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樣的軍國大事,都是陛下親自批閱的。這才不過數日,就開始如此放手了。速度之快,也是堂部裏的官員們沒有料想到的。
“還能如何,好歹還是準了尚書的對策。若是那天被駁迴了,兩位閣臣和尚書的臉麵何存哦!”一旁的同僚見這位郎官哀歎一聲後,不覺加重了些語氣。
那妖女不過是再皇帝陛下身邊伺候了幾年,如今放出去數年之後,一會宮中,就被委以如此重任,著實讓這些臣工們心中頗不服氣。這簡直就是一躍成了半個丞相。
“算起資曆,兩位閣臣遠比幾位新任尚書們要深厚的多。陛下在宮內設置專職批紅女官一事,連兩位閣臣都沒有明確出聲反對,我等人微言輕又何必如此感概?”先前歎息的郎官似乎是自我開解一般的笑了一句後,就再也不願意多說了。
......
隨著天氣的漸漸迴暖,襄陽府城外的大片原野上,一塊塊的蔥綠漸漸連成了片。
城外的軍營裏,阿拉坦愁眉不展的盯著雍涼雙方對峙的局勢圖。兩淮路的盱眙,滁州,曆陽一線,已經被雙方的軍士犬牙交錯的兵力分布的顏色塗的一片紛亂。
自己雖然和紮那幾乎同時領兵南下,但是在王庭的眼裏,自己這個曾經的敗軍之將的分量遠不及對方重。若不是京西南路在西南兩麵,麵臨南朝不斷的襲擾之下,局勢十分緊迫。自己是絕對不會分到兩萬五千騎的薛怯軍的。
饒是如此,兩人分別領軍南下時,身上的軍令也明確強調了若是戰事緊急,紮那可以臨時決斷,統一指揮調度四路兵馬。也就是說,隻要時紮那認為戰事緊急,就可以接管自己的兵權。
正因為如此,當滁州城外的對峙剛剛開始的時候,見到紮那發來建議自己向東運動的鷹信的時候,自己雖是十分不願,但卻不得不分出一萬部族騎兵一路向東挺進滁州。
紮那麾下三萬精銳,加上在駐地部族中強行征調的三萬部族騎兵,六萬騎兵圍困一地,而且在戰事初起之時,又再次從部族中征調了三萬騎兵,夥同十餘萬歸降的南軍開始據城池分守各州縣。這樣的兵力,麵對南朝一路兵馬。尚且不能破敵,讓自己好生的輕視。
大江如此寬闊,就算沒有水軍,做不到半渡而擊。可也不能讓金陵的水軍如此輕易的就靠上了北岸。而且還一夜之間再江北豎起了一座水寨。最讓阿拉坦不能接受的是,這座隻有水軍把守的水寨,竟然至今還是完好,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北岸輸送糧草輜重等物。
這紮那當真是號稱北涼後起之秀中的驍將嗎?
“將軍,剛剛收到紮那大人的鷹信。”正當阿拉坦腹誹不已的時候,軍帳外的親衛一聲通報後便捧著一截青竹管走了進來。
“去探馬營問問,派往東邊的探馬可有最新軍情傳迴?”阿拉坦順手接過竹管。眼光仔細掃過封口處的火漆,見沒有異樣,才稍稍用力,撚開,缺口朝下,輕輕一磕,倒出了一卷薄薄的紙片來。
紙片上的寥寥數語,讓阿拉坦看的搖頭不已。這紮那空負才名,眼光竟然如此的短淺嗎。利州方向的兩路人馬雖然已經退去。可是大江南岸的朱雀衛始終讓自己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自己麾下剩下的六萬聯軍,幾乎放棄了駐守京西北路,將大軍一路南壓。就是為了應對兩麵的威脅。如今南邊的對手尚且沒有出招。紮那竟然以自己兵力不足為由,命令自己再派四萬騎兵星夜驅馳,攻取直線距離也將近一千多裏之外的曆陽,以及對方紮在江邊的水寨!
且不說自己千裏奔襲時的戰機是否能把握的準,單就時這千裏的距離,就夠自己麾下騎兵疾行數日的了。而且自己若是分出四萬騎兵東去,剩餘的兩萬騎兵,如何能應對兩路虎視眈眈的南朝大軍!
