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陷孤不義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就過完了年。
今年過年,是劉禪不在軍營時,過的最不熱鬧的一個年。除了有幾年,除夕她在前線征戰,往年都比今年熱鬧。
劉禪的十六歲生日,荊州和益州的千秋節,也馬上就過去了。
今年的千秋節,沒有任何的慶祝活動。天子蒙難,漢室傾微,劉禪也不能大肆慶祝自己的生日。
隻是時光荏苒,轉眼就來到這個世界八年了,她來之時,還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而已,而如今她已經是個二八佳人了,這讓劉禪不禁感慨不已。
現在她可不會有什麽打死不做女人之類的想法,她就是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兒,標標準準的二八佳人。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懸利劍斬愚夫~啊呸,我是那種二八佳人嗎,我是腰懸青釭劍斬勇夫。
在自己的生日夜,連酒都沒有喝一小口,有點可惜了。
魏國那邊,現在已經是黃初元年了。但劉禪從未承認曹丕的皇帝地位,荊州和益州這邊,依然是大漢建安二十八年。
但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就跟後世的洪武三十五年一樣不合理。
劉禪的病體終於稍愈,可以來前朝視事了。
正月十五上元節,劉禪來到了前朝,參加了新年的第一次朝會。
劉禪喜歡化妝,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這一次,因為她病體初愈,自然沒有化妝,她的麵容帶有一絲憔悴,又有一些憂傷,讓人見了忍不住心生憐惜。
除了諸葛亮,法正,馬良等重臣,很多人都是新年第一次看到劉禪,太久沒有見到他們的王,而且這種很久沒見,與劉禪遠在前線而見不到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見到劉禪,群臣的心都安定了下來,隻有見到她,他們才能安寧。
見到劉禪略有憔悴的麵容,每個人都有一些心疼,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早就已經離不開她了,她就是他們的主心骨,他們的王在他們的心中,是如此的親切,他們多想每天都能看到她,每天都能感受她的歡聲笑語。
每個人都不是傻子,他們都知道,劉禪心中是願意稱帝,願意帶領他們重新恢複漢室,願意與他們一起攘除曹魏走向輝煌的,若劉禪真的發自內心的厭惡稱帝,他們又怎麽會舍得去逼迫她。
但是他們又覺得,劉禪小小年紀,就要背負那麽多,尤其是漢室基業,已經十失其八,隻剩下了荊州和益州,她一個女人,隻有十六歲,前路如此艱苦,難免壓力巨大,覺得心力憔悴,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劉禪多次擊敗曹魏,但目前勢力仍然遠遠弱於曹魏,她還需要擊敗曹魏很多次,才能徹底逆轉局勢,在這個過程中,她絕對不能失敗,一次都不能有。
雖然群臣心疼劉禪,但該逼迫劉禪的,還是得逼迫她,總不能讓劉禪自己背負覬覦帝位的罵名吧。
還是穆智站了出來。
之前被劉禪一通痛罵,差點被亂棒打出朝堂,並沒有讓穆智膽怯,他站出班來,立於堂上,慷慨陳詞,
“大王,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大王立刻登帝位,繼承漢祀,然後剿除國賊,匡扶社稷。”
這次劉禪沒有喝令把他打出去,那種大怒的表情,演一次就夠了,接下來,該演的是愁和憂,劉禪歎道,
“漢室江山被逆賊篡奪,即使草木之人,能不悲傷欲絕?
但天下劉氏子弟頗多,孤德薄,於漢室無功,於黎民無恩,卿等何不另擇劉氏宗親中賢能者擁戴之。
卿等但擇明主,孤誓與卿等共扶明主。”
穆智說道,
“不然。劉氏子弟,良莠不齊,如劉廙,長沙王之後,劉曄,阜陵王之後,不思報效祖宗,匡扶高祖偉業,反而是助曹丕篡漢的逆賊元兇。
若所托非人,大王與臣等皆萬世之罪人也。
大王仁德布於四海,海內鹹知,正是繼承漢祀的唯一人選。”
劉廙和劉曄都是漢室宗親,且與皇帝的關係都比劉禪與皇帝的關係更近,然而他們卻都是勸進曹丕篡位的四十多位大臣中位居前列的人。
馬良站出來說,
“穆智所說極是!
