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相國。”百裏燕(既魏賢)繼續說道:“所謂天下一統,歸根到底不過是一小撮人,最後決定天下人之命運,自古以來,坐江山者除鳳毛麟角之開國元勳,後繼者無不是為求一己之私,一人之欲,而淩駕與普天之下芸芸眾生,僅此而已。


    就魏某在邵平所見所聞,魏某敢斷定,黑巾叛軍氣數斷不會超過十年,十年之後,黑巾軍必敗無疑。”


    “嗬哈哈……倘若十年之內中原一統呢,魏將軍又可曾想過!”


    “嗬嗬……”百裏燕沉聲一笑,無法解讀出任何實質的內容,但他隨後話鋒一轉說:“據魏某所知,中原大地從晉國東海之濱,到西海西貘夷蠻地,地域遼闊版圖巨大,東西縱橫近三萬裏路,南北縱橫最長處逾萬裏。


    步軍自東向西行軍一個單程需近一年時間,且是走馳道、官道。一來一往便要兩年,大軍調動是何其之緩慢,消息傳遞又是何其之滯後,想要在十年之內一統中原,是癡人說夢。


    當然,據魏某所知,黑巾軍早在衛國境內布下暗樁,隻待南線打通徐國與衛國接壤,衛國境內叛軍便會立刻起事,與之唿應。縱然黑巾軍能達成所願,所需之兵馬錢糧將無可計算,即便黑巾軍籠絡到天下富甲,麵對版圖之內兆億百姓,戰後必然一片廢墟,屆時別說養活兆億臣民,就連千嶽山以南金雪狄也抵擋不住,又何來太平盛世。”


    “哼,那魏將軍可知,我公孫嶽在過去十多年間,為黑巾籌劃了多少糧草。”


    “相國不說,魏某正要說起此事。相國當年推行《農桑令》,美其名曰為振興鹹國,實則是為黑巾軍籌糧,同時籍此激發民怨,為此後的叛亂埋下禍根。當年奉陽君叛亂,便是你之所為。目的,便是將《農桑令》之失敗,轉嫁給民變,同時為你轉移糧草尋找掩護。”


    “不錯,《農桑令》本意,便是將鹹國糧草在暗中轉移出境,同時激化權貴與百姓隔閡,激變民情。奉陽君叛亂,便是激化民變的第一步。


    奉陽君反,各地暗藏之錢糧,便可名正言順以叛軍渠道輸往鹹國之外,同時晉國必然趁勢起兵伐鹹,鹹國必敗無疑。隻是不曾料到啊,魏將軍為趙遜所用,竟然一舉扭轉江東戰局。”


    “但卻並沒有妨礙你的計劃,不過魏某好奇,相國大人在十多年間究竟從鹹國向叛軍輸送了多少錢糧,據魏某所知,叛軍似乎並不缺糧草,隻是運力不足,導致糧草供應不濟。”


    “魏將軍想知道?”公孫嶽此時沒來由的自信,甚至說傲然一身也不為過。


    百裏燕吃不透其中深淺,遂試探問道:


    “據魏某估算,叛軍作用南北一百二十萬大軍,與數百萬民夫,若是從去年算起,兩年之內應該不會缺糧。以此計算,叛軍軍需囤糧至少在一千五百萬石以上,而且是最少,還不計入轄內所需賑濟的官糧。以鹹國過去十多年土地產出,與糧食自然損耗和倉儲推算,鹹國流出糧草甚至超過兩千萬石。”


    百裏燕的推算,建立在鹹國當下生產力和人口基礎之上,但也僅僅是站在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估算的數據,全然沒有公孫嶽身居高位,真正掌握的權柄資源更為細致全麵。


    此時公孫嶽仍然信心十足,絲毫不為百裏燕的說辭所動,他說:


    “哼哼,某說十年之內一統中原絕非空言,倘若隻有兩千萬石糧草,僅憑一百二十萬大軍,十年之內絕無一統中原可能。”


    “那是多少!”


