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衛道便下令搜查整個村子。
此刻的崔應元已經通過提前挖好的密道逃離了此地,僅留下了部分人手拖延時間。
“大哥,這廝自己通過地道逃命,獨留我等為其擋住身後之人,實在不值啊。不如我們也從暗道逃命吧。”一身強體壯的男子望向領頭之人。
“休要胡言亂語,崔大人隻是前去搬救兵了,哪來的什麽拖延時間與逃命?你若再繼續擾亂軍心,本官立馬將你正法。”領頭的趙百戶毫不客氣的說道。
男子見大哥如此不近人情,遂不再說話,隻是其眼中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狡黠。
隨後趙百戶走到屋外,帶人來到院中,靜靜等待敵人的上門。
伴隨著一聲重重的撞擊聲,木頭製作的木門隨即便被撞開,映入眼簾的便是十多名身著重甲的衛士。隨後又從衛士的身側不斷地衝出軟甲衛士,將屋內及院中的錦衣衛團團圍住。
“剛才入內的中年男子何在?”衛道走到前列,大聲詢問圍住的眾人。
但,即便是過去了幾十息的功夫,被圍住的眾人仗著錦衣衛的身份卻無一人迴話。
衛道無奈的搖了搖頭,隻是簡單揮了揮手,便有一人張弓射向了其中一名男子。
瞬時間,慘叫聲傳到了眾人耳中。
“你們是什麽人?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竟然敢對錦衣衛動手,你們是活膩了嗎?”領頭的趙百戶挺身開口訓斥。
“明知故問。最後問你們,剛才的中年男子去往何處?”衛道皺眉,臉上浮現一絲怒色。
“什麽中年男子,我們壓根就沒有見過,你們可不要血口噴人。”領頭的錦衣衛百戶矢口否認,一副死不承認的樣子。
“不見棺材不落淚。以為穿上錦衣衛的這層皮,我們就不敢動手,可笑至極。”衛道的話音剛落,十數支弓箭齊刷刷的對準了被圍著的錦衣衛。
隻見衛道的右手緩緩抬起,隨後又快速的揮下,十數支弓箭紛紛射在了錦衣衛的腿上、手上,竟然沒有一人射在要害之處。
慘叫之聲頓時響徹了整個村莊。
“剛才隻是小試身手,接下來,你們若是依舊這般表現,那就隻能送你們下地府了。”衛道冷笑道。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崔大人已經帶著幾人從屋中的密道逃離此處了。”一精壯男子跪地,強忍疼痛開口道。
“什麽,此處還有密道?”衛道大驚。
聞言,衛道帶人入內搜尋,掀開屋內的床鋪,一個偌大的洞口便映入眼簾。
“此暗道通往何處?”衛道問道。
“此處通往章丘方向,密道出口附近長期備著數匹快馬,以防萬一。”精幹男子迴複道。
“這位崔大人叫什麽名字?”黃大中在一旁詢問。
“崔應元。”精幹男子脫口而出。
……
距離濟南城十裏左右的劉宅,衛道坐在一間書房等候著。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後,劉卓才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好了衣著,不緊不慢的走向了書房。
見到劉卓走進了書房,衛道立馬起身相迎。
“坐下吧。”劉卓隨口說道。
“公子,這次行動的具體過程、以及行動前後的總結,我盡皆寫在了匯報中,請公子過目。”衛道認真的向劉卓遞交行動總結。
接過衛道的行動總結,劉卓便開始認真的翻閱。
千字左右的匯報,劉卓看的很是仔細,足足用了一刻鍾,劉卓才理順了思路。
“錦衣衛竟然想通過火藥來暗害我?”看了匯報的劉卓大為震驚。但,隨即就恢複如常。
