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巳時三刻,當劉卓正專注於公務的時候,李常在帶著鄭芝虎來到了撫台衙門。
“昨夜可還盡興?”劉卓眉毛一彎,麵帶笑容的問道。
“盡興,盡興。隻是眾人昨晚酒後失儀,還請大人切勿怪罪。”鄭芝虎有些不好意思道,一副難以為情的樣子。
昨夜的酒宴上,除了劉卓手底下的人比較克製,一眾的海商、以及鄭芝龍等人是放開吃喝,甚至有人拎起酒壺就往嘴裏灌。一番招待下來,各種酒水消耗了大概五六百斤的樣子。
就連劉卓知道後,也不禁感歎海盜出身的商人確實能喝。
“無妨,我也醉酒過,那時的情況與昨晚相差無幾,不相上下。”劉卓簡單幾句,便將醉酒之事一筆帶過,表現出毫不在乎的樣子。
“今日前來,一方麵是當麵感謝撫台大人的盛情款待;另一方麵是此次前來的海商帶了不少的貨物,想在濟南城出手,不知大人可否指點一二。”鄭芝虎眉頭輕輕皺起,一臉認真的望向劉卓,隨後慎重其事的說道。
對於如何處理隨行的一堆貨物,眾海商多次討論,但始終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鄭芝虎經曆了昨晚的一幕幕,便不再猶豫,遂當麵提出貨物的處理手段。
“鄭兄弟,我這麽跟你說,在這濟南城除了我劉氏商行也就隻剩下其它商行。劉氏實力如何,你也有所耳聞。”
“無論將貨物販賣給其他商行,亦或交由劉氏商行處理,這都是你們的事。我劉氏絕不會橫加阻撓,我更不會因此而遷怒於你們。”
“但有一點,其他商行出的價絕對沒有劉氏出的高。鄭兄弟若是不信,盡可在市麵上打聽打聽。”劉卓輕笑一聲,接著一本正經的向鄭芝虎介紹濟南城內商行的情況。
“那貴商行這邊按照什麽價格來收購這些貨物?”鄭芝虎繼續追問道。
“就按照山東這邊的市價收購,如何?”劉卓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說道。
一旁的李常在心中也是暗暗叫苦,表情也有些不自然。由於鄭芝虎關注著隨行貨物的價格,並未察覺。雖然商行是劉家的,可管理的卻是一堆的掌櫃、管事。
若是按照這樣出價收購,一場忙活下來,商行不僅不掙錢,說不好還要倒些貼銀子。
不過就是一群海上的強盜嘛,就算有些實力,也比不上我劉氏啊。公子何至於這般交好呢?李常在打定主意,等鄭芝虎出了官署,一定要好好勸一勸自家公子。
“市價?大人此言當真?”
劉卓所言話猶在耳,令鄭芝虎萬分驚訝,而後心中的喜悅便按捺不住,隨即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成出乎意料的神色。沉默片刻,鄭芝虎還是難以置信的確認道。
對於海盜而言,許多搶來的貨物轉手處理的價格並不高,即便如此,依舊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故而,鄭芝虎聽到了劉卓的報價後,才大為詫異。
“依照市價。”劉卓點點了頭,但眼眸中卻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狡黠與算計,似乎對於眼前的一切早已未卜先知。
聽到劉卓的話後,鄭芝虎臉上掛著一絲喜悅的瞬間消失,陷入沉思之中。
劉氏如今顯露出的實力就很驚人了,以後與劉氏必定還會有其他的交易。若是盡皆依此行事,恐難長久,也非為商之道。
許久,鄭芝虎才緩緩開口:“撫台大人的好意,鄭芝虎心領了。但依市價收購確實極為不妥,不如按照市價的八成來交易?”
