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不僅有與倭寇作戰的經驗總結,還有士兵訓練的方法、特點,更記載不少的火器製作、應用。
戚繼光在書中闡述自己的軍事訓練思想。
新兵入伍時就告訴他們,武藝要勤加苦練,這是關係到自己腦袋的事情,是殺敵立功的勾當。
強調士兵訓練自覺,強調將領自覺帶頭訓練,強調按實戰要求進行訓練,注意訓練方法。
《練兵實紀》則更為廣泛具體的介紹了從多個方麵訓練,有單兵訓練、營陣(場操、行營、野營、戰約)、車步騎營陣解、軍法軍禮等。
劉卓借鑒參考戚帥的訓練方法,結合實踐,盡量日後將書中所述的軍陣、紮營、車步騎營等一一練習。畢竟,戚帥在書中所列都是相當實用的。
次日一早,劉卓與眾將士一同用過早飯,休息片刻後,便開始向訓練場地進軍。
行進大約一個時辰後,眾人才抵達訓練場。
訓練場內的眾軍士,也早已列陣等待。劉卓居於台上一條一條向眾人講述對陣規則。
第一場是政訓隊對抗一大隊,攻方為政訓隊,守方為一大隊。半個時辰內取得對方帥旗為勝,反之則輸。
吳俊麵帶笑容:“寧遠兄,此戰我先率五十重甲盾兵衝擊對方中軍,待對方中軍一亂,你率其餘軍士快速壓上。此戰可勝。”
“那就辛苦寧遠兄了。”張寧院道。
隨著一聲號響,兩隊也都整好隊形。一大隊隊長徐長庚根據自己的從軍經驗和所學將陣型一一列好,盾兵在前,長矛兵居後,弓弩手列兩側相機搭弓射箭,重甲兵居中。
接著第二聲號響,吳俊帶領五十重甲盾兵向對方陣營衝擊而去。因吳俊等人都是重甲,一大隊的弓弩手頓時便沒了用處。
五十重甲盾兵如鋼鐵洪流般向對方的盾牌撞去,霎時對方的盾陣,就撕開一道又一道的口子,敵方的長矛兵也暴露在重甲兵前。
看到前方的騷亂,徐長庚命重甲兵前往支援。後方的張寧遠看到,對方陣營有一段處於騷亂狀態,張寧遠立刻下令從兩側包抄殲敵。
……
片刻後,徐長庚的隊伍就被消磨的僅剩幾名重甲兵,敗局已定。而此時的政訓隊在經過激烈的戰鬥後基本上也隻剩百餘人不到的樣子。
接下來後備一隊對戰二大隊。雙方見過前麵的交戰後,也不再講究什麽戰術戰法,直接盾兵對盾兵,長矛兵對戰長矛兵、弓駑兵對弓駑兵。半個時辰不到,雙方基本上就沒剩下幾人。算是平局。
後備二隊直接輪空了。
此次對戰,政訓隊列取得第一,一眾將士臉上頗為自豪。
“以後,實戰對抗訓練會半年舉行一次,獲勝的隊伍待遇上浮兩成,其他諸隊也不要氣餒,多訓練、多總結。本將期待你們下一次的精彩表現。”
“其餘諸隊,若是有人覺得可以在體能、武藝、弓馬、識字、營陣、軍規、軍事常識等方麵勝過政訓隊之人,可隨時挑戰對方,過半科目優於對方即為勝。”
“但是,一個人一個月隻有一次挑戰的權利。勝者留在政訓隊,輸者留在其他隊伍。”
結束訓話後,劉卓令人安排眾傷號一一治療,幸好眾人都是皮外傷,沒有什麽大礙。
接下來的幾日,劉卓也隨著眾將士一起訓練,甚至有時候劉卓的訓練強度是眾人的一倍。
劉卓之所以高強度訓練,一方麵是因為自己身體素質是普通人的兩倍多,普通訓練起不到作用;另一方麵也是劉卓太年輕,精力過於旺盛,隻能通過鍛煉發泄多餘的力氣。
政訓隊眾將士看到自家公子如此威猛,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頓時,劉宅場地附近,掀起了一股訓練狂潮。
鑒於大、小校場的軍士訓練趨於一致,劉卓開始了長期兩點一線的督導訓練生活。有時早上去大校場指導訓練,有時去小校場那邊,忙的可謂是焦頭爛額。主要也是戚大帥練兵之法涉及太廣了。
就在這一日又一日的訓練生活中,劉卓迎來了自己結婚後的第一個春節。
劉卓也早早的讓自家媳婦準備護衛、管事的過年福利。
因為所招兵員都是山西兵,且眾將士距家也不遠。
劉卓實行了“輪休製”,即今年這批將士迴家過節;明年另一批將士迴家過年。
還有一部分將士是孤兒,劉卓則從餉銀方麵給了些補償。基本上方方麵麵都照顧到了。
明朝的春節,正旦,也即元旦,固定的是放假五天;元宵節放假十日。
劉卓為了省去眾將士來迴奔波,直接給將士放假二十多日。這一舉措,瞬間取得了所有將士的擁護,眾人心中無不感激涕零。
明朝的春節活動,可謂是精彩豐富,各種活動層出不窮。
其與前世的春節大致類似,並無過大差別。
