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匹好馬撒開四蹄,片刻便將速度提到了最快。等到跟在使團身後的孫紹等人迴過神來的時候,兩隊人馬的距離已經被拉開了裏許。
加上胯下輔馬爆發力實在差強人意,在那欽等人故意加速下,一時之間距離越拉越大。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在京兆驛前,孫紹以及五十騎麾下們氣喘籲籲,驅馬一路奔了二十裏後,才追上早已經在京兆驛前好整以暇的等待了許久了的那欽等人。
而此時距離京兆驛不遠的那處田莊裏,韓秋娘望著幼子書案上留下的簡略留言,久久無言。
內心的掙紮和苦楚,也隻有自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夠慢慢咀嚼迴味!
一麵是師兄的血仇,一麵是初長成的幼子。
雖然自己在決定趕著牛車遠赴關中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當真到來的時候,還是有些猝不及防,雖然自己母子為了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十年!
子報父仇,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連身份特殊的義父也沒有明言反對。自己身為妻子,又能如何阻止?
但是母親的身份讓自己心中又有千般萬般的不舍和不願。
不舍幼子冒險,更不願自己十幾年辛苦守住,剛剛長成的幼子再走上父輩的老路,手上再沾染血腥!
哪怕是殺夫仇人的血,也是不願。
可是自己卻在母子相守的最後一個夜晚,安靜的聆聽著兒子收拾行裝,手提斷魂,輕手輕腳的推開房門,又閉上房門!
自己甚至能聽到兒子手持狼毫,筆尖在紙上遊弋時的極為輕微的摩擦聲!
那時的自己,內心仿佛被一隻有力的大手緊緊攥住一般的發出了最強健的跳動聲。
自己的嘴巴似乎也被一隻大手死死捂住了一般的,自始至終都沒有發出哪怕是最輕微的一聲挽留!
直到清晨時分,眼光落在了拿到手上的那張薄薄的,寥寥數字的告別箋上時,那片最輕薄的紙箋卻如利劍一般的刺傷了自己的心髒!
無獨有偶,韓秋娘每隔幾日總要路過的那座青館的側院裏,似乎也少了一位年輕人每日清晨必不可少的唿喝聲!再一次的重傷了以為母親最柔軟的心。
而風韻猶存的董筠隻是一臉複雜的望著已經人去房空了的侄兒的房間。
......
在百姓眼中,大雍最神秘的組織,當之無愧的就是那個傳說中隻聽命於皇家的鷹巢了。
而鷹巢中人,也不是人人都是神秘,最起碼那些在大雍治下的普通驛站裏的驛卒驛丞就幾乎是明麵上的人手。之所以讓人覺得神秘,無非是鷹巢中那些留在北涼治下的暗樁以及大雍之下無孔不入的滲透能力,和那位最為神秘的鷹首了。
灰衣人的身份,姓名,來自那裏,武藝修為如何?幾乎無人知曉!
