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楞楞的發著呆。天南海北的在腦子裏想像著那兩衛騎兵現今的模樣。邊上的羅天睿似乎能看的明白皇帝心裏的所想。
淡然道:“這百餘個鎮子裏。如果都有各縣縣尉派出人手,如此訓練的話。想來一旦有需要,再拉出五六萬的軍士不難。就算一時不能做騎兵使用,但是配上馬,加快行軍的速度總還是可以辦到的。”
趙崇迴過頭,看了看自己的親衛統領,像是要看透他心裏的真實想法。握著馬鞭的右手隨意指了指著遠處喊著號子訓練的少年們所在的方向。
笑道:“羅統領可是抱怨手下的軍士太少?就想著朝廷能早一點向北用兵。那時侯你也就可以像之前外放出去的馮哥一樣,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縱橫馳騁。而不是隻對著眹身邊的區區五百餘騎了嗎!”
“能縱橫馳騁最好!哪個熱血男兒不想如此建功立業!但是皇上身邊總是要有人護衛的!末將守在皇上身邊也是願意的!”羅天睿毫不遮掩心中所想。對於馳騁中原,會一會涼騎,一直都是他心中的夙願。
作為先帝的親衛,雖說之前和涼騎也有過交鋒,可是大多都是被動反擊,很少有正麵對戰的機會。能拋開一切的和那支名動天下的騎兵做一場正麵的交鋒,是羅天睿這樣熱血猶存的騎兵將領們的共同心願。
“果然是都不想呆在朕身邊,做這樣平淡無奇的統領。唉,也是難為你們這些熱血將軍了。朕也是自幼習武,雖沒有大成,但是隻有手中有刀,要自保也是不難。天下雖大,能留下朕的高手估計也不多了。何須這麽多的護衛!
如果羅將軍有意建功沙場,朕願意成人之美。等到青龍朱雀兩衛出兵中原的時候,朕就將剩餘的五百親衛交與你手,你可在這些少年裏挑選一萬人,以後能不能建功沙場,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別人練好的勁旅再好,都是不如自己聽親手調教的好用啊!”
趙崇對於將軍們的直率,向來是欣賞有加的。對於自己的這位親衛統領流露出的熱血豪情,不僅沒有吃味,反而是讚賞有加,出口就許下了這樣的諾言。讓木訥不善言辭的羅天睿喜出望外。
雖然親衛統領在軍中有無上的榮耀,是許多軍中之人羨慕不已的位子!但是卻和自己的夢想相差甚遠。
看著僅剩的兩千親衛,一部一部的分了出去。看著昔日的同袍,個個意氣風發的獨領一軍,為著將來的大戰做著準備。而自己還是困守一人身邊,不免有些失落。
現在有了皇帝親口的承諾,不免有些躊躇誌滿。又有些擔心,若是連自己也帶著最後的五百親衛也外放領軍了,皇帝武藝雖好,總不能身邊空無一人吧!於是問道:“末將雖願意為皇上統軍,可是皇上身邊也不能沒有衛士啊?”
“這個朕心裏早有打算,等青龍,朱雀兩衛能夠進軍中原之時,隨便抽調兩三部騎兵,到朕身邊,難道還不能充任衛士之能嗎?”
趙崇對於這名心思單純的統領還是滿意的。腳下的步伐不停,邊走邊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關於讓各支騎兵輪流抽調人馬充當護衛的想法。
看到羅天睿恍然大悟的模樣,不禁有些嗤笑。於是接著又道:“根據鷹巢給出的情報來看,明年的春天,北涼那邊當有重大變故,其西征的大軍迴返,必然會上演兄弟相爭的戲碼!
所以我們在南邊一定要支持烏雲部拖過這個冬天。到時候大都城外的大戲開始之時,就是我們北進中原,立足嶺南的好機會。”
“如此,末將就能放心的去挑選軍士了。這些少年目前看雖然比不上訓練已久的那四衛新軍,可是隻要稍加整訓,都是難得的好兵源。
相信隻要操練得法,一年之內,末將就能讓他們騎得了戰馬,開得了硬弩。要是能將這四萬少年全部征招起來,就更好了。
嶺南用兵,僅僅依靠那四萬新軍,怕是不夠的!”羅天睿手握著刀柄,跟在皇帝身後,接著趙崇的話說道。
“這四萬少年,是要征召,但是不能全部練成騎兵。朝廷練兵,首先是要合用!嶺南用兵,還是以步軍為主。南方密布水網的地形,騎兵怎麽能施展的開?
