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瑩的事情,對劉卓來說就是一個小插曲。
就在劉卓忙於公務的時候,張家口的範永鬥帶著商隊來到了濟南城外。
望著不遠處的城門,範永鬥陷入了迴憶之中。
也就是在一個月前,範家收到了劉卓的警告信。劉卓信中要求範永鬥繼續履行當初的約定,不然便會上門去取。
範家一眾長輩看到了書信之後,自然是無比的憤怒。紛紛出言要給劉卓一些教訓。
“這劉卓不過是山東的巡撫,就敢這麽狂妄。北京城能收拾他的大有人在,使些銀兩給朝中的大臣,我就不信收拾不了劉卓小兒。”一位年長的範姓叔伯開口道。
“對,如今的魏公公基本上已經算是權傾朝野,我們不如找人牽線,投效魏公公名下。如此一來,就算劉卓掌握了當年的範家勾結後金的把柄,也奈何不得我範家,反而可以借機對付劉卓。”另一爺叔輩的老者出言讚同對付劉卓。
“聽北京的一些朋友說,魏公公私下出手派錦衣衛對付劉卓已經不算什麽新鮮事,不少的朝臣也都心知肚明。劉卓能力再強,武藝再高,功勞再大,估計也很難存活下來。”
“畢竟,曾經眾正盈朝,掌握朝堂的東林黨,在魏公公的打壓與迫害下,都不複往日的權勢。”一年輕的範氏子侄也出言讚同。
“諸位叔伯兄弟,也過於樂觀了吧。倘若魏忠賢真的那般厲害,為何去年出手沒有將劉巡撫給拿下?你們想要與魏忠賢搭上關係,我也理解。但是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雞蛋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風險太大。”範永鬥出言提醒。
“對,確實如此。我們不能也因為魏公公如今的權勢,而看輕了山東巡撫。”另一年輕後輩開口道。
隨後,廳堂內的眾人便開始議論紛紛。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後,才有老者開口道。
“既然魏公公要對付劉卓,那就任由其對付,我們也無需投靠親近。至於山東那邊,當初應下的銀兩得如約送去,商人雖然重利,但是也得講究誠信。”年邁的老者一錘定音。
廳堂內的範永鬥見此,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範永鬥不願對付劉卓的原因在於,其壓根看不懂劉卓這個人。劉卓的官職與統軍能力倒是其次,關鍵在於劉卓此人的想法很新穎,奇特,令人眼前一亮。
還有就是其敢想敢做,水泥路說動工就動工,山東境內如今也有近數千裏的水泥路了。
思緒迴歸之後,範永鬥帶著商隊緩緩入城。而張家口商人抵達的消息,迅速的傳到衛道手中,然後傳到了劉卓的手中。
其實劉卓並不想拿範家怎麽樣,隻要範永鬥乖乖的將銀子送來,劉卓甚至可以送範家一筆大買賣。
隨著魏忠賢的搗亂,朝廷對於遼東三萬將士的餉銀也斷了。再加上各種開支,劉卓也不得不為商行尋找其他的財源。範永鬥的到來就是一個不錯機會,兩大商行合作的契機。
一進濟南城,範永鬥就派人通知了劉氏商行的李常在。李常在對於張家口的範家,也有所耳聞,但是卻不敢擅自做主,立馬到撫台衙門匯報。
“跟範永鬥會說,我公務繁忙,讓他三日後再來。”劉卓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命令道。
李常在作為傳話人,隻得原封不動的將劉卓的意思傳給了範永鬥,而範永鬥卻沒有絲毫的不滿,反而一個勁誇獎、稱讚劉卓。
“李掌櫃,自我入城以來,看到沿街有不少貴商行的鋪麵,貴商行是打算將濟南作為發展的中心了?”範永鬥好奇道。
“算是吧。公子已經打算好了,以後就在濟南落腳,不再四處奔波。”李常在笑著迴複道。
“劉巡撫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毒辣,濟南城可是一座發展商業的好所在。無論朝東南西北哪個方向發展,都能有極大的收獲。範某自愧不如啊。”範永鬥滿臉笑容,也不知其內心是何想法。
