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迴屋後就在考慮將護衛與以後的軍士之間區分開來。這個是必須要做的。護衛的職責是保護主家、護衛主家,其與與軍人上馬殺敵不一樣。
想到如此,劉卓抄起筆,在紙張上寫寫畫畫。
護衛跟隨時間久了,年限各有不同,可以此發放薪資。
就劉家目前的護衛規模,絕對是足夠了,父親此番前去太原府,所要解決的應是官身。
一連幾天,劉卓都呆在書房,也不出去。就在思考護衛現今的問題與軍士的製度。
劉父在太原府待了近兩個月後,才返迴劉家。剛到家中,劉父就吩咐下人找來劉卓。
“你可以知為父這次去太原府為何這般曠日持久,為父托人尋到山西巡撫與總兵,經過一番運作給你謀了個遊擊將軍的閑散職務。”
“你可別小瞧這個職位,若非為父借助了商會的影響,此行最多也就隻能給你討個守備的官職。”
“雖然你已經有了舉人的功名,可以做文官,但是你現今要訓練護衛,這個職位對你來說是最為合適不過的。”
“在我大明朝,遊擊將軍好歹也是領軍一方的將領。你今後行事,可要萬般小心些,莫讓人抓了把柄。武將的地位在我大明朝還是太低了,被一幹的文臣肆意打壓。”劉父一臉疲憊道。
“多謝父親大人。眼看父親大人都這般年紀了,還處處為我考慮。孩兒心中愧疚難當。父親能為孩兒爭取到遊擊一職,孩兒已經心滿意足了。”劉卓見劉父一臉的疲態,心疼道。
“別高興太早,朝廷可不會給你一兵一卒,也不會給你任何糧草器械。一切一切都還需要你來籌謀。”
“山西總兵收到銀子後,承諾不會過多的限製你。我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劉父將所知一一詳盡告訴劉卓。
“孩兒再次謝過父親大人。”劉卓感激不已,激動萬分。
自幼時,便受到劉父、劉母無微不至的照顧,長大後劉父為了劉卓心中所想更是全力支持。這一刻,劉卓心中那顆冰冷的心被觸動,一絲絲的暖意湧向全身,頓時淚流滿麵。
劉父見自家孩子如此,便輕聲道:“你都成親了,是大人,莫要如此,讓人看了笑話。”
劉卓聽了父親的勸說,才擦了擦眼淚,控製了自己的心情。
“以後你生了孩子,為父就在家給你帶孩子。”劉父笑著道。
“父親放心,以後一定多生幾個。”劉卓迴複。
兩人交談沒幾句後,劉父就讓劉卓退下了。
迴房後,劉卓家自家媳婦收拾好要好出去,問道:“你這會去哪啊?”
“許久沒有向公公婆婆請安了,正好公婆迴來,我過去請安。”董映雪一副乖巧的樣子。
“不用了,他們在太原待了兩個月,一路舟車勞頓的,明日晚些時候再去吧。”劉卓勸著自家媳婦。
“好吧。夫君,你臉上是有什麽東西?你是不是和父親吵架了。”董映雪一臉著急的問。
“哪有,隻不過多說了些事情。對了,我對商行的護衛的製度,做了番調整。你看看有何補充的。”
董映雪接過改動的方案,翻看著,不時皺眉,然後眉頭又舒展開來。
將整個方案看完後,董映雪才開口:“夫君針對護衛製定的為商行護衛二十年就退休,這個製度確實不錯,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護衛隊的戰力。”
“但是由劉家每年出一部分銀兩供養,這個我覺得不妥,劉氏商行護衛、管事何止千人,如果到時候都由商行承擔,對整個劉家、商行負荷太大,我不同意。”
“你最好也不要給父親大人開這個口,你招收的這批護衛年輕,年長的護衛隊全在父親那邊,你最好慎重再慎重。”
“我現在隻是和你溝通,還不敢施行。你私下也問問那些年齡頗大的護衛,看他們有什麽想法或者要求。然後我們再商量溝通。”劉卓一副大度的模樣。
“我知道夫君是善心,但是人有時候好心泛濫了,就沒人覺得你好心,反而以此為常態。”
“其他商行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你如果按照你的方案這樣做,夫君想過沒有,你會受到其他商行的敵視。長此以往,劉氏商行可就……。”
“娘子,我以後絕不再提。”
“娘子,父親大人給我捐了個遊擊,商行之事我以後就顧不來了,以後還得娘子多為父親分擔些商行事務。”劉卓向媳婦解釋。
“這下可隨了夫君的心思,天天在外折騰。”董映雪埋怨道。
劉卓笑嗬嗬的不再說話。
沒多久,劉卓令護衛叫來吳俊、張寧遠二人,開口道:“今日的突擊檢查,你們覺得自己做得怎麽樣?”