看雜技表演、聽戲曲、各種祈福活動、吃小吃等等。各家各戶吃餃子、放煙火、製作元宵、準備百事大吉盒、祭祖。
在春節的前幾日,劉卓也空下功夫與自家媳婦在書房舞文弄墨,寫了不少的春聯。
春聯出現在明朝,因為朱元璋頒布了一條諭旨,令家家戶戶都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迎接新的春天,這也在日後成為各家各戶的習慣。
鑒於遼州縣城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春節活動,劉卓提議眾人返迴太原府過年以便眾人欣賞各種表演。
劉父與董映雪強力反對,劉父因為今年已經去過太原府,還待了兩月,劉父堅決不去。
自家媳婦則說,元旦第二天得迴去娘家,一來一迴全在趕路,說什麽都不同意。遊玩的計劃還沒有實施,就胎死腹中了,劉卓對此十分鬱悶。
家中的瑣事,父母處理了。春節的年貨,商行的管事送來了。管事、護衛的福利,劉父一並解決了。
家中的各種事情劉卓好像都插不上手,隻好迴房與媳婦訴說。
董映雪笑了笑,然後拉著劉卓在書房看書。這段日子,劉卓天天與媳婦膩在一起。兩人時而時吟詩作對,時而揮毫潑墨,時而卿卿我我,如神仙日子一般。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劉卓帶著媳婦已經從董府迴來。
將身邊瑣事處理完畢後,劉卓又重返大校場,校場內人數不多,大概有著七、八百人的樣子。
劉卓也不管是哪個隊的,一塊拉來操練。
冬泳、負重訓練、軍中比武等,劉卓在訓練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練兵之法。
劉卓就遵從一個思想,兵不在多,貴在精。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真不知道你為什麽總是喜歡舞槍弄棒。你若是想領軍打仗的話,可以考取武官一途的舉人、狀元啊。非要考取文官一途的舉人、秀才,實屬有些不倫不類的。”董映雪感慨道。
“這有啥的,能考就考了。後來不想考了就不考了。這不正是孔夫子提倡的隨心所欲不逾矩嗎?”劉卓笑著迴道。
劉卓所招兵員目前的平均年齡在二十歲,其實劉卓預想最好的兵員年齡十八歲。
十八歲,身體各方麵基本都發育差不多了,在大量的訓練之下,也不會有什麽損傷。
但是,如今的這個條件,也就隻能將就了。
劉卓的設想中,兩個大隊與政訓隊平時所訓練多一些。兩個後備隊則從事安營結寨、戰場工事、輜重運輸、埋鍋造飯等輔助類型工作多一些,當然後備營也可以向三隊任何一人挑戰。
萬曆四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距離薩爾滸之戰爆發也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劉卓雖然著急,也沒有辦法。
薩爾滸之戰失敗的原因有萬曆皇帝的多番催促,也有楊鎬愚蠢的戰略部署,還有就是兵備不足。
到了萬曆朝時期,大明財政也出了問題,國庫沒有銀子,萬曆帝隻能命令盡快結束戰事。
此外,明軍雖號稱有四十七萬的大軍,但實際上,紙麵的兵力二十多萬。
而且,各軍吃空餉嚴重(山海關總兵杜鬆,兵力也就兩萬左右,薩爾滬之戰明軍四個總兵出兵),實際兵力遠遠低於紙麵上的。
薩爾滸之戰,明軍最多可能就七、八萬左右。
戰略上存在問題,兵力上沒優勢,並且士兵甲胄、武器裝備缺乏保養,操練不足。
士兵欠餉嚴重,部分士卒年齡過大,戰力遠遠不敵後金八旗軍。薩爾滸之戰後,明朝與後金之間攻守易形,明軍在戰略上處於防守的位置。
明朝官軍,曆來都有吃空餉的習慣。嘉靖期間,韃靼兵犯北京,而北京城內的禁軍才四萬多,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殘,吃了三分之二的空餉。
大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初,士兵還能拿到糧餉。但隨著文官掌權,不斷壓製武將,以及將官的克扣,許多士兵幾乎從來沒有滿餉。
即便是明朝滅亡前,給士兵的餉銀折合下來也才一個月二兩銀子。
大明朝到了後期,問題太多了,簡直就到了層出不窮的地步。即便有著一個一個的能臣、名臣,依舊無法挽迴垂垂老矣、日薄西山的大明朝。
