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元年,對於瓊州的軍民來說,是難忘的一年!年前夏秋兩季的收獲,終於讓南遷的百姓沒有了饑饉的窘迫。官府協助督造的農家小院,讓百姓有了安身之所。


    靠著雙手開墾出的數百萬畝的土地,讓百姓們有了對未來的憧憬!新征兆入營的少年軍士們,讓百姓們有了和朝廷休戚與共的脈搏。


    這個新年,君臣同樂,百姓飽暖!如果說還有什麽事情更能讓天下安心的,莫過於是永平二年正月裏的皇帝大婚了!


    詔書早已分發到了各地,接著新年還沒與散盡的喜慶。瓊州又一次的熱鬧了起來。絢彩的煙花,從除夕開始就沒有停過。一朵朵,一叢叢璀璨了州府宮城的夜空。


    趙崇十六歲時倉促臨位,率軍民登島後已經過了兩個春節。過來這個春節就是十八歲了,這樣的年紀,就算在平常的百姓家也都早已娶妻生子了。


    但是朝廷年年流亡,幾乎是居無定所,生在皇家,反倒是耽誤了這樣的大事!


    現在既然已經初步安定,此等大事當然就提上了日程。太後指定禮部全權負責,趙崇隻需配合,其餘的一應禮節,程序,按部就班的進行就可以了!


    皇家的大婚典禮向來都是繁複無比。但是大致的步驟是一樣的!之前的“告期”“納彩”“大征禮”等都已經結束。


    其中作為“納彩”禮品的馬匹、甲胄、絲帛等等,都由皇帝特命的大婚專使持節帶隊,自宮中出發,出宮城中門,一路浩浩蕩蕩送到了魏世傑的府邸。


    而大征禮,除了鞍、馬之外,另加黃金兩百兩、白銀一萬兩、緞一千匹、金銀茶具和銀盆等實惠的財物。


    還有最重要的,確立“名份”的金冊。趙崇在宮內的正殿舉行隆重典禮,宣布冊立魏世傑之女魏淩煙為皇後,並頒給皇後的金印、金冊交給專使。


    專使奉命護送皇後金印、金冊至皇後娘家,向皇後父、兄宣示,再由隨行女官向皇後宣讀冊文。


    以上禮節完成後,便隻剩下最後一步的迎娶了。奉迎是皇帝大婚禮儀中最隆重、最繁雜的一項。奉迎前一天,皇宮內外已然布置的一片喜氣洋洋。宮中前、後三殿都用大紅綢帶搭起彩架,大紅雙喜字、吉祥聯語、吉祥圖案、剪紙處處可見。


    從最南端的宮城正門到仁明宮的專用禦道上,都鋪滿了紅地毯,禦道兩側新設了路燈四百對,各式彩燈三十對,布置得仿佛天上鵲橋一般。


    迎娶時,欽天監(為了大婚,已經重新設立了官員)嚴密推算了吉日、吉時。吉時一到,總管女官奏請皇後梳妝打扮,並請皇後拿上兩個蘋果。


    魏世傑親自為新冊立的皇後披上蓋頭,把皇帝禦筆親書的“龍”字和一柄金如意放進喜轎中,恭送皇後上轎。


    十六人的皇後喜轎,被無數的宮女簇擁著。侍衛們手執藏香提爐在前,四十位紅衣護軍把燈,一百六十名校尉執杆燈四十對,提燈四十對,文武大臣前引後扈,轟轟烈烈地進入宮門。


    踏著大紅地毯,喜轎停在正南天喜方位,早有宮中的負責女官扶皇後下轎。接過皇後手中的蘋果,同時把裝有珠、寶、金銀小如意和米穀的寶瓶奉與皇後。接下來,扶皇後邁過一個火盆,以寄寓蒸蒸日上之意。


    之後,在女官的引導下皇後跨過馬鞍進到洞房,把剛才拿過的寶瓶交給女官。女官將寶瓶放在龍鳳喜床上。此時,皇帝給皇後揭去蓋頭,雙雙坐到龍鳳喜床上。女官捧上子孫餑餑,請皇後食用。


    命婦(重臣之妻)和女官為皇後梳妝上頭,戴鳳鈿、雙喜如意、富貴絨花,換上明黃龍鳳八團龍褂,佩上朝珠、項圈。梳妝完畢,女官端上酒宴。


    這時,洞房之外,皇帝侍衛中結發夫妻們唱起《交祝歌》。在一片祝福聲中,帝、後喝下交杯酒,完成合巹禮。


    之後,女官扶皇後坐上龍鳳喜床,為皇後摘下鳳鈿,換上龍鳳長袍。入夜,洞房之內花燭融融,溫馨憩靜。帝、後吃完長壽麵,雙雙步入紅帷,共度千金一刻的良宵。


    大婚高潮基本結束。爾後,皇帝率皇後拜見太後,舉行朝見禮;皇帝升殿,以大婚禮成頒詔天下,臣民同慶。


    這些個程序已經被禮官們演示了無數遍。但是大婚典禮的當天,當一切進行的異常順利的時候,欽天監已經算準吉時。皇後的喜轎已經隨著清晨的第一縷晨光踏上了禦道。


    皇帝趙崇卻還是一身的戎裝!眼前依然還是那張熟悉無比的海圖!


    聲音依然鎮靜無比:“敵軍可有動作?”


    “迴皇上,臣昨夜已經傳令哨船上前。敵將已經逼近海岸,看來對於陛下的大婚典禮,也是早就有預知。


    後續軍情,已經通知驛道時刻準備,一旦有變,就會飛馬傳來!”一旁的端木飛聽到皇帝發問,連忙用最新的情況簡要的迴複了皇帝。


    “好!步軍大營所調之兵,可曾做好準備?”


    “此事由魏帥親自操辦,臣亦派人確認無誤!已經全部到位!請皇上放心!”


    “負責襲擊敵船的水軍是否就位?”趙崇問完了這個問題後,就閉上了眼睛!這些問題的答案早已經在自己的心中!


    文昌西南的海上,一隻大型的船隊,正鼓滿了風帆,直衝岸邊而來!


    “本將在此地觀察已有數日,瓊州的探查哨船,往來並無異常!剛才的相遇就是明證!況且本將早就探明今日就是那趙崇小兒的成親之日!我等乘風登岸,輕騎突襲,晌午前就能兵臨城下!定能趕上給瓊州小朝廷一個深刻的驚喜!”


    董先一臉意氣風發的大笑著給身邊的斯欽巴日解釋緣由。


    “董帥難道不用考慮州城北麵的駐軍嗎?不過十數裏,就是我們兵臨城下時,他們也來得及救援!”


    “救援?他們拿什麽來救援?北麵不是還有少將軍父帥哈巴日的兩萬騎兵嗎?”


    “父帥怎麽會出擊?難道是驅馬渡海?”


    “少將軍,難道臨行前沒有告之南征副將哈巴日?那本將留在營中的萬餘水軍以及無數的戰船豈不是浪費了?”董先笑著調侃著身邊的這位臉色蒼白的年輕胡將。


    “如此,我們勝券在握矣!”


    海風漸大,吹散了他們必勝的豪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癡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癡道人並收藏漢宮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