“總的來說,做的不錯。雖然手段盡顯稚嫩,問題也有不少,但是眾人鬥誌昂揚,團結一心。鑒於此次是情報處第一次與錦衣衛直接碰撞,還取得不菲的戰果,值得表揚與嘉獎。崔應元跑就跑了,以後要行動的時候注意就是。”
“衛道,不要把人手的招收局限在軍中的將士身上。但凡濟南城中的小廝、攤販、苦力等三教九流之徒肯為我所用,或有一技之長,盡皆招攬。有時候他們所可以起到的作用,甚至不亞於軍中的精銳將士。此話,你要謹記在心。”
“以後,你這個情報處,不僅僅隻是在濟南城發揮作用,還要將人手安排到臨府、臨省,乃至北京城。你可明白我對你這個情報處的期許?”劉卓語氣溫和,神情和善,望著衛道說著。
此次行動,衛道的表現確實一般,但劉卓對此絲毫不在乎。沒有什麽人對新入手的工作就表現不凡,衛道的優點在於忠心、知進退、與人打成一片。
況且,劉卓對衛道接手情報處,並未抱有太高的期待。其能將經手的情報打理的井井有條,就已經算是合格了。
“公子放心,衛道即便是用了這條命也要將情報處建起來,為公子的大計提供臂助。”衛道起身承諾道。
“不要什麽時候都把性命掛在嘴上,即便你管不好情報處,我還能處罰你不成?”劉卓臉上浮現一絲不悅的神情。
“衛道明白,以後絕不將生死掛於嘴邊。”衛道認錯。
“好了。你目前要做的是牢牢將濟南城經營成為一個密不透風、銅牆鐵壁般的城池,就算是魏忠賢親至也得留下些什麽。情報處初建階段,招募的人手無論人品如何,隻要能力不凡,就算是花費再多的銀兩,盡可招來。”
“就算那些會給情報處帶來一些負麵的影響,也是可以承受的,大不了秋後算賬嘛。不要拘泥於以往的固定的思維模式,要敢想敢做。人的能力有時候就是被自己的想象力所局限,從而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如今,我們的勢力雖然觸及不到整個山東省,但一個小小的濟南城,還是可以任你施為的。你可懂得?”劉卓耐心向衛道解釋目前麵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衛道懂得。”衛道心中讚歎。
公子的眼中從來就沒有什麽困難的事,每次來到劉宅聽了公子的一番吩咐、解釋總會有些不一樣的感受。先前自己內心對於調任情報處任職還心有抵觸,如今已然了解公子對於情報處的期望。
“還有,雖說崔應元在你們的追捕下逃掉了,但是並不表示濟南城中就沒有了閹黨餘孽。你在招收人手的同時更不能放鬆對濟南城錦衣衛的搜查任務。”劉卓千叮嚀萬囑咐。
“衛道明白。”
天啟五年十一月的某日。
一個身穿布衣,背負竹簍的男子悄悄從濟南城的東門入城,然後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同一日,濟南城的西門、南門均有著類似裝束的男子潛入了城中,而後隱匿城中。
而衛道安排的一眾人手並未察覺出什麽異樣。直至第三日,衛道麾下的張二才覺得有些不對勁。
“四兒,你有沒有發覺什麽不對勁?”張二一臉緊張的開口詢問。
“什麽不對勁?”劉四疑惑道。
“你看看那幾個農民裝扮的男子,有什麽異樣?”張二抬手指向了幾人。
“雙手、後背、走路的姿勢、步伐與田地裏的百姓不大像。當初在遼東時,我見過那些長年耕作的百姓的樣貌,個個臉色枯黑,幹瘦的臉上布滿了溝壑、皺紋,雙手滿是幹紋裂口。”
“他們雖說年齡不大,可也不至於一點農民的特征都沒有吧。這些人有問題!”劉四後知後覺,心中對年長的二哥更為欽佩了。
“你我配合盯緊了他們,千萬不要讓他們發現了。若是能一舉擒獲這些探子,你我可又是大功一件,過不了多久可就又上一級了。”張二滿臉笑容,神情激動的說著。
