話配的音,這種語言天生自帶喜感,他第一句話出口,台下就已經笑倒了一大片,等他把這一小段音配完,笑點低一點的學生眼淚都要笑出來了。
網上有人開始發彈幕:“我小時候看的莫不是假的《西遊記》吧?總感覺《西遊記》應該就是剛才這個味才對!”
“記得以前夏沫這廝弄過《三打白骨精》,也挺搞笑的,他怎麽不去‘德雲社’?在這可有點屈才了啊。”說這話的肯定是夏沫的老粉。
“惡搞經典,這好像不太妥吧?”這應該是個性謹慎的新粉絲。
……
夏沫這時迴過頭來麵對觀眾:“剛才就是跟大家開個小小的玩笑,讓大家輕鬆一下,其實我無意冒犯經典,今天上台是想用英文給《西遊記》配個音。本人水平有限,如果翻譯出現錯漏,請大家海涵,有意見可以上鬥音平台給我發私信,我這裏就提前說聲謝謝啦!”
台下的蘇楚滿麵春風,臉笑得稀爛。夏沫果然夠意思啊,這個時候還不忘給鬥音平台打個廣告,嗯,好兄弟!
現場的觀眾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別的不敢說,就《西遊記》,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有不熟的嗎?
《西遊記》堪稱是華夏有史以來重播次數最多,最家喻戶曉的寶藏電視劇。一點不誇張地說,年紀稍微小點的華夏人基本都是看著這部電視劇成長起來的,看過三五遍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提,看過一二十遍的也算小兒科,看過三五十遍的更是大有人在……隨便從電視劇裏麵找一個名場麵出來,穿尿不濕的小娃娃都能給你模仿上兩句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