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定門、泰和門被打開,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蜂擁而出,紛紛跑出遼陽城。
那些跑向東西兩側、未將後金將領的提醒放心上的百姓則被八旗兵無情射殺了。
而時刻關注遼陽城動向的明軍也發現了衝出遼陽城的漢人。
臨近辰時,方才有上千百姓走進了明軍的拒馬陣前。但收到中軍將令的明軍任憑百姓如何哀求,都視若不見,充耳不聞。
隨著拒馬陣前聚集的漢人越來越多,高觀於心不忍,遂派人請示劉卓。
“胡鬧,昨日才下達的將令,今日就開始請示。”
“戴世昌,金辰,你們帶人上去,所有膽敢衝擊我軍防線的降民一個不留。”
“蘇暉,你帶兩千火槍兵壓陣。”劉卓繼續下令。
“末將領命。”
很快,高觀就被撤了下來,劉卓沒有廢話,直接命人賞了他五十軍棍。
拒馬陣前,戴世昌、金辰不斷派兵警告蠢蠢欲動的漢人。
“諸位,主將已經下令,擅自衝擊軍陣者死。後金派你們出城就是為了擾亂我軍軍陣,各軍一亂,我軍必敗,還請諸位諒解。”
戴世昌雖然不停的解釋著,但這些為了保住性命的百姓絲毫就不相信明軍會動手,執意想要衝過拒馬陣。
“世昌老弟,不要與這些降民多費口舌,不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他們是不會相信的。”金辰隨即勸下了戴世昌,立馬張弓搭箭,直接瞄準叫囂最為大聲的一人。
“小子,有種你就朝爺腦袋上射。”男子繼續囂張。
聽了男子所言,金辰也不廢話,直接一箭射向男子,一擊斃命。周圍的百姓隨即大驚失色,驚唿不斷,此時的眾人方才明白眼前的明軍也是一群不輸於八旗兵的狠茬。
盡管金辰等人鎮住了拒馬陣一處的降民,但在長達近五裏拒馬陣上,金辰等人帶來的人手顯然不夠看。
巳時一刻,隨著出城的百姓不斷抵達拒馬陣,終於有幾段拒馬陣被降民衝開了。由於蘇暉反應及時,才不至於釀成大錯。
收到消息的劉卓忍無可忍,率領中軍半數將士親自坐鎮陣前。
“將軍,八旗兵在東西兩側不斷射殺這些降民,後方還有大隊的騎兵在驅趕,這些降民遲早會衝破阻擊騎兵的第一道防線。”
“此外,這裏麵還混進不少的八旗兵,若是不盡早下手,我軍將士恐怕招架啊。”金辰一臉嚴肅,鄭重其事道。
“混入八旗兵很正常,隻是屠戮十多萬的降民,恐怕中軍將士難以勝任。”劉卓麵無表情道。
“將軍是不打算動用火炮嗎?”蘇暉疑惑道。
“後金騎兵眾多,若是分批分散進攻,火炮造成的殺傷就極為有限。況且,後金皇太極詭計多端,不是輕易服輸之人,我擔心後金還有其他後手。”
“左、右兩翼的輕、重甲衛是對付後金騎兵的主力,不到萬不已,不能輕動。所以,我才顧慮重重。”劉卓雙眉微蹙,神情凝重,搖了搖頭。隨後,緩緩的說出心中想法。
“將軍,有一眾親衛,還有上萬訓練有素的大軍,就算再來十萬降民,眾人也不會有絲毫畏懼。”黃大中戰意澎湃,絲毫不將眼前的降民放在眼裏。
“願隨將軍一戰。”王嗣澄、黃大中、金辰等人齊聲。
“好。傳令下去,將士一旦有體力不支者,立馬退出戰鬥。”
“蘇暉、陳子成,你二人率火槍兵打開缺口,隨後命令眾將士瞄準降民隨意射擊。”劉卓命令道。
“末將領命。”眾人齊聲道。
一刻鍾後,一萬五千精兵強將盡皆全副武裝,不少看到將士的降民紛紛後退,生怕死亡立馬降臨。
伴隨著劉卓的一聲令下,成千上萬的火槍兵開始裝填火藥、彈丸,接著,最前排的數百火槍兵紛紛瞄準了前方的降民。
盡管這些漢人百姓很無辜,可劉卓卻又不得不這麽做。
亂世的炮灰,盛世的牛馬!