金州的兩萬步騎聯軍,雖然退去,可若是襄陽城露出一絲疲態。對方定然會毫不猶豫的順漢水一路東進!沒有了騎兵駐守的金州,均州和襄州不過是對手數日就能掃平的。
而等待在大江南岸的五萬朱雀,定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屆時,兩路人馬夾擊兵微將寡的自己。隻怕這京西南北路支持不了半月!丟了這西邊,東麵即使擊潰了對手,又能如何?對手隻需在據城防守,不過半月,西部的大軍就會蜂擁東下!
而北涼,卻是再難以抽調出兵馬前來馳援了。
“迴將軍,東邊的探馬匯報,大江南岸基本沒有動靜。嶽州附近適合大船靠岸的岸灘處,都已經被探馬盯死了。鄂州至江州處的南岸也不見有絲毫動作。據潛入了江對岸的細作迴報,南朝的大軍似乎是想看著東邊的戰事明朗之後,才肯出兵。”
親衛見主將詢問,連忙差人去探馬營中問尋。不過片刻,探馬營的主將邊快步而來。入帳之後,立即將最新的軍情匯報了一遍。
“情報是否驗正無誤?”阿拉坦一聽南朝軍中的將領之間竟然也是如此傾輒,心中頓時生出異樣的快感。若是情報屬實,那麽自己就還有機會等待東路涼軍迴軍之後,合兵一處先迴軍西進,攻破南朝重兵設防的興元府。從而能讓北涼西邊的邊患一勞永逸。
“迴將軍,潛入江南的細作,都是在頗為機靈之輩,沒有八九分的把握是絕對不敢往迴傳送的。所以消息肯定屬實。”探馬營的將領肯定的迴道。
“好,辛苦兄弟們了,都下去休息吧。”阿拉坦一揮手救將兩人都送出了軍帳。一個人又眯起眼睛研究起大江上下的地圖來。曆陽嗎?若是本將軍親自率四萬騎兵星夜突擊,大軍一舉攻破對方的江北水寨,不知道那位南朝第一騎將的心裏迴事什麽樣的感受。
“嗚嗚嗚......”是夜襄陽城外的i昂軍大營響起了連綿不絕的號角聲。
“還能如何,好歹還是準了尚書的對策。若是那天被駁迴了,兩位閣臣和尚書的臉麵何存哦!”一旁的同僚見這位郎官哀歎一聲後,不覺加重了些語氣。
那妖女不過是再皇帝陛下身邊伺候了幾年,如今放出去數年之後,一會宮中,就被委以如此重任,著實讓這些臣工們心中頗不服氣。這簡直就是一躍成了半個丞相。
“算起資曆,兩位閣臣遠比幾位新任尚書們要深厚的多。陛下在宮內設置專職批紅女官一事,連兩位閣臣都沒有明確出聲反對,我等人微言輕又何必如此感概?”先前歎息的郎官似乎是自我開解一般的笑了一句後,就再也不願意多說了。
......
隨著天氣的漸漸迴暖,襄陽府城外的大片原野上,一塊塊的蔥綠漸漸連成了片。
城外的軍營裏,阿拉坦愁眉不展的盯著雍涼雙方對峙的局勢圖。兩淮路的盱眙,滁州,曆陽一線,已經被雙方的軍士犬牙交錯的兵力分布的顏色塗的一片紛亂。
自己雖然和紮那幾乎同時領兵南下,但是在王庭的眼裏,自己這個曾經的敗軍之將的分量遠不及對方重。若不是京西南路在西南兩麵,麵臨南朝不斷的襲擾之下,局勢十分緊迫。自己是絕對不會分到兩萬五千騎的薛怯軍的。
饒是如此,兩人分別領軍南下時,身上的軍令也明確強調了若是戰事緊急,紮那可以臨時決斷,統一指揮調度四路兵馬。也就是說,隻要時紮那認為戰事緊急,就可以接管自己的兵權。
正因為如此,當滁州城外的對峙剛剛開始的時候,見到紮那發來建議自己向東運動的鷹信的時候,自己雖是十分不願,但卻不得不分出一萬部族騎兵一路向東挺進滁州。
紮那麾下三萬精銳,加上在駐地部族中強行征調的三萬部族騎兵,六萬騎兵圍困一地,而且在戰事初起之時,又再次從部族中征調了三萬騎兵,夥同十餘萬歸降的南軍開始據城池分守各州縣。這樣的兵力,麵對南朝一路兵馬。尚且不能破敵,讓自己好生的輕視。
大江如此寬闊,就算沒有水軍,做不到半渡而擊。可也不能讓金陵的水軍如此輕易的就靠上了北岸。而且還一夜之間再江北豎起了一座水寨。最讓阿拉坦不能接受的是,這座隻有水軍把守的水寨,竟然至今還是完好,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北岸輸送糧草輜重等物。
這紮那當真是號稱北涼後起之秀中的驍將嗎?
