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齊步上前,同時跪拜。
趙崇聽到跪拜聲後,才悠悠轉過頭來,隨手將剛剛收到的鷹信遞上前來,一邊連聲道:“兩位閣老,此時不在朝堂之上,不必行如此大禮。快快請起,先看看剛剛得到的消息。”
“謝陛下體恤,但君臣之禮不可廢......”孟傑接過紙卷,細細的撚開,眼光一掃後微微一愣,但最終還是沒有出聲,而是轉身又遞給了身邊的同僚。
“好!東守潼關,則隴右,關中盡為我大雍所有了。這是聖主開國時也不曾有過的局麵。隻是當務之急,還需要陛下火速調集兵馬,一定要將這西邊的戰局先穩定住。
為此就算時耗盡大雍府庫,也在所不惜。唯一的困難就是朝廷可調用的兵力有些不足了。”戴鴻德匆匆一掃鷹信,得知潼關已經在手,當即興奮的不能自已。但是轉念一向,這其中的風險也是巨大的。
“孟閣老是何意見?”趙崇見這位曾經的兵部尚書如此,右手不自覺的鬆開了輿圖。轉身向著尚未說話的孟傑問道。
“迴稟陛下,關中,隴右,對於大雍的重要性,微臣就不再多說了。潼關既然在手,微臣當然也是建議立即出兵固守之。隻是東路十萬大軍被牽製在滁州,一場大戰在即,如今那裏還能再抽調出精銳兵馬前往馳援。”
孟傑略一皺眉,對於戴鴻德的建議,自己自然是支持的。隻是大雍經過著數年的積累,府庫倒是充盈,軍餉甲胄,刀柄器械都是不缺。唯獨是再也抽調不出精兵了。
先前的羽林四衛,如今雖是擴軍多次,由羽林軍變更成了邊軍,但是總兵力也不過三十餘萬人馬。除去水軍和駐紮臨安,改編禁衛編製的五萬步騎,以及臨安北麵的羅天佑,剩下的幾乎全都壓在了滁州城外以及潼關和關中一帶。
孟傑的一席話,讓眼光炙熱的看著關中地帶的戴鴻德也清醒了幾分。做過數年兵部尚書的他,十分清楚最近數年由羽林四衛改編出去的邊軍,能動用的確實都已經投入到了戰場。
大雍今年春天發動的這一場大戰,原本不過是打算收複京西兩路,以及淮南兩路,以將近二十萬大軍吃下著四路,並憑險據守,守住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按照如此一步一步的蠶食,相信再修養十數年,將兵鋒推進到黃河南岸不是遙遠的夢想。
但是軍中的這些少壯派的將軍們多半沒有如此耐性。特別是騎兵的主將們,對於戰馬的渴望,讓他們的眼睛緊緊的盯上了能夠大量產馬的地區。而這樣的地區,除了遼東,就是西北了。
如今有了這麽一絲的希望,那裏肯輕易的放下。為此馮哥甚至不惜讓三萬騎兵身赴險境。轉戰千裏數十戰,陣亡大半,就不是太意外的事情了。
雖然朝中的重臣們一向推崇穩妥,可偏偏大雍朝廷有位年輕的天子。並且對於那些少壯派激進的將軍們又是青眼有加。天子的態度,讓兩位老臣對於前線的那些將軍,特別是馮哥將軍的舉動不免擔憂不已。
兵部的催戰文書發了數次,都不見朱雀有渡江的跡象,這樣的陽奉陰違,若說沒有依仗,誰有肯相信昵。如今大軍冒險北上,全然不顧東路十萬大軍的安危,軍報傳來後,皇帝的態度,也說明了內閣和兵部,對於這場大戰的籌謀和皇帝心中所想還是有不小的差異的。
老成持重的兩位重臣,雖然心裏有異議,但是這樣的大戰之時,總不好將這些拿到表麵上來,造成君臣失和的朝局出來。
既然西路已經出手,並且有了戰果,孟傑戴鴻德也就隻能順勢謀劃了。隻是兵力的短板,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補齊的。此次冒險跨了一個大步,若是能夠消化得了,對於大雍來說也不算是壞事。若是失敗,後果兩人都是不願意去想了。