去年江陵多有祥瑞,荊州之地,人人歡欣,無人受凍挨餓。此皆大王之至德也。”
劉禪搖搖頭,一臉無奈的說道,
“孤雖然是景帝之苗裔,但隻是一個女子而已,古往今來,從未有女子登天位者,皆恐被非議也。孤若繼承天位,恐為列祖列宗所不容。
卿等不如另選賢良男子事之。”
劉禪從不以女子身份自卑,更沒有覺得女子低人一等,但該說的話還是得說一說,提前將人言堵死。
馬良馬上說道,
“大王生而為男,化而為女,正是玄女之神異也,古往今來,天下至聖之人,未有如大王如此這般神異之人,可知大王貴不可言。
初,有讖語曰,代漢者,當塗高也!
代者帶也,高者膏也,膏者脂也。
帶領漢朝的,將是一個塗膏的女子。此讖語正應在大王身上。
又,天下間早有讖語,汝離水,方為龍。
汝離水,正是女字,合該大王繼承大統。”
劉禪聽到這句讖語,登時大喜。
多年的布局,總算沒有白費。
還以為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上麵去呢。
這時候群臣一起站出來,
“大王聖德巍巍,四海之民,無不感大王之至德,誠宜承繼漢祀,願大王鑒納忠言,早登帝位。”
說完,全部跪伏於地,等劉禪答應。
劉禪半晌不言,百官也不催促,全部低頭伏地。
良久,劉禪才長歎一聲,說道,
“卿等何故迫孤如此之甚也。
陷孤於不義者,皆卿等也。”
眾臣大喜。
即刻退朝之後,劉禪身體不好,迴宮後又不能理事了,築壇擇吉之事,自有眾臣操心,劉禪全程不參與。
她能參與什麽,她又不想當皇帝,都是別人逼迫她當皇帝的,她都被氣病了。
當然,當了皇帝後,劉禪就會神清氣爽,病體痊愈了。
她故意跟曹丕不一樣,故意反過來,曹丕是沒當皇帝前活蹦亂跳,當了皇帝後突然就病了,整得世人一眼就看出他想當皇帝,而天命卻不在他,上天譴責他。劉禪是沒當皇帝前病體懨懨,當了皇帝後卻被上天鍾愛,百病不侵。
今年過年,是劉禪不在軍營時,過的最不熱鬧的一個年。除了有幾年,除夕她在前線征戰,往年都比今年熱鬧。
劉禪的十六歲生日,荊州和益州的千秋節,也馬上就過去了。
今年的千秋節,沒有任何的慶祝活動。天子蒙難,漢室傾微,劉禪也不能大肆慶祝自己的生日。
隻是時光荏苒,轉眼就來到這個世界八年了,她來之時,還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而已,而如今她已經是個二八佳人了,這讓劉禪不禁感慨不已。
現在她可不會有什麽打死不做女人之類的想法,她就是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兒,標標準準的二八佳人。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懸利劍斬愚夫~啊呸,我是那種二八佳人嗎,我是腰懸青釭劍斬勇夫。
在自己的生日夜,連酒都沒有喝一小口,有點可惜了。
魏國那邊,現在已經是黃初元年了。但劉禪從未承認曹丕的皇帝地位,荊州和益州這邊,依然是大漢建安二十八年。
但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就跟後世的洪武三十五年一樣不合理。
劉禪的病體終於稍愈,可以來前朝視事了。
正月十五上元節,劉禪來到了前朝,參加了新年的第一次朝會。
劉禪喜歡化妝,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這一次,因為她病體初愈,自然沒有化妝,她的麵容帶有一絲憔悴,又有一些憂傷,讓人見了忍不住心生憐惜。
除了諸葛亮,法正,馬良等重臣,很多人都是新年第一次看到劉禪,太久沒有見到他們的王,而且這種很久沒見,與劉禪遠在前線而見不到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見到劉禪,群臣的心都安定了下來,隻有見到她,他們才能安寧。
見到劉禪略有憔悴的麵容,每個人都有一些心疼,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早就已經離不開她了,她就是他們的主心骨,他們的王在他們的心中,是如此的親切,他們多想每天都能看到她,每天都能感受她的歡聲笑語。
每個人都不是傻子,他們都知道,劉禪心中是願意稱帝,願意帶領他們重新恢複漢室,願意與他們一起攘除曹魏走向輝煌的,若劉禪真的發自內心的厭惡稱帝,他們又怎麽會舍得去逼迫她。
但是他們又覺得,劉禪小小年紀,就要背負那麽多,尤其是漢室基業,已經十失其八,隻剩下了荊州和益州,她一個女人,隻有十六歲,前路如此艱苦,難免壓力巨大,覺得心力憔悴,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劉禪多次擊敗曹魏,但目前勢力仍然遠遠弱於曹魏,她還需要擊敗曹魏很多次,才能徹底逆轉局勢,在這個過程中,她絕對不能失敗,一次都不能有。
雖然群臣心疼劉禪,但該逼迫劉禪的,還是得逼迫她,總不能讓劉禪自己背負覬覦帝位的罵名吧。
還是穆智站了出來。
之前被劉禪一通痛罵,差點被亂棒打出朝堂,並沒有讓穆智膽怯,他站出班來,立於堂上,慷慨陳詞,
“大王,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大王立刻登帝位,繼承漢祀,然後剿除國賊,匡扶社稷。”
這次劉禪沒有喝令把他打出去,那種大怒的表情,演一次就夠了,接下來,該演的是愁和憂,劉禪歎道,
“漢室江山被逆賊篡奪,即使草木之人,能不悲傷欲絕?