吳俊看著一旁的張寧遠不說話,便率先開口道:“中規中矩,我喊了多次之後,護衛才開始結隊列陣。如果,來的是敵人,今日損失絕對不少。”
劉卓冷笑道:“你看的倒明白。張寧遠,你呢?”
“屬下就是對突然現身的騎兵,有些疑慮,所以表現略顯遲鈍。”
張寧遠望著發怒的劉卓,略微低頭,苦笑著說道。
“你們兩人自小就在我身邊讀書、練武、學習兵事,我的心思你們不知道嗎?今日,如果是一個無關之人表現如此,我會嘉獎他們。但今日是你們二人,我就不得不做出略微懲罰了。”劉卓麵無表情地看向二人。
“還有,我已經是朝廷的遊擊將軍。你二人不是從小就崇拜戚帥,想要跟戚帥一樣殺敵報國。我給你們機會,以後拚命練本事,練不死就往死裏練。”
“盛唐時期,步兵上馬就是騎兵,下馬就是步兵。無論是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等軍隊,在大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唐軍、唐人。”
“盛唐舉世無敵,唐人的風骨、唐朝的繁榮是唐軍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打出來的。在此,我希望望你們謹記,不要因為一點收獲就沾沾自喜,不要因為一點成就就固步自封。”
“前人能做到,你們憑什麽說自己做不到。做不到的就是廢物,我這裏不收廢物。”劉卓時而激情滿滿,時而略有遺憾,時而振奮人心。
吳俊、張寧遠看到自家公子如此慷慨激昂,不禁暗暗提高了對日後護衛訓練的標準,也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迴去把我的原話傳給其他士兵,還有我劉卓手下,不養廢物,誰要是承受訓練不住退出,我第一個同意。”
第二日,眾人提前集合訓練,每個人臉上也多了一股不服輸的勁。眾人將自家公子對自己的不滿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訓練。
轉眼,一眾士兵在日複一日的訓練中就這麽撐過來了。
劉卓也在一月之期將滿之前,開始了對“政訓隊”的訓話:
“自騎兵突擊檢驗後,眾將士的日夜苦訓,本將都看在心中。眾將士可知,稱你們為“政訓隊”是何用意?”
“今日本將就告訴你們,政訓與整訓音相同,字麵意思就是整編訓練,以後但凡有新人入伍,皆由爾等整編訓練。”
“此外,最重要的是你們負責新軍的思想教育;你們整訓隊是軍中的靈魂所在;同時你們也是戰場上軍法的執行者;更是所向披靡的象征。”
“今日,你們是政訓隊,來日你們就會自成一營、一軍。無論是待遇,亦或武備,政訓隊都是所有隊伍中的最好的。你們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你們要鏟平其他隊伍無法解決的困難。”
“現在,本將給你們機會,最後的退出機會。怕死者、畏而不前者、不遵號令者,限一刻鍾內出列離場。”
“現在若不退場,戰場之上若不聽從號令,那就是掉腦袋的事情。爾等可要考慮清楚了。”
一刻鍾後,劉卓望著台下眾軍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爾等既然選擇留下,那本將就不再廢話。希望日後還能見到諸君在此。今日,眾將士且休息一番,吃飽喝足。”
“明日,本將帶你們出去一展雄威。”
劉宅隔壁院內,眾人紛紛落座,吳俊坐在一旁望著張寧遠詢問:“寧遠兄,公子不會帶我等去訓練場與徐長庚、王北風對抗吧。他們二位可是跟隨公子的老人啊,從小看著公子長大。”
“我心不安。”
張寧遠道:“我也是。這幾日,底下的這撥人簡直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我真怕練出啥問題了。這就到檢驗成果的時候了,大家是騾子是馬都拉出來遛一遛,我可是興奮的很哪。”
“你可別興奮過頭了,公子可說了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
“放心吧,跟隨公子這麽多年,公子的脾氣多少還是知道點的。”
兩人就在這一桌你聊一句,我說一句。
夜色也漸漸暗淡下去。
