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還是每天一更,等到這周三申請上架,估計可能要周五上架,在上架之後會盡量保證每天2更,同時,期待已久的九月九日即將到來,華山論劍即將展開,敬請期待。


    四字同音,卻不同意。


    諸葛亮問,“可知何為靜心?”


    張如塵當然知道,修道修得就是一個心靜,所以他的迴答是:“心靜。”


    如果非要通俗的解釋,可以用心靜自然涼來形容。


    諸葛亮既沒有認可,也沒有否認,他繼續問道:“可知何為竟心?”


    張如塵便按照自己所想,答道:“有誌者事竟成。”


    即,上進心,活一日,便上進一天。


    諸葛亮輕搖羽扇,怡然自得,繼續問道:“可知何為敬心?”


    張如塵點頭,答道:“對人、對事、對天、對地、對萬靈,尊敬、愛戴、禮貌。”


    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其他事物存有敬畏之心。


    最後,諸葛亮又問:“可知何為淨心?”


    張如塵微微思索,同樣答道:“無雜念、無妄念、無情欲、無貪欲、赤子之心。”


    諸葛亮大笑,“孺子還可教也。”


    張如塵心知自己所答有誤,於是正襟危坐,恭敬道:“請先生指點迷津。”


    接下來,諸葛亮便為張如塵詳細講解,他眼中的靜、竟、敬、淨。


    靜心,即不追求名利、不為名利而困惑,明白自我之誌,方能平穩心態,不生雜念,靜思反省,可以總結為: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意為: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這一點,張如塵的意思是對的,心無雜念,安然處之。


    竟心,簡單說來就是清理進取,這看似與老子思想‘無為’存在矛盾,但其實不然,諸葛亮所說的‘竟心’是指胸有大誌,虛心學習,天天向上。


    意為:學須井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這一點,張如塵隻說對了一半,光有誌向而無心則無用。


    敬心,和字麵意思一樣,恭敬之心、敬畏之心,對萬靈的恭敬,對天地的敬畏,缺一不可。其中分為兩者,一者自我修養,一者社會道德。


    意為:大道無形,大巧若拙。


    這一點,張如塵隻明白自我修養,而漏了社會道德。


    最後的是淨心,很容易理解,幹淨的心,赤子之心。


    其實,最後的淨心,囊括了前三者。靜心的淡泊名利,竟心的清理進取,敬心的恭敬敬畏,總結為:大道無形,大巧若拙,應,心無雜念,安然處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且,胸有大誌,虛心學習,德才兼備,赤子之心。


    最後,諸葛孔明問道:“可懂?”


    張如塵如同醍醐灌頂,收獲巨大,起身行大禮,感謝道:“多謝先生傳道,他日晚輩定謹記靜、竟、敬、淨四心。”


    諸葛亮搖頭,微笑道:“其實你自己都知道,隻是未想明白,需要一個人來點破罷了。”


    張如塵慚愧,修道二十載,結果一直都是被自己絆著,不曾懂得真正的大道理,今日聽得孔明先生講道,如夢初醒,終有所悟。


    範蠡教了他大道萬千,萬法皆通,鬼穀子教了他大道倏同,三道同修,諸葛亮教了他靜竟敬淨,赤子之心。


    這一刻,他的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的心,前所未有的通透。


    既然已有所悟,那就代表著緣分已盡,諸葛孔明大袖一揮,送客!


    張如塵再次行禮,衷心感謝。


    在他走出這座道觀時,道觀裏響起諸葛孔明的聲音:“謹記初心,勿忘初衷。”


    張如塵受教,行走間,周身乾坤清氣愈加濃烈,整個人越發的不凡。


    他毫不猶豫的進入下一座道觀,道觀門口上的匾額上寫著四個大字:入木三分。


    道觀內,一個身穿道袍的白發老者正拿著毛筆寫字,其筆力渾厚,令人歎為觀止。


    張如塵走上前一觀,字字如龍,活靈活現。


    “來,讓我看看你的字。”老道邀請,張如塵卻之不恭,自當從命,拿起毛筆,奮筆疾書,一氣嗬成。


    結果,老道嗬嗬笑道:“年輕人,不行啊。”


    張如塵慚愧,他雖從小練習書法,精通各種字體,但在眼前的這位“天下第一行書”麵前,實在是‘狼狽不堪’。


    張如塵自我介紹,“小道武當山張如塵,見過王先生。”


    老道擺手,嫌棄道:“這麽文縐縐幹嘛,一看就是平日裏寫的不夠多,來來來,跟著我王羲之好好練練字。”


    此人便是“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以字入道。


    ??????


    一間寺廟內,破戒正在聽一位大和尚講道,頻頻點頭。


    這位大和尚的身份很特殊,他名道生,是一名異類。


    為什麽這麽說,那就要說到曾經了。


    義熙十四年,法顯與佛陀跋陀羅譯出《大般涅盤經》初分,經中說除一闡提外,皆有佛性。而道生則認為:既然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既是有情,自然也可成佛,於是他踏出“一闡提人皆可成佛”,此創見在當時可謂是聞所未聞,所以,當此言一出,群情大嘩,守舊之徒便說他邪說惑眾,逐出健康。


    到了這裏,故事才剛開始。


    道生堅信自己所說沒錯,他相信自己頓悟便是真理,於是他便到了蘇州,在蘇州虎丘上豎立石頭作為聽眾,向石講道。


    當時,所有人都說他是傻子,石頭是死的,怎麽可能聽得到、聽得懂你在說什麽,你這行為無異於對牛彈琴,一竅不通。


    而他之所以要對著這些石頭講道,就是因為他想證明,時間一切皆有佛性,即便是石頭,也會有靈。


    於是乎,他每年都對著這些石頭講道。


    終有一天,他真的做到了。


    當他講到“闡提也有佛性”時,他問眾石說:“我說的是否契合佛心?”


    結果奇跡出現,眾石皆點頭說肯,表示同意。


    由此,“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故事就這麽流傳開來了。


    而到了後來,《涅盤經》傳到南方,其中果然稱“闡提悉為佛性”,眾僧這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見識。


    所以,這位大和尚是個異類,卻也是一個高僧,因為他通過他的大毅力,證明了他的佛法是對的。


    所以,他交給破戒的很簡單,就是一句話:隻要心中有佛,眾生可渡,隻要心中生佛,眾生成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之叫我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瞑.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瞑.QD並收藏都市之叫我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