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不過幾年的長安城,布局上大致仿照了前朝的坊市格局。連坊市的名字都幾乎一般無二。
距離朱雀大街不過隔了一個安仁坊的長興坊內,有一座四進的宅院。
占據一個開間的金柱大門。雖然在本坊內算不得數一數二的大宅,但是相比於朱雀大街再往南去的坊市裏的的民宅,就顯得極為氣派了。
金柱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塊碩大的匾額,上麵鎏金的“定遠將軍府”幾個大字,筆力雄健非凡。
此處宅院正是十年之前,就在大雍邊軍中聲名鵲起的少壯派將領李文朗的府邸。
原本以李文朗的資曆品級以及收入來看,無論如何也是買不起如此規製的府邸的。但是趙崇大筆一揮之間,便將此處賜了出去。
朝中那些心裏清楚這位李將軍十年前在渭水之濱一場血戰後遭遇的文臣武將,對於皇家如此的厚賜,倒也沒有人出頭反對。
但是李文朗已經領軍北去了。這座賜下已經十年了的宅院,正主卻連一日也沒有住過。
此時住在宅子裏的主人隻有李大眼以及長子一家,和二兒媳婦柳曉霜。其餘的就是近年來,不斷添置的下人了。
李大眼如今年歲漸高,加上年輕時從軍的經曆,以及壯年過後的那一次十餘年的攜家流亡,給本就不怎麽結實的身體留下了些暗疾。
今年好不容易熬過了關中的冬天,卻在倒春寒的時候,受了些風寒。身體竟然日漸消瘦起來,不過半月間就已經臥床不起,連精神也大不如前,甚至最後開始有些神智不清了。
長安城中有名的郎中也請了幾位前來診治,但是幾位郎中都無一例外的搖頭委婉示意家人可以準備後事了。
長子李文山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手足無措。
由於擔心下人伺候的不夠周全,這連月來全靠著長房媳婦竺小珊,和留在家中的二兒媳婦柳曉霜輪流守夜,伺候在床前。
這一日清晨李大眼突然清醒了過來,還張口要起了米粥來。喜的竺小珊一邊吩咐灶上準備,一邊譴人喊了相公李文山前來。
“相公,阿爺今日精神有些大好。是否再請郎中前來查看一番?”李文山剛剛跨進父親李大眼所住的正房次間,妻子竺小珊就驚喜的問道。
“不必了,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不要再折騰了。”李大眼不等長子答話,顫巍巍的拜了拜手。然後示意長子上前,扶自己半坐起來。
李文山扶起老人的時候,竺小珊也連忙上前,在李大眼的背後墊進了一床卷起的小棉被。有了棉被支撐,半坐在榻上,也就舒服多了。
“爹這一輩子,沒有多大出息。也沒能給你們兄弟幾個掙下偌大的家業。好在你們幾個也都爭氣。沒有讓我操上什麽閑心。反是讓爹在老來之後,還享到了十幾年的清福。
這輩子也滿足了。
如今來日無多,就是想見見老二,老三了。老大,你能否修封家書,讓他們迴來一趟啊?”李大眼坐穩了身子,眼光在李文山的身上看了半響之後,還是有些期待的問道。
“爹,三弟已經十年未歸。這些年,我也陸續寫過幾封家書。可是都石沉大海一般,沒有迴音。三弟臨走時,特意囑咐過,讓我照顧好爹和娘親。可先是娘親前些年憂思過度,鬱鬱而終。
如今爹你身體又如此,都是孩兒有愧未能盡倒孝心。”李文山聞言,聽出父親話中的悲意,頓時心如刀絞一般。但也隻能伏在床下低聲啜泣道。
“哦,老三軍務繁忙,咱也不好打擾。畢竟是在為國效力。軍國大事,豈能因私而廢公。”李大眼緩緩的說道。
說完歇了片刻,又道:“那老二昵?前些年還有家書送迴來。說是當上了都指揮,手底下也指揮上了百餘步卒。這官職不及老三,想來應該有暇迴來一趟的吧?”