“鄭兄弟可要考慮清楚了,你的提議一下子可就少掙了數萬、甚至十數萬兩的銀子。”劉卓滿臉笑容的解釋道。
“多謝謝大人的提點,我考慮清楚了,就按照市價的八成收購。倘若貨物有損毀、瑕疵,再另行商議,如何?”鄭芝虎態度明確,眼神堅定,毅然決然的說道。
“好。”劉卓拍板成交。
隨後,劉卓扭頭望向了李常在,吩咐道:“與鄭兄弟交易一事,由你全權負責。若是鄭兄弟等人需要采購,但凡商行產出的,盡皆按照市價的八折出賣。”
“屬下明白。”李常在應聲答道。神色之中也流露出一絲喜悅,先前的不自在一掃而空。
“撫台大人,不知雁翎刀(雁翅刀、腰刀)單價幾何?”鄭芝虎隨即坦率的詢問道。
“這五千柄腰刀,分文不取,權當是答謝劉氏對於鄭兄弟對馮晟的相助。”劉卓溫聲笑道,並未直接迴複,但所言卻是令鄭芝虎大吃一驚。
“不妥,不妥。”鄭芝虎急忙開口道。
若是這五千柄腰刀與昨夜的那三柄相差不太大,那就是說這五千柄腰刀都可以作為一家的傳家寶而流傳下去。價格自然就遠超市麵流通的一般貨色,可謂是天差地別。
就這麽隨手一揮,數萬餘兩的銀子就送出去了?鄭芝虎隻感覺山東給他的震撼太大了,這是普普通通的商人所能擁有的嗎?不對,劉巡撫是朝廷的高官。
西漢戴聖的《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尚往來,自古有之。此事我意已決,鄭兄弟就不必再說了。雖然馬鈴薯與荷蘭戰艦圖紙的價值看似不大,但是在我心中分量卻不低。”劉卓引經據典向鄭芝虎說明為人處事的道理。
一番勸說後,見劉卓態度明確而又堅定,鄭芝虎便不再堅持,應允了下來。
“鄭芝虎多謝撫台大人,日後必有厚報。”鄭芝虎神情激動,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和興奮,喜不自勝地說道。
“那就煩勞鄭兄弟等人在濟南城逗留一些時日了。在此期間,鄭兄弟有什麽需求,去商行尋李掌櫃等人亦或者來巡撫衙門找我都可以。”想到鄭芝虎一行還要在濟南城待許久,劉卓忍不住出言囑咐了幾句。
“謝大人。”
一行人走後,劉卓又重新投入了日常的公務當中。
近些年,隨著焦炭、高爐、車床等煉鋼技術的使用,鋼鐵產量大幅度的提升,火器所與器械所對於鐵礦石與煤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也多虧山東煤鐵資源豐富,若是到了其他省份,還真不一定能支撐五、六萬大軍所需。
至於鄭芝虎所需的五千柄腰刀對於器械所的張通來說,壓根就不算什麽,無非就是多用些煤炭與鐵礦石。隻不過,最近需要打造攻城器械,分出了不少的人力,故而耗時久一些。
天啟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李寒陽、李無言父子帶人從陝西返迴,劉卓大喜,親自在府中設宴款待。
天啟六年十月底,來自遼東的軍報擺在了劉卓處理日常公務的桌案上。
原來,從九月份開始,後金便將蓋州、耀州、海州等城池與堡壘內的百姓遷移至遼陽、沈陽城,並在遼陽城大肆修建防禦工事。
如今已經在遼陽城前方挖了一條深五米左右,寬近十五米的城濠,引太子河水流入,而且城牆也在不斷的加固中。
後金躲在堅城之內不出來,確實不好辦。被加厚、加寬、加高後的城牆估計連火炮都能扛得住。還有那十多米寬的護城河,簡直令人望而卻步。
倘若采用填河的方式,不知道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這一方麵還得詢問器械所的張通,看是選擇架橋還是填河。
按照劉卓的計劃,本是打算半年之內平定遼東之患。可如今看來,或許預測的過於樂觀了,後金采取的防守策略確實給劉卓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令劉卓一籌莫展。
南宋時期,襄陽城總長七千多米,高八米多,寬五至十五米,護城河的平均寬度一百八十米。依靠著三麵環水的優勢,襄陽城的軍民硬抗蒙古大軍六年之久。
雖然遼陽的防禦沒有襄陽那麽誇張,但都是易守難攻。後金的皇太極什麽時候學會當縮頭烏龜了,劉卓苦笑不已。
“這是從遼東傳來的軍報,你看一下。”劉卓望向匆匆趕來的張通,一臉嚴肅的說道。
張通接過劉卓遞來的軍報,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沒過一會,張通便放下了手中的軍報,笑著說道:“公子莫不是擔心攻城損失過大?”
