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這附近有幾個渡口?”劉卓望著年邁的老人道。


    “就這一個,這是附近最大的一個渡口,來往都經過此地。”老者笑嗬嗬的說著。


    聽後,劉卓等人就在渡口附近靜靜等待著。連續幾日,劉卓與眾護衛都在渡口附近。


    盡管派出去的人手是第一次出任務,但是劉卓對他們有著足夠的信任,畢竟自己訓練出來的,有什麽手段都知道。


    終於在六月初三的那日,一隊車隊緩緩向渡口而來。望著那長長的車隊,劉卓露出了笑容,終究是一番安排起了作用。


    雖然一路走來繞了不少路,但是劉卓還是心情還是異常的高興。終於,在經過二十多日的路途奔波後,劉卓一行到了萊州府。


    說起來,自萬曆四十五年至今,大約快三年了。陳伯一直在山東這邊為劉氏商行、自己造船與築港。


    連自己結婚這等大事,陳伯也沒有見證。


    到了萊州府的莊園後,劉卓一行先是休整了幾日。然後劉卓才在管事李常在的帶領下前往各處莊園。


    劉卓詢問李常在:“現在萊州、登州的莊園有多少人口?訓練的護衛隊年齡幾何?莊園共有多少青壯?”


    思索片刻後,李常在方才認真迴複。


    “因為公子在萬曆四十五年離開前,特意吩咐多招些青壯。所以,後來就多招了些流民,現大約有青壯一萬五千左右,人口大概不到三萬,護衛隊的年齡大約在二十歲以上了。”


    劉卓略一思考就問:“這麽多的人,那些莊園能夠住得下?”


    李常在笑了笑:“小的跟隨公子時間久一些,先前看到過山西護衛的住所,就按照那個樣式打造了不少的上下床鋪,所以暫時擠一擠還是能夠住的下。


    “那些有家小,一家幾口的人也是如此嗎?”


    “是男女分住的,條件差一些。”李常在如實迴複。


    轉了幾個莊園後,劉卓就實在是無法繼續看下去,轉向李常在淡淡詢問:“山東這些年的產出、盈餘不足嗎?為何不改善一下居住環境?”


    李常在聽到公子略帶一絲責問的口氣,連忙迅速迴稟:“公子,即便是如今的居住環境,那也是莊外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福地。莊外每年凍死的不計其數,入了莊子,起碼不被凍死,還有吃的。”


    “現如今,莊子的人數還是刻意控製的結果。投入大批銀錢,改善居住環境實屬沒有必要。”


    “況且,山東這邊許多產業規模、鋪麵比不得山西,扣除一幹人等的吃喝用度、固定開支、損耗、造船等,山東這邊的產業至今未能實現盈利。”


    “我也是為了商行營收考慮,如有顧慮不全之處,令公子不喜,還請公子責罰。”


    劉卓望著已經變為親密關係的李常在詢問:“你不用如此激動,我也沒說要處罰你。你在這也待了三年,也算勞苦功高,一會你把這邊的事項交接一下迴山西任職吧。”


    李常在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多謝公子。”


    然後劉卓從身後叫了一人與李常在在一旁交談起來。


    接著,劉卓又向其他莊園走去,一路上,劉卓望著一個又一個的冷淡關係的莊園住民,一股莫名的怒意頓時湧上心頭。


    但劉卓當著眾人的麵也沒有發作,隻得暗自將憤怒隱藏起來,強忍著心中不適,繼續看完了剩餘的莊園。


    片刻後,眾人才到了一個小型訓練場。


    望著一個個衣著整潔、朝氣蓬勃的護衛,劉卓心中總算有了一絲的安慰,繼而吩咐一眾護衛演練一番。


    不知是山東百姓淳樸肯幹,還是因為兩隊長真的下了一番功夫,無論怎麽看,劉卓都異常喜歡這些護衛。


    將莊園的一幹管事、護衛、隊長調整之後,劉卓才帶著幾個人前往青島。即便幾人都騎馬,也用了兩、三日的功夫才到達青島。


    古代的交通傳信確實效率太低了。


    這會的青島,基本上就是個小漁村,還沒有後世的那番場景。


    大約一炷香的功夫,眾人就到了劉氏商行所在的青島船廠。望著建起來的船廠,劉卓激動異常。


    有了船,有了能夠航行的海船,就可以隨時投入遼東練兵、藏兵。也可以去遼東、南方、南洋貿易。


    即便是以後真的敵不過女真、起義軍,也能夠退守海上。


    陳伯三年苦守齊魯,絕對是大功一件,也是時候迴鄉與家人團聚了。


    劉卓沒有立馬去找陳伯,隻是領著眾人在船廠附近查看了一番。陳伯所選的船廠廠址還算不錯,水源充足、方便各種物資運輸,就是基礎設施不行。


    港口建設所需的條件與船廠大不一樣。


    港口建設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方便能夠轉運、集散物資、貨物,海麵風平浪靜、港闊水深,但這塊就是交通不太方便。


    大約一炷香的功夫,從船廠出來一隊護衛,向眾人走來。


    望著快速走來的護衛,劉卓等人也沒有任何動作,隻有一人笑道:“船廠護衛的反應似乎慢了一些。”


    還沒等護衛走到跟前,就有一護衛小跑著走到劉卓跟前道:“公子,你可算是來山東了,這幾年陳伯可是天天念叨著你呢。”


    “我也想大家,所以這不是來了,這次在這邊待的久一些。陳伯在港口還是船廠?”劉卓笑著詢問。


    “在船廠裏麵,我去喚陳管事出來吧?”