戚繼光在書中闡述自己的軍事訓練思想。
新兵入伍時就告訴他們,武藝要勤加苦練,這是關係到自己腦袋的事情,是殺敵立功的勾當。
強調士兵訓練自覺,強調將領自覺帶頭訓練,強調按實戰要求進行訓練,注意訓練方法。
《練兵實紀》則更為廣泛具體的介紹了從多個方麵訓練,有單兵訓練、營陣(場操、行營、野營、戰約)、車步騎營陣解、軍法軍禮等。
劉卓借鑒參考戚帥的訓練方法,結合實踐,盡量日後將書中所述的軍陣、紮營、車步騎營等一一練習。畢竟,戚帥在書中所列都是相當實用的。
次日一早,劉卓與眾將士一同用過早飯,休息片刻後,便開始向訓練場地進軍。
行進大約一個時辰後,眾人才抵達訓練場。
訓練場內的眾軍士,也早已列陣等待。劉卓居於台上一條一條向眾人講述對陣規則。
第一場是政訓隊對抗一大隊,攻方為政訓隊,守方為一大隊。半個時辰內取得對方帥旗為勝,反之則輸。
吳俊麵帶笑容:“寧遠兄,此戰我先率五十重甲盾兵衝擊對方中軍,待對方中軍一亂,你率其餘軍士快速壓上。此戰可勝。”
“那就辛苦寧遠兄了。”張寧院道。
隨著一聲號響,兩隊也都整好隊形。一大隊隊長徐長庚根據自己的從軍經驗和所學將陣型一一列好,盾兵在前,長矛兵居後,弓弩手列兩側相機搭弓射箭,重甲兵居中。
接著第二聲號響,吳俊帶領五十重甲盾兵向對方陣營衝擊而去。因吳俊等人都是重甲,一大隊的弓弩手頓時便沒了用處。
五十重甲盾兵如鋼鐵洪流般向對方的盾牌撞去,霎時對方的盾陣,就撕開一道又一道的口子,敵方的長矛兵也暴露在重甲兵前。
看到前方的騷亂,徐長庚命重甲兵前往支援。後方的張寧遠看到,對方陣營有一段處於騷亂狀態,張寧遠立刻下令從兩側包抄殲敵。
……
片刻後,徐長庚的隊伍就被消磨的僅剩幾名重甲兵,敗局已定。而此時的政訓隊在經過激烈的戰鬥後基本上也隻剩百餘人不到的樣子。
接下來後備一隊對戰二大隊。雙方見過前麵的交戰後,也不再講究什麽戰術戰法,直接盾兵對盾兵,長矛兵對戰長矛兵、弓駑兵對弓駑兵。半個時辰不到,雙方基本上就沒剩下幾人。算是平局。
後備二隊直接輪空了。
此次對戰,政訓隊列取得第一,一眾將士臉上頗為自豪。
“以後,實戰對抗訓練會半年舉行一次,獲勝的隊伍待遇上浮兩成,其他諸隊也不要氣餒,多訓練、多總結。本將期待你們下一次的精彩表現。”
“其餘諸隊,若是有人覺得可以在體能、武藝、弓馬、識字、營陣、軍規、軍事常識等方麵勝過政訓隊之人,可隨時挑戰對方,過半科目優於對方即為勝。”
“但是,一個人一個月隻有一次挑戰的權利。勝者留在政訓隊,輸者留在其他隊伍。”
結束訓話後,劉卓令人安排眾傷號一一治療,幸好眾人都是皮外傷,沒有什麽大礙。
接下來的幾日,劉卓也隨著眾將士一起訓練,甚至有時候劉卓的訓練強度是眾人的一倍。
劉卓之所以高強度訓練,一方麵是因為自己身體素質是普通人的兩倍多,普通訓練起不到作用;另一方麵也是劉卓太年輕,精力過於旺盛,隻能通過鍛煉發泄多餘的力氣。
政訓隊眾將士看到自家公子如此威猛,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頓時,劉宅場地附近,掀起了一股訓練狂潮。
鑒於大、小校場的軍士訓練趨於一致,劉卓開始了長期兩點一線的督導訓練生活。有時早上去大校場指導訓練,有時去小校場那邊,忙的可謂是焦頭爛額。主要也是戚大帥練兵之法涉及太廣了。
就在這一日又一日的訓練生活中,劉卓迎來了自己結婚後的第一個春節。
劉卓也早早的讓自家媳婦準備護衛、管事的過年福利。
因為所招兵員都是山西兵,且眾將士距家也不遠。
劉卓實行了“輪休製”,即今年這批將士迴家過節;明年另一批將士迴家過年。
還有一部分將士是孤兒,劉卓則從餉銀方麵給了些補償。基本上方方麵麵都照顧到了。
明朝的春節,正旦,也即元旦,固定的是放假五天;元宵節放假十日。
劉卓為了省去眾將士來迴奔波,直接給將士放假二十多日。這一舉措,瞬間取得了所有將士的擁護,眾人心中無不感激涕零。
明朝的春節活動,可謂是精彩豐富,各種活動層出不窮。
其與前世的春節大致類似,並無過大差別。
看雜技表演、聽戲曲、各種祈福活動、吃小吃等等。各家各戶吃餃子、放煙火、製作元宵、準備百事大吉盒、祭祖。
在春節的前幾日,劉卓也空下功夫與自家媳婦在書房舞文弄墨,寫了不少的春聯。