“範掌櫃過謙了。公子也常在跟前提及範掌櫃的商業成就,李某每次聽後都是敬佩萬分,如今得見,還望範兄不吝賜教。”李常在一臉真誠的望向範永鬥。
“不過是被有心人在無意之間誇大了,如何及得上劉巡撫。倘若李兄求教,範某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範永鬥見李常在也不是輕易可以打發的了,索性就答應下來。
隨後,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閑聊著。直至底下人前來匯報,李常在才意猶未盡的離開了。
接下來的幾日,範永鬥不是帶著底下人在城中閑逛,就是在李常在的帶領下參觀商行。
範永鬥聽著李常在的介紹,心中震驚萬分。原來早在幾年前,劉氏商行的發展就已經不弱於範家了。隻不過那時,商行的大部分營收基本投入了軍中,而且還用在造船上。
如今,劉氏商行就是山東的商業界的龐然大物,隻不過許多人不清楚劉氏商行的產業分布而已。
範永鬥原本覺得,劉氏發展的再好,也不過是一個新興的商業新秀。不然當初自己提出一百萬買平安的時候,劉卓不會那麽輕易就答應下來。
今日若不是聽李常在親口敘說,自己永遠也不會醒悟,終究還是小看了劉卓。
三日後,李常在帶著範永鬥來到了撫台衙門。
“範掌櫃,許久不見,做事依舊幹練,眼光也挺好。”劉卓似笑非笑的望著範永鬥。
“撫台大人可別取笑在下了。先前實在是拗不過族中的叔伯,才有所冒犯。後來,族中的一些人道聽途說了一些消息,便自作主張,這些與範某可沒有一點的幹係。還望撫台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恕範某,饒恕範家的這次不敬。”範永鬥語氣低微,態度明確,可憐巴巴的懇求道。
“不必如此,隻要你範家的誠意帶到了,我也不會再繼續為難你,反而會給你範永鬥一場富貴。”劉卓望著範永鬥笑著說道,然後又轉頭看向李常在。
“公子,範掌櫃帶來的四十萬兩白銀,已經入賬了。屬下也命人一一清點過,沒有任何的問題。”李常在認真迴複道。
李常在話音剛落,範永鬥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口道:“撫台大人所說的富貴指的是?還請大人明言。”
“不要急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幾日你也熟悉了我劉氏商行,有何感受?”劉卓並沒有直接迴答範永鬥,而是開口詢問其對劉氏商行的看法。
思考片刻後,範永鬥開口道。
“劉氏商行產業遍及山東各州府,以省治濟南為中心,搭建了東西南北的商業網,並且出資錢莊,財力雄厚。若是用幾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強,非常的強。”範永鬥以簡短的幾十字,概括了劉氏商行的成就。
“比你張家口範家如何?”劉卓笑問道。
“範家就如同那林間的螢火,劉氏就好比星空中的日月,螢火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
“況且,範家經過了百年的發展,如今就如一個桑榆暮景的老人,日薄西山,行將就木。但是劉氏商行就不同了,不僅實力強勁,且蒸蒸日上。範家實在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範永鬥阿諛取容道。
劉卓與李常在聽後,不禁笑出聲來,同時也暗自佩服範永鬥的口才與拍馬屁的功夫,這水平不走科舉確實可惜。
“都坐吧。我劉氏商行倘若真有你說的那麽厲害,我就不至於給你範家去信了。”劉卓隨口道。
“謝大人。”範永鬥開口道謝。
“我答應給你的富貴,你如今可有所悟?”劉卓一臉嚴肅的看著範永鬥,厲色道。
