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寫的很吃力,我查閱了很多東西,隻為了讓這個配角人物豐滿一些。也讓這本書多一些可以揣測的東西(我是跟烽火學的)


    張如塵,武當派一閑人,今年二十歲,從未下過山,因身份特殊,便一直在這大嶽太和宮裏修行,他與其他道士不一樣,清早他會盤坐在那真正的絕頂上,靜氣凝神,感悟芸芸,其他道士早課結束,敲響鍾聲,他便也結束,迴到大嶽太和宮,開始打掃衛生,之後遊客上來,他便迴房閱讀道經,不問他事,一心求道,修煉自我。


    也就是說他的生活很簡單,或者說單調,一日複一日,一年複一年,隻有他一個人。


    這可能與他的天性有關,出生沒有啼哭一聲,一歲開口,三歲飽讀詩書,五歲倒背道經,是世俗人眼中的天才、神童。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無喜無悲,不為親人離世而悲傷,不為任何而歡喜,可以說,他比破戒其實冷靜,或者說出塵。


    道法講自然。“自”為自己,“然”為樣態,“自然”,也就是自生、自化、自成,也就是自本自根,無有外力強迫。


    道德真經上有寫:“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解析為道以順乎自然為法,以自然為法,以自己為法。


    總結為一句話,可以這樣說:天地萬物,芸芸眾生,一切皆是自然,不強求、不要求、不苟求。


    這就是大部分道教門派這麽多年傳承下來的道法,也是張如塵現在所持有的觀念。


    其實這並沒有錯,從原則上來說,自然和隨緣皆是無為,是近義,但兩者的選擇卻是截然不同。


    張如塵為自身,破戒為眾生,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張如塵落了下乘。


    當然,兩者都對,皆是大道,隻是選擇不同,那麽經曆便不同,感悟也就不同。


    這二十年來,張如塵道心堅定,對於自己的理念不曾動搖一絲,覺得這便是正確的康莊大道,是超凡脫俗的道。


    也就是說,他選擇割舍人性的情感,將自己當做一塊磐石,吸收日月精華,天地正氣,隻待時機成熟,便能得道。


    曾經的破戒其實也是這般,出家人六根清淨,斷絕七情六欲,一心向佛,隻求早日成佛。但是下山之後,經曆了那麽多,他覺得自己曾經的想法太狹義,是小道。若是不懂得七情六欲,如何真正的幫助他人?救度眾生?既然身在紅塵,那就應該了解紅塵,而非獨善其身,不聞不問。


    當然,根本的隨緣還是沒變,隻是說,了解紅塵,經曆真正的紅塵煉心。


    這也是為什麽他現在會生氣、會憤怒、會擔心、會高興,也會失落,一切都是經曆隨緣。


    曾經遇到困難,他覺得應該幫助,現在,他覺得必須幫助,前者是從道理上來講,後者是從肺腑來講。前者是因為佛理,後者是因為自身,這令他更能感悟佛法之精髓,何為普度眾生。


    雖說他現在所想完全顛覆了之前所學,但他卻覺得內心愈加堅定,眼前的道路更加寬廣。他覺得,自己離眾生更近了。


    其實這在佛法上來說其實是不對的,修佛之人應該不沾紅塵,清清白白,一心向佛,而他正好反了過來,沾染紅塵,不清不白,雖一心向佛,卻已是破了戒律,不能再算作我佛中人。


    但究竟他是對是錯,這世間無人有資格評判,唯有佛祖心中有數。


    所以,當張如塵聽到破戒說‘問心無愧’的時候,他感受到了震撼,因為對方不是因為道而修道,而是因心而修道。他覺得自己這麽多年的修道好像修錯了,或者說,所有修道之人都錯了。


    他們隻知道修道,卻忘了修心。


    見世間苦難,他們有能為,卻選擇不管,隻為保持自身,修道證仙,這其實是蒙蔽本心。


    生而為人,修道是為了什麽?是為了得道成仙,那得道成仙之後,又為了什麽而修行?成為更厲害的仙?那成了最厲害的仙,又為了什麽而修行?沒有答案,那麽這修道證仙就毫無意義,得道了又如何?成仙了又如何?你的存在於世間沒有任何意義,對於自身,也沒有任何意義,那你修道有什麽意義?活著又有什麽意義?


    於世人,你是自私,於自身,你是白活。


    或者用一種說法。


    你可以對自己說說修道是為了擁有大能力,去幫助別人,那麽要擁有什麽大能力?才能去幫助別人?飛天遁地,法力無邊?那時候,需要你幫助的人早已不在,那你獲得這大能力有何用?


    當你知道你想要幫助的人沒有獲得你的幫助而受苦受難,你會覺得理所當然?問心無愧?那你還是在自欺欺人,蒙蔽本心,那這道,也是假道,有何意義?毫無意義!


    修道的第一課便是修心,若想修道,先修心,這心都是假的,那這道還修得好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張如塵坐正,有生第一次表情凝重,他嚴肅的看著破戒,求教道:“敢問如何才能問心無愧?”


    破戒知曉對方已然有所頓悟,便答道:


    “不求人人理解,但求問心無愧。


    不求榮華富貴,但求問心無愧。


    不求事事絕對,但求問心無愧。


    不求光芒萬丈,隻求問心無愧


    不論生死,不論成敗,盡心而為,問心無愧。


    無論明日,有多坎坷,至少今天,問心無愧。


    世事無常,或有因緣,問心無愧,順其自然。”


    張如塵恍然大悟,繼續問道:“那應該如何為之?”


    破戒點頭,為其解釋:“所見、所聞、所聽,所想,皆可為之。”


    張如塵明悟,卻又問道:“為之不知對錯,如何為之?”


    破戒微笑,道:“這世間哪有錯否?對錯都在人的心裏,做事,問心無愧便是對。”


    張如塵起身,鄭重行大禮,恭敬道:“道友一番話,勝讀十年書,我之道,我之心,為小道,為虛心,道友之道,為大道,道友之心,為真心。”


    破戒起身,還禮道:“這世間本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唯有問心無愧,方得始終。”


    張如塵瞬間明悟,微笑道:“請允許小道稱唿一聲大師。”


    破戒微笑,道:“不敢當,貧僧隻是佛祖座下一沙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之叫我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瞑.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瞑.QD並收藏都市之叫我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