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日的休息,劉卓一身的疲憊盡去。
吩咐親兵喚來一眾將官,劉卓方才開始訓話:“前幾日,我們襲擾了後金的遼陽新都城。努爾哈赤無論如何丟不起這臉,必定會派兵過來。至於派出多少的兵馬,派誰來,就看天意了。”
“後金來多少韃子,我們就殺多少。我就不信後金的精銳能有多強。”吉達一臉不屑的說著。
“襲擾東京城本就是為了吸引後金帶兵前來,努爾哈赤想得扒了我們的皮,就得看他有多大本事了。”
“如今,臨近二月,海上冰凍期也快到了,努爾哈赤絕對會在海上解凍之前到來。”吳俊一臉鄭重的說。
“吳俊說的有理,大軍現在也可以開始全力備戰了。”徐長庚說道。
“兵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複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
“與後金韃子交戰,我們不僅要以堂堂正正之兵交戰,還需輔以各路奇兵。此戰不勝則死。”劉卓對諸將開口道。
“不勝則死,不勝則死,不勝則死。”眾將一個個高唿呐喊,振奮人心。
“既然諸位士氣如此高昂,下麵我就開始下達軍令。”劉卓嚴肅說道。
“諸將聽令,但凡此役有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諸將聽令,凡重甲營、輕甲營將士陣亡者,皆賞軍屬房屋一處,獎銀五十兩,妻兒家小皆有商行照料!”
“諸將聽令,凡有臨陣不前、畏而不戰、擾亂軍心者,斬!”
“諸將凡有斬敵首級者,賞銀二兩;斬敵兩人,賞銀四兩,以此類推。但凡有斬敵五人者,入親衛隊或政訓隊。”
“諸將聽令,於城牆上斬敵首級者,可離戰場休整。”
“諸將聽令,從今日起,炊灶煙火不停、物資敞開各軍。無令不得飲酒。”
“政訓隊聽令,嚴格巡查各處,凡有違抗軍令者,不必稟告,直接斬首。”
“政訓隊聽令,嚴巡各處,但凡有弄虛作假者,取消一切城內待遇,驅逐城外。”
“複州青壯,如有能斬殺敵首級者,可不經考核入輕甲營。”
“吳俊,從明日起,你率千餘輕甲騎兵帶上十日的幹糧,在複州城方圓百裏外隱匿行藏。”
“諸位可有其他疑問。”劉卓詢問道。
“沒有。”諸將異口同聲喊道。
“此戰,勝則揚名天下,敗則死得其所。望諸將抱必死之誌,行必成之事。”說完,劉卓深深鞠了一躬。
諸將退走以後,在大廳外待了許久的雲兒進來了。
望著那瘦弱不堪的丫鬟,劉卓頓時覺得有些對不住她,便開口道:“你怎麽過來這邊了,複州城現在可是戰時。長生島那邊不是有一些人手安頓嗎?你怎麽獨自一人來了?”
“我聽長生島那邊的人說,那些韃子一個個都殘暴兇狠。我有點害怕,擔心公子。”雲兒輕聲說著,言語中有著一絲慌亂。
“怕也沒用。我就是好奇,怎麽每次我出去,你老是跟著?”劉卓言語有些調侃。
“小姐說,公子不僅有錢,樣貌也是極好,怕公子在外麵招蜂引蝶、拈花惹草。所以就讓我過來盯著,另外就是……”雲兒說著說著就吞吞吐吐起來。
看著小姑娘一臉害羞的樣子,劉卓轉移話題:“你家裏還有人嗎?哪的人?”