劉卓讓各營將士對抗的想法,很大程度是借鑒前世的記憶。但是,早在嘉靖年間,戚繼光訓練士卒時就率先鼓勵士兵兩相對打,贏者有獎勵,輸的有懲罰。
前世,多數網友都認可戚繼光的能力在明代的將領中排名前五。網友之所以認可戚繼光的地位,主要在於他有一項無人可比的能力“練兵能力”。
想到如此,劉卓抄起筆,在紙張上寫寫畫畫。
護衛跟隨時間久了,年限各有不同,可以此發放薪資。
就劉家目前的護衛規模,絕對是足夠了,父親此番前去太原府,所要解決的應是官身。
一連幾天,劉卓都呆在書房,也不出去。就在思考護衛現今的問題與軍士的製度。
劉父在太原府待了近兩個月後,才返迴劉家。剛到家中,劉父就吩咐下人找來劉卓。
“你可以知為父這次去太原府為何這般曠日持久,為父托人尋到山西巡撫與總兵,經過一番運作給你謀了個遊擊將軍的閑散職務。”
“你可別小瞧這個職位,若非為父借助了商會的影響,此行最多也就隻能給你討個守備的官職。”
“雖然你已經有了舉人的功名,可以做文官,但是你現今要訓練護衛,這個職位對你來說是最為合適不過的。”
“在我大明朝,遊擊將軍好歹也是領軍一方的將領。你今後行事,可要萬般小心些,莫讓人抓了把柄。武將的地位在我大明朝還是太低了,被一幹的文臣肆意打壓。”劉父一臉疲憊道。
“多謝父親大人。眼看父親大人都這般年紀了,還處處為我考慮。孩兒心中愧疚難當。父親能為孩兒爭取到遊擊一職,孩兒已經心滿意足了。”劉卓見劉父一臉的疲態,心疼道。
“別高興太早,朝廷可不會給你一兵一卒,也不會給你任何糧草器械。一切一切都還需要你來籌謀。”
“山西總兵收到銀子後,承諾不會過多的限製你。我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劉父將所知一一詳盡告訴劉卓。
“孩兒再次謝過父親大人。”劉卓感激不已,激動萬分。
自幼時,便受到劉父、劉母無微不至的照顧,長大後劉父為了劉卓心中所想更是全力支持。這一刻,劉卓心中那顆冰冷的心被觸動,一絲絲的暖意湧向全身,頓時淚流滿麵。
劉父見自家孩子如此,便輕聲道:“你都成親了,是大人,莫要如此,讓人看了笑話。”
劉卓聽了父親的勸說,才擦了擦眼淚,控製了自己的心情。
“以後你生了孩子,為父就在家給你帶孩子。”劉父笑著道。
“父親放心,以後一定多生幾個。”劉卓迴複。
兩人交談沒幾句後,劉父就讓劉卓退下了。
迴房後,劉卓家自家媳婦收拾好要好出去,問道:“你這會去哪啊?”
“許久沒有向公公婆婆請安了,正好公婆迴來,我過去請安。”董映雪一副乖巧的樣子。
“不用了,他們在太原待了兩個月,一路舟車勞頓的,明日晚些時候再去吧。”劉卓勸著自家媳婦。
“好吧。夫君,你臉上是有什麽東西?你是不是和父親吵架了。”董映雪一臉著急的問。
“哪有,隻不過多說了些事情。對了,我對商行的護衛的製度,做了番調整。你看看有何補充的。”
董映雪接過改動的方案,翻看著,不時皺眉,然後眉頭又舒展開來。
將整個方案看完後,董映雪才開口:“夫君針對護衛製定的為商行護衛二十年就退休,這個製度確實不錯,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護衛隊的戰力。”
“但是由劉家每年出一部分銀兩供養,這個我覺得不妥,劉氏商行護衛、管事何止千人,如果到時候都由商行承擔,對整個劉家、商行負荷太大,我不同意。”
“你最好也不要給父親大人開這個口,你招收的這批護衛年輕,年長的護衛隊全在父親那邊,你最好慎重再慎重。”
“我現在隻是和你溝通,還不敢施行。你私下也問問那些年齡頗大的護衛,看他們有什麽想法或者要求。然後我們再商量溝通。”劉卓一副大度的模樣。
“我知道夫君是善心,但是人有時候好心泛濫了,就沒人覺得你好心,反而以此為常態。”
“其他商行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你如果按照你的方案這樣做,夫君想過沒有,你會受到其他商行的敵視。長此以往,劉氏商行可就……。”
“娘子,我以後絕不再提。”
“娘子,父親大人給我捐了個遊擊,商行之事我以後就顧不來了,以後還得娘子多為父親分擔些商行事務。”劉卓向媳婦解釋。
“這下可隨了夫君的心思,天天在外折騰。”董映雪埋怨道。
劉卓笑嗬嗬的不再說話。
沒多久,劉卓令護衛叫來吳俊、張寧遠二人,開口道:“今日的突擊檢查,你們覺得自己做得怎麽樣?”