“二哥,還是不要高興太早了。這些日子,類似裝扮的探子可見了不少,少說也有數百人進城。”劉四提醒道。
“先盯緊了,隨後再上報衛大人。”張二毅然決然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顯然,二人低估了入城的錦衣衛,僅僅跟了幾個路口,便被甩掉 了。兩人絲毫不敢怠慢,立馬迴稟衛道。
“錦衣衛的探子又入城了?這些錦衣衛是在搞什麽?再次上演濟南城騷亂嗎?”衛道百思不得其解。
“大人,我們必須得有所動作,不然就處處被動了。”張二上前提醒衛道。
“傳令,派出三批人手分別盯緊了濟南城東、西、南三門,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立刻抓捕。”
“將最近招募的三百餘探子,全部撒出去,重點放在城西一帶。發現可疑人物、宅院立即匯報上級,無命令不得擅自行動。”
“傳令行動處黃大中部,即日起,甲不離身,刀不離手,隨時聽候命令。”
“如今情況特殊,就勞煩諸位在此與我同吃同住了。”衛道誠懇而又認真的說道。
“大人哪裏的話,既有軍令在前,我等豈敢不從。”張二等十數人紛紛表示同意。
隨後,濟南城各處不斷地有人趕赴自己的崗位,與錦衣衛的又一輪較量再次展開。
“大人,好像有人發現我們入城了,我們的行動是不是要提前一些時日。”錦衣衛王姓千戶提議道。
“不用,還是靜觀其變吧。濟南城十多萬人口,即便是劉卓挖地三尺也得耗費不少時日,料這劉卓小兒也想不到我會重迴濟南城。如今,我們就在濟南城待上一段時間吧。”崔應元一臉不屑的說道。
“大人,如此的話可是有些風險啊,倘若其他的幾處人手出了問題,勢必會影響到大人這邊來。不如由我部派出人手不定期傳遞命令,從而規避風險。”王千戶勸說道,
“不錯,此計甚妙。”崔應元笑言道。
此刻的崔應元已經通過提前挖好的密道逃離了此地,僅留下了部分人手拖延時間。
“大哥,這廝自己通過地道逃命,獨留我等為其擋住身後之人,實在不值啊。不如我們也從暗道逃命吧。”一身強體壯的男子望向領頭之人。
“休要胡言亂語,崔大人隻是前去搬救兵了,哪來的什麽拖延時間與逃命?你若再繼續擾亂軍心,本官立馬將你正法。”領頭的趙百戶毫不客氣的說道。
男子見大哥如此不近人情,遂不再說話,隻是其眼中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狡黠。
隨後趙百戶走到屋外,帶人來到院中,靜靜等待敵人的上門。
伴隨著一聲重重的撞擊聲,木頭製作的木門隨即便被撞開,映入眼簾的便是十多名身著重甲的衛士。隨後又從衛士的身側不斷地衝出軟甲衛士,將屋內及院中的錦衣衛團團圍住。
“剛才入內的中年男子何在?”衛道走到前列,大聲詢問圍住的眾人。
但,即便是過去了幾十息的功夫,被圍住的眾人仗著錦衣衛的身份卻無一人迴話。
衛道無奈的搖了搖頭,隻是簡單揮了揮手,便有一人張弓射向了其中一名男子。
瞬時間,慘叫聲傳到了眾人耳中。
“你們是什麽人?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竟然敢對錦衣衛動手,你們是活膩了嗎?”領頭的趙百戶挺身開口訓斥。
“明知故問。最後問你們,剛才的中年男子去往何處?”衛道皺眉,臉上浮現一絲怒色。
“什麽中年男子,我們壓根就沒有見過,你們可不要血口噴人。”領頭的錦衣衛百戶矢口否認,一副死不承認的樣子。
“不見棺材不落淚。以為穿上錦衣衛的這層皮,我們就不敢動手,可笑至極。”衛道的話音剛落,十數支弓箭齊刷刷的對準了被圍著的錦衣衛。