“兩位大人,請上前來看下輿圖。如今的戰局,西麵我們已經占據了先手。關中部族經過數次打擊,顯然已經沒有了還手之力了。現在最急切的大事就是我們一定要安撫住關中隴右的漢人。若是能再遷入十萬戶,局勢定能大為改觀。
司馬英,南宮藏兩人麾下的四萬步卒中有五千陌刀手,相信有馮哥手中剩餘的一萬餘騎兵的配合,涼軍想從潼關西進關中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的拿下空虛的京西兩路。等到中路大軍推進到了京西北路的洛陽附近,就可以與西路遙相唿應。
而東路的十萬大軍,隻需要維持月餘,涼軍就必定會兩麵受敵。大都的北涼王庭為了保存力量,定然會下令紮那退軍自保的。到時候,東路大軍北進,以淮水為界。我朝此次的戰略目的就算是超額完成了。”
趙崇拉著兩位重臣,在輿圖上自關中隴右,一路指點過襄陽,洛陽,廬州,直到滁州一線。一個連綿數千裏的戰線,在這位年輕的皇帝手中緩緩滑過。看的孟傑兩人心中忐忑不定。
趙崇的意圖雖好,但是也需要有兵力的支撐,才能得以實現。北涼王庭可不會主動的配合,其中的拉鋸和角力會不會耗盡大雍積攢了數年的家底,誰的心底也沒有定數。
而且中路北涼在此地的兵力雖是空虛,也有兩萬騎兵在。可是大雍能用的兵力,幾乎就隻有負責牽製的李文朗部的一萬騎了。想要憑借一萬騎兵掃平兩路,將兵鋒推進到洛陽一帶,無異於癡人說夢。
“陛下,中路自馮將軍三萬騎北上之後,朝廷著實抽調不出多餘的兵馬了。”孟傑再次開口,已久是將兵力不足的事實擺在了明麵上。戴鴻德也附和的點了點頭,眼光也看向了躊躇滿誌的趙崇。
此時整個江東,由進攻能力的軍馬就隻有五萬禁衛和一萬控鶴軍了。而且都是遠在千裏之外。至於已經集結到了嶽州城外的兩萬朱雀右衛,身後就是荊湖平原,出產的糧食供養了百萬百姓還有五萬朱雀,實在是不能沒有一點兵力駐守。
趙崇聽到跪拜聲後,才悠悠轉過頭來,隨手將剛剛收到的鷹信遞上前來,一邊連聲道:“兩位閣老,此時不在朝堂之上,不必行如此大禮。快快請起,先看看剛剛得到的消息。”
“謝陛下體恤,但君臣之禮不可廢......”孟傑接過紙卷,細細的撚開,眼光一掃後微微一愣,但最終還是沒有出聲,而是轉身又遞給了身邊的同僚。
“好!東守潼關,則隴右,關中盡為我大雍所有了。這是聖主開國時也不曾有過的局麵。隻是當務之急,還需要陛下火速調集兵馬,一定要將這西邊的戰局先穩定住。
為此就算時耗盡大雍府庫,也在所不惜。唯一的困難就是朝廷可調用的兵力有些不足了。”戴鴻德匆匆一掃鷹信,得知潼關已經在手,當即興奮的不能自已。但是轉念一向,這其中的風險也是巨大的。
“孟閣老是何意見?”趙崇見這位曾經的兵部尚書如此,右手不自覺的鬆開了輿圖。轉身向著尚未說話的孟傑問道。
“迴稟陛下,關中,隴右,對於大雍的重要性,微臣就不再多說了。潼關既然在手,微臣當然也是建議立即出兵固守之。隻是東路十萬大軍被牽製在滁州,一場大戰在即,如今那裏還能再抽調出精銳兵馬前往馳援。”
孟傑略一皺眉,對於戴鴻德的建議,自己自然是支持的。隻是大雍經過著數年的積累,府庫倒是充盈,軍餉甲胄,刀柄器械都是不缺。唯獨是再也抽調不出精兵了。
先前的羽林四衛,如今雖是擴軍多次,由羽林軍變更成了邊軍,但是總兵力也不過三十餘萬人馬。除去水軍和駐紮臨安,改編禁衛編製的五萬步騎,以及臨安北麵的羅天佑,剩下的幾乎全都壓在了滁州城外以及潼關和關中一帶。
孟傑的一席話,讓眼光炙熱的看著關中地帶的戴鴻德也清醒了幾分。做過數年兵部尚書的他,十分清楚最近數年由羽林四衛改編出去的邊軍,能動用的確實都已經投入到了戰場。