“除此之外,還有這二十多裏的護城河,也是一個麻煩。後金若是一味據守城池,而龜縮不出,長久耗下去,難免勞而無功啊。”劉卓的眉頭久久未能舒展,眼神中盡是擔憂,神情凝重而又深沉,心事重重的望著張通說道。
“公子倒不必如此,即便是後金把遼陽城修築的銅牆鐵壁一般,也終有城破的一日。”
“護城河這塊,可以使用架橋車通過。至於其他的攻城器械,如井欄、巢車、雲梯、呂公車,都可以在攻城中發揮不小的作用。若是與火器配合,必定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獲。”
張通笑著解釋道,即便是加固後的遼陽城,也不放在眼中,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
“好,暫時先按照軍報的內容準備攻城器械,倘若軍情有變,再隨機應對。”劉卓鄭重其事的吩咐道。
即便再活一世,前世的許多記憶依舊像是印刻在劉卓的靈魂深處一般,影響的劉卓的一言一行。比如今日收到的關於遼陽城的軍報,就令劉卓一時束手無策。
寬十五米、深五米的城濠在前世的劉卓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難以想象的。若非對症下藥,找到了精通古代器械的張通,說不定此刻依舊是顧慮重重,舉棋不定。
“昨夜可還盡興?”劉卓眉毛一彎,麵帶笑容的問道。
“盡興,盡興。隻是眾人昨晚酒後失儀,還請大人切勿怪罪。”鄭芝虎有些不好意思道,一副難以為情的樣子。
昨夜的酒宴上,除了劉卓手底下的人比較克製,一眾的海商、以及鄭芝龍等人是放開吃喝,甚至有人拎起酒壺就往嘴裏灌。一番招待下來,各種酒水消耗了大概五六百斤的樣子。
就連劉卓知道後,也不禁感歎海盜出身的商人確實能喝。
“無妨,我也醉酒過,那時的情況與昨晚相差無幾,不相上下。”劉卓簡單幾句,便將醉酒之事一筆帶過,表現出毫不在乎的樣子。
“今日前來,一方麵是當麵感謝撫台大人的盛情款待;另一方麵是此次前來的海商帶了不少的貨物,想在濟南城出手,不知大人可否指點一二。”鄭芝虎眉頭輕輕皺起,一臉認真的望向劉卓,隨後慎重其事的說道。
對於如何處理隨行的一堆貨物,眾海商多次討論,但始終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鄭芝虎經曆了昨晚的一幕幕,便不再猶豫,遂當麵提出貨物的處理手段。
“鄭兄弟,我這麽跟你說,在這濟南城除了我劉氏商行也就隻剩下其它商行。劉氏實力如何,你也有所耳聞。”
“無論將貨物販賣給其他商行,亦或交由劉氏商行處理,這都是你們的事。我劉氏絕不會橫加阻撓,我更不會因此而遷怒於你們。”
“但有一點,其他商行出的價絕對沒有劉氏出的高。鄭兄弟若是不信,盡可在市麵上打聽打聽。”劉卓輕笑一聲,接著一本正經的向鄭芝虎介紹濟南城內商行的情況。
“那貴商行這邊按照什麽價格來收購這些貨物?”鄭芝虎繼續追問道。
“就按照山東這邊的市價收購,如何?”劉卓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說道。
一旁的李常在心中也是暗暗叫苦,表情也有些不自然。由於鄭芝虎關注著隨行貨物的價格,並未察覺。雖然商行是劉家的,可管理的卻是一堆的掌櫃、管事。
若是按照這樣出價收購,一場忙活下來,商行不僅不掙錢,說不好還要倒些貼銀子。
不過就是一群海上的強盜嘛,就算有些實力,也比不上我劉氏啊。公子何至於這般交好呢?李常在打定主意,等鄭芝虎出了官署,一定要好好勸一勸自家公子。
“市價?大人此言當真?”