而鷹巢坐落在長安的衙門,有幸入內的外人,更是寥寥。
“如何?”灰衣老者此時端坐在鷹巢的衙門內。聽到有麾下前來的腳步聲,聽準了腳步剛剛準備跨進廳堂的時候,微微睜開了些眯著的眼睛,緩緩問道。
“迴鷹首大人,涼人入京兆驛前,果然放了數隻信鷹。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隻射下了一半的數量。得幾管密信在此,請大人過目。”一位錦衣華服的中年男子上前迴道。
說罷雙手遞上了一個小巧的托盤,上麵整齊的放著四枚幾乎一樣的火漆蠟封了一端的細小竹管。
“這些個涼蠻,倒也是善於學習的。連我軍中傳遞密信的火漆蠟封都學會了!”灰衣老人舉手撿起一枚竹管,仔細的端詳了半響後調侃道。但似乎並沒有打開的意思。
隻是調侃的語氣,讓錦衣中年人暗自鬆了口氣。看來眼前的這位,對於自己此次的表現,還算是滿意的。
至於調侃之語,自己那裏敢亂接話頭。不過是放下托盤,躬身退出了廳堂之後,才轉身離去。
等到這四枚竹管被遞送到趙崇手中時,不過是一炷香的時間。
趙崇手上微微用力,片刻便將之全部捏開。取出的四片小小的紙箋,舉目視之,卻見紙上寥寥數語,幾乎是一式四份般的一般無二。
“聽說鷹巢在渭水南岸買了座田莊。還養起了一對母子。說起來可真是羨慕那田莊中的小子。可以得鷹首的十年授藝。
說起來,朕這個親傳弟子,師傅您也沒有如此的費過心力吧。”趙崇一眼掃過這四份堪稱絕密的情報。口中卻是慢悠悠的說起了另外一件幾乎不相幹的事情來。
“不敢隱瞞陛下,田莊乃是老奴私產。至於其中所住母子兩人,其實陛下也都是見過的。
隻是陛下所言老奴費心力不公一事,老奴卻有些異議。陛下的天資和身邊的資源,自是常人不可比擬。
加上老奴這一身的修為,對於陛下而言,隻適合於用作打地基階段的參考之用。而皇家的心法和功法,無疑才是陛下薄發階段更好的選擇。
所以老奴這一身所學,就隻能傳衣缽於這位天資尚可的徒孫了。”灰衣老人對於天子今日反常的言及兩人間不為外人所知的師徒關係,還是頗為驚訝的。
反而是對於天子所言的田莊一事以及私養著韓秋娘母子一事,倒是半點也不意外。
因為當年,自己購買田莊之時,就沒有刻意隱瞞過。自己十年授藝,當然也就不可能不被天子看在眼裏了。
“哈哈哈,朕不過是戲言罷了。鷹首大人不必細究。
以鷹首看來,那欽老賊在這鷹信之上,不知可有奸計?”趙崇哈哈哈一笑後,便不再糾結於田莊之事,而是反問了一句正事。
“老奴以為,單從這四枚密信所言之事一致上看,倒有九分可信。那欽老賊如此,為的恐怕隻是為了保證自己二十日所見,能夠上達北涼王庭之上。
至於我大雍邊軍故意做出的缺馬一事,恐怕那欽老賊參加了太子的弱冠禮後,在迴程時還會再細加探查的。”
灰衣老人徐徐言道。
加上胯下輔馬爆發力實在差強人意,在那欽等人故意加速下,一時之間距離越拉越大。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在京兆驛前,孫紹以及五十騎麾下們氣喘籲籲,驅馬一路奔了二十裏後,才追上早已經在京兆驛前好整以暇的等待了許久了的那欽等人。
而此時距離京兆驛不遠的那處田莊裏,韓秋娘望著幼子書案上留下的簡略留言,久久無言。
內心的掙紮和苦楚,也隻有自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夠慢慢咀嚼迴味!
一麵是師兄的血仇,一麵是初長成的幼子。
雖然自己在決定趕著牛車遠赴關中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當真到來的時候,還是有些猝不及防,雖然自己母子為了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十年!
子報父仇,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連身份特殊的義父也沒有明言反對。自己身為妻子,又能如何阻止?
但是母親的身份讓自己心中又有千般萬般的不舍和不願。
不舍幼子冒險,更不願自己十幾年辛苦守住,剛剛長成的幼子再走上父輩的老路,手上再沾染血腥!
哪怕是殺夫仇人的血,也是不願。
可是自己卻在母子相守的最後一個夜晚,安靜的聆聽著兒子收拾行裝,手提斷魂,輕手輕腳的推開房門,又閉上房門!
自己甚至能聽到兒子手持狼毫,筆尖在紙上遊弋時的極為輕微的摩擦聲!
那時的自己,內心仿佛被一隻有力的大手緊緊攥住一般的發出了最強健的跳動聲。
自己的嘴巴似乎也被一隻大手死死捂住了一般的,自始至終都沒有發出哪怕是最輕微的一聲挽留!
直到清晨時分,眼光落在了拿到手上的那張薄薄的,寥寥數字的告別箋上時,那片最輕薄的紙箋卻如利劍一般的刺傷了自己的心髒!
