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鹹軍開始紮營,晉軍騎兵得令出擊,南北合計五萬騎兵傾巢而出,各自殺奔鹹軍大營,待鹹軍斥候發現晉軍騎兵從天而降,已是為時已晚:


    “報……報大將軍,北麵發現晉軍騎兵數萬,此刻已經不足三裏地!”


    “什麽,晉軍騎兵!此地怎能有晉軍騎兵!”


    不等張雋迴神,再來斥候急報:


    “報……大將軍軍,南麵發現晉軍騎兵數萬,正鋪天蓋地而來,距大營已經不足三裏!”


    鼎煬侯聞訊南北各有晉軍騎兵數萬,從最初的不可置信,迅速演變為震驚。


    黃昏之下眺望南北,黑壓壓一片騎兵鋪天蓋地襲殺而來。好在這位鼎煬侯也是久經沙場,眼見晉軍殺到,火速下令結陣:


    “傳我軍令,個營火速圍陣,大車在前槍戟在後,以弓弩射殺來犯之敵!”


    “諾!”


    一聲令下,鹹軍鼓號齊鳴,鹹軍迅速結陣,待到晉軍騎兵殺到跟前之際,方圓之陣已見雛形。與此同時,韓合率領五萬步軍,擺開一字長蛇陣陣,正麵迎向晉軍。


    待到距離一裏地時,韓合看到鹹軍已經結陣,不禁感歎鹹軍將帥的組織能力:


    “世人皆言鹹軍驍勇,陣戰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果當如此。”


    這時一旁姒昌不屑說道:


    “韓老將軍何故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鹹軍在我五萬騎兵雷霆迅擊之下陣腳大亂,我軍若是此刻殺奔而去,定能一役重創鹹軍!”


    “萬萬不可。眼下鹹軍擺開方圓陣法,以大車、輜重、木柵為阻擋,槍戟長兵在前,短兵在後,更有弓弩戰陣,我軍騎兵一旦被誘入陣中,定被鹹軍所殺。”


    “那該當如何?”


    “今日第一陣,我軍已勝,鹹軍被我所困。倘若騎兵久戰,定被鹹軍所破。故而此刻當鳴金收兵,而後長久圍困。”


    鼎煬侯下令結陣,圍成方圓以阻擋物阻擋騎兵攻勢,也能阻止騎兵的來迴穿插掃蕩。


    如果晉軍強行攻陣,鼎煬侯張雋就會下令,在陣線上開個口子,放入少許晉軍騎兵,然後在陣內消滅掉。如此往複,一點一點的吃掉晉軍騎兵。


    即便晉軍靠著五萬騎兵能攻破鹹軍陣形,晉軍騎兵同樣也會損失慘重,尤其是缺乏重騎兵和弓騎兵情況下,步兵騎馬構成的輕騎兵難以對防禦嚴密,有組織化的戰陣產生之命打擊。


    除此之外,可用弓箭手對成群結隊的騎兵加以射殺,使之退到防線之外,無法對步兵構成威脅。(有關戰術戰法,可參照漢朝李陵一戰)


    當然,前提是沒有出現騎射技術,和射程更遠的蒙古反曲複合弓,如果出現了騎射技術,而且弓箭能射較遠,再好的步兵陣,也難以抵擋弓騎兵的圍攻。


    這也是中國古代麵臨匈奴和蒙古鐵騎的無奈,因為人家兼顧了機動和遠程攻擊能力。尤其是弓騎兵,根本不跟步兵正麵糾纏,而是不斷圍著你放箭,像削蘋果一樣,一點一點的消耗你。


    然而當下騎兵戰術還較為單一,一旦遇到組織能力極強的聯合步兵陣短時間內形成戰線,尤其是“方圓”這種防禦力本來就很高的陣形,正麵衝殺隻能是送死。


    韓合之所以以一字長蛇陣布陣,就是防止自己騎兵撤迴之後,鹹軍趁勢而來攻擊自己。


    一字長蛇陣的好處就是能夠把方圓陣包住,形成包圍,當然,韓合步兵人少,當然圍不住鼎煬侯。於是天色徹底黑之後,韓合領命南北騎兵各自退去四五裏地界,對鹹軍形成包圍態勢。


    而此時鹹軍猶如驚弓之鳥,鼎煬侯張雋穩住陣腳後方覺自己是上了韓合的惡當,韓合少說有十多萬人圍住自己,而且還有騎兵。


    思來想去仔細揣摩,鼎煬侯斷定韓合調動了主力前來駭穗決戰,肥城定然守軍不多,於是決定在晉軍沒有完成包圍之前,連夜將消息送出,搬請圍城大軍和尹秧城三萬守軍前來解圍。


    肥城之外尚有鹹軍步、騎各兩萬,合計四萬,隻留一萬騎兵圍城,定能拖住肥城“不多的守軍”。


    同時尹秧城內也還有三萬三千多人,抽出兩萬五千人,如此援軍便有五萬五千人。五萬人結陣增援,如果韓合分兵去堵截,堵肯定是堵不住的,與晉軍主力速戰速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但殊不知,韓合有意讓騎兵放了口子,佯裝追殺衝出重圍的鹹軍哨騎,實則就是讓鼎煬侯派人去報信,把鹹軍調動起來,好讓韓合在運動中加以消滅。


    鼎煬侯被圍的消息傳到尹秧城,已經是兩天後的下午黃昏,百裏燕一如既往的在城西門外的河灘上搞些副食,前番是釣到一條水豚差點被人砍死,所以之後改釣龍蝦、螃蟹、撈大蝦,然後直接現煮先吃。


    而且這個年頭基本上沒人吃螃蟹、龍蝦、河蝦這些東西,不是抱著瞧不上的心理,就是覺得這些奇形怪狀的東西讓人難以下咽。


    就在著手準備下鍋煮的時候,鍾衡跟犯了命案的亡命徒一般,火急火燎殺到跟前:


    “校軍郎,趙將軍令你速去議事!”