平安榨其力,戰時用其命!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為了自己,為了劉氏,為了全軍的將士,劉卓別無選擇,至於後世如何評說遼陽城一戰就隨他去吧。
“放。”
最前排的降民中彈倒地痛苦哀嚎。眾多百姓見狀,紛紛推搡著想要離開此地。
“再放。”
又是上百的百姓倒地。
“繼續放。”
……
幾十輪射擊之後,方圓數百米內盡是哀嚎慘叫之聲。劉卓等將對此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就在劉卓等人保持陣型不斷前推的時候,遼陽城牆之上的皇太極收到了明軍屠殺漢人百姓的消息。
“好,好,好。”皇太極哈哈大笑。隨即轉過身,對著身邊的幾人開始下令。
“巴布泰、德格類,你們帶人上吧,一定要偽裝好,按計劃行事。”皇太極叮囑道。
接下來,八旗兵快速驅趕著一股數量驚人的漢人降民朝著漢人隊伍而來。
由於偽裝的八旗精銳與漢人百姓的服飾、衣著相差不大,一時間也沒有人發現有什麽異常。況且,在這戰亂紛飛的遼東,也不會有人注意這些。
與此同時,由於眾將士不斷的揮刀、劈砍,許多的士兵的體力開始下降,劉卓身邊的將士也在不斷的減少。
迴頭望去,身後盡是倒地的漢人降民。
“這些漢人怎麽一個個朝遼陽的方向跑?就算對這些漢人下殺手,也不至於進展如此迅猛吧。”巴布泰疑惑不解,遂問道。
“不清楚。但是,若這些漢人退迴遼陽城下,那大汗的計策可能就功虧一簣了。看來,我們必須得做些什麽。”德格類望向幾人,一本正經道。
“怎麽做?”眾人的眼光盡皆集中在了德格類身上。
“攔下他們,再派人傳令騎兵,加驅趕強度。”德格類眼神堅定,態度明確,一臉真誠的說道。
“傳令吧。”巴布泰吩咐道。
隨著一聲令下,德格類等人紛紛開始勸說迴返的漢人百姓。縱使攔住了數量不少的漢人,但許多人依舊執意往遼陽城方向走去。
形勢發展逐漸越超出了皇太極的預料,明軍果斷而又狠辣的屠殺使得貪生畏死降民逐漸退向了遼陽城。
“殺。既然明軍已經開始屠殺這些漢人了,我們也不需要再顧忌什麽了。”
“吩咐下去,動手吧。”皇太極臉上露出了狠辣的笑容。
隨後,數萬的八旗騎兵,開始瘋狂的衝向了退向遼陽的漢人降民。看到後金騎兵的所為,恐懼與絕望再次縈繞眾人耳邊。
一些漢人不再掙紮,甚至緊閉雙眼等待死亡的降臨。而被踐踏、被踩死的漢人不計其數,但大多數的漢人則是再次被驅趕著向明軍的大營走去。
很快,巴布泰、德格類等眾多八旗精銳就被漢人百姓裹挾著朝明軍軍陣衝擊而去。
“將軍,不好了,那些降民又開始朝我軍衝擊而來了。”王成火急火燎的跑來匯報道。
“先撤。”
“傳令,待降民抵達拒馬陣前時,中軍火炮一輪齊射。”劉卓毫不猶豫的下令道。
大約一刻鍾之後,拒馬陣前又匯集了數萬的漢人降民。
“將軍,建虜騎兵在後方大肆踐踏無辜百姓,百姓屍骨不存。將軍們就這般鐵石心腸,放任眾多無辜良善死於異族刀下下嗎?”
“將軍,我等久居遼東,不過是故土難舍,並非有意投效後金,還望將軍明察。”
“將軍,都是漢家子民,何故苦苦相逼?”