“將軍,剛剛收到紮那大人的鷹信。”正當阿拉坦腹誹不已的時候,軍帳外的親衛一聲通報後便捧著一截青竹管走了進來。
“去探馬營問問,派往東邊的探馬可有最新軍情傳迴?”阿拉坦順手接過竹管。眼光仔細掃過封口處的火漆,見沒有異樣,才稍稍用力,撚開,缺口朝下,輕輕一磕,倒出了一卷薄薄的紙片來。
紙片上的寥寥數語,讓阿拉坦看的搖頭不已。這紮那空負才名,眼光竟然如此的短淺嗎。利州方向的兩路人馬雖然已經退去。可是大江南岸的朱雀衛始終讓自己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自己麾下剩下的六萬聯軍,幾乎放棄了駐守京西北路,將大軍一路南壓。就是為了應對兩麵的威脅。如今南邊的對手尚且沒有出招。紮那竟然以自己兵力不足為由,命令自己再派四萬騎兵星夜驅馳,攻取直線距離也將近一千多裏之外的曆陽,以及對方紮在江邊的水寨!
且不說自己千裏奔襲時的戰機是否能把握的準,單就時這千裏的距離,就夠自己麾下騎兵疾行數日的了。而且自己若是分出四萬騎兵東去,剩餘的兩萬騎兵,如何能應對兩路虎視眈眈的南朝大軍!
金州的兩萬步騎聯軍,雖然退去,可若是襄陽城露出一絲疲態。對方定然會毫不猶豫的順漢水一路東進!沒有了騎兵駐守的金州,均州和襄州不過是對手數日就能掃平的。
而等待在大江南岸的五萬朱雀,定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屆時,兩路人馬夾擊兵微將寡的自己。隻怕這京西南北路支持不了半月!丟了這西邊,東麵即使擊潰了對手,又能如何?對手隻需在據城防守,不過半月,西部的大軍就會蜂擁東下!
而北涼,卻是再難以抽調出兵馬前來馳援了。
“迴將軍,東邊的探馬匯報,大江南岸基本沒有動靜。嶽州附近適合大船靠岸的岸灘處,都已經被探馬盯死了。鄂州至江州處的南岸也不見有絲毫動作。據潛入了江對岸的細作迴報,南朝的大軍似乎是想看著東邊的戰事明朗之後,才肯出兵。”
親衛見主將詢問,連忙差人去探馬營中問尋。不過片刻,探馬營的主將邊快步而來。入帳之後,立即將最新的軍情匯報了一遍。
“情報是否驗正無誤?”阿拉坦一聽南朝軍中的將領之間竟然也是如此傾輒,心中頓時生出異樣的快感。若是情報屬實,那麽自己就還有機會等待東路涼軍迴軍之後,合兵一處先迴軍西進,攻破南朝重兵設防的興元府。從而能讓北涼西邊的邊患一勞永逸。
“迴將軍,潛入江南的細作,都是在頗為機靈之輩,沒有八九分的把握是絕對不敢往迴傳送的。所以消息肯定屬實。”探馬營的將領肯定的迴道。
“好,辛苦兄弟們了,都下去休息吧。”阿拉坦一揮手救將兩人都送出了軍帳。一個人又眯起眼睛研究起大江上下的地圖來。曆陽嗎?若是本將軍親自率四萬騎兵星夜突擊,大軍一舉攻破對方的江北水寨,不知道那位南朝第一騎將的心裏迴事什麽樣的感受。
“嗚嗚嗚......”是夜襄陽城外的i昂軍大營響起了連綿不絕的號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