“小時候,家裏鬧了災荒,就隻剩我一個,後來被賣到董府,就在小姐身邊了。至於是哪的人,我也不知道。”
“我一會給你拿一套衣服,你這個樣子出現在城裏,多少有些不合適。”劉卓對其說完,便出門去了。
不一會劉卓就取來一套略微偏大的軍服,讓其穿上。然後,開始在城內各處巡查起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劉卓開始向城牆方向走去。
複州城始建於遼代,用夯土所築,明永樂年間才將土城改為石城。
複州城有三座城門,城高八米多,城牆長約三公裏左右,有上百個垛口。
各段處的城牆基本都在700多米。城牆底下寬6米多,頂層3米。可謂是座堅城(寧遠衛城大都依照複州城圖紙建設)。
劉卓走到城牆角下後,便沿著登城馬道一步一步走上城牆。古人確實很聰明,城牆建設的每處設施都有著它獨特的作用。
甕城、垛口、城牆腳下的直道、登城馬道等,各方麵無一不體現著智慧。
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劉卓就將整個城牆巡查完畢。城牆各處的將士一個個士氣也都高昂,物資供應也是充足。
看了眾將士的麵貌,劉卓心中也多了幾分的底氣。
寧遠之戰,袁崇煥就隻靠著著一萬多人,通過紅夷大炮,最終殺敵近兩萬,取得寧遠大捷。
我有複州堅城,還有十數門紅夷炮、近萬訓練有素的將士、各種底牌,沒理由打不過後金八旗兵。
這樣的布置,倘若真的輸了,那便是死了也活該,劉卓心中暗暗想著。
“李老二,您可是公子身邊的紅人,怎麽發配到這守城牆了。”一旁認識李二的將士調侃。
“閉上你的臭嘴吧,我叫李有為,再叫我李二,我跟你急。”
“好好好,不叫你李二了,不叫了。”一旁的將士笑著道。
“張義,你是想和我打一架?”李二目不轉睛的望著張義認真道。
“李老二,老子早看你不爽了,不就是多學了門科目。一天天的嘰嘰喳喳,小人得誌的樣子。”
“就你廢話多,若不是來了遼東,老子早挑戰你了。想和我打,兩個你都不夠我揍的。”張義一臉的囂張與不屑。
“今天我要是不打的你滿地找牙,我跟你姓。”
“來來來,怕你,老子就不是爹媽養的。”
兩人的吵架,引起了周圍的士兵注意,紛紛朝兩人所處地方望去。
不一會,兩人身邊就聚起大量圍觀將士。
此時,樓下的吉達正好巡查路過,望著城牆上的叫喊聲,吉達迅速往城牆上走去。當吉達趕到城牆上,兩人已經正式開始比鬥了。
隻見吉達拉開圍繞的士兵,怒氣衝衝的站在兩人中間。厲聲嗬斥:“你們兩個王八蛋,將軍剛下了軍令,你們兩個就不經允許,兩相私鬥。”
“你們兩個是要讓將軍動用軍法宰了你們嗎?剛剛傳下的軍令,扭頭就忘了,你們兩個就這麽的無視將軍的軍令?”
“平常沒見你們這麽喜歡打架,來,來,來,我帶你們找將軍打一架。”
兩人呆呆的望著吉達一句也不敢言語。
與將軍打架,你就是被打的一個,全軍沒有一個人武力可與之比擬的。
論武藝、力氣、弓箭、騎馬、兵略等,將軍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走吧,站那幹嘛,跟我去找將軍請罰。”
……
複州青壯各營隊長所在處,望著一幹人,劉卓笑著說:“你們之中,有人比我年長,也有人見識的比我多。但是,論打仗、個人武力,你們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我,知道這是為什麽?”
“不知。”一眾隊長大眼瞪小眼,帶著疑惑的口吻迴道。
“你們沒了守家護國的膽氣,沒了與敵廝殺的血性,沒了我泱泱大國、華夏後裔的尊嚴。”劉卓鄭重道,接著訴說。
“諸位可知盛唐?盛唐時期,一文官尚可滅一國。而今,遼東軍民百萬人之多,卻不敵那窮山惡水的韃子。這是為何?”