但天下劉氏子弟頗多,孤德薄,於漢室無功,於黎民無恩,卿等何不另擇劉氏宗親中賢能者擁戴之。
卿等但擇明主,孤誓與卿等共扶明主。”
穆智說道,
“不然。劉氏子弟,良莠不齊,如劉廙,長沙王之後,劉曄,阜陵王之後,不思報效祖宗,匡扶高祖偉業,反而是助曹丕篡漢的逆賊元兇。
若所托非人,大王與臣等皆萬世之罪人也。
大王仁德布於四海,海內鹹知,正是繼承漢祀的唯一人選。”
劉廙和劉曄都是漢室宗親,且與皇帝的關係都比劉禪與皇帝的關係更近,然而他們卻都是勸進曹丕篡位的四十多位大臣中位居前列的人。
馬良站出來說,
“穆智所說極是!
去年江陵多有祥瑞,荊州之地,人人歡欣,無人受凍挨餓。此皆大王之至德也。”
劉禪搖搖頭,一臉無奈的說道,
“孤雖然是景帝之苗裔,但隻是一個女子而已,古往今來,從未有女子登天位者,皆恐被非議也。孤若繼承天位,恐為列祖列宗所不容。
卿等不如另選賢良男子事之。”
劉禪從不以女子身份自卑,更沒有覺得女子低人一等,但該說的話還是得說一說,提前將人言堵死。
馬良馬上說道,
“大王生而為男,化而為女,正是玄女之神異也,古往今來,天下至聖之人,未有如大王如此這般神異之人,可知大王貴不可言。
初,有讖語曰,代漢者,當塗高也!
代者帶也,高者膏也,膏者脂也。
帶領漢朝的,將是一個塗膏的女子。此讖語正應在大王身上。
又,天下間早有讖語,汝離水,方為龍。
汝離水,正是女字,合該大王繼承大統。”
劉禪聽到這句讖語,登時大喜。
多年的布局,總算沒有白費。
還以為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上麵去呢。
這時候群臣一起站出來,
“大王聖德巍巍,四海之民,無不感大王之至德,誠宜承繼漢祀,願大王鑒納忠言,早登帝位。”
說完,全部跪伏於地,等劉禪答應。
劉禪半晌不言,百官也不催促,全部低頭伏地。
良久,劉禪才長歎一聲,說道,
“卿等何故迫孤如此之甚也。
陷孤於不義者,皆卿等也。”
眾臣大喜。
即刻退朝之後,劉禪身體不好,迴宮後又不能理事了,築壇擇吉之事,自有眾臣操心,劉禪全程不參與。
她能參與什麽,她又不想當皇帝,都是別人逼迫她當皇帝的,她都被氣病了。
當然,當了皇帝後,劉禪就會神清氣爽,病體痊愈了。
她故意跟曹丕不一樣,故意反過來,曹丕是沒當皇帝前活蹦亂跳,當了皇帝後突然就病了,整得世人一眼就看出他想當皇帝,而天命卻不在他,上天譴責他。劉禪是沒當皇帝前病體懨懨,當了皇帝後卻被上天鍾愛,百病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