“這?”李文山隻感到心中微微發苦。麵對老態盡顯的父親,卻又不忍說出真相。也就隻能自己在心裏泛著苦楚了。
“唉,也罷,不說他兩了。
老大,把老三家的和孩子們都叫進來,爹想看看孫子孫女們了。順便去趟柴房,將那柄從瓊州帶來的柴刀拿過來給我。”李大眼說了半響的話,精神依舊沒有疲乏。
反倒饒有興趣的念叨起了幾位孫子孫女們了。
李文山忙收住了些悲意,迴身吩咐了一聲伺候在外的下人。不過片刻,剛剛睡下的二兒媳婦柳曉霜和幾名孩童邊依次走了進來。最先進來的孫輩是一名虎頭虎腦的男孩子,手裏捧著一柄已經禿了小半刀身的柴刀。
正是李文山之子,李家三代長孫李南星。
刀柄上更是覆蓋了厚厚的一層汗漬和抹布混合在一起的黑色的汙垢。
“你們都是孝順孩子,知道你們孝順,但爹後事就不要鋪張了,也不要陪葬。就在你們娘親的墳邊掏個穴井就好。爹隻要帶上這把柴刀就夠了。”李大眼伸手接過長孫遞過來的柴刀放在了床邊。
伸手摸了摸虎頭虎腦的長孫李南星的腦袋,又一一的摸了一遍站在床前的幾位孫輩腦袋後,對著長子李文山以及兩位兒媳吩咐道。
“爹!”三人頓時淚如雨下。心裏明白,今日乃是迴光返照,剩下的時日真的就不多了。
“哭什麽?你們弟兄三人中,隻有你的脾氣最不像我。不想三子中,到最後給我送終的卻偏偏是你一人!老三的脾氣倒是和我一樣,卻十年不能相見,往後怕也是見不到了。
老二脾氣最好,就是悶了些!”李大眼越說聲音越小。說道最後,幾乎不能聞聲。眼睛裏的神采,也驟然熄了下去。
“爹,爹!孩兒這就修書,叫二弟三弟迴來。爹,你一定要等著啊。”李文山一時大慟。隻覺得心口像是壓上了一塊巨石一般的幾乎喘不過氣來。
“老大啊,爹昨夜夢到老二了。
夢到老二的家怎麽還在瓊州。而且還和爹說,和魏帥是鄰居。還指給爹看,說是隻隔著十幾道巷子。”李大眼神智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說完,幹枯的眼睛裏滑出了兩道明顯的淚痕來。
距離朱雀大街不過隔了一個安仁坊的長興坊內,有一座四進的宅院。
占據一個開間的金柱大門。雖然在本坊內算不得數一數二的大宅,但是相比於朱雀大街再往南去的坊市裏的的民宅,就顯得極為氣派了。
金柱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塊碩大的匾額,上麵鎏金的“定遠將軍府”幾個大字,筆力雄健非凡。
此處宅院正是十年之前,就在大雍邊軍中聲名鵲起的少壯派將領李文朗的府邸。
原本以李文朗的資曆品級以及收入來看,無論如何也是買不起如此規製的府邸的。但是趙崇大筆一揮之間,便將此處賜了出去。
朝中那些心裏清楚這位李將軍十年前在渭水之濱一場血戰後遭遇的文臣武將,對於皇家如此的厚賜,倒也沒有人出頭反對。
但是李文朗已經領軍北去了。這座賜下已經十年了的宅院,正主卻連一日也沒有住過。
此時住在宅子裏的主人隻有李大眼以及長子一家,和二兒媳婦柳曉霜。其餘的就是近年來,不斷添置的下人了。
李大眼如今年歲漸高,加上年輕時從軍的經曆,以及壯年過後的那一次十餘年的攜家流亡,給本就不怎麽結實的身體留下了些暗疾。
今年好不容易熬過了關中的冬天,卻在倒春寒的時候,受了些風寒。身體竟然日漸消瘦起來,不過半月間就已經臥床不起,連精神也大不如前,甚至最後開始有些神智不清了。
長安城中有名的郎中也請了幾位前來診治,但是幾位郎中都無一例外的搖頭委婉示意家人可以準備後事了。
長子李文山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手足無措。
由於擔心下人伺候的不夠周全,這連月來全靠著長房媳婦竺小珊,和留在家中的二兒媳婦柳曉霜輪流守夜,伺候在床前。