“希望諸位記住了,尊嚴永遠隻在我們的劍鋒之上。”
……
當劉卓剛從製作食材的院子走出來,就碰到了吉達一行人。吉達將兩人的行為一一敘述。
“將軍,韃子就要來了,戰前軍法,恐對士氣有影響。”
“哎,我今天心情好,你們去複州青壯營吧,表現好的話,戰後免死。”劉卓麵無表情的說道。
“愣著幹什麽,去複州營報到。”劉卓厲聲提醒。
處理了一眾事務後,劉卓命人找來邱泰。
“你和工匠測算的各種數據準確嗎?我總感覺心中不是很踏實。”劉卓眉頭微皺。
“將軍,我們是專門實驗過的,你不是也親自現場觀看。”
“在方圓二裏的範圍內安置,那是最佳的選擇。”邱泰望著劉卓自信的說。
“是我多慮了。邱師傅放心,戰後隻要我還活著,邱師傅有什麽要求都可以提。”劉卓承諾道。
“那邱某就在此先行謝過將軍了。”
時間一日一日的過去,無論是城牆上的將士,還是城下演練的眾士兵,每個人臉上也都帶著異常的凝重。
天啟二年二月的某日,努爾哈赤率領四萬大軍抵達複州城下。
望著城外那黑壓壓的士兵,一眾將士心中也都升起一絲絲的懼怕。沒辦法,眾將領也隻能一一走上城牆振奮士氣。
劉卓望著駐紮在城外一公裏左右的努爾哈赤大營,心中的激動之色難以言表。
畢竟,如若此次能將城下的韃子全殲,那後金的實力絕對大損。雖不至於一蹶不振,也會元氣大傷,努爾哈赤本人說不定也得一病不起。
城外,努爾哈赤大營。
努爾哈赤帶著一眾的貝勒大臣,將複州城四周巡查了一遍。然後返迴大營。
迴到大營後,努爾哈赤正坐上方,眼睛掃過一眾貝勒、大臣,開口道:“明軍在城牆的三麵都挖多條的深溝,以此來讓我們放棄從其他三個方向攻城。你們說這幫明軍有什麽企圖?”
吩咐親兵喚來一眾將官,劉卓方才開始訓話:“前幾日,我們襲擾了後金的遼陽新都城。努爾哈赤無論如何丟不起這臉,必定會派兵過來。至於派出多少的兵馬,派誰來,就看天意了。”
“後金來多少韃子,我們就殺多少。我就不信後金的精銳能有多強。”吉達一臉不屑的說著。
“襲擾東京城本就是為了吸引後金帶兵前來,努爾哈赤想得扒了我們的皮,就得看他有多大本事了。”
“如今,臨近二月,海上冰凍期也快到了,努爾哈赤絕對會在海上解凍之前到來。”吳俊一臉鄭重的說。
“吳俊說的有理,大軍現在也可以開始全力備戰了。”徐長庚說道。
“兵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複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
“與後金韃子交戰,我們不僅要以堂堂正正之兵交戰,還需輔以各路奇兵。此戰不勝則死。”劉卓對諸將開口道。
“不勝則死,不勝則死,不勝則死。”眾將一個個高唿呐喊,振奮人心。
“既然諸位士氣如此高昂,下麵我就開始下達軍令。”劉卓嚴肅說道。
“諸將聽令,但凡此役有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諸將聽令,凡重甲營、輕甲營將士陣亡者,皆賞軍屬房屋一處,獎銀五十兩,妻兒家小皆有商行照料!”
“諸將聽令,凡有臨陣不前、畏而不戰、擾亂軍心者,斬!”