吳俊看著一旁的張寧遠不說話,便率先開口道:“中規中矩,我喊了多次之後,護衛才開始結隊列陣。如果,來的是敵人,今日損失絕對不少。”
劉卓冷笑道:“你看的倒明白。張寧遠,你呢?”
“屬下就是對突然現身的騎兵,有些疑慮,所以表現略顯遲鈍。”
張寧遠望著發怒的劉卓,略微低頭,苦笑著說道。
“你們兩人自小就在我身邊讀書、練武、學習兵事,我的心思你們不知道嗎?今日,如果是一個無關之人表現如此,我會嘉獎他們。但今日是你們二人,我就不得不做出略微懲罰了。”劉卓麵無表情地看向二人。
“還有,我已經是朝廷的遊擊將軍。你二人不是從小就崇拜戚帥,想要跟戚帥一樣殺敵報國。我給你們機會,以後拚命練本事,練不死就往死裏練。”
“盛唐時期,步兵上馬就是騎兵,下馬就是步兵。無論是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等軍隊,在大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唐軍、唐人。”
“盛唐舉世無敵,唐人的風骨、唐朝的繁榮是唐軍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打出來的。在此,我希望望你們謹記,不要因為一點收獲就沾沾自喜,不要因為一點成就就固步自封。”
“前人能做到,你們憑什麽說自己做不到。做不到的就是廢物,我這裏不收廢物。”劉卓時而激情滿滿,時而略有遺憾,時而振奮人心。
吳俊、張寧遠看到自家公子如此慷慨激昂,不禁暗暗提高了對日後護衛訓練的標準,也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迴去把我的原話傳給其他士兵,還有我劉卓手下,不養廢物,誰要是承受訓練不住退出,我第一個同意。”
第二日,眾人提前集合訓練,每個人臉上也多了一股不服輸的勁。眾人將自家公子對自己的不滿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訓練。
轉眼,一眾士兵在日複一日的訓練中就這麽撐過來了。
劉卓也在一月之期將滿之前,開始了對“政訓隊”的訓話:
“自騎兵突擊檢驗後,眾將士的日夜苦訓,本將都看在心中。眾將士可知,稱你們為“政訓隊”是何用意?”
“今日本將就告訴你們,政訓與整訓音相同,字麵意思就是整編訓練,以後但凡有新人入伍,皆由爾等整編訓練。”
“此外,最重要的是你們負責新軍的思想教育;你們整訓隊是軍中的靈魂所在;同時你們也是戰場上軍法的執行者;更是所向披靡的象征。”
“今日,你們是政訓隊,來日你們就會自成一營、一軍。無論是待遇,亦或武備,政訓隊都是所有隊伍中的最好的。你們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你們要鏟平其他隊伍無法解決的困難。”
“現在,本將給你們機會,最後的退出機會。怕死者、畏而不前者、不遵號令者,限一刻鍾內出列離場。”
“現在若不退場,戰場之上若不聽從號令,那就是掉腦袋的事情。爾等可要考慮清楚了。”
一刻鍾後,劉卓望著台下眾軍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爾等既然選擇留下,那本將就不再廢話。希望日後還能見到諸君在此。今日,眾將士且休息一番,吃飽喝足。”
“明日,本將帶你們出去一展雄威。”
劉宅隔壁院內,眾人紛紛落座,吳俊坐在一旁望著張寧遠詢問:“寧遠兄,公子不會帶我等去訓練場與徐長庚、王北風對抗吧。他們二位可是跟隨公子的老人啊,從小看著公子長大。”
“我心不安。”
張寧遠道:“我也是。這幾日,底下的這撥人簡直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我真怕練出啥問題了。這就到檢驗成果的時候了,大家是騾子是馬都拉出來遛一遛,我可是興奮的很哪。”
“你可別興奮過頭了,公子可說了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
“放心吧,跟隨公子這麽多年,公子的脾氣多少還是知道點的。”
兩人就在這一桌你聊一句,我說一句。
夜色也漸漸暗淡下去。
劉卓讓各營將士對抗的想法,很大程度是借鑒前世的記憶。但是,早在嘉靖年間,戚繼光訓練士卒時就率先鼓勵士兵兩相對打,贏者有獎勵,輸的有懲罰。
前世,多數網友都認可戚繼光的能力在明代的將領中排名前五。網友之所以認可戚繼光的地位,主要在於他有一項無人可比的能力“練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