“範永鬥不知,煩請大人明言。”範永鬥起身迴話。
“我就不繞彎子了。如今,山東的狀況你也大致了解,但是,有一些事情,你卻並不知曉。近些年來,我確實在濟南等府建了不少的作坊。”
“但是,山東百姓的消費能力有限,而往來的商人購買力也不足,庫內卻積壓了大量的物品。你的本事不小,我想請你來處理我劉氏商行過剩的產能,就是讓你來給這些東西給找個銷路,你意下如何?”劉卓一臉真誠的道出原委。
“敢問大人,這些貨的成色如何?”範永鬥有些急切的詢問。倘若成色、賣相不錯,這確實能大賺一筆。
“除了存放時間久些,倒也沒有其它的問題。”劉卓隨口道。
“大人,能否勞煩李掌櫃帶我前去庫房看一看,再容範永鬥決定。”範永鬥謹小慎微道。
“這是自然。倘若你能把這批貨都給處理了,我劉氏商行所有的買賣,你看上什麽,盡管吱聲。”劉卓眉開眼笑道,一副慷慨大方的樣子。
“謝撫台大人大恩。”
範永鬥離去後,一旁的李常在才開口說話。
“公子,那些東西的可不是個小數目。哪怕是賤賣了,也不止區區幾十萬兩白銀。這些東西交給範永鬥處理,會不會有些,有些……”李常在支支吾吾道。
“有些什麽?是過於信任範永鬥?還是不把那些東西放眼裏?愚蠢!”劉卓厲聲嗬斥。
“公子息怒。”李常在跪地請罪。
“如今,那些東西一直放在庫房,就如一堆沒有用處的廢物。況且,我手上也沒有得力的助手可以去處理。倘若範永鬥真的可以將其賣了,我們有什麽損失?難不成他範永鬥還敢私下匿了我劉卓的銀子?”
“人與人之間隻有利益的交換。我可以給他,他又有能力,各取所需又有何不可呢?這般顯而易見的道理,都弄不明白?你讓我以後怎麽相信你能管理好商行?倘若日後我再聽到類似的話,你就迴山西吧。”劉卓語氣冰冷,態度冷漠,絲毫不留情麵道。
“李常在知罪,李常在知罪。”李常在驚慌失措的跪地地上,惶恐不安。
“下去吧。”
望著李常在的背影,劉卓不禁覺得好笑。東西平常放在那的時候,沒人拿他當個寶,如今交給一個外人處理,反而惹人非議。你李常在前不久惹下的麻煩還沒料理幹淨呢,如今又湊個什麽熱鬧?
晃了下有些困乏的腦袋,伸一伸手臂,扭了扭脖子,劉卓繼續處理公務。
北京紫禁城中,魏忠賢看著劉卓與徐長庚的上的一摞奏疏,也是無語。
“上這些個奏疏又有什麽用處?陛下又看不見,在我這裏,也就是一堆廢紙。”隨即一手推倒。
“公公,這個劉卓不簡單呐。縱使已經私下對其動手,劉卓沒有露出絲毫的反跡,依舊照常行事。倘若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很難將其置之死地。”李夔龍在一旁勸說道。
“如今的東林黨已經成不了什麽氣候,朝中也沒有人敢與公公作對。下官以為,公公不必急於一時,對付劉卓得鈍刀子割肉慢慢來。公公權傾朝野,稍微透露點風聲出去,有的是人對付劉卓。”
“倘若那小子真有反意,我就不信連派去的錦衣衛查不出來。”吳淳夫分析了眼下的局勢後,認真說道。
“終歸有些不甘心。”魏忠賢隨口道。
“公公,近些年,劉卓的名氣在一些地方,如複州、山西遼州、山東多的名聲很高。下官覺得,不如在那些地方加把火,慫恿那些人在當地鬧事。這樣一來,朝廷也就有了收拾劉卓的理由和借口。”李夔龍一臉壞笑,不懷好意道。
“其他省份的騷亂與山東有什麽關係?你細細說來。”魏忠賢十分感興趣道。
“下官曾聽聞,劉卓的嶽父一直在山西任職。倘若我們派出一批人,扮做盜匪,將董明順一家給……”李夔龍做了個手勢。
“此舉必然會令劉卓憤怒萬分,人在憤怒、衝動的時候往往會有些不理智的行為。隻要錦衣衛盯緊了劉卓,不愁找不到劉卓謀逆的把柄。”李夔龍信心滿滿的說道。
“公公,為了區區的一個二品巡撫,暗害朝廷命官。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實在是有損公公的顏麵。下官吳淳夫懇請公公三思而後行。”吳淳夫跪地請求道。
