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方伯被封尹秧之後,起初發展的並不順利,原因也很簡單,百裏燕當年出了個缺德注意,隻封城不封地,迫使其隻能以尹秧城城內土地和港口為資本,為鹹國在江東開辟一處貿易點。


    為此方伯投入了巨資和人脈用於開發經營,經過十五六年建設,如今的尹秧城城池雖然不大,但商業規模已是周邊首屈一指的商埠,晉國、誌國、宋國的船隻經由望親江往來三國,在此交易大宗商品。


    方伯與十一月初二得到消息,期間耽擱數日,於十一月十四才趕到陔陵,按說終於能入朝為官,應該是件高興的事,然方伯很不樂意。為了謀這個官兒,他奮鬥了十六年,一朝得償所願,卻是個虛銜,但西寰壓著,這件事倒也定了下來。


    十一月十六,鹹王於宮中設宴款待方伯及太子夫婦,次日商營署正式掛牌,方伯正式走馬上任,然十一月二十“前線大捷”送至陔陵。


    百裏燕率軍火燒連營數百裏,黑巾精銳水軍全軍覆沒,長孫東南水軍大敗。


    “大王,大王!”


    盧皋手持捷報高唿闖入廣淵殿中,鹹王不知內情,聞訊大驚失色,隻以為是晉軍已經發兵來攻,一躍而起衝出內殿:


    “盧將軍何事如此喧嘩!”


    “大王,大捷,永興侯前線大捷,叛軍潰不成軍,已作鳥獸散!”


    鹹王聞訊臉色訊變,不喜反憂,心裏的落差躍然臉上。很顯然,數千裏外的捷報並不能解決晉軍咄咄逼人的態勢。


    “拿來寡人看。”


    “諾!”


    鹹王接過捷報一目十行,臉上表情起伏陰雲皺起:


    “永興侯圍剿叛軍,何故先發大兵去攻長孫水軍,如此豈非給長孫以借口討我鹹國,給寡人添亂嗎!”


    “大王,長孫與三十餘萬叛軍媾和,企圖以叛軍為先鋒,於十一月下旬來攻我,永興侯以鹹軍名義先攻叛軍,後以叛軍名義再攻長孫水軍,燒盡其糧草。


    如此一來,叛軍糧草至今日全數斷絕,長孫東南五郡叛軍將不戰自亂,盡數陷入無糧可用之險惡境地,數十萬叛軍化軍為匪,長孫收拾殘局還來不及,豈能騰出手來與我軍作戰。”


    “嘶……盧將軍之意,長孫完了?”


    “臣以為,長孫步軍戰力羸弱,叛軍即便是化為匪徒,也是悍匪,其短時內難以平定,平定五郡之前,長孫國恐怕再難抽出氣力與我軍交戰。


    此外捷報中永興侯隱去一事未提,十一月初,永興侯向禦客所借上等戰馬五萬匹運抵昌尹,將調精銳戰卒五萬人即刻迴國,最遲十二月底能趕到江東。”


    “永興侯不負寡人期望,好,太好了!”鹹王好字連連讚口不絕,接著又道:“對了,長孫吃此大虧,晉國會怎樣?”


    “據臣判斷,趙帥若在西線堅守,江東能形成對峙,形勢將對我國有利。屆時晉王多半不會冒著兩敗俱傷的風險單獨與我開戰。而且其北軍在長孫,長孫吃了如此大虧,倘若形成僵局,晉軍在長孫國內的輜重補給將耗費長孫國數十萬人力用於轉運。


    長此以往,長孫既要平定匪軍,還要西進奪取孫國土地,根本無力再抽出人力替晉軍轉運糧草。


    因此隻要堅守至明年上半年,說服衛國得其許諾,我軍可從新占土地抽迴至少十多萬兵馬,情勢對晉國隻會不利。”


    “也就是說,今日起,寡人可後顧無憂了,嗬哈哈……”鹹王放聲大笑,一掃十月以來重壓之陰霾。這時卻突然想到已經走馬上任的方伯:“可惡,這次便宜了方伯。”


    “大王不會是想毀約吧!”


    “為何不呢,危情已解,寡人何懼晉國,為何還要給西寰顏麵。”


    “大王,恕臣直言。若無方伯之事,永興侯攜大勝之餘威,晉軍最終仍會退兵。然大王現在已許諾於西寰,倘若反悔,西寰得知內情,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屆時反會慫恿晉王來攻,反而適得其反。既然已經許諾,大王應催促西寰讓晉國退兵,我國也好早日休養生息,鞏固已經占得的土地。”


    “真是失策呀,永興侯事先怎就就不來個消息呢。這下可好,方伯入朝,日後焉知是福是禍。”


    “前線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遠隔數千裏地,永興侯怕是來不及請示大王。”


    “是啊……太遠了。不知道永興侯得知方伯一事會做何打算……”


