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想到就辦,第二天常朝後,趙佶召見章惇、呂惠卿、蔡卞。這三人都是新黨,而且相對都是比較強硬的。


    趙佶開口就問道:“關於李乾德的挑釁,樞密院作何看法?”


    章惇說道:“官家,李乾德之事,臣以為一來是向占城增加提供軍器的數額,還有就是協助占城訓練軍隊,據駐占城的指揮使報告,占城軍隊軍紀鬆懈,完全不成行伍,臣以為還可以從禁軍選一營教頭,訓練占城軍隊。同時在廣南西路整頓禁軍,招募廂軍,修造戰船,威懾交趾。”


    趙佶點點頭說道:“以樞密院看,廣南西路的武備還有什麽缺失的?”


    章惇想了想,有些欲言又止,趙佶說道:“有什麽事,章樞相直言便是,不必諱言。”


    趙佶想著,廣南西路的禁軍恐怕也是一塌糊塗,關於這點,趙佶其實也能接受,畢竟與交趾的戰事已經停歇多年,禁軍鬆懈也是正常。


    章惇說道:“官家,廣南西路禁軍為南方諸路禁軍之冠,下轄兩將,雖然在裝備上還比不過北方禁軍,但是軍器完整,且善於在煙瘴之地作戰,可算一支強軍。但是廣南西路私兵眾多,久之必為大患。”


    趙佶有些好奇道:“廣南西路為何還有私兵?本朝一向不準私兵,何來私兵一說。”


    章惇說道:“官家,當初為了抵禦交趾入侵,先帝曾經準允廣南西路各部族興辦團練,朝廷給他們團練或防禦使的官職,讓他們將部族編練為土兵,還有地方豪強,當時為了提升廣南西路的兵力,也準允地方豪強興辦團練,官府給與這些豪強官職,據樞密院統計,廣南西路各種私兵不少於三萬,朝廷經製之兵不過一萬餘。”


    章惇這麽說,讓趙佶有些憂慮,私兵對於統一國家來說是絕不允許的,趙佶更不會允許誰擁有私兵,趙佶說道:“私兵絕不可取,敕令楊謹、蔣之奇,對廣南西路的私兵逐步收編,劃到廂軍裏去,同時增加廣南西路禁軍軍額,私兵比朝廷經製之兵還多,真是咄咄怪事!”


    章惇也說道:“官家說得是,樞密院會督促楊謹和蔣之奇收編地方私兵,但是此事萬不可操切,否則一旦生出事端,就會給交趾理由。”


    趙佶笑笑說道:“交趾還是沒被打痛,既然李乾德想要跳出來,就必須給他一點顏色看看,敕令楊謹,讓水軍巡邏,打擊海盜,吾不想看到交趾有一條船。”


    章惇點頭領命,趙佶問道:“交趾既然不安分,是否可以利用大理牽製?”


    三位重臣有些摸不著頭腦,覺得趙佶有些過於天馬行空了。因為大宋一直抱有恢複“漢唐舊疆”的政治目標。例如太宗北伐,神宗開邊等曆史事件都是這一觀念的直接反映。但是對於大理,大宋並不感興趣。


    雖然太祖皇帝遣王全斌破後蜀時玉斧畫疆,和大理確定了疆界,但是大宋從建立開始就對大理的態度非常冷淡。對大理的了解也極為有限。


    一直到1055年,大宋建國都快一百年了都未與大理國有直接通使,當年是因為據說儂智高反叛失敗逃入大理才不得不遣使大理“購智高”。此時因為斷交太久,兩國交往非常不暢,到了“語皆重譯,行百日乃通”的地步。1076年,大理國第一次主動遣使來北宋進貢,大宋也並不把它當做常貢國家看待“亦不領於鴻臚”。甚至一直到南宋,都並不接受大理國主動表示出的親近,多次拒絕其赴闕納貢的請求,僅僅是因為時局所迫需要向西南夷買軍馬才不得不與大理產生文書來往,態度之冷淡可謂是中國史上罕見(大宋真正冊封大理國王僅有趙佶時期的段和譽一例而已,大宋肯給國王封號也代表著不認為大理屬於漢唐舊疆,這點與交趾對比尤為明顯。)真正做到了讓大理國“欲臣不得”。


    說白了,大宋連與其產生聯係的興趣都沒有,一直冷處理與大理的關係,順便防備重演南詔的禍事而已,根本不可能有心去策劃攻打大理。隨著宋太宗雍熙北伐失敗後,大宋的外交政策轉入消極,對大理產生想法就更不可能了。大宋君臣對大理根本就不屑於了解,關於大理的資料也都是隻言片語。


    雖然大理一直比較恭順,但是大宋並不想和大理發生直接聯係,對於大理也是不願了解,也就是這些年,與大理有些聯係,準許大理朝貢。趙佶問道:“樞密院可曾了解過大理軍隊?”


    章惇隻得含糊的說道:“官家,大理軍隊,與南詔時差不多。”大宋對大理幾乎是一無所知,但是皇城司有一些消息,從中可以窺見大理的情況。


    大理對內對外戰爭不如南詔頻繁,軍隊規模也不如南詔龐大。第一,無論是在兵種還是數量上,大理國軍隊都與南詔相與領頑,基本上不存在弱於南詔的狀況,第二,說大理國沒有軍力向別的地方攻掠,這不是事實。從國內、國外有關的史籍記載可知,大理國軍隊曾經先後遠涉今貴州西部、越南北部以及緬甸北部諸地,說明大理是有力量進行域外作戰的。而且,從元初鬢貧軍被蒙古倚重東征西討、所向克捷來看,大理國常備軍的戰鬥力絕對不弱,第三,大理國沒有對大宋發動軍事行動,是雙方相互克製的理想結果,與軍事力量的強弱沒有關係。


    趙佶想來,大理軍隊應該是善於山地作戰的一支勁旅,若是能夠用於對付交趾,那就會極大的減少宋軍的壓力,而且大理出產銅和馬匹,這都是大宋緊缺的。


    當務之急 ,是要遣使大理,看看大理虛實,趙佶說道:“吾想以蔡卿為檢校禮部尚書、大理宣慰使,出使大理,看看大理虛實,段氏是否被高氏架空,能否與之聯手,共圖交趾。”


    蔡卞領旨後,趙佶吩咐呂惠卿道:“三司今歲要對水軍增加撥款,添造戰船,尤其是千料以上的戰船,以備不時之需!”


    呂惠卿隻得苦笑著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