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原府衙的大廳內。
年輕的漢王一臉凝重的坐在上首,背後就是一副巨大的蜀中地形圖。左右兩邊坐滿了文武官員。
“後方探馬來報,涼軍的騎兵已經出動,三萬騎兵一路南下,矛頭直指我軍的後方基地--瀘州。各位對此有何看法,不妨暢所欲言。”傅文山一眼掃過兩邊的眾人,說出了一件讓眾人目瞪口呆的話來。
在這些文官的眼裏,涼人盤踞在成都府附近,漢王的主力精銳才剛剛離開瀘州不久,此時正是義軍和朝廷大軍對峙的時候,座收漁翁之利尚且不及,怎麽會如此急不可耐的主動入局昵!
“王爺,末將以為定時涼人見我軍與朝廷大軍對峙數月,尚沒有實質性的對決,甚至時連像樣的廝殺都沒有過,隻怕是疑心我軍會於朝廷大軍合二為一,才會出兵偷襲我軍的後路。若王爺不欲聯合朝廷大軍,就必須要迴軍護住瀘州。”
漢王的話剛說完,就有一位黑臉的將軍起身說道。說完話,還不忘用眼睛瞪了一眼坐在左邊最靠近漢王位置上的那位中年文士。
“漢王無需多慮,涼軍都是騎兵,此次突襲聲勢雖大,但是快速奔襲之下,必然不能攜帶攻城之利器。我軍留守瀘州的尚有步卒三萬人馬。又有城牆能夠固守。想來是不會有意外的。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迴軍與涼人作戰,也不是正麵和朝廷的大軍決戰。
現在最重要的是漢王,您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對涼人的態度,大家自是明白,但是對於遠道而來的六萬朝廷大軍,我們是何態度,還要請漢王您來做個決斷。
若是再拖延下去,萬一朝廷的大軍兵臨重慶城下,到那時,不光瀘州難保,就是重慶府也危如累卵。”坐在左邊第一個位子上的中年文士沒有在意那黑臉將軍的眼光。而是對著漢王幽幽說道。
“以先生的意思,我們軍應該開城接納朝廷大軍,然後再反身西進嗎?”傅文山聽完中年文士所言,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己對於朝廷向來沒有多少歸屬感。加上前不久得知父親殞命於五嶺山中的時候,便對於朝廷的大軍充滿了寒意。
雖然這次麵對的不是殺父的兇手朱雀衛,但也是羽林四衛之一的玄武衛!
此時聽到自己麾下的首席謀士竟然有歸順朝廷的意思,心中雖然有些憤恨,但是臉上也僅僅是皺起了眉頭而已。
“我軍與涼人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麵,如今若是選擇一方投靠的話,隻有朝廷最為合適了。當然若是漢王不肯,我等臣下必誓死追隨漢王,縱然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
中年文士聽出了漢王語氣裏的一絲不滿。心中也是狐疑不定。按說以漢王的眼光,不難看出此時的局勢。義軍雖有數萬精銳,但是和朝廷的兵馬相比起來,無論是軍士的精銳成度還是軍備的精良成度,義軍都要弱上不止一籌。
更何況朝廷的大軍有王師之名,收複故土,乃是名正言順。大軍入蜀的路上,就開始收納民心,更是不惜散去了可供六萬大軍食用數月的軍糧。如今蜀中東麵的州縣百姓無不稱頌王師的仁慈!
義軍本就是以勤王的名義聚攏起來的,如今麵對王師,擺出據城自守以抗拒的態度,已經讓部分軍士新生疑慮。等到朝廷大軍的後援趕到,兵力補充完畢之後,必然就是揮軍西進。
第一個要遇到的自然就是重慶府!義軍如今兩麵受敵,一個處理不慎,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諸位可能尚且不知,本王與家父家母失散多年,雖多方打探,始終不得消息。直到一年前,才再嶺南的山匪中得到了家父的消息。可是再探時,得來的卻是家父喪身山嶺間得消息。
而動手之人正是朝廷的朱雀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本王如何能與仇敵虛以委蛇!除非朝廷將那朱雀衛得統領馮哥小賊得頭顱送到本王麵前,方能解我心頭隻恨!”