    “五千萬石!”


    “什麽啊!”


    百裏燕聞訊大驚之色,腦中猛的炸開一個響雷,頓時一片空白愣怔在那。公孫嶽見他駭然,此刻愈發泰然:


    “魏將軍,五千萬石糧草可否供兩百萬大軍六年隻需。”


    “這麽說,你們是將糧草都轉移到了孫國!”


    “正是,除了鹹國,其實長孫、孫國、誌國、衛國,都有源源不斷的糧草在戰前運往孫國,隻不過都沒有本相手段通天罷了。若以此計算,沒有一萬萬石糧草,八千萬石總有。八千萬石糧草,供應兩百萬大軍十年綽綽有餘。十年之內隻要民力充沛,幾無糧草之憂,可全然放手一搏。”


    “卑鄙,無恥!”百裏燕破口大罵,心中不禁為此駭人聽聞的數字感到震驚。


    帶有穀殼的糧草的倉儲期在三到五年,三五年之後,糧食的營養和質量逐年下降。一般而言,在條件和氣候良好的情況下,保存八到十年的變質率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注1】


    當然,這裏的變質隨著時代的變遷,標準也不盡相同。現代標準和農耕時代的標準截然不同,生產力低下的年代,能吃便是糧。


    時下糧草存儲二十年也是常有的事,隻要沒有黴變到無法食用的地步,用作口糧並沒有任何問題。


    而糧草入庫同時不僅存儲,每年都有製度化的進出庫製度。


    當新糧上市,是新糧進庫陳糧倒庫的節點,叛軍將大量陳糧販賣入市場,尤其是推行《農桑令》的鹹國,將陳糧運入鹹國販賣,同時利用公孫嶽這個暗樁,以及不計其數的商賈,將新米運出,從而保證鹹國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孫國秘密囤積。


    要說十五六年間,經公孫嶽之手,運往國外的糧草有五千萬石,絕非虛言,甚至根本不止這麽些。明裏暗裏還有其他渠道,這樣算起來,五千萬石的糧草隻多不少,還隻是個保守數字。


    即便按百分之三十的最大自然損耗,不計意外損失,仍有三四千萬石的糧草可供叛軍使用,算上從其他諸侯列國渠道弄來的糧草,沒有一億石糧草,八千萬石恐怕不是空話。


    更何況叛軍現在還在積極恢複農業,其庫存的實際損耗從今年開始,便會基本持平甚至盈餘,尤其是實行《清戶糧》之後,其對糧草的控製將達到極限。


    照此發展,黑巾軍當真能在十年之內掃平中原列國一統天下。


    當下的這片大陸,從最東海之濱到最西端的西貘夷陸路邊境,有一條貫穿東西的馳道,總裏程約在三萬裏左右,算上沿途的曲折和道路的自然彎曲,三萬裏還是保守數字。


    南北寬度從長孫國北海岸,綿延到到徐國最南部邊境,直線總裏程有一萬兩三裏,還不算從徐國南境前往千嶽山防線的這兩千裏地,更沒有算千嶽大草原向,南深入金雪狄腹地的距離。


    如此已知的巨大版圖總麵積,實際上遠遠超過了歐亞大陸版圖總麵積之和,甚至還要加上一個北美洲。【注2】


    這般巨大版圖,在青銅器時代曆經四次統一,四次分崩離析,究其原因,是通信技術嚴重製約了行政管轄,難以保證信息的時效性。


    因此每一次的統一,都是一次藩王分封的開始,不實行分封,其結果是上傳下達最快也需要半年時間,一個往返就需要一年,行軍打仗所需時間和糧草百分之八十浪費在行軍上。


    陳朝滅亥朝用了近四十年,號朝滅陳朝用了六十年,梁朝滅號朝,盡管用了二十年,如果沒有景尚公李氏關鍵時刻臣服,拱手讓出半壁江山,版圖的統一至少還需要曆經二十年。


    也就是說,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之下,一統江山需要半個世紀,根本原因是戰爭物資的消耗,和戰略對峙的此消彼長。