快要成軍的青龍朱雀兩衛也隻是為了保護步軍的兩翼不被涼騎突襲而已。真正要打下嶺南並守住,還得靠一萬五千玄武衛和步軍大營裏的一萬多名步軍。
至於騎兵,隻有過了揚子江後,才能有大展拳腳的機會。而我們穩住了嶺南,保留部分南方各部胡人留下的草場,我們才能組建更加龐大精銳的騎兵。而不是依靠小小的瓊州來支撐龐大騎兵無休止的消耗!
瓊州地小,兩次南渡,加上近一年來,不斷接納逃亡而來的難民,總體漢民不過百萬!朝廷要是再征召四萬少年,就是要依靠百萬漢民,供養近十五萬軍士了!這已經是瓊州的極限了!
百姓淳樸,選擇了跟著朝廷受苦,不惜送出八萬兒郎!雖然百姓沒有叫一聲苦,可是朕實在不忍在再加重他們的負擔!所以,這四萬少年入營後,將是瓊州的最後一次征兵!朕要給他們二十年的時間休養生息!”趙崇頭也沒迴的補充了道。
木訥的羅天睿,聽完皇上的感歎,覺得有口鬱氣悶在胸中。先前對於戰陣的興奮之情都有些阻滯。更不知道該如何接話了。隻是悶悶的跟著邁步。
距離官道不遠,就有一個巨大的平地。嘈雜的唿喝聲就是從這裏傳出去的。隊伍似乎比去年的時候擴大了一些。最後幾排的少年們手中提的不是軍中退下的刀劍,而是自製的木刀。
可能是後來才在此地落腳的流民家中的子弟吧。因為沒有進過軍營,所以才沒有配發鐵製的武器。
就在這些少年操練的間隙,從鎮子裏麵的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童音清脆,整齊。
趙崇沒有繼續往前,在聽到那童聲的誦讀身後,轉身,出了這個兩次都未曾深入的,在瓊州有百餘個之多的南渡移民定居點,名字叫做錦坡的小鎮子!
淡然道:“這百餘個鎮子裏。如果都有各縣縣尉派出人手,如此訓練的話。想來一旦有需要,再拉出五六萬的軍士不難。就算一時不能做騎兵使用,但是配上馬,加快行軍的速度總還是可以辦到的。”
趙崇迴過頭,看了看自己的親衛統領,像是要看透他心裏的真實想法。握著馬鞭的右手隨意指了指著遠處喊著號子訓練的少年們所在的方向。
笑道:“羅統領可是抱怨手下的軍士太少?就想著朝廷能早一點向北用兵。那時侯你也就可以像之前外放出去的馮哥一樣,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縱橫馳騁。而不是隻對著眹身邊的區區五百餘騎了嗎!”
“能縱橫馳騁最好!哪個熱血男兒不想如此建功立業!但是皇上身邊總是要有人護衛的!末將守在皇上身邊也是願意的!”羅天睿毫不遮掩心中所想。對於馳騁中原,會一會涼騎,一直都是他心中的夙願。
作為先帝的親衛,雖說之前和涼騎也有過交鋒,可是大多都是被動反擊,很少有正麵對戰的機會。能拋開一切的和那支名動天下的騎兵做一場正麵的交鋒,是羅天睿這樣熱血猶存的騎兵將領們的共同心願。
“果然是都不想呆在朕身邊,做這樣平淡無奇的統領。唉,也是難為你們這些熱血將軍了。朕也是自幼習武,雖沒有大成,但是隻有手中有刀,要自保也是不難。天下雖大,能留下朕的高手估計也不多了。何須這麽多的護衛!
如果羅將軍有意建功沙場,朕願意成人之美。等到青龍朱雀兩衛出兵中原的時候,朕就將剩餘的五百親衛交與你手,你可在這些少年裏挑選一萬人,以後能不能建功沙場,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別人練好的勁旅再好,都是不如自己聽親手調教的好用啊!”
