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陵的邏輯屬於透過表象直達根源,一語點中困局要害。


    當下搶時間的不止有鹹國,長孫國同樣急於南下。鹹國如果吃了敗仗,以長孫國的智商多半也得吃敗仗,如此時間就拱手讓給了叛軍。


    但鹹軍堅守不出,長孫國吃了敗仗,元氣大傷之下,至少數月乃至半年緩不過來。


    簡而言之,用長孫的失誤換鹹軍的時間,用時間換空間,此消彼長之下,時間的天平則倒向鹹軍。


    百裏燕、關龍翔的拒絕令神通大感意外,同時也極為惱火:


    “不應該呀,百裏燕沒有道理拒絕才是啊。他難道就不怕久拖生變,長孫軍搶先攻入甘府?”


    這時尹渠守將宋何說道:


    “天王,百裏燕會否另有打算,再向邵平那次,以騎兵長驅直入我軍後方攻城掠地,將我軍主力從正麵調走。”


    “不像。”沈暮馳否定道:“邵平乃在鹹軍土地,其詐開城門還有可能。如今實在我軍地界上,其深入我軍腹地,焉能不知。況且說,邵平一戰,鹹軍戰卒不過三萬,但馬匹卻有六萬。其一人兩馬輪流交替,日行兩百至兩百五十裏,我軍追趕不及,如今其並無五萬匹戰馬,如何能甩開我軍騎兵。”


    “可他們手弩厲害呀,馬也比我軍要好,跑起來快,耐力強,邊跑邊放冷箭,我軍也不一定招架得住。”宋何道。


    “沈將軍所得不錯,百裏燕不會孤軍深入。”神通肯定了沈暮馳說法,而後繼續說道:“邵平之戰,鹹軍騷擾我軍後方,是為切斷我軍補給,攻打邵平是為掠走人口,此戰法必須一人兩馬,將追兵甩開才行。


    現如今鹹軍騎兵隻有一匹戰馬,我軍隻需跟在其後不予隻交戰,百裏燕也奈何不得,其無論劫掠還是攻城,都無法得逞。


    但是其拒絕與我軍決戰機會,著實令人費解,可要說百裏燕毫無任何詭計,本天王也不信。”


    “天王,是否向林台佯動一下,試探鹹軍虛實?”沈暮馳建議道。


    “不,你速率本部全部騎兵火速插向林台東南,鹹軍二十五尊震天火這兩天便到林台,百裏燕騎兵此時正在照城,多半快要返迴林台,你速去劫殺震天火,不求繳獲,隻要炸毀即可。”


    “末將遵命。”


    永興城運往林台第一批火炮應在二月中旬結束為期兩月的應力消除,進行最後探傷和試炮工作,二月底裝船,三月底四月初運抵林台。


    神通深知鹹軍用炮厲害,眼見百裏燕不中計,也不能讓火炮順利落入鹹軍手中。


    待沈暮馳離去,神通又與宋何說道:


    “宋將軍。”


    “天王有何吩咐。”


    “最近城中軍心可有浮動?”


    “敬稟天王,自從鹹軍向城中撒入告示之後,各軍各營都有議論,末將已嚴懲散布謠言者數十人。”


    “這還不夠,你速去將城中百夫長、千夫長家小盡數遷往甘府郡灃慶,不從者,以通敵罪論處。”


    “末將遵命。”


    灃慶位於思水江東畔,是甘府郡郡府所在,自古是一座堅城,易守難攻。地形似襄陽,三麵環水,僅有緊挨江灘的南門有一條寬不足百步的小路,小路每逢暴雨時節沒入水下,進出都需搭設木橋才能通行。


    為防將領反叛投敵,神通強遷家小於灃慶扣為人質。


    沈暮馳出發不久,百裏燕仍在照城勘察地形未歸。


    照城地形十分特殊,周圍山丘密布,因而照城城牆都修在山丘之上,呈不規則的七邊形,隻有三個城門,不利於攻城大軍的集結和展開,但當地頻密的丘林,讓百裏燕想起了丘比貢。


    能守住丘比貢,東北小道的水壩起了決定性作用,正是數次水淹,擋住了特米爾兇猛進攻。


    “葉將軍你看。”百裏燕橫手指向山穀說道:“此穀距照城不過十裏,倘若能將十裏之內通往照城小路打通,在此將東南清河水引入穀中蓄水,而後水淹照城,照城一戰可破。”


    “可末將勘察過清河,清河比此山穀低得多,即便是洪水泛濫,也無泛入穀中可能,而這水都往低處流,怎能往高處走。想來照城建城之時,定是知道此理,否則焉能將城池建造高處。”


    “水是往低處流不錯,但我等可在清河上築起蓄水大壩,將水位抬高,而後修通東南進入山穀小路,將其引入穀中,穀中出口再築起大壩,如此可將水源固於山穀之中蓄勢而發。”


    “我軍於上遊築壩蓄水,清河下遊勢必斷流,萬一被城中叛軍察覺怎辦?”