無獨有偶,韓秋娘每隔幾日總要路過的那座青館的側院裏,似乎也少了一位年輕人每日清晨必不可少的唿喝聲!再一次的重傷了以為母親最柔軟的心。
而風韻猶存的董筠隻是一臉複雜的望著已經人去房空了的侄兒的房間。
......
在百姓眼中,大雍最神秘的組織,當之無愧的就是那個傳說中隻聽命於皇家的鷹巢了。
而鷹巢中人,也不是人人都是神秘,最起碼那些在大雍治下的普通驛站裏的驛卒驛丞就幾乎是明麵上的人手。之所以讓人覺得神秘,無非是鷹巢中那些留在北涼治下的暗樁以及大雍之下無孔不入的滲透能力,和那位最為神秘的鷹首了。
灰衣人的身份,姓名,來自那裏,武藝修為如何?幾乎無人知曉!
而鷹巢坐落在長安的衙門,有幸入內的外人,更是寥寥。
“如何?”灰衣老者此時端坐在鷹巢的衙門內。聽到有麾下前來的腳步聲,聽準了腳步剛剛準備跨進廳堂的時候,微微睜開了些眯著的眼睛,緩緩問道。
“迴鷹首大人,涼人入京兆驛前,果然放了數隻信鷹。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隻射下了一半的數量。得幾管密信在此,請大人過目。”一位錦衣華服的中年男子上前迴道。
說罷雙手遞上了一個小巧的托盤,上麵整齊的放著四枚幾乎一樣的火漆蠟封了一端的細小竹管。
“這些個涼蠻,倒也是善於學習的。連我軍中傳遞密信的火漆蠟封都學會了!”灰衣老人舉手撿起一枚竹管,仔細的端詳了半響後調侃道。但似乎並沒有打開的意思。
隻是調侃的語氣,讓錦衣中年人暗自鬆了口氣。看來眼前的這位,對於自己此次的表現,還算是滿意的。
至於調侃之語,自己那裏敢亂接話頭。不過是放下托盤,躬身退出了廳堂之後,才轉身離去。
等到這四枚竹管被遞送到趙崇手中時,不過是一炷香的時間。
趙崇手上微微用力,片刻便將之全部捏開。取出的四片小小的紙箋,舉目視之,卻見紙上寥寥數語,幾乎是一式四份般的一般無二。
“聽說鷹巢在渭水南岸買了座田莊。還養起了一對母子。說起來可真是羨慕那田莊中的小子。可以得鷹首的十年授藝。
說起來,朕這個親傳弟子,師傅您也沒有如此的費過心力吧。”趙崇一眼掃過這四份堪稱絕密的情報。口中卻是慢悠悠的說起了另外一件幾乎不相幹的事情來。
“不敢隱瞞陛下,田莊乃是老奴私產。至於其中所住母子兩人,其實陛下也都是見過的。
隻是陛下所言老奴費心力不公一事,老奴卻有些異議。陛下的天資和身邊的資源,自是常人不可比擬。
加上老奴這一身的修為,對於陛下而言,隻適合於用作打地基階段的參考之用。而皇家的心法和功法,無疑才是陛下薄發階段更好的選擇。
所以老奴這一身所學,就隻能傳衣缽於這位天資尚可的徒孫了。”灰衣老人對於天子今日反常的言及兩人間不為外人所知的師徒關係,還是頗為驚訝的。
反而是對於天子所言的田莊一事以及私養著韓秋娘母子一事,倒是半點也不意外。
因為當年,自己購買田莊之時,就沒有刻意隱瞞過。自己十年授藝,當然也就不可能不被天子看在眼裏了。
“哈哈哈,朕不過是戲言罷了。鷹首大人不必細究。
以鷹首看來,那欽老賊在這鷹信之上,不知可有奸計?”趙崇哈哈哈一笑後,便不再糾結於田莊之事,而是反問了一句正事。
“老奴以為,單從這四枚密信所言之事一致上看,倒有九分可信。那欽老賊如此,為的恐怕隻是為了保證自己二十日所見,能夠上達北涼王庭之上。
至於我大雍邊軍故意做出的缺馬一事,恐怕那欽老賊參加了太子的弱冠禮後,在迴程時還會再細加探查的。”
灰衣老人徐徐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