隻見衛道的右手緩緩抬起,隨後又快速的揮下,十數支弓箭紛紛射在了錦衣衛的腿上、手上,竟然沒有一人射在要害之處。
慘叫之聲頓時響徹了整個村莊。
“剛才隻是小試身手,接下來,你們若是依舊這般表現,那就隻能送你們下地府了。”衛道冷笑道。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崔大人已經帶著幾人從屋中的密道逃離此處了。”一精壯男子跪地,強忍疼痛開口道。
“什麽,此處還有密道?”衛道大驚。
聞言,衛道帶人入內搜尋,掀開屋內的床鋪,一個偌大的洞口便映入眼簾。
“此暗道通往何處?”衛道問道。
“此處通往章丘方向,密道出口附近長期備著數匹快馬,以防萬一。”精幹男子迴複道。
“這位崔大人叫什麽名字?”黃大中在一旁詢問。
“崔應元。”精幹男子脫口而出。
……
距離濟南城十裏左右的劉宅,衛道坐在一間書房等候著。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後,劉卓才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好了衣著,不緊不慢的走向了書房。
見到劉卓走進了書房,衛道立馬起身相迎。
“坐下吧。”劉卓隨口說道。
“公子,這次行動的具體過程、以及行動前後的總結,我盡皆寫在了匯報中,請公子過目。”衛道認真的向劉卓遞交行動總結。
接過衛道的行動總結,劉卓便開始認真的翻閱。
千字左右的匯報,劉卓看的很是仔細,足足用了一刻鍾,劉卓才理順了思路。
“錦衣衛竟然想通過火藥來暗害我?”看了匯報的劉卓大為震驚。但,隨即就恢複如常。
“總的來說,做的不錯。雖然手段盡顯稚嫩,問題也有不少,但是眾人鬥誌昂揚,團結一心。鑒於此次是情報處第一次與錦衣衛直接碰撞,還取得不菲的戰果,值得表揚與嘉獎。崔應元跑就跑了,以後要行動的時候注意就是。”
“衛道,不要把人手的招收局限在軍中的將士身上。但凡濟南城中的小廝、攤販、苦力等三教九流之徒肯為我所用,或有一技之長,盡皆招攬。有時候他們所可以起到的作用,甚至不亞於軍中的精銳將士。此話,你要謹記在心。”
“以後,你這個情報處,不僅僅隻是在濟南城發揮作用,還要將人手安排到臨府、臨省,乃至北京城。你可明白我對你這個情報處的期許?”劉卓語氣溫和,神情和善,望著衛道說著。
此次行動,衛道的表現確實一般,但劉卓對此絲毫不在乎。沒有什麽人對新入手的工作就表現不凡,衛道的優點在於忠心、知進退、與人打成一片。
況且,劉卓對衛道接手情報處,並未抱有太高的期待。其能將經手的情報打理的井井有條,就已經算是合格了。
“公子放心,衛道即便是用了這條命也要將情報處建起來,為公子的大計提供臂助。”衛道起身承諾道。
“不要什麽時候都把性命掛在嘴上,即便你管不好情報處,我還能處罰你不成?”劉卓臉上浮現一絲不悅的神情。
“衛道明白,以後絕不將生死掛於嘴邊。”衛道認錯。
“好了。你目前要做的是牢牢將濟南城經營成為一個密不透風、銅牆鐵壁般的城池,就算是魏忠賢親至也得留下些什麽。情報處初建階段,招募的人手無論人品如何,隻要能力不凡,就算是花費再多的銀兩,盡可招來。”
“就算那些會給情報處帶來一些負麵的影響,也是可以承受的,大不了秋後算賬嘛。不要拘泥於以往的固定的思維模式,要敢想敢做。人的能力有時候就是被自己的想象力所局限,從而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如今,我們的勢力雖然觸及不到整個山東省,但一個小小的濟南城,還是可以任你施為的。你可懂得?”劉卓耐心向衛道解釋目前麵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衛道懂得。”衛道心中讚歎。