    “這麽急,莫不是真出事了!”


    “嗨,誰能想到多日前的戲言,今日竟能成真。韓合老賊調動十一萬人馬,在駭穗將張雋將軍八萬之眾團團圍住,如今已經被圍住了。”


    “十一萬人,他韓合哪來十一萬人,肥城守軍不到八萬人,韓合少說留下一萬多人,就算韓合能拉走六萬,另外五萬人何來。”


    “騎兵,皆是騎兵!”鍾衡補充說道。


    “騎兵!嘶……糟了!”


    百裏燕(既魏賢)猛然想起,此前自己呆在韓合大營那會兒是不知道軍事部署的,按道理此番晉軍攻打鹹國,騎兵該有六七萬,但一路上自己前前後後也就看到一兩萬,加上一路上被分派去各地城池守城,和堅守糧道,晉軍騎兵到肥城之後,充其量隻剩下三五千。


    難道這冒出的五萬晉國騎兵當初沒跟著一起攻入鹹國?他不敢耽擱,夥同鍾衡直奔太守府。


    趙遜召集眾將正在商議鼎煬侯張雋求援一事,求援信就攤在桌案上,百裏燕拿來細看,張雋讓趙遜全權負責這次增援,而且還信誓旦旦的要把晉軍的包圍戰,變成決戰。


    隻要尹秧城守軍與圍困肥城的鹹軍合兵一處,然後留下一部分人馬繼續圍困肥城,大軍向東進發,正好形成與晉軍決戰的態勢。


    趙遜見百裏燕已到,且看過求援信,於是問道他說:


    “魏賢,我已傳令全軍,速速啟程前往肥城。你且與鍾衡將軍留守尹秧城,確保我軍糧草輜重萬無一失。”


    “趙將軍,能否借一步說話!”


    “何意?”


    “此事不便當眾說明,怕是眾位將軍難以認同。”


    “既如此,隨本將過來。”


    跟隨趙遜離開內堂,二人來到室外一口井旁:


    “軍情緊急,有何話快說。”


    “趙將軍,此兵發不得!”


    “這是何故。我軍與晉軍決戰之形已成,若是不救鼎煬侯,豈非葬送大好時機。”


    “非也,倘若將軍率軍前去肥城路上,被晉軍騎兵一部於夜間伏殺,將軍為之奈何!”


    “嘶……你是說,晉軍欲以騎兵襲我孤軍!”


    “正是。鼎煬侯張雋大軍既已被韓合合圍,且有五萬騎兵之眾,何以令鼎煬侯送信之人逃脫,如此豈非蹊蹺。


    退一步說,韓合麾下五萬騎兵之眾,鼎煬侯送出求援信予將軍,韓合豈能不知我軍必然前去馳援。一旦我軍馳援,他韓合所部與我軍便是勢均力敵,反徒增晉軍傷亡,此絕非韓合所願見到。


    因此定會在我軍合兵之前,分而治之,各個擊破。


    而且將軍倘若被晉軍襲擊,晉軍騎兵定然以將軍之名,前來詐開尹秧城城門。一旦尹秧城陷落,圍困肥城鹹軍便不得不抽調大軍前來奪迴尹秧,萬一到時肥城之內晉軍殺出,如此鹹軍之勢豈非不攻自破。”


    “如此一言,我軍卻是兇兆畢露。但是若不馳援鼎煬侯,豈不坐等晉軍圍殲我八萬大軍。”


    “非也,倘若韓合真敢令騎兵突襲,我軍可將計就計,殲滅晉軍突襲騎兵所部,而後再令圍困肥城鹹軍撤往尹秧城,以做尹秧城已經陷落假象。


    如此,晉軍必然出城攻打圍城之殘餘鹹軍,如此我軍在此之前,伏兵於肥城之外,趁晉軍殺出城外,我軍大舉殺出,從而奪下肥城。”


    “可如此,圍困肥城鹹軍並不受本將軍節製,若非馳援鼎煬侯,此部鹹軍絕不會後撤。”


    “將軍可在殲滅晉軍騎兵之後,令人詐謊圍城鹹軍,圍困肥城鹹軍在救糧與救鼎煬侯之間,必然先來救尹秧城。


    鼎煬侯隨軍糧草眼下尚夠十日支用,而圍困肥城大軍糧草則由尹秧直接運補,存糧不過五日,倘若不救尹秧城,這部鹹軍數日後何以為繼。”


    “妙,妙!”趙遜大讚:“如此便能占奪肥城之糧,以解我軍燃眉之急。”


    “正是如此。眼下韓合十多萬人馬被拖於數日之外的駭穗,即便肥城有失,韓合亦來不及馳援。我軍正可利用肥城修整,而後再去馳援鼎煬侯。”


    與趙遜說定,為了平抑眾將領意見,趙遜依然按時發兵肥城,但是要等晚上出發,以便準備對付騎兵的工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