這一日清晨李大眼突然清醒了過來,還張口要起了米粥來。喜的竺小珊一邊吩咐灶上準備,一邊譴人喊了相公李文山前來。
“相公,阿爺今日精神有些大好。是否再請郎中前來查看一番?”李文山剛剛跨進父親李大眼所住的正房次間,妻子竺小珊就驚喜的問道。
“不必了,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不要再折騰了。”李大眼不等長子答話,顫巍巍的拜了拜手。然後示意長子上前,扶自己半坐起來。
李文山扶起老人的時候,竺小珊也連忙上前,在李大眼的背後墊進了一床卷起的小棉被。有了棉被支撐,半坐在榻上,也就舒服多了。
“爹這一輩子,沒有多大出息。也沒能給你們兄弟幾個掙下偌大的家業。好在你們幾個也都爭氣。沒有讓我操上什麽閑心。反是讓爹在老來之後,還享到了十幾年的清福。
這輩子也滿足了。
如今來日無多,就是想見見老二,老三了。老大,你能否修封家書,讓他們迴來一趟啊?”李大眼坐穩了身子,眼光在李文山的身上看了半響之後,還是有些期待的問道。
“爹,三弟已經十年未歸。這些年,我也陸續寫過幾封家書。可是都石沉大海一般,沒有迴音。三弟臨走時,特意囑咐過,讓我照顧好爹和娘親。可先是娘親前些年憂思過度,鬱鬱而終。
如今爹你身體又如此,都是孩兒有愧未能盡倒孝心。”李文山聞言,聽出父親話中的悲意,頓時心如刀絞一般。但也隻能伏在床下低聲啜泣道。
“哦,老三軍務繁忙,咱也不好打擾。畢竟是在為國效力。軍國大事,豈能因私而廢公。”李大眼緩緩的說道。
說完歇了片刻,又道:“那老二昵?前些年還有家書送迴來。說是當上了都指揮,手底下也指揮上了百餘步卒。這官職不及老三,想來應該有暇迴來一趟的吧?”
“這?”李文山隻感到心中微微發苦。麵對老態盡顯的父親,卻又不忍說出真相。也就隻能自己在心裏泛著苦楚了。
“唉,也罷,不說他兩了。
老大,把老三家的和孩子們都叫進來,爹想看看孫子孫女們了。順便去趟柴房,將那柄從瓊州帶來的柴刀拿過來給我。”李大眼說了半響的話,精神依舊沒有疲乏。
反倒饒有興趣的念叨起了幾位孫子孫女們了。
李文山忙收住了些悲意,迴身吩咐了一聲伺候在外的下人。不過片刻,剛剛睡下的二兒媳婦柳曉霜和幾名孩童邊依次走了進來。最先進來的孫輩是一名虎頭虎腦的男孩子,手裏捧著一柄已經禿了小半刀身的柴刀。
正是李文山之子,李家三代長孫李南星。
刀柄上更是覆蓋了厚厚的一層汗漬和抹布混合在一起的黑色的汙垢。
“你們都是孝順孩子,知道你們孝順,但爹後事就不要鋪張了,也不要陪葬。就在你們娘親的墳邊掏個穴井就好。爹隻要帶上這把柴刀就夠了。”李大眼伸手接過長孫遞過來的柴刀放在了床邊。
伸手摸了摸虎頭虎腦的長孫李南星的腦袋,又一一的摸了一遍站在床前的幾位孫輩腦袋後,對著長子李文山以及兩位兒媳吩咐道。
“爹!”三人頓時淚如雨下。心裏明白,今日乃是迴光返照,剩下的時日真的就不多了。
“哭什麽?你們弟兄三人中,隻有你的脾氣最不像我。不想三子中,到最後給我送終的卻偏偏是你一人!老三的脾氣倒是和我一樣,卻十年不能相見,往後怕也是見不到了。
老二脾氣最好,就是悶了些!”李大眼越說聲音越小。說道最後,幾乎不能聞聲。眼睛裏的神采,也驟然熄了下去。
“爹,爹!孩兒這就修書,叫二弟三弟迴來。爹,你一定要等著啊。”李文山一時大慟。隻覺得心口像是壓上了一塊巨石一般的幾乎喘不過氣來。
“老大啊,爹昨夜夢到老二了。
夢到老二的家怎麽還在瓊州。而且還和爹說,和魏帥是鄰居。還指給爹看,說是隻隔著十幾道巷子。”李大眼神智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說完,幹枯的眼睛裏滑出了兩道明顯的淚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