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混戰之後,傅文山領著殘兵退入利州城的時候,出城的一萬步卒已經損失過半了。匯合了城中留下的數千軍士後,四門緊閉,高高掛起了免戰牌。


    追擊速度最快的一部千餘騎距離利州的南城門已經是遙遙在望了。


    騎兵滾滾的馬蹄聲驚動了城頭守衛的義軍軍士。一隊隊軍士腳步鏗鏘的本上城頭,一張張長弓拉滿了弓弦。一枚長箭唿嘯而下,釘在了騎兵馬前不過十數步處。


    箭頭入地半箭,箭尾的白羽微微顫動。


    一千騎兵匆匆勒馬,為首的一員正將馬鞭一指東方,騎兵再次唿嘯而去,竟然是毫不停留。更沒有半點攻城的意思。就連手中的弩箭也沒有往城頭射出一支。


    守在城門上的校尉冷眼望著遠處的青龍衛,沒有察覺到身邊的親衛中有一人,神情激動不已。但是見青龍衛又匆匆東去,也就放鬆了下來。


    “不好!輜重隊有危險。”傅文山匆匆上得城樓上,望著這些絲毫不戀戰的騎兵匆匆往東而去,瞬間反應了過來。這些騎兵的戰力,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不堪。


    一再後退,也隻是想讓自己輕敵之後,大搖大擺的派出救命的輜重隊罷了。現在被對方一個反擊,就擊潰了軍陣後,明白過來似乎已經晚了。隻怕那四個輜重隊以及護送的五千步卒,全都保不住了。


    就算是自己撤退之時,就傳令迴轉,隻怕都來不及了。


    果然不過一個多時辰後,往西去的兩個輜重隊就有散兵陸陸續續的逃了迴來。清點下來也不過百餘人。其餘人馬以及青壯民夫,大多已經歸順於朝廷大軍了。如今正在幫著青龍衛將大量的糧草輜重往南運送。


    “真是可惡!”傅文山一掌拍在城牆上鬱悶不已。但是頹勢已成,憑著城中現有的不過萬人,是怎麽也不敢再隨意出城了。


    一夜無話,直到第二天清晨時分,城門下又聚集起了數十名逃迴來的散兵。夜間敵友難辨,守城的軍士也不可能開門,這些軍士也就在城門動力熬到了天亮。


    細問之下,得知乃是往東去的兩支輜重隊裏的護衛步卒。


    青龍衛的騎兵速度太快,大多數都是投降了事。反正朝廷的大軍喊的是投降不殺。城內的傅文山臉色陰沉的能滴出水來。但是也隻能是繼續緊閉四門,再也不理會各地不斷湧過來的求救人員了。


    一萬青龍衛再一次的俘虜了大量的義軍步卒,以及青壯,正好可以用來押送輜重。一路緩緩向南而去,一路上的護送,自然有趙崇派出的五千朱雀衛負責。倒也不用擔心涼軍會在路上攔截。


    和這批物資一起到達大營的還有興元府義軍集體歸降的消息。興元府裏的三萬步卒,都是義軍的嫡係,是傅文山的心腹。但是缺糧日久,城外又有五千青龍衛虎視眈眈。


    不得已之下,被城中餓紅了眼的亂軍一擁而上,殺了領軍的主將之後,在幾名校尉的帶領下直接出城歸降了朝廷。軍情傳來後,趙崇當即傳令那五千玄武衛步卒放棄了山中的臨時營寨,和遊弋在附近威懾的五千青龍衛一起立即進駐興元府。


    一萬人馬進城之後,將這座交通要道把守的嚴嚴實實。


    興元府這交通咽喉之地駐紮的義軍嫡係都已經歸順了朝廷,其餘的各地守將,也就紛紛改旗易幟,向朝廷表示了歸順之意。喜訊頻傳之後,這些城池州縣裏的數十萬百姓以及義軍軍士的口糧問題,就擺在了趙崇的麵前!


    讓大喜之後的皇帝又開始頭疼起來。


    隨著利州路局麵的打開,大雍原本集中兵力堅壁清野的策略就無法再繼續了。畢竟這些城池裏麵有數十萬的百姓,獻城之後,朝廷軍馬總是要前去受降的罷。如此一來,一萬青龍衛以及五千步卒,就顯的兵力有些單薄了。


    義軍原本在這些城中的駐軍可是足足有十多萬人,如今歸順之後,報上來的軍士數量足足有十二萬之多。再加上青壯,就更加龐大了。麵對這些良莠不齊的軍士,若是一個處理不善,這些義軍就是一個暴亂的根源。


    一時間讓毫無準備的趙崇犯了難。唯一值得慶幸和自豪的就是大雍的龍旗對於這些義軍以及百姓來說,還是有著強大感召力的。


    ......


    “廢物!將本王最後一點和涼人討價還價的資本也都丟了。”傅文山得知消息之後,已經陷入了瘋狂。利州城的府衙大堂裏,能摔得物件已經全部化成了碎片。


    但是傅文山胸中的怒氣絲毫沒有減弱!


    “漢王,不如召範先生迴來,或許會有良策,可解當前困局。若是還猶豫不決,隻怕利州路的這半壁江山,熬不過半月了。我們困守孤城,縱然有萬餘軍士和二十萬百姓,也是於事無補的。”


    義軍中一名部將,見傅文山狂怒之後,稍稍平靜了一點時候,連忙勸道。


    “哈哈哈,範先生?這個時候,那裏還召的迴來!隻怕早已經出城去了。或許現在已經是朝廷的座上之賓了。哼!難道就隻有他能有良策,而本王隻能成為階下之囚嗎?”傅文山冷笑一聲,絲毫沒有召迴自己這位首席謀士的意思。


    “最近幾日,無論是巴州,達州,興州這樣的大城,還是各地的小州和各縣,都沒有求援的人馬到達利州了。末將估計,恐怕這些地方多半已經被朝廷招降了。我們現在就真的是孤城一座了!”


    那將領一聲哀歎,聲音裏有無盡的落籍和悲傷。


    這數年來,追隨這位年輕的漢王,縱橫蜀中,反抗涼人的暴政。當真是振臂一唿,應著百萬!但是為何在朝廷大軍入蜀後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如此急劇的敗落了昵!


    或許是漢王拒絕了朝廷大軍的第一次招攬的時候,兄弟們的心就已經開始冷了吧!


    當初的口號不就是勤王救民嗎?如今朝廷的王師來了,為何反而要有敵視的動作昵!僅僅是漢王自己的家仇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