“起來吧,此事幹係不小,我會慎重考慮的。”
就在劉卓忙於公務的時候,張家口的範永鬥帶著商隊來到了濟南城外。
望著不遠處的城門,範永鬥陷入了迴憶之中。
也就是在一個月前,範家收到了劉卓的警告信。劉卓信中要求範永鬥繼續履行當初的約定,不然便會上門去取。
範家一眾長輩看到了書信之後,自然是無比的憤怒。紛紛出言要給劉卓一些教訓。
“這劉卓不過是山東的巡撫,就敢這麽狂妄。北京城能收拾他的大有人在,使些銀兩給朝中的大臣,我就不信收拾不了劉卓小兒。”一位年長的範姓叔伯開口道。
“對,如今的魏公公基本上已經算是權傾朝野,我們不如找人牽線,投效魏公公名下。如此一來,就算劉卓掌握了當年的範家勾結後金的把柄,也奈何不得我範家,反而可以借機對付劉卓。”另一爺叔輩的老者出言讚同對付劉卓。
“聽北京的一些朋友說,魏公公私下出手派錦衣衛對付劉卓已經不算什麽新鮮事,不少的朝臣也都心知肚明。劉卓能力再強,武藝再高,功勞再大,估計也很難存活下來。”
“畢竟,曾經眾正盈朝,掌握朝堂的東林黨,在魏公公的打壓與迫害下,都不複往日的權勢。”一年輕的範氏子侄也出言讚同。
“諸位叔伯兄弟,也過於樂觀了吧。倘若魏忠賢真的那般厲害,為何去年出手沒有將劉巡撫給拿下?你們想要與魏忠賢搭上關係,我也理解。但是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雞蛋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風險太大。”範永鬥出言提醒。
“對,確實如此。我們不能也因為魏公公如今的權勢,而看輕了山東巡撫。”另一年輕後輩開口道。
隨後,廳堂內的眾人便開始議論紛紛。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後,才有老者開口道。
“既然魏公公要對付劉卓,那就任由其對付,我們也無需投靠親近。至於山東那邊,當初應下的銀兩得如約送去,商人雖然重利,但是也得講究誠信。”年邁的老者一錘定音。
廳堂內的範永鬥見此,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範永鬥不願對付劉卓的原因在於,其壓根看不懂劉卓這個人。劉卓的官職與統軍能力倒是其次,關鍵在於劉卓此人的想法很新穎,奇特,令人眼前一亮。
還有就是其敢想敢做,水泥路說動工就動工,山東境內如今也有近數千裏的水泥路了。
思緒迴歸之後,範永鬥帶著商隊緩緩入城。而張家口商人抵達的消息,迅速的傳到衛道手中,然後傳到了劉卓的手中。
其實劉卓並不想拿範家怎麽樣,隻要範永鬥乖乖的將銀子送來,劉卓甚至可以送範家一筆大買賣。
隨著魏忠賢的搗亂,朝廷對於遼東三萬將士的餉銀也斷了。再加上各種開支,劉卓也不得不為商行尋找其他的財源。範永鬥的到來就是一個不錯機會,兩大商行合作的契機。
一進濟南城,範永鬥就派人通知了劉氏商行的李常在。李常在對於張家口的範家,也有所耳聞,但是卻不敢擅自做主,立馬到撫台衙門匯報。
“跟範永鬥會說,我公務繁忙,讓他三日後再來。”劉卓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命令道。
李常在作為傳話人,隻得原封不動的將劉卓的意思傳給了範永鬥,而範永鬥卻沒有絲毫的不滿,反而一個勁誇獎、稱讚劉卓。
“李掌櫃,自我入城以來,看到沿街有不少貴商行的鋪麵,貴商行是打算將濟南作為發展的中心了?”範永鬥好奇道。
“算是吧。公子已經打算好了,以後就在濟南落腳,不再四處奔波。”李常在笑著迴複道。
“劉巡撫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毒辣,濟南城可是一座發展商業的好所在。無論朝東南西北哪個方向發展,都能有極大的收獲。範某自愧不如啊。”範永鬥滿臉笑容,也不知其內心是何想法。