……
縱使陣前的降民如何哀求、哭訴,陣前的明軍將士仍是不為所動,火槍、弓箭、腰刀依舊對準了降民。
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明軍後方的火炮齊齊射向了陣前的降民。雖然大部分的炮彈落在了陣前的降民,但是卻有少部分的炮彈砸向了拒馬陣中。
人群之中偽裝的八旗兵瞅準了時機,立馬大聲高唿:“衝啊,衝過去,就能活。”
話音剛落,便有數百人的後金精銳跟著衝了進去,一旁的降民也緊隨其後。
衝過拒馬陣的八旗兵瞬間就瞄向了不遠處的火槍兵。隨即便抽出藏在身上的彎刀,殺向了火槍兵。
由於兵力不占優勢,再加上衝擊而來的八旗兵過多,很快,數十人左右的火槍兵便戰死。
解決了火槍兵後,八旗兵振臂一唿,隨即帶領上千人繼續衝向了明軍的第二道防線。
隨著拒馬陣的缺口一道一道被打開,明軍的第一道防線便形同虛設,數不清的降民衝了進來。
“將軍,還未撤離的將士估計已經遭遇不測。若要徹底解決這些降民,必須火炮炮轟幾輪,然後再全軍壓上。”黃大中勸說道。
“立刻傳令,三輪炮擊後,中軍將士全部壓上,一舉蕩平這些降民。”劉卓下令。
“末將領命。”
隨著劉卓的一聲令下,百餘門火炮盡皆裝填完畢,等待將領最後的點火命令。
“放。”
隨著中軍的百餘火炮被點燃,一個個實心炮彈在空中劃過一條條優美的弧線,而後砸落在人群中。
左右兩翼的火炮也緊隨其後,直接將衝擊而來的八旗兵與降民打懵了。
三輪炮火之後,整裝待發的三萬明軍便衝向了眼前的降民。
接著就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無論是偽裝的八旗兵,亦或者拒馬陣前的百姓,明軍沒有放過任何一人。
那些跑向東西兩側、未將後金將領的提醒放心上的百姓則被八旗兵無情射殺了。
而時刻關注遼陽城動向的明軍也發現了衝出遼陽城的漢人。
臨近辰時,方才有上千百姓走進了明軍的拒馬陣前。但收到中軍將令的明軍任憑百姓如何哀求,都視若不見,充耳不聞。
隨著拒馬陣前聚集的漢人越來越多,高觀於心不忍,遂派人請示劉卓。
“胡鬧,昨日才下達的將令,今日就開始請示。”
“戴世昌,金辰,你們帶人上去,所有膽敢衝擊我軍防線的降民一個不留。”
“蘇暉,你帶兩千火槍兵壓陣。”劉卓繼續下令。
“末將領命。”
很快,高觀就被撤了下來,劉卓沒有廢話,直接命人賞了他五十軍棍。
拒馬陣前,戴世昌、金辰不斷派兵警告蠢蠢欲動的漢人。
“諸位,主將已經下令,擅自衝擊軍陣者死。後金派你們出城就是為了擾亂我軍軍陣,各軍一亂,我軍必敗,還請諸位諒解。”
戴世昌雖然不停的解釋著,但這些為了保住性命的百姓絲毫就不相信明軍會動手,執意想要衝過拒馬陣。
“世昌老弟,不要與這些降民多費口舌,不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他們是不會相信的。”金辰隨即勸下了戴世昌,立馬張弓搭箭,直接瞄準叫囂最為大聲的一人。
“小子,有種你就朝爺腦袋上射。”男子繼續囂張。
聽了男子所言,金辰也不廢話,直接一箭射向男子,一擊斃命。周圍的百姓隨即大驚失色,驚唿不斷,此時的眾人方才明白眼前的明軍也是一群不輸於八旗兵的狠茬。
盡管金辰等人鎮住了拒馬陣一處的降民,但在長達近五裏拒馬陣上,金辰等人帶來的人手顯然不夠看。