傅文山目光猩紅,一字一頓的說出了這樁眾人都不曾聽過的仇恨。
“漢王之仇,就是我等之仇,朝廷當年退出蜀中的時候,何曾管過這些百姓的死活,如今看到我們拚死打下的好局麵,就揮兵前來。天下哪裏有這等好事!
如今既然被瀘州穩固,請漢王允我領兩萬大軍,自上遊渡江,襲擊涪州,先斷了那嚴成化的後方補給。”那位黑臉的將軍,一聽漢王和朝廷有此等仇怨,哪裏還按捺的住,當場一連聲的叫囂要渡江攻取涪州。
“不可莽撞,如今涪州城內已經有了三萬兵馬。大江之上,朝廷的水軍尚在。實在不是偷襲的好時機!唯今之計,對於朝廷的大軍還是先觀望為主。至於涼軍的威脅,你可領軍一萬,沿江西進,距瀘州城東邊五十裏下寨。
若是涼騎圍城,可與城中守軍成犄角之勢。若是涼軍攻你營寨,則不可出戰,隻可依寨固守。”傅文山看了一眼那位黑臉的將軍,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後便給了一支令箭,那將軍領命後,自引軍而去。
“我等尚不知漢王和朝廷之間有此血仇。我等願意追隨漢王,自立於蜀中。東拒朝廷,西抗北涼留守鐵騎。”中年文士驟然聽聞傅文山於朝廷之間的血仇,頓時明白了問題所在。
等到漢王下完了軍令之後,當即起身拜道。眾人也都齊聲附和。
“但是漢王,我們如今軍力不如朝廷的大軍,正麵對抗實在不智,可待涼騎南下之後,故意示弱。讓出瀘州,甚至重慶,讓朝廷的大軍,與涼騎迎頭相撞,那時候,我們就可以抽身北上,駐軍大巴山下的巴州,達州,等地。
待到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的時候,才返身南下,不僅重慶,瀘州可得,就是成都也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中年文士略微頓了一頓,再次建議道。
“好!涼人南下,隻要我們讓出重慶,那麽他嚴成化就沒有理由退縮了!”傅文山略微沉吟,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年輕的漢王一臉凝重的坐在上首,背後就是一副巨大的蜀中地形圖。左右兩邊坐滿了文武官員。
“後方探馬來報,涼軍的騎兵已經出動,三萬騎兵一路南下,矛頭直指我軍的後方基地--瀘州。各位對此有何看法,不妨暢所欲言。”傅文山一眼掃過兩邊的眾人,說出了一件讓眾人目瞪口呆的話來。
在這些文官的眼裏,涼人盤踞在成都府附近,漢王的主力精銳才剛剛離開瀘州不久,此時正是義軍和朝廷大軍對峙的時候,座收漁翁之利尚且不及,怎麽會如此急不可耐的主動入局昵!
“王爺,末將以為定時涼人見我軍與朝廷大軍對峙數月,尚沒有實質性的對決,甚至時連像樣的廝殺都沒有過,隻怕是疑心我軍會於朝廷大軍合二為一,才會出兵偷襲我軍的後路。若王爺不欲聯合朝廷大軍,就必須要迴軍護住瀘州。”
漢王的話剛說完,就有一位黑臉的將軍起身說道。說完話,還不忘用眼睛瞪了一眼坐在左邊最靠近漢王位置上的那位中年文士。
“漢王無需多慮,涼軍都是騎兵,此次突襲聲勢雖大,但是快速奔襲之下,必然不能攜帶攻城之利器。我軍留守瀘州的尚有步卒三萬人馬。又有城牆能夠固守。想來是不會有意外的。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迴軍與涼人作戰,也不是正麵和朝廷的大軍決戰。
現在最重要的是漢王,您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對涼人的態度,大家自是明白,但是對於遠道而來的六萬朝廷大軍,我們是何態度,還要請漢王您來做個決斷。
若是再拖延下去,萬一朝廷的大軍兵臨重慶城下,到那時,不光瀘州難保,就是重慶府也危如累卵。”坐在左邊第一個位子上的中年文士沒有在意那黑臉將軍的眼光。而是對著漢王幽幽說道。
“以先生的意思,我們軍應該開城接納朝廷大軍,然後再反身西進嗎?”傅文山聽完中年文士所言,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己對於朝廷向來沒有多少歸屬感。加上前不久得知父親殞命於五嶺山中的時候,便對於朝廷的大軍充滿了寒意。
雖然這次麵對的不是殺父的兇手朱雀衛,但也是羽林四衛之一的玄武衛!