劉卓所言話猶在耳,令鄭芝虎萬分驚訝,而後心中的喜悅便按捺不住,隨即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成出乎意料的神色。沉默片刻,鄭芝虎還是難以置信的確認道。
對於海盜而言,許多搶來的貨物轉手處理的價格並不高,即便如此,依舊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故而,鄭芝虎聽到了劉卓的報價後,才大為詫異。
“依照市價。”劉卓點點了頭,但眼眸中卻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狡黠與算計,似乎對於眼前的一切早已未卜先知。
聽到劉卓的話後,鄭芝虎臉上掛著一絲喜悅的瞬間消失,陷入沉思之中。
劉氏如今顯露出的實力就很驚人了,以後與劉氏必定還會有其他的交易。若是盡皆依此行事,恐難長久,也非為商之道。
許久,鄭芝虎才緩緩開口:“撫台大人的好意,鄭芝虎心領了。但依市價收購確實極為不妥,不如按照市價的八成來交易?”
“鄭兄弟可要考慮清楚了,你的提議一下子可就少掙了數萬、甚至十數萬兩的銀子。”劉卓滿臉笑容的解釋道。
“多謝謝大人的提點,我考慮清楚了,就按照市價的八成收購。倘若貨物有損毀、瑕疵,再另行商議,如何?”鄭芝虎態度明確,眼神堅定,毅然決然的說道。
“好。”劉卓拍板成交。
隨後,劉卓扭頭望向了李常在,吩咐道:“與鄭兄弟交易一事,由你全權負責。若是鄭兄弟等人需要采購,但凡商行產出的,盡皆按照市價的八折出賣。”
“屬下明白。”李常在應聲答道。神色之中也流露出一絲喜悅,先前的不自在一掃而空。
“撫台大人,不知雁翎刀(雁翅刀、腰刀)單價幾何?”鄭芝虎隨即坦率的詢問道。
“這五千柄腰刀,分文不取,權當是答謝劉氏對於鄭兄弟對馮晟的相助。”劉卓溫聲笑道,並未直接迴複,但所言卻是令鄭芝虎大吃一驚。
“不妥,不妥。”鄭芝虎急忙開口道。
若是這五千柄腰刀與昨夜的那三柄相差不太大,那就是說這五千柄腰刀都可以作為一家的傳家寶而流傳下去。價格自然就遠超市麵流通的一般貨色,可謂是天差地別。
就這麽隨手一揮,數萬餘兩的銀子就送出去了?鄭芝虎隻感覺山東給他的震撼太大了,這是普普通通的商人所能擁有的嗎?不對,劉巡撫是朝廷的高官。
西漢戴聖的《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尚往來,自古有之。此事我意已決,鄭兄弟就不必再說了。雖然馬鈴薯與荷蘭戰艦圖紙的價值看似不大,但是在我心中分量卻不低。”劉卓引經據典向鄭芝虎說明為人處事的道理。
一番勸說後,見劉卓態度明確而又堅定,鄭芝虎便不再堅持,應允了下來。
“鄭芝虎多謝撫台大人,日後必有厚報。”鄭芝虎神情激動,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和興奮,喜不自勝地說道。
“那就煩勞鄭兄弟等人在濟南城逗留一些時日了。在此期間,鄭兄弟有什麽需求,去商行尋李掌櫃等人亦或者來巡撫衙門找我都可以。”想到鄭芝虎一行還要在濟南城待許久,劉卓忍不住出言囑咐了幾句。
“謝大人。”
一行人走後,劉卓又重新投入了日常的公務當中。
近些年,隨著焦炭、高爐、車床等煉鋼技術的使用,鋼鐵產量大幅度的提升,火器所與器械所對於鐵礦石與煤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也多虧山東煤鐵資源豐富,若是到了其他省份,還真不一定能支撐五、六萬大軍所需。