    十一月上旬,盧皋的快信最先送到萱蒂,百裏燕不在,遂交由了趙安陵處置。待百裏燕全殲叛軍,火燒長孫糧草返迴陽都港,向陔陵報捷尚不知消息,直兩日後,信由江泉轉到陽都,才得知方伯入朝消息,但百裏燕未做迴複。


    原因有二,其一他並無完全把握令晉軍退兵,西寰為保地位,此時與鹹王擁有較為一致的共同利益。


    其二,他也來不及幹涉,事情發生在十月下旬,他率兵返迴陽都得到消息已是十一月中旬下,過去近大半月時間,該達成的交易都已達成,該任命的都已任命,此時反悔,不利於戰線的統一。


    百裏燕隻關心方伯最終將出任什麽官職,因盧皋來信先於對方伯的任命,百裏燕尚不知方伯的任職情況。


    但多少預料到無非是能觸摸到巨額經濟利益,同時能絞殺鹹國,而平日裏並不起眼,無足輕重的官職。


    得陔陵發生變故,百裏燕等不及修整,接連給莫雲風、公孫嶽、葉信、蔣傑、趙安陵等人發去命令,調周空趕赴昌尹郡林台與蘇洪匯合,率軍五萬騎馬東進迴國。


    百裏燕隻率田鵬等三十人,騎千裏躍脫離大隊趕赴陔陵。


    大捷消息自上而下迅速傳開,受消息傳遞以及決策延遲的影響,長孫國使者尚未得到國內發來確切消息,此時無疑成了眾人中最為尷尬者。


    而最大受益者非是西寰莫屬,第一時間得知長孫大敗,如同做了場噩夢,醒來時隻以為是假的。


    “百裏燕啊百裏燕,本宮這一世怎就撞上了你這麽個對頭。季將軍,鹹軍不宣而戰,長孫國會做何反應!”


    “多半是……”季錦昇與欲言又止,西寰催促道:


    “說。”


    “多半是完了。”


    “完了,怎麽會完了呢,不過是損失了幾十萬石的糧草和兩百艘船,怎會完了呢,長孫國主難道就此甘心受辱!”


    “殿下有所不知,雷霆、聖焱的三十餘萬叛軍已經斷糧,長孫為方便運糧,並控製叛軍,因此此番南調的軍糧都裝在船上。雖說船沒了,損失數千上萬水兵並無大礙,但再想從後方運糧,並將消息傳達至各地,調集人力,沒有兩月,也得有一月,加上運糧時間,叛軍根本等不到糧草運抵便會作鳥獸散。


    且長孫東南五郡將陷長期動蕩,長孫軍東線平叛的同時,仍在西線收複失地,在此等情況下,再與鹹國開戰,並支持我晉國北軍的糧草轉運,根本無力維持。長孫國這番吃虧可是不小,非但一郡沒有占到,日後還可能陷於長期剿匪無法抽身。


    百裏燕這手釜底抽薪,著實太厲害。如此一來,鹹國隻需獨麵我晉軍,即便不能全身,我晉國也無法速戰速決,最終將迫使大王退兵。”


    “那衛國呢,鹹國占了七八郡之地,衛國就會善罷甘休?”


    “衛國眼下東進通道尚未打開,少說也得到明年下半年,加之賑災安撫及糧草轉運,少則半年,多則一年才能準備充足,到那時,大王恐怕不會占得太多便宜。


    百裏燕此計實屬鋌而走險,風險極大,但同樣若是一舉成功,效果非同凡響。”


    “依季將軍此言,百裏燕可退王兄用兵,那本宮舅舅剛剛入朝,鹹王會否出爾反爾再將舅舅趕走。”


    “鹹王會,但內閣大臣多半不會。如若鹹王出爾反爾,公主殿下您豈能善罷甘休,屬下以為,內朝斷然不會主張出爾反爾,尤其是當此形勢波詭雲譎,見穩而未穩之際,滿朝文武都急於穩定情勢,不會貿然再開罪殿下。”


    “現在看來,舅舅入朝可真是險呐,若是再遲幾日,豈不受百裏燕所害。”


    “正是。但情勢對殿下仍十分不利,殿下應盡早促成大王與鹹國休兵,籍此展示殿的斡旋之功,重振永興事變之前的態勢,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殿下的價值,令鹹王不敢妄言廢立太子。”


    “季將軍所言極是,鹹王老東西另立太子之心不死,本宮一日不得安生。休兵之事要抓緊去辦,絕不能讓百裏燕再搶去了頭功。”


    二人說話之際,顧晨匆忙來報:


    “太子妃殿下,馬仲寧到了。”


    “哼,這個滑頭,他不來,本宮真要去找他。”


    馬仲寧收到晉王迴複之後,一直摁著消息未稟報給西寰,西寰為此極為不快,遂讓季錦昇前去打發馬仲寧。


    而與此同時,遠在孫國茂郡西進的公良軍,於十一月底獲悉鹹軍北擊叛軍掃蕩長孫大獲全勝消息,公良修如夢初醒,後悔當初一時衝動壞了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