趙崇對於將軍們的直率,向來是欣賞有加的。對於自己的這位親衛統領流露出的熱血豪情,不僅沒有吃味,反而是讚賞有加,出口就許下了這樣的諾言。讓木訥不善言辭的羅天睿喜出望外。
雖然親衛統領在軍中有無上的榮耀,是許多軍中之人羨慕不已的位子!但是卻和自己的夢想相差甚遠。
看著僅剩的兩千親衛,一部一部的分了出去。看著昔日的同袍,個個意氣風發的獨領一軍,為著將來的大戰做著準備。而自己還是困守一人身邊,不免有些失落。
現在有了皇帝親口的承諾,不免有些躊躇誌滿。又有些擔心,若是連自己也帶著最後的五百親衛也外放領軍了,皇帝武藝雖好,總不能身邊空無一人吧!於是問道:“末將雖願意為皇上統軍,可是皇上身邊也不能沒有衛士啊?”
“這個朕心裏早有打算,等青龍,朱雀兩衛能夠進軍中原之時,隨便抽調兩三部騎兵,到朕身邊,難道還不能充任衛士之能嗎?”
趙崇對於這名心思單純的統領還是滿意的。腳下的步伐不停,邊走邊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關於讓各支騎兵輪流抽調人馬充當護衛的想法。
看到羅天睿恍然大悟的模樣,不禁有些嗤笑。於是接著又道:“根據鷹巢給出的情報來看,明年的春天,北涼那邊當有重大變故,其西征的大軍迴返,必然會上演兄弟相爭的戲碼!
所以我們在南邊一定要支持烏雲部拖過這個冬天。到時候大都城外的大戲開始之時,就是我們北進中原,立足嶺南的好機會。”
“如此,末將就能放心的去挑選軍士了。這些少年目前看雖然比不上訓練已久的那四衛新軍,可是隻要稍加整訓,都是難得的好兵源。
相信隻要操練得法,一年之內,末將就能讓他們騎得了戰馬,開得了硬弩。要是能將這四萬少年全部征招起來,就更好了。
嶺南用兵,僅僅依靠那四萬新軍,怕是不夠的!”羅天睿手握著刀柄,跟在皇帝身後,接著趙崇的話說道。
“這四萬少年,是要征召,但是不能全部練成騎兵。朝廷練兵,首先是要合用!嶺南用兵,還是以步軍為主。南方密布水網的地形,騎兵怎麽能施展的開?
快要成軍的青龍朱雀兩衛也隻是為了保護步軍的兩翼不被涼騎突襲而已。真正要打下嶺南並守住,還得靠一萬五千玄武衛和步軍大營裏的一萬多名步軍。
至於騎兵,隻有過了揚子江後,才能有大展拳腳的機會。而我們穩住了嶺南,保留部分南方各部胡人留下的草場,我們才能組建更加龐大精銳的騎兵。而不是依靠小小的瓊州來支撐龐大騎兵無休止的消耗!
瓊州地小,兩次南渡,加上近一年來,不斷接納逃亡而來的難民,總體漢民不過百萬!朝廷要是再征召四萬少年,就是要依靠百萬漢民,供養近十五萬軍士了!這已經是瓊州的極限了!
百姓淳樸,選擇了跟著朝廷受苦,不惜送出八萬兒郎!雖然百姓沒有叫一聲苦,可是朕實在不忍在再加重他們的負擔!所以,這四萬少年入營後,將是瓊州的最後一次征兵!朕要給他們二十年的時間休養生息!”趙崇頭也沒迴的補充了道。
木訥的羅天睿,聽完皇上的感歎,覺得有口鬱氣悶在胸中。先前對於戰陣的興奮之情都有些阻滯。更不知道該如何接話了。隻是悶悶的跟著邁步。
距離官道不遠,就有一個巨大的平地。嘈雜的唿喝聲就是從這裏傳出去的。隊伍似乎比去年的時候擴大了一些。最後幾排的少年們手中提的不是軍中退下的刀劍,而是自製的木刀。
可能是後來才在此地落腳的流民家中的子弟吧。因為沒有進過軍營,所以才沒有配發鐵製的武器。
就在這些少年操練的間隙,從鎮子裏麵的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童音清脆,整齊。
趙崇沒有繼續往前,在聽到那童聲的誦讀身後,轉身,出了這個兩次都未曾深入的,在瓊州有百餘個之多的南渡移民定居點,名字叫做錦坡的小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