巳時一刻,隨著出城的百姓不斷抵達拒馬陣,終於有幾段拒馬陣被降民衝開了。由於蘇暉反應及時,才不至於釀成大錯。
收到消息的劉卓忍無可忍,率領中軍半數將士親自坐鎮陣前。
“將軍,八旗兵在東西兩側不斷射殺這些降民,後方還有大隊的騎兵在驅趕,這些降民遲早會衝破阻擊騎兵的第一道防線。”
“此外,這裏麵還混進不少的八旗兵,若是不盡早下手,我軍將士恐怕招架啊。”金辰一臉嚴肅,鄭重其事道。
“混入八旗兵很正常,隻是屠戮十多萬的降民,恐怕中軍將士難以勝任。”劉卓麵無表情道。
“將軍是不打算動用火炮嗎?”蘇暉疑惑道。
“後金騎兵眾多,若是分批分散進攻,火炮造成的殺傷就極為有限。況且,後金皇太極詭計多端,不是輕易服輸之人,我擔心後金還有其他後手。”
“左、右兩翼的輕、重甲衛是對付後金騎兵的主力,不到萬不已,不能輕動。所以,我才顧慮重重。”劉卓雙眉微蹙,神情凝重,搖了搖頭。隨後,緩緩的說出心中想法。
“將軍,有一眾親衛,還有上萬訓練有素的大軍,就算再來十萬降民,眾人也不會有絲毫畏懼。”黃大中戰意澎湃,絲毫不將眼前的降民放在眼裏。
“願隨將軍一戰。”王嗣澄、黃大中、金辰等人齊聲。
“好。傳令下去,將士一旦有體力不支者,立馬退出戰鬥。”
“蘇暉、陳子成,你二人率火槍兵打開缺口,隨後命令眾將士瞄準降民隨意射擊。”劉卓命令道。
“末將領命。”眾人齊聲道。
一刻鍾後,一萬五千精兵強將盡皆全副武裝,不少看到將士的降民紛紛後退,生怕死亡立馬降臨。
伴隨著劉卓的一聲令下,成千上萬的火槍兵開始裝填火藥、彈丸,接著,最前排的數百火槍兵紛紛瞄準了前方的降民。
盡管這些漢人百姓很無辜,可劉卓卻又不得不這麽做。
亂世的炮灰,盛世的牛馬!
平安榨其力,戰時用其命!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為了自己,為了劉氏,為了全軍的將士,劉卓別無選擇,至於後世如何評說遼陽城一戰就隨他去吧。
“放。”
最前排的降民中彈倒地痛苦哀嚎。眾多百姓見狀,紛紛推搡著想要離開此地。
“再放。”
又是上百的百姓倒地。
“繼續放。”
……
幾十輪射擊之後,方圓數百米內盡是哀嚎慘叫之聲。劉卓等將對此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就在劉卓等人保持陣型不斷前推的時候,遼陽城牆之上的皇太極收到了明軍屠殺漢人百姓的消息。
“好,好,好。”皇太極哈哈大笑。隨即轉過身,對著身邊的幾人開始下令。
“巴布泰、德格類,你們帶人上吧,一定要偽裝好,按計劃行事。”皇太極叮囑道。
接下來,八旗兵快速驅趕著一股數量驚人的漢人降民朝著漢人隊伍而來。
由於偽裝的八旗精銳與漢人百姓的服飾、衣著相差不大,一時間也沒有人發現有什麽異常。況且,在這戰亂紛飛的遼東,也不會有人注意這些。
與此同時,由於眾將士不斷的揮刀、劈砍,許多的士兵的體力開始下降,劉卓身邊的將士也在不斷的減少。
迴頭望去,身後盡是倒地的漢人降民。
“這些漢人怎麽一個個朝遼陽的方向跑?就算對這些漢人下殺手,也不至於進展如此迅猛吧。”巴布泰疑惑不解,遂問道。
“不清楚。但是,若這些漢人退迴遼陽城下,那大汗的計策可能就功虧一簣了。看來,我們必須得做些什麽。”德格類望向幾人,一本正經道。
“怎麽做?”眾人的眼光盡皆集中在了德格類身上。