    “不用,一起進去看看吧,你帶路就行,其他人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劉卓吩咐著。


    走進船廠內部,劉卓就被一個又一個的船隻龍骨、桅杆震撼到了,以前幾乎沒見過海船,更是沒在海上坐過船,如今看到一個又一個的船隻骨架,心中異常激動。


    劉卓頓時陷入了對今後航海貿易、遼東事務的暢想中。


    絲毫沒有察覺,陳伯一步一步向劉卓走來。當一聲公子的叫聲傳來,劉卓才迴過神來扭頭望去。


    “陳伯,三年不見,您的白發更多了。”劉卓笑著望向滿頭白發的老人。


    “我活這把年紀,早該老了,倒是公子越發成熟了。”陳伯笑嗬嗬道。


    “陳伯,這次我就是讓你迴山西的,我已經找了人接替你。這次你迴去,就別忙活了,讓川平好好陪陪你,你就在家和父親多聚聚。”劉卓一臉關心的說。


    “我先和公子交代一下各處的狀況。港口那邊,前兩年就建設完畢,現在已經能夠運轉。但沒有太多的人流,可能是我們建設時間短的緣故。”


    “船廠這邊,基於公子當初留下的那批銀兩,已經建成二十餘艘長十五丈,寬三丈多的海船(福船船型的戎克船)。”


    “去年,有十餘艘海船往返幾次遼東地區,不僅賣了貨物,還帶迴許多造船的木料。”


    “但是近一段時間,遼東那邊的木料就極難運輸了,從而影響了大船建造的進度。”


    “繼續去遼東運木料,距離近,但是風險大,需要大量護衛。從南方運木料過來,路程遠耗費銀錢,但是安全。”陳伯詳細的將兩處情況做了說明。


    “陳伯你已經做的不錯了。沒事,餘下的事情我來處理。”劉卓笑著說。


    “公子,我招水手的時候,遇到了個海盜,這人說曾經去過南方、南洋做生意。我覺得公子可能會有興趣,就留下來了,要不要帶來公子見一見。”陳伯笑著對劉卓說。


    “那就讓人過來吧,我好好詢問一番。”劉卓滿臉的笑容。


    隨即,陳伯吩咐將人帶來。


    沒過多久,一個身材瘦小、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的的男子走了進來。


    然後,陳伯就開始介紹起來:“這人就是曹老四,長期在海上謀生活。”


    “你的來曆我就不問了,你去過南方、南洋,那就見識過外國佬的船了。你給我說說,他們的船什麽樣?船上大概有多少門炮。”劉卓興致缺缺的問。


    “西洋人的戰船火炮分布兩側,分上下幾層,火炮少則十幾門,多則三十門餘門。船隻高大,實用性強,火炮威力大、射的遠,基本上能夠全麵碾壓大明的大型船隻。”曹老四想了一會後迴道。


    眾人聽到曹老四的話,皆是一臉震驚與難以相信的神色。


    “他說的對。你們沒有到過南洋、沒有接觸過他們的船隻、火炮,自然是不信。”


    “其實在太宗皇帝時期,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那個時期我大明朝無論是造船技術,還是火炮技術,均處於世界前列。”


    “但是後來下西洋中斷,寶船被拆解,技術封存,許多人漸漸忘記了寶船的製造技術,造船技術也就發展緩慢。”


    “而同時期的西方列國,他們基本上都是臨海,為了遠航,造船、火炮技術不斷實踐、革新,自然而言也就全麵領先我朝。”劉卓向眾人解釋。


    “到過澳門嗎?”


    “去過幾次,沒有逗留太久。”


    “敢不敢和葡萄牙人做生意?”


    “在海上混飯吃的,有啥不敢的。”曹老四一臉的豪氣,毫不畏懼的說。


    “你也看到了船廠造的船隻,就現有的情況,這些船能不能夠航海?能不能與南方諸省貿易?”劉卓望著曹老四開口道。


    “公子,不是開玩笑的嗎?”曹老四一臉難以置信的臉色。


    “你若是覺得船小,過段時間,等在建的兩艘大船建成,便由你調遣遠航。”劉卓說道。


    “公子,我說的不是船隻大小問題。是公子見到我就委以如此重任,小人有些受寵若驚。”曹老四言語之中的激動,與臉上興奮難以言表。


    “曹老四謝公子信任,今後必唯公子之命馬首是瞻。”


    “稍後,你去找管事申領一筆銀兩,自己招募水手。出航時,我會再給你安排一批護衛與火炮。”劉卓對著曹老四說完便離去。


    曹老四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愣在了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周太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小水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小水滴並收藏明末:大周太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