“範掌櫃過謙了。公子也常在跟前提及範掌櫃的商業成就,李某每次聽後都是敬佩萬分,如今得見,還望範兄不吝賜教。”李常在一臉真誠的望向範永鬥。
“不過是被有心人在無意之間誇大了,如何及得上劉巡撫。倘若李兄求教,範某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範永鬥見李常在也不是輕易可以打發的了,索性就答應下來。
隨後,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閑聊著。直至底下人前來匯報,李常在才意猶未盡的離開了。
接下來的幾日,範永鬥不是帶著底下人在城中閑逛,就是在李常在的帶領下參觀商行。
範永鬥聽著李常在的介紹,心中震驚萬分。原來早在幾年前,劉氏商行的發展就已經不弱於範家了。隻不過那時,商行的大部分營收基本投入了軍中,而且還用在造船上。
如今,劉氏商行就是山東的商業界的龐然大物,隻不過許多人不清楚劉氏商行的產業分布而已。
範永鬥原本覺得,劉氏發展的再好,也不過是一個新興的商業新秀。不然當初自己提出一百萬買平安的時候,劉卓不會那麽輕易就答應下來。
今日若不是聽李常在親口敘說,自己永遠也不會醒悟,終究還是小看了劉卓。
三日後,李常在帶著範永鬥來到了撫台衙門。
“範掌櫃,許久不見,做事依舊幹練,眼光也挺好。”劉卓似笑非笑的望著範永鬥。
“撫台大人可別取笑在下了。先前實在是拗不過族中的叔伯,才有所冒犯。後來,族中的一些人道聽途說了一些消息,便自作主張,這些與範某可沒有一點的幹係。還望撫台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恕範某,饒恕範家的這次不敬。”範永鬥語氣低微,態度明確,可憐巴巴的懇求道。
“不必如此,隻要你範家的誠意帶到了,我也不會再繼續為難你,反而會給你範永鬥一場富貴。”劉卓望著範永鬥笑著說道,然後又轉頭看向李常在。
“公子,範掌櫃帶來的四十萬兩白銀,已經入賬了。屬下也命人一一清點過,沒有任何的問題。”李常在認真迴複道。
李常在話音剛落,範永鬥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口道:“撫台大人所說的富貴指的是?還請大人明言。”
“不要急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幾日你也熟悉了我劉氏商行,有何感受?”劉卓並沒有直接迴答範永鬥,而是開口詢問其對劉氏商行的看法。
思考片刻後,範永鬥開口道。
“劉氏商行產業遍及山東各州府,以省治濟南為中心,搭建了東西南北的商業網,並且出資錢莊,財力雄厚。若是用幾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強,非常的強。”範永鬥以簡短的幾十字,概括了劉氏商行的成就。
“比你張家口範家如何?”劉卓笑問道。
“範家就如同那林間的螢火,劉氏就好比星空中的日月,螢火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
“況且,範家經過了百年的發展,如今就如一個桑榆暮景的老人,日薄西山,行將就木。但是劉氏商行就不同了,不僅實力強勁,且蒸蒸日上。範家實在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範永鬥阿諛取容道。
劉卓與李常在聽後,不禁笑出聲來,同時也暗自佩服範永鬥的口才與拍馬屁的功夫,這水平不走科舉確實可惜。
“都坐吧。我劉氏商行倘若真有你說的那麽厲害,我就不至於給你範家去信了。”劉卓隨口道。
“謝大人。”範永鬥開口道謝。
“我答應給你的富貴,你如今可有所悟?”劉卓一臉嚴肅的看著範永鬥,厲色道。
“範永鬥不知,煩請大人明言。”範永鬥起身迴話。