春聯出現在明朝,因為朱元璋頒布了一條諭旨,令家家戶戶都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迎接新的春天,這也在日後成為各家各戶的習慣。
鑒於遼州縣城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春節活動,劉卓提議眾人返迴太原府過年以便眾人欣賞各種表演。
劉父與董映雪強力反對,劉父因為今年已經去過太原府,還待了兩月,劉父堅決不去。
自家媳婦則說,元旦第二天得迴去娘家,一來一迴全在趕路,說什麽都不同意。遊玩的計劃還沒有實施,就胎死腹中了,劉卓對此十分鬱悶。
家中的瑣事,父母處理了。春節的年貨,商行的管事送來了。管事、護衛的福利,劉父一並解決了。
家中的各種事情劉卓好像都插不上手,隻好迴房與媳婦訴說。
董映雪笑了笑,然後拉著劉卓在書房看書。這段日子,劉卓天天與媳婦膩在一起。兩人時而時吟詩作對,時而揮毫潑墨,時而卿卿我我,如神仙日子一般。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劉卓帶著媳婦已經從董府迴來。
將身邊瑣事處理完畢後,劉卓又重返大校場,校場內人數不多,大概有著七、八百人的樣子。
劉卓也不管是哪個隊的,一塊拉來操練。
冬泳、負重訓練、軍中比武等,劉卓在訓練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練兵之法。
劉卓就遵從一個思想,兵不在多,貴在精。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真不知道你為什麽總是喜歡舞槍弄棒。你若是想領軍打仗的話,可以考取武官一途的舉人、狀元啊。非要考取文官一途的舉人、秀才,實屬有些不倫不類的。”董映雪感慨道。
“這有啥的,能考就考了。後來不想考了就不考了。這不正是孔夫子提倡的隨心所欲不逾矩嗎?”劉卓笑著迴道。
劉卓所招兵員目前的平均年齡在二十歲,其實劉卓預想最好的兵員年齡十八歲。
十八歲,身體各方麵基本都發育差不多了,在大量的訓練之下,也不會有什麽損傷。
但是,如今的這個條件,也就隻能將就了。
劉卓的設想中,兩個大隊與政訓隊平時所訓練多一些。兩個後備隊則從事安營結寨、戰場工事、輜重運輸、埋鍋造飯等輔助類型工作多一些,當然後備營也可以向三隊任何一人挑戰。
萬曆四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距離薩爾滸之戰爆發也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劉卓雖然著急,也沒有辦法。
薩爾滸之戰失敗的原因有萬曆皇帝的多番催促,也有楊鎬愚蠢的戰略部署,還有就是兵備不足。
到了萬曆朝時期,大明財政也出了問題,國庫沒有銀子,萬曆帝隻能命令盡快結束戰事。
此外,明軍雖號稱有四十七萬的大軍,但實際上,紙麵的兵力二十多萬。
而且,各軍吃空餉嚴重(山海關總兵杜鬆,兵力也就兩萬左右,薩爾滬之戰明軍四個總兵出兵),實際兵力遠遠低於紙麵上的。
薩爾滸之戰,明軍最多可能就七、八萬左右。
戰略上存在問題,兵力上沒優勢,並且士兵甲胄、武器裝備缺乏保養,操練不足。
士兵欠餉嚴重,部分士卒年齡過大,戰力遠遠不敵後金八旗軍。薩爾滸之戰後,明朝與後金之間攻守易形,明軍在戰略上處於防守的位置。
明朝官軍,曆來都有吃空餉的習慣。嘉靖期間,韃靼兵犯北京,而北京城內的禁軍才四萬多,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殘,吃了三分之二的空餉。
大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初,士兵還能拿到糧餉。但隨著文官掌權,不斷壓製武將,以及將官的克扣,許多士兵幾乎從來沒有滿餉。
即便是明朝滅亡前,給士兵的餉銀折合下來也才一個月二兩銀子。
大明朝到了後期,問題太多了,簡直就到了層出不窮的地步。即便有著一個一個的能臣、名臣,依舊無法挽迴垂垂老矣、日薄西山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