大雍今年春天發動的這一場大戰,原本不過是打算收複京西兩路,以及淮南兩路,以將近二十萬大軍吃下著四路,並憑險據守,守住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按照如此一步一步的蠶食,相信再修養十數年,將兵鋒推進到黃河南岸不是遙遠的夢想。
但是軍中的這些少壯派的將軍們多半沒有如此耐性。特別是騎兵的主將們,對於戰馬的渴望,讓他們的眼睛緊緊的盯上了能夠大量產馬的地區。而這樣的地區,除了遼東,就是西北了。
如今有了這麽一絲的希望,那裏肯輕易的放下。為此馮哥甚至不惜讓三萬騎兵身赴險境。轉戰千裏數十戰,陣亡大半,就不是太意外的事情了。
雖然朝中的重臣們一向推崇穩妥,可偏偏大雍朝廷有位年輕的天子。並且對於那些少壯派激進的將軍們又是青眼有加。天子的態度,讓兩位老臣對於前線的那些將軍,特別是馮哥將軍的舉動不免擔憂不已。
兵部的催戰文書發了數次,都不見朱雀有渡江的跡象,這樣的陽奉陰違,若說沒有依仗,誰有肯相信昵。如今大軍冒險北上,全然不顧東路十萬大軍的安危,軍報傳來後,皇帝的態度,也說明了內閣和兵部,對於這場大戰的籌謀和皇帝心中所想還是有不小的差異的。
老成持重的兩位重臣,雖然心裏有異議,但是這樣的大戰之時,總不好將這些拿到表麵上來,造成君臣失和的朝局出來。
既然西路已經出手,並且有了戰果,孟傑戴鴻德也就隻能順勢謀劃了。隻是兵力的短板,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補齊的。此次冒險跨了一個大步,若是能夠消化得了,對於大雍來說也不算是壞事。若是失敗,後果兩人都是不願意去想了。
“兩位大人,請上前來看下輿圖。如今的戰局,西麵我們已經占據了先手。關中部族經過數次打擊,顯然已經沒有了還手之力了。現在最急切的大事就是我們一定要安撫住關中隴右的漢人。若是能再遷入十萬戶,局勢定能大為改觀。
司馬英,南宮藏兩人麾下的四萬步卒中有五千陌刀手,相信有馮哥手中剩餘的一萬餘騎兵的配合,涼軍想從潼關西進關中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的拿下空虛的京西兩路。等到中路大軍推進到了京西北路的洛陽附近,就可以與西路遙相唿應。
而東路的十萬大軍,隻需要維持月餘,涼軍就必定會兩麵受敵。大都的北涼王庭為了保存力量,定然會下令紮那退軍自保的。到時候,東路大軍北進,以淮水為界。我朝此次的戰略目的就算是超額完成了。”
趙崇拉著兩位重臣,在輿圖上自關中隴右,一路指點過襄陽,洛陽,廬州,直到滁州一線。一個連綿數千裏的戰線,在這位年輕的皇帝手中緩緩滑過。看的孟傑兩人心中忐忑不定。
趙崇的意圖雖好,但是也需要有兵力的支撐,才能得以實現。北涼王庭可不會主動的配合,其中的拉鋸和角力會不會耗盡大雍積攢了數年的家底,誰的心底也沒有定數。
而且中路北涼在此地的兵力雖是空虛,也有兩萬騎兵在。可是大雍能用的兵力,幾乎就隻有負責牽製的李文朗部的一萬騎了。想要憑借一萬騎兵掃平兩路,將兵鋒推進到洛陽一帶,無異於癡人說夢。
“陛下,中路自馮將軍三萬騎北上之後,朝廷著實抽調不出多餘的兵馬了。”孟傑再次開口,已久是將兵力不足的事實擺在了明麵上。戴鴻德也附和的點了點頭,眼光也看向了躊躇滿誌的趙崇。
此時整個江東,由進攻能力的軍馬就隻有五萬禁衛和一萬控鶴軍了。而且都是遠在千裏之外。至於已經集結到了嶽州城外的兩萬朱雀右衛,身後就是荊湖平原,出產的糧食供養了百萬百姓還有五萬朱雀,實在是不能沒有一點兵力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