“我就不繞彎子了。如今,山東的狀況你也大致了解,但是,有一些事情,你卻並不知曉。近些年來,我確實在濟南等府建了不少的作坊。”
“但是,山東百姓的消費能力有限,而往來的商人購買力也不足,庫內卻積壓了大量的物品。你的本事不小,我想請你來處理我劉氏商行過剩的產能,就是讓你來給這些東西給找個銷路,你意下如何?”劉卓一臉真誠的道出原委。
“敢問大人,這些貨的成色如何?”範永鬥有些急切的詢問。倘若成色、賣相不錯,這確實能大賺一筆。
“除了存放時間久些,倒也沒有其它的問題。”劉卓隨口道。
“大人,能否勞煩李掌櫃帶我前去庫房看一看,再容範永鬥決定。”範永鬥謹小慎微道。
“這是自然。倘若你能把這批貨都給處理了,我劉氏商行所有的買賣,你看上什麽,盡管吱聲。”劉卓眉開眼笑道,一副慷慨大方的樣子。
“謝撫台大人大恩。”
範永鬥離去後,一旁的李常在才開口說話。
“公子,那些東西的可不是個小數目。哪怕是賤賣了,也不止區區幾十萬兩白銀。這些東西交給範永鬥處理,會不會有些,有些……”李常在支支吾吾道。
“有些什麽?是過於信任範永鬥?還是不把那些東西放眼裏?愚蠢!”劉卓厲聲嗬斥。
“公子息怒。”李常在跪地請罪。
“如今,那些東西一直放在庫房,就如一堆沒有用處的廢物。況且,我手上也沒有得力的助手可以去處理。倘若範永鬥真的可以將其賣了,我們有什麽損失?難不成他範永鬥還敢私下匿了我劉卓的銀子?”
“人與人之間隻有利益的交換。我可以給他,他又有能力,各取所需又有何不可呢?這般顯而易見的道理,都弄不明白?你讓我以後怎麽相信你能管理好商行?倘若日後我再聽到類似的話,你就迴山西吧。”劉卓語氣冰冷,態度冷漠,絲毫不留情麵道。
“李常在知罪,李常在知罪。”李常在驚慌失措的跪地地上,惶恐不安。
“下去吧。”
望著李常在的背影,劉卓不禁覺得好笑。東西平常放在那的時候,沒人拿他當個寶,如今交給一個外人處理,反而惹人非議。你李常在前不久惹下的麻煩還沒料理幹淨呢,如今又湊個什麽熱鬧?
晃了下有些困乏的腦袋,伸一伸手臂,扭了扭脖子,劉卓繼續處理公務。
北京紫禁城中,魏忠賢看著劉卓與徐長庚的上的一摞奏疏,也是無語。
“上這些個奏疏又有什麽用處?陛下又看不見,在我這裏,也就是一堆廢紙。”隨即一手推倒。
“公公,這個劉卓不簡單呐。縱使已經私下對其動手,劉卓沒有露出絲毫的反跡,依舊照常行事。倘若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很難將其置之死地。”李夔龍在一旁勸說道。
“如今的東林黨已經成不了什麽氣候,朝中也沒有人敢與公公作對。下官以為,公公不必急於一時,對付劉卓得鈍刀子割肉慢慢來。公公權傾朝野,稍微透露點風聲出去,有的是人對付劉卓。”
“倘若那小子真有反意,我就不信連派去的錦衣衛查不出來。”吳淳夫分析了眼下的局勢後,認真說道。
“終歸有些不甘心。”魏忠賢隨口道。
“公公,近些年,劉卓的名氣在一些地方,如複州、山西遼州、山東多的名聲很高。下官覺得,不如在那些地方加把火,慫恿那些人在當地鬧事。這樣一來,朝廷也就有了收拾劉卓的理由和借口。”李夔龍一臉壞笑,不懷好意道。
“其他省份的騷亂與山東有什麽關係?你細細說來。”魏忠賢十分感興趣道。
“下官曾聽聞,劉卓的嶽父一直在山西任職。倘若我們派出一批人,扮做盜匪,將董明順一家給……”李夔龍做了個手勢。
“此舉必然會令劉卓憤怒萬分,人在憤怒、衝動的時候往往會有些不理智的行為。隻要錦衣衛盯緊了劉卓,不愁找不到劉卓謀逆的把柄。”李夔龍信心滿滿的說道。
“公公,為了區區的一個二品巡撫,暗害朝廷命官。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實在是有損公公的顏麵。下官吳淳夫懇請公公三思而後行。”吳淳夫跪地請求道。
“起來吧,此事幹係不小,我會慎重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