    任何叛亂多半情況下都是倉促起事,即便有準備,也僅僅是為少部分人馬分散準備的戰爭資源,一旦投入戰爭,就需要擴張地盤、經營地盤和根據地,使之恢複農業和軍需生產,為大軍生產一切所需之軍需物資,這個過程短則兩三年,長則八九年。


    而新擴張的地盤又需要安撫民生,恢複農業生產保證民情穩定,又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此消彼長之下,戰爭潛力的積累往往需要一個漫長周期。


    中國曆史上統一之戰最短的恐怕要屬解放戰爭,這也是在技術進步和人心所向的大前提之下的大一統,中國曆代王朝一統,莫不是十年乃至二三十年,甚至是百年。


    且版圖也僅有四五百至一千萬萬平方公裏,如今的梁朝版圖,是中國國土麵積八九倍,如此巨大的版圖,要用幾十年時間事完成統一,除了契機,更多需要物資的儲備和人力資源。


    公孫嶽斷定叛軍十年之內一統版圖,很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叛軍現有的物資基礎,足夠黑巾軍養兩百萬大軍十年之用,十年之內即便維持最基本的農業生產,黑巾叛軍也能源源不斷得到糧草補給。


    隻需經營好既有的地盤,擴張後的地盤和占領區,甚至可以先不去管他,直接將人力抽走,供應大軍物資所需,如此便有可能在十年之內重新實現版圖的統一。


    不能不說,公孫嶽的計算高明之處,在於其以鹹國一國之力,在列國的眼皮子底下,養活了一百多萬叛軍,這是何等的諷刺。


    當想到細處,不禁令人頭皮發麻恨之入骨。


    “你們絕不可能得逞,妄想!”百裏燕咬牙切齒道。


    “嗬哈哈……難道魏將軍以為,能靠三國數十萬烏合之眾,抵擋我軍百萬雄師不成?”


    公孫嶽譏誚道,百裏燕卻說:


    “其實,從你們起事那日起,失敗便早已注定,十年一統江山,不過是癡人說夢的笑話。”


    “哦,看來魏將軍很有自信嘛。”


    “公孫相國,你可知亥、陳、號、梁四朝緣何最終敗亡?”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由不得舊朝不亡,此乃順應天時民心所向,莫非魏將軍還有其他高見?”


    “天下大勢人心所向不假,而人心的根本呢,人心的根本何在,在乎於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房。


    縱觀曆代王朝,但凡使民失地者,無不是權貴勳戚統治者極盡壓榨與盤剝,究其根本,是當道者腐敗墮落驕奢淫逸,以至法統衰敗正氣無存。


    天下無人正法,又何來正氣,天下無正氣,又有何人正法統。上至君王,下至芝麻小官,無不是視百姓為牛馬,視蒼生為草芥,極盡滿足個人私欲而廢天下公事。


    魏某在邵平之所見所聞,黑巾軍無不是極盡盤剝與腐化墮落,僅僅不過一年時間,黑巾軍在邵平上至主事官,下至聖使,無不是打著討伐無道誅除暴君之名,行個人苟且糜爛之實。腐化墮落之速度,古之罕有,此種國體,此種軍隊,豈能長勝不敗。


    與其是說你們十年一統天下,不如說是十年做一春秋大夢!”