“攔下他們,再派人傳令騎兵,加驅趕強度。”德格類眼神堅定,態度明確,一臉真誠的說道。
“傳令吧。”巴布泰吩咐道。
隨著一聲令下,德格類等人紛紛開始勸說迴返的漢人百姓。縱使攔住了數量不少的漢人,但許多人依舊執意往遼陽城方向走去。
形勢發展逐漸越超出了皇太極的預料,明軍果斷而又狠辣的屠殺使得貪生畏死降民逐漸退向了遼陽城。
“殺。既然明軍已經開始屠殺這些漢人了,我們也不需要再顧忌什麽了。”
“吩咐下去,動手吧。”皇太極臉上露出了狠辣的笑容。
隨後,數萬的八旗騎兵,開始瘋狂的衝向了退向遼陽的漢人降民。看到後金騎兵的所為,恐懼與絕望再次縈繞眾人耳邊。
一些漢人不再掙紮,甚至緊閉雙眼等待死亡的降臨。而被踐踏、被踩死的漢人不計其數,但大多數的漢人則是再次被驅趕著向明軍的大營走去。
很快,巴布泰、德格類等眾多八旗精銳就被漢人百姓裹挾著朝明軍軍陣衝擊而去。
“將軍,不好了,那些降民又開始朝我軍衝擊而來了。”王成火急火燎的跑來匯報道。
“先撤。”
“傳令,待降民抵達拒馬陣前時,中軍火炮一輪齊射。”劉卓毫不猶豫的下令道。
大約一刻鍾之後,拒馬陣前又匯集了數萬的漢人降民。
“將軍,建虜騎兵在後方大肆踐踏無辜百姓,百姓屍骨不存。將軍們就這般鐵石心腸,放任眾多無辜良善死於異族刀下下嗎?”
“將軍,我等久居遼東,不過是故土難舍,並非有意投效後金,還望將軍明察。”
“將軍,都是漢家子民,何故苦苦相逼?”
……
縱使陣前的降民如何哀求、哭訴,陣前的明軍將士仍是不為所動,火槍、弓箭、腰刀依舊對準了降民。
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明軍後方的火炮齊齊射向了陣前的降民。雖然大部分的炮彈落在了陣前的降民,但是卻有少部分的炮彈砸向了拒馬陣中。
人群之中偽裝的八旗兵瞅準了時機,立馬大聲高唿:“衝啊,衝過去,就能活。”
話音剛落,便有數百人的後金精銳跟著衝了進去,一旁的降民也緊隨其後。
衝過拒馬陣的八旗兵瞬間就瞄向了不遠處的火槍兵。隨即便抽出藏在身上的彎刀,殺向了火槍兵。
由於兵力不占優勢,再加上衝擊而來的八旗兵過多,很快,數十人左右的火槍兵便戰死。
解決了火槍兵後,八旗兵振臂一唿,隨即帶領上千人繼續衝向了明軍的第二道防線。
隨著拒馬陣的缺口一道一道被打開,明軍的第一道防線便形同虛設,數不清的降民衝了進來。
“將軍,還未撤離的將士估計已經遭遇不測。若要徹底解決這些降民,必須火炮炮轟幾輪,然後再全軍壓上。”黃大中勸說道。
“立刻傳令,三輪炮擊後,中軍將士全部壓上,一舉蕩平這些降民。”劉卓下令。
“末將領命。”
隨著劉卓的一聲令下,百餘門火炮盡皆裝填完畢,等待將領最後的點火命令。
“放。”
隨著中軍的百餘火炮被點燃,一個個實心炮彈在空中劃過一條條優美的弧線,而後砸落在人群中。
左右兩翼的火炮也緊隨其後,直接將衝擊而來的八旗兵與降民打懵了。
三輪炮火之後,整裝待發的三萬明軍便衝向了眼前的降民。
接著就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無論是偽裝的八旗兵,亦或者拒馬陣前的百姓,明軍沒有放過任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