“諸將凡有斬敵首級者,賞銀二兩;斬敵兩人,賞銀四兩,以此類推。但凡有斬敵五人者,入親衛隊或政訓隊。”
“諸將聽令,於城牆上斬敵首級者,可離戰場休整。”
“諸將聽令,從今日起,炊灶煙火不停、物資敞開各軍。無令不得飲酒。”
“政訓隊聽令,嚴格巡查各處,凡有違抗軍令者,不必稟告,直接斬首。”
“政訓隊聽令,嚴巡各處,但凡有弄虛作假者,取消一切城內待遇,驅逐城外。”
“複州青壯,如有能斬殺敵首級者,可不經考核入輕甲營。”
“吳俊,從明日起,你率千餘輕甲騎兵帶上十日的幹糧,在複州城方圓百裏外隱匿行藏。”
“諸位可有其他疑問。”劉卓詢問道。
“沒有。”諸將異口同聲喊道。
“此戰,勝則揚名天下,敗則死得其所。望諸將抱必死之誌,行必成之事。”說完,劉卓深深鞠了一躬。
諸將退走以後,在大廳外待了許久的雲兒進來了。
望著那瘦弱不堪的丫鬟,劉卓頓時覺得有些對不住她,便開口道:“你怎麽過來這邊了,複州城現在可是戰時。長生島那邊不是有一些人手安頓嗎?你怎麽獨自一人來了?”
“我聽長生島那邊的人說,那些韃子一個個都殘暴兇狠。我有點害怕,擔心公子。”雲兒輕聲說著,言語中有著一絲慌亂。
“怕也沒用。我就是好奇,怎麽每次我出去,你老是跟著?”劉卓言語有些調侃。
“小姐說,公子不僅有錢,樣貌也是極好,怕公子在外麵招蜂引蝶、拈花惹草。所以就讓我過來盯著,另外就是……”雲兒說著說著就吞吞吐吐起來。
看著小姑娘一臉害羞的樣子,劉卓轉移話題:“你家裏還有人嗎?哪的人?”
“小時候,家裏鬧了災荒,就隻剩我一個,後來被賣到董府,就在小姐身邊了。至於是哪的人,我也不知道。”
“我一會給你拿一套衣服,你這個樣子出現在城裏,多少有些不合適。”劉卓對其說完,便出門去了。
不一會劉卓就取來一套略微偏大的軍服,讓其穿上。然後,開始在城內各處巡查起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劉卓開始向城牆方向走去。
複州城始建於遼代,用夯土所築,明永樂年間才將土城改為石城。
複州城有三座城門,城高八米多,城牆長約三公裏左右,有上百個垛口。
各段處的城牆基本都在700多米。城牆底下寬6米多,頂層3米。可謂是座堅城(寧遠衛城大都依照複州城圖紙建設)。
劉卓走到城牆角下後,便沿著登城馬道一步一步走上城牆。古人確實很聰明,城牆建設的每處設施都有著它獨特的作用。
甕城、垛口、城牆腳下的直道、登城馬道等,各方麵無一不體現著智慧。
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劉卓就將整個城牆巡查完畢。城牆各處的將士一個個士氣也都高昂,物資供應也是充足。
看了眾將士的麵貌,劉卓心中也多了幾分的底氣。
寧遠之戰,袁崇煥就隻靠著著一萬多人,通過紅夷大炮,最終殺敵近兩萬,取得寧遠大捷。
我有複州堅城,還有十數門紅夷炮、近萬訓練有素的將士、各種底牌,沒理由打不過後金八旗兵。
這樣的布置,倘若真的輸了,那便是死了也活該,劉卓心中暗暗想著。
“李老二,您可是公子身邊的紅人,怎麽發配到這守城牆了。”一旁認識李二的將士調侃。
“閉上你的臭嘴吧,我叫李有為,再叫我李二,我跟你急。”
“好好好,不叫你李二了,不叫了。”一旁的將士笑著道。
“張義,你是想和我打一架?”李二目不轉睛的望著張義認真道。
“李老二,老子早看你不爽了,不就是多學了門科目。一天天的嘰嘰喳喳,小人得誌的樣子。”
“就你廢話多,若不是來了遼東,老子早挑戰你了。想和我打,兩個你都不夠我揍的。”張義一臉的囂張與不屑。
“今天我要是不打的你滿地找牙,我跟你姓。”
“來來來,怕你,老子就不是爹媽養的。”
兩人的吵架,引起了周圍的士兵注意,紛紛朝兩人所處地方望去。
不一會,兩人身邊就聚起大量圍觀將士。
此時,樓下的吉達正好巡查路過,望著城牆上的叫喊聲,吉達迅速往城牆上走去。當吉達趕到城牆上,兩人已經正式開始比鬥了。
隻見吉達拉開圍繞的士兵,怒氣衝衝的站在兩人中間。厲聲嗬斥:“你們兩個王八蛋,將軍剛下了軍令,你們兩個就不經允許,兩相私鬥。”
“你們兩個是要讓將軍動用軍法宰了你們嗎?剛剛傳下的軍令,扭頭就忘了,你們兩個就這麽的無視將軍的軍令?”