    “你!”公孫嶽聞之氣結,竟無言以對。


    【注1】關於糧食存儲周期,首先必須明確兩點,其一是古代和現代的標準不同,其二是穀物的保存必須帶殼,否則無法長期保存,古代更無法長期保存。


    關於穀殼對澱粉的保存作用和理論,這裏不做贅述。具體說明一下古代糧食保存的幾個問題。


    其一,帶殼穀物的保存周期,如以能吃為最低標準,放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成問題。中國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備戰備荒為例。從三年自然災害,到改革開放頭幾年間,中間的二十年時間,全國上下無不饑饉,口糧和食用油按月配給,但不是因為國內糧食產能不足,當然,三年自然災害後的幾年糧食產能確實不足,但七十年代中期已經不存在這一問題。


    之所以糧荒緩解後,還要配給口糧,核心問題是當時的外部戰爭威脅,和國內農業生產力偏低,迫使中央不得不積存更多戰備口糧,因為一旦全麵戰爭,國內生產將陷入戰時狀態和動蕩,農業生產很難滿足全民皆兵,大量人口脫產投入戰爭的消耗。


    同時美國在越南實行的農業滅絕策略,嚴重打擊了北越的農業產能,而中國為越南當年提了兩百萬大軍所需的一切軍需開銷,尤其是口糧和彈藥,足夠兩百萬越南大軍脫產維持十年吃喝拉撒的用量,僅此一塊就嚴重擠壓了國內的生活開銷,同時還有朝和阿爾巴尼亞的對外援助,非洲對外援助,都消耗了國內工業、農業產值所能分配的資源。


    至於食用油也實行配給,棉花也實行配給,根本原因任然是當時特殊背景造成的結果,食用油不光能用於人體攝入,同時也能轉化工業燃油、潤滑油、工業用品,尤其是當時國內石油開采產出不高,許多化學品的的消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植物油、動物油的化學轉化。


    而棉花,又是生產安全無煙火藥的必需品,大量棉花被用於生產軍火囤積,和越南戰爭的消耗,由此導致棉花對群眾生活的影響。


    因此改革開放後不久,大量庫存糧進入市場,當時吃到的口糧,都是過去二十年間囤積的戰備糧,呈暗紅色,就是因為存放時間較長所致。


    其二,以秦朝一統華夏為例,秦朝用兵高峰達六十萬,其中既有戰卒,也有武裝民夫。按當時的生產力,需要十到十五個成年人,才能基本保證一個脫產男人的基本開銷,同時又要保證國內的社會穩定,維持老百姓最低的需求,至少需要二十五個人,才能維持對外用兵和國內穩定。而以當時中國人的人口,秦國一統中國之前,顯然沒有一千五百萬人口。


    因此就涉及到戰備問題,秦帝國一統中國,吃的仍然是過去一百多年間不斷儲備和更新的儲量,隻有足夠的儲備食品,才能讓更多男性脫產投入戰爭,同時又不擠壓國內的戰時生產個民生需求。


    當然,吃一百年前的口糧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一定有一個製度化的措施,保證糧食不斷的更新,新糧入庫,陳糧出庫,不斷周而複始加以更新,當積累到一定規模,足夠維持幾十萬大軍多年開銷,就能發動強大的戰爭機器。


    所以古代吃到年頭較久的口糧是可以理解的。


    其三,如果一定要崇洋媚外,中國古代的糧食儲備不足以論證這一點,也可以據兩個國外例子。以一戰英國和美國為例,二戰英國前線食用的醃的牛肉,還是拿破侖時期英國庫存牛肉,英國二戰還在食用第一次克裏米亞戰爭時期的牛肉,兩個時間都差不多像個一百年。而美國二戰早期,還在吃南北戰爭時期的牛肉火腿,時間也七八十年。


    當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的時候,隻要能吃,基本上都不會計較什麽保質期問題,因為人和動物一樣,都是牲口。隻不過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豐富了,生產力提高了,人的理念也增加了,才會出現標準化,而且現代社會癌症、腫瘤的發病率也沒見少,估摸著還比古代高。