    “斷然不會。”百裏燕肯定道:“蓄水之時,圍堰一層一層向上壘砌,中間隻需開一缺口,圍堰多高,缺口放低半丈往上摞,如此緩緩向上築起圍堰,水不斷流,圍堰照起。


    而且眼下桃花汛已至,河水大增,下遊一時半會兒察覺不到異樣,待到察覺,我軍早在山中蓄滿大水,照城守軍還能如何。”


    “原來如此……”葉信恍然大悟:“此法果然高明,那末將即刻調人前來山中築壩蓄水,水淹照城。”


    “不可,待我軍騎兵退走之後,從林台分出一部人馬到此圍困照城,暗中秘密築壩。現在調兵,神通定疑我有計。”


    二人說話之際,斥候匆忙來報:


    “啟稟副帥,昨日下午稍晚,敵軍騎兵三萬餘人突然出尹渠,直撲東南而去。”


    葉信聞訊大吃一驚:


    “糟了,黑巾賊定是奔我軍輜重與火炮而去。副帥,我軍此時去追興許還來得及!”


    百裏燕搖了搖頭道:


    “現在去追,至少相距半日以上路程,待到我軍趕到,馬匹疲憊不堪,不利我軍戰術展開。死戰之下,最好結果也是兩敗俱傷,神通見我騎兵尚在照城,定是算定了我軍耐力偷襲。


    其害怕我軍新到二十五門火炮,此番是誌在必得。最好結果是我我軍現在即刻返迴林台,修整一晝夜養足馬力,待其騎兵得手返還之時,我軍再出擊,尚有一戰可能。但如此一來,火炮與輜重多半要毀於敵手,即便我軍騎戰能勝,我軍損失仍大於叛軍。


    走,全速返迴林台。”


    “諾!”


    鹹軍經過十數年發展整頓,一線戍兵淘汰的青銅兵器和輕皮甲,全麵換裝了民夫,實現了民夫自行武裝押運,負責押運二十五門火炮和輜重的是一萬步軍、兩萬武裝民夫,依托輜重車馬對騎兵襲擾有較強抵禦能力。


    但這是在火藥出現之前,火藥出現之後,各諸侯連同叛軍在內,都給騎兵配屬了爆炸和燃燒投擲火器,鹹軍在南境的戰術,被在中原諸侯與叛軍日漸普及,雖然僅學了些皮毛,卻不妨礙襲擊較為鬆懈的輜重糧道。


    當誰都學會了用騎兵穿插襲擾輜重糧道,這個性質就從我有你沒有,變成了大家都有都能做的結果,一招鮮打遍天也就不靈了。


    照城距林台一百八十餘裏,葉信部下騎兵裝備了最好的中原戰馬,一天最快一百五十裏,再快,馬匹輕則掉膘元氣大傷,重則傷筋動骨跑廢戰馬。


    鑒於此,百裏燕率護騎於當夜先行趕迴林台大營。治所外見蔣傑等人,百裏燕翻身下馬疾步上前:


    “趙先生、關龍先生可在治所?”


    “二位先生生正在治所等著侯爺。”蔣傑飛快說道。


    百裏燕扯了扯甲衣散出些熱氣,將飛羽交到蔣傑手中:


    “今晚給所有健寶馬喂精米,再喂些鹽。”


    “諾!”


    吩咐完蔣傑,百裏燕馬不停地去見趙安陵、關龍翔。見百裏燕歸位,關龍翔忙道:


    “副帥你可總算迴來了,叛軍騎兵已到中潭,我已令肖渠率兵五萬去追,怕是後天才能追上。”


    “輜重今在何處?”百裏燕問,來到山川地形圖前尋找中潭所在。


    這時趙安陵道:


    “五日前消息來報,輜重剛過三水河,慢的話,今日應在平昌縣,快一些,距離中潭不會超過三十裏。若是在平昌縣,也不過五六十裏地”


    圖上找到中潭和平昌,中潭是丘林平原地貌,並無人戶在此,十分利於伏擊和騎兵作戰,林台距中潭一百三十裏,距平昌一百八九十裏。叛軍馬匹多為中下等戰馬,兩軍相向而行,不需要半天。


    “關龍先生,可有派出傳令兵傳報警訊?”


    “昨日夜間發現敵情後,武備營派出兩匹千裏躍前去報訊,昨日應該就能趕到。”


    “那就沒什麽問題,輜重人馬得信之後,會立即縮迴平昌縣待命,不會貿然出城,神通這番怕是要吃虧了。不過安全起見,明日本帥親自帶人趕赴平昌,關龍先生令葉將軍所部騎兵前去朗秋附近集結,阻擊叛軍迴退騎兵。”


    鹹軍重要消息通訊基本實現了一匹千裏躍日行三百裏,四匹千裏躍日行千裏的傳令速度,如此馬不大累,能長期使用。


    武備營配有千裏躍兩百餘匹,鹹軍乍到林台神通不知底細,貿然襲擊輜重隊,其並未將武備營變數考慮在內。


    但並不排除叛軍在必經之路,提前潛伏暗哨劫殺傳令兵,不過鹹軍傳令兵都是武備營培訓,緊急事態隻要人手充足,通常兩人一組傳達一個消息,一前一後間隔一百步,即便攔住一個,另一個多半攔不住,騎的又是千裏躍,追是追不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