“平常沒見你們這麽喜歡打架,來,來,來,我帶你們找將軍打一架。”
兩人呆呆的望著吉達一句也不敢言語。
與將軍打架,你就是被打的一個,全軍沒有一個人武力可與之比擬的。
論武藝、力氣、弓箭、騎馬、兵略等,將軍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走吧,站那幹嘛,跟我去找將軍請罰。”
……
複州青壯各營隊長所在處,望著一幹人,劉卓笑著說:“你們之中,有人比我年長,也有人見識的比我多。但是,論打仗、個人武力,你們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我,知道這是為什麽?”
“不知。”一眾隊長大眼瞪小眼,帶著疑惑的口吻迴道。
“你們沒了守家護國的膽氣,沒了與敵廝殺的血性,沒了我泱泱大國、華夏後裔的尊嚴。”劉卓鄭重道,接著訴說。
“諸位可知盛唐?盛唐時期,一文官尚可滅一國。而今,遼東軍民百萬人之多,卻不敵那窮山惡水的韃子。這是為何?”
“希望諸位記住了,尊嚴永遠隻在我們的劍鋒之上。”
……
當劉卓剛從製作食材的院子走出來,就碰到了吉達一行人。吉達將兩人的行為一一敘述。
“將軍,韃子就要來了,戰前軍法,恐對士氣有影響。”
“哎,我今天心情好,你們去複州青壯營吧,表現好的話,戰後免死。”劉卓麵無表情的說道。
“愣著幹什麽,去複州營報到。”劉卓厲聲提醒。
處理了一眾事務後,劉卓命人找來邱泰。
“你和工匠測算的各種數據準確嗎?我總感覺心中不是很踏實。”劉卓眉頭微皺。
“將軍,我們是專門實驗過的,你不是也親自現場觀看。”
“在方圓二裏的範圍內安置,那是最佳的選擇。”邱泰望著劉卓自信的說。
“是我多慮了。邱師傅放心,戰後隻要我還活著,邱師傅有什麽要求都可以提。”劉卓承諾道。
“那邱某就在此先行謝過將軍了。”
時間一日一日的過去,無論是城牆上的將士,還是城下演練的眾士兵,每個人臉上也都帶著異常的凝重。
天啟二年二月的某日,努爾哈赤率領四萬大軍抵達複州城下。
望著城外那黑壓壓的士兵,一眾將士心中也都升起一絲絲的懼怕。沒辦法,眾將領也隻能一一走上城牆振奮士氣。
劉卓望著駐紮在城外一公裏左右的努爾哈赤大營,心中的激動之色難以言表。
畢竟,如若此次能將城下的韃子全殲,那後金的實力絕對大損。雖不至於一蹶不振,也會元氣大傷,努爾哈赤本人說不定也得一病不起。
城外,努爾哈赤大營。
努爾哈赤帶著一眾的貝勒大臣,將複州城四周巡查了一遍。然後返迴大營。
迴到大營後,努爾哈赤正坐上方,眼睛掃過一眾貝勒、大臣,開口道:“明軍在城牆的三麵都挖多條的深溝,以此來讓我們放棄從其他三個方向攻城。你們說這幫明軍有什麽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