此時聽到自己麾下的首席謀士竟然有歸順朝廷的意思,心中雖然有些憤恨,但是臉上也僅僅是皺起了眉頭而已。
“我軍與涼人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麵,如今若是選擇一方投靠的話,隻有朝廷最為合適了。當然若是漢王不肯,我等臣下必誓死追隨漢王,縱然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
中年文士聽出了漢王語氣裏的一絲不滿。心中也是狐疑不定。按說以漢王的眼光,不難看出此時的局勢。義軍雖有數萬精銳,但是和朝廷的兵馬相比起來,無論是軍士的精銳成度還是軍備的精良成度,義軍都要弱上不止一籌。
更何況朝廷的大軍有王師之名,收複故土,乃是名正言順。大軍入蜀的路上,就開始收納民心,更是不惜散去了可供六萬大軍食用數月的軍糧。如今蜀中東麵的州縣百姓無不稱頌王師的仁慈!
義軍本就是以勤王的名義聚攏起來的,如今麵對王師,擺出據城自守以抗拒的態度,已經讓部分軍士新生疑慮。等到朝廷大軍的後援趕到,兵力補充完畢之後,必然就是揮軍西進。
第一個要遇到的自然就是重慶府!義軍如今兩麵受敵,一個處理不慎,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諸位可能尚且不知,本王與家父家母失散多年,雖多方打探,始終不得消息。直到一年前,才再嶺南的山匪中得到了家父的消息。可是再探時,得來的卻是家父喪身山嶺間得消息。
而動手之人正是朝廷的朱雀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本王如何能與仇敵虛以委蛇!除非朝廷將那朱雀衛得統領馮哥小賊得頭顱送到本王麵前,方能解我心頭隻恨!”
傅文山目光猩紅,一字一頓的說出了這樁眾人都不曾聽過的仇恨。
“漢王之仇,就是我等之仇,朝廷當年退出蜀中的時候,何曾管過這些百姓的死活,如今看到我們拚死打下的好局麵,就揮兵前來。天下哪裏有這等好事!
如今既然被瀘州穩固,請漢王允我領兩萬大軍,自上遊渡江,襲擊涪州,先斷了那嚴成化的後方補給。”那位黑臉的將軍,一聽漢王和朝廷有此等仇怨,哪裏還按捺的住,當場一連聲的叫囂要渡江攻取涪州。
“不可莽撞,如今涪州城內已經有了三萬兵馬。大江之上,朝廷的水軍尚在。實在不是偷襲的好時機!唯今之計,對於朝廷的大軍還是先觀望為主。至於涼軍的威脅,你可領軍一萬,沿江西進,距瀘州城東邊五十裏下寨。
若是涼騎圍城,可與城中守軍成犄角之勢。若是涼軍攻你營寨,則不可出戰,隻可依寨固守。”傅文山看了一眼那位黑臉的將軍,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後便給了一支令箭,那將軍領命後,自引軍而去。
“我等尚不知漢王和朝廷之間有此血仇。我等願意追隨漢王,自立於蜀中。東拒朝廷,西抗北涼留守鐵騎。”中年文士驟然聽聞傅文山於朝廷之間的血仇,頓時明白了問題所在。
等到漢王下完了軍令之後,當即起身拜道。眾人也都齊聲附和。
“但是漢王,我們如今軍力不如朝廷的大軍,正麵對抗實在不智,可待涼騎南下之後,故意示弱。讓出瀘州,甚至重慶,讓朝廷的大軍,與涼騎迎頭相撞,那時候,我們就可以抽身北上,駐軍大巴山下的巴州,達州,等地。
待到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的時候,才返身南下,不僅重慶,瀘州可得,就是成都也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中年文士略微頓了一頓,再次建議道。
“好!涼人南下,隻要我們讓出重慶,那麽他嚴成化就沒有理由退縮了!”傅文山略微沉吟,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