    其四,關於中國古代糧食保存技術問題,以唐朝洛陽“含嘉倉”為例,含嘉倉是修在地下的糧倉,其先挖掘底坑,而後夯實,用火燒硬,如此反複藉此,可保證糧食在地下的保存周期極長,還不會滲水返潮。含嘉倉常備糧可保證一百萬唐軍一到兩年的口糧支出,而唐軍鼎盛時期,也不過五六十萬人,足可保證天下之軍三到四年的戰爭開銷,而且期間還無需向天下征收高額賦稅,緩解了戰爭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


    而唐朝每次對外作戰,往往隻有數萬,乃至十萬,洛陽的含嘉倉可以供應十萬大軍十五年的需求,因此戰爭是生產力、製度、儲備、調度的綜合保障措施。沒有足夠的家底和儲備,在農業體係下,戰爭的成本和周期都考驗著一個國家的體製和治理水平。


    【注2】關於本書中的版圖問題,在此在此說明兩點,其一是文中的“中原地區”地處南半球,其二是版圖很大。


    關於農業社會版圖問題,唐朝和元朝是較為典型的大版圖帝國。以唐朝為例,唐朝鼎盛時期,消滅了東西突厥後,現在的東伯利亞、中伯利亞、西伯利亞盡數納入唐朝疆域之內,同時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均在唐朝的疆域之內,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東北部,也在唐朝疆域之內。南方到今天的越南、老撾、緬北、印北地區都在唐朝版圖之內。


    因此唐朝的邊界,與當時的天竺,波斯兩大帝國接壤。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疆域版圖不等於管轄,盡管以上這麽多地區都是唐朝疆域,但僅僅是軍事威懾和政治管轄,並沒有實現中原地區的行政直隸管轄,也就是後期逐漸發展出來的稱臣納貢和藩屬國,其中原因很多,重點有三點。


    其一是已經超出了農業體係所能達到的行政管轄極限,唐朝鼎盛版圖也就維持了十多年,而後不斷在收縮和改變。


    其二是在當時統治階層看來,這些地方受到氣候,民族構成和土地質量,無法實現耕種收益的平衡,還需要大量倒貼和移民,對於農業社會王朝而言,成本太大,而且是荒無人煙不毛之地,在中原權貴階層眼中,尤其是文官集團眼中,沒有太多價值。


    其三,也是最重要一點,是通訊問題。所謂的行政管轄,本質是中央政府的命令,能在短時間內,反應到地方,並予以落實和監督。如果版圖巨大超過了通信保障和落實有效時間,就很難保證行政管轄的有效性。


    如周朝,為什麽分封,其一是周朝內部的山頭林立,姬發是靠著大量貴族起來的周王,沒有好處,人家能跟你混?


    其二是交通不變,當時可沒直道、馳道這麽先進的高速公路,直道秦朝,才出現有“馳道”這麽個高科技。而且周朝養馬很不發達,所以馬驛基本上就是奢侈品,製約了通信,沒有通信,又要解決大一統問題,就隻能做出一定的讓步和妥協。


    所以曆史的局限性,製約了農業帝國的版圖疆域,分封的目的不是古人給自己留下的坑,而是在當時最好的選擇,如果有電話、汽車、飛機,周朝還需要分封?顯然不需要了。


    唐朝之後,元朝版圖最大,為了維護黃金家族的統治,蒙古帝國橫掃世界之後,也實行了分封製度,也是因為內部山頭林立,同時通行不暢帶來的製約,當時從歐洲送信到元大都,路上跑馬就得單程三個月,而且元帝國也沒心思修背景到莫斯科的馳道,所以從莫斯科到元大都,再從元大都發往莫斯科,得半年後才收到,也許四個月前就已經造了反,哪裏還來得及。


    更要命的是蒙古帝國橫掃世界帶來族群遷徙問題,導致不同山頭代表了不同族群利益訴求,說起來當今的俄羅斯,還是金帳汗國的地盤,波斯還是莫臥兒帝國在帖木兒帝國廢墟上建起來的王朝,說來說起,饒了一大圈,全世界都是中國的版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