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再一次的灑滿了海麵,海鷗已經習慣了這群闖入領地的不速之客們的作息時間。歡快的圍繞著船隊上下翻飛鳴叫。
桅杆上並沒有風帆,高高的嘹望台上,年輕的水手向甲板上揮舞著旗語,報告附近並沒有異樣。大船輕輕的搖晃著,一陣陣的馬嘶聲透過厚厚的倉板,傳出了老遠。
甲板邊緣,大隊的軍士扶著船弦幹嘔。遠處出身漁家的水軍們望著這些在岸上不可一世的胡騎,此時大都成了軟腳蝦的模樣。滿眼都是幸災樂禍的表情。
船隊規模很大,連綿停靠在一起。藍天碧海間,唯一不唯美的就是這些個被大海折騰的半死的騎士們了!
陽光慢慢的溫暖起來。風似乎也漸漸的變大了一點。但是無論是暈船的騎士,還是悠閑的水軍們,都沒有察覺。
這個船隊正是出海已經月餘的北涼水軍。董先似乎非常的有耐心,每天看著重複的情報,臉上沒有半點表情。
隻是整日的站在座艦的棧橋上層,看著茫茫的大海。目光所及,連陸地的影子也沒有一絲。但是他知道,就在他的前方,有一個大島,島上有他最渴望擊垮,以成全自己功績的南遷朝廷!
自己的前任,一路追擊的水軍統帥,都倒在了那個北涼上下眾口一詞無比輕視的小皇帝的手上。自己這一次沒有一點掉以輕心的僥幸。
雖然騎兵上船是一大忌諱,但是沒有這一萬騎兵,自己真的沒有把握在登岸之後能有所建樹!
但是現在新的問題又擺在了自己的麵前,戰馬開始出現了反應!騎士們還好,雖然也受了些罪,影響到是不大!但是戰馬可就沒有辦法了,飄在海上時間太久,得不到精心的養護,一旦上岸還能不能發揮出十成的戰力?這是一個大大問號!
雖然心裏十分的焦慮,但是心中的擔憂並沒有絲毫的減弱!此行太過於順利!一路幾乎沒有與瓊州的水軍相遇,哪怕是哨船也沒有遇見。
這不得不讓董先暗自狐疑。按說那魏世傑也是久經戰陣的老人了。防禦不可能如此的鬆懈!
“末將雖不通水戰,不知董帥為何如此擔憂,而逡巡不前。但是末將了解自己麾下的將士。雖然北涼軍紀嚴明,沒有部將敢前來問詢。
但是再拖下去,船上這一萬騎兵的戰力怕是要大打折扣了!請董帥在放眼大局的同時務必要考慮到這個情況!”
斯欽巴日身體素質遠勝普通騎士,但是熬到此時也是麵色蒼白。停泊此地已經半月有餘。
這樣的話語其實也算得上重了,畢竟懷疑一軍主將的言行,不是隨便的普通將領敢於出口的!這位草原上年輕的俊傑,自董先南下以來,一直是主動的配合,並無半點自持身份的倨傲。
董先先前的功績和名聲是一個方麵,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這位年輕的胡將,能揣測到那位身處大都的大可汗的心意。
一統南北一直都是北涼王庭三代可汗的目標。董先能得如此重用,不是因為他的功績,也不是因為他的名聲,這一切不過是因為,王庭實在找不出一位更合適的將領了。
而自己看中的也不過是董先的能力。配合他,跟隨他,才最有希望,踏著水軍的肩膀,登上瓊州,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
但是這一次,機會在眼前,但是主帥卻遲遲不動!斯欽巴日再也按捺不住立功心切的激動!第一次質疑了這位自己父帥都要尊稱一聲將軍的南征主帥!
此時