至於鄭芝虎所需的五千柄腰刀對於器械所的張通來說,壓根就不算什麽,無非就是多用些煤炭與鐵礦石。隻不過,最近需要打造攻城器械,分出了不少的人力,故而耗時久一些。
天啟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李寒陽、李無言父子帶人從陝西返迴,劉卓大喜,親自在府中設宴款待。
天啟六年十月底,來自遼東的軍報擺在了劉卓處理日常公務的桌案上。
原來,從九月份開始,後金便將蓋州、耀州、海州等城池與堡壘內的百姓遷移至遼陽、沈陽城,並在遼陽城大肆修建防禦工事。
如今已經在遼陽城前方挖了一條深五米左右,寬近十五米的城濠,引太子河水流入,而且城牆也在不斷的加固中。
後金躲在堅城之內不出來,確實不好辦。被加厚、加寬、加高後的城牆估計連火炮都能扛得住。還有那十多米寬的護城河,簡直令人望而卻步。
倘若采用填河的方式,不知道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這一方麵還得詢問器械所的張通,看是選擇架橋還是填河。
按照劉卓的計劃,本是打算半年之內平定遼東之患。可如今看來,或許預測的過於樂觀了,後金采取的防守策略確實給劉卓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令劉卓一籌莫展。
南宋時期,襄陽城總長七千多米,高八米多,寬五至十五米,護城河的平均寬度一百八十米。依靠著三麵環水的優勢,襄陽城的軍民硬抗蒙古大軍六年之久。
雖然遼陽的防禦沒有襄陽那麽誇張,但都是易守難攻。後金的皇太極什麽時候學會當縮頭烏龜了,劉卓苦笑不已。
“這是從遼東傳來的軍報,你看一下。”劉卓望向匆匆趕來的張通,一臉嚴肅的說道。
張通接過劉卓遞來的軍報,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沒過一會,張通便放下了手中的軍報,笑著說道:“公子莫不是擔心攻城損失過大?”
“除此之外,還有這二十多裏的護城河,也是一個麻煩。後金若是一味據守城池,而龜縮不出,長久耗下去,難免勞而無功啊。”劉卓的眉頭久久未能舒展,眼神中盡是擔憂,神情凝重而又深沉,心事重重的望著張通說道。
“公子倒不必如此,即便是後金把遼陽城修築的銅牆鐵壁一般,也終有城破的一日。”
“護城河這塊,可以使用架橋車通過。至於其他的攻城器械,如井欄、巢車、雲梯、呂公車,都可以在攻城中發揮不小的作用。若是與火器配合,必定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獲。”
張通笑著解釋道,即便是加固後的遼陽城,也不放在眼中,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
“好,暫時先按照軍報的內容準備攻城器械,倘若軍情有變,再隨機應對。”劉卓鄭重其事的吩咐道。
即便再活一世,前世的許多記憶依舊像是印刻在劉卓的靈魂深處一般,影響的劉卓的一言一行。比如今日收到的關於遼陽城的軍報,就令劉卓一時束手無策。
寬十五米、深五米的城濠在前世的劉卓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難以想象的。若非對症下藥,找到了精通古代器械的張通,說不定此刻依舊是顧慮重重,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