公子的眼中從來就沒有什麽困難的事,每次來到劉宅聽了公子的一番吩咐、解釋總會有些不一樣的感受。先前自己內心對於調任情報處任職還心有抵觸,如今已然了解公子對於情報處的期望。
“還有,雖說崔應元在你們的追捕下逃掉了,但是並不表示濟南城中就沒有了閹黨餘孽。你在招收人手的同時更不能放鬆對濟南城錦衣衛的搜查任務。”劉卓千叮嚀萬囑咐。
“衛道明白。”
天啟五年十一月的某日。
一個身穿布衣,背負竹簍的男子悄悄從濟南城的東門入城,然後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同一日,濟南城的西門、南門均有著類似裝束的男子潛入了城中,而後隱匿城中。
而衛道安排的一眾人手並未察覺出什麽異樣。直至第三日,衛道麾下的張二才覺得有些不對勁。
“四兒,你有沒有發覺什麽不對勁?”張二一臉緊張的開口詢問。
“什麽不對勁?”劉四疑惑道。
“你看看那幾個農民裝扮的男子,有什麽異樣?”張二抬手指向了幾人。
“雙手、後背、走路的姿勢、步伐與田地裏的百姓不大像。當初在遼東時,我見過那些長年耕作的百姓的樣貌,個個臉色枯黑,幹瘦的臉上布滿了溝壑、皺紋,雙手滿是幹紋裂口。”
“他們雖說年齡不大,可也不至於一點農民的特征都沒有吧。這些人有問題!”劉四後知後覺,心中對年長的二哥更為欽佩了。
“你我配合盯緊了他們,千萬不要讓他們發現了。若是能一舉擒獲這些探子,你我可又是大功一件,過不了多久可就又上一級了。”張二滿臉笑容,神情激動的說著。
“二哥,還是不要高興太早了。這些日子,類似裝扮的探子可見了不少,少說也有數百人進城。”劉四提醒道。
“先盯緊了,隨後再上報衛大人。”張二毅然決然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顯然,二人低估了入城的錦衣衛,僅僅跟了幾個路口,便被甩掉 了。兩人絲毫不敢怠慢,立馬迴稟衛道。
“錦衣衛的探子又入城了?這些錦衣衛是在搞什麽?再次上演濟南城騷亂嗎?”衛道百思不得其解。
“大人,我們必須得有所動作,不然就處處被動了。”張二上前提醒衛道。
“傳令,派出三批人手分別盯緊了濟南城東、西、南三門,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立刻抓捕。”
“將最近招募的三百餘探子,全部撒出去,重點放在城西一帶。發現可疑人物、宅院立即匯報上級,無命令不得擅自行動。”
“傳令行動處黃大中部,即日起,甲不離身,刀不離手,隨時聽候命令。”
“如今情況特殊,就勞煩諸位在此與我同吃同住了。”衛道誠懇而又認真的說道。
“大人哪裏的話,既有軍令在前,我等豈敢不從。”張二等十數人紛紛表示同意。
隨後,濟南城各處不斷地有人趕赴自己的崗位,與錦衣衛的又一輪較量再次展開。
“大人,好像有人發現我們入城了,我們的行動是不是要提前一些時日。”錦衣衛王姓千戶提議道。
“不用,還是靜觀其變吧。濟南城十多萬人口,即便是劉卓挖地三尺也得耗費不少時日,料這劉卓小兒也想不到我會重迴濟南城。如今,我們就在濟南城待上一段時間吧。”崔應元一臉不屑的說道。
“大人,如此的話可是有些風險啊,倘若其他的幾處人手出了問題,勢必會影響到大人這邊來。不如由我部派出人手不定期傳遞命令,從而規避風險。”王千戶勸說道,
“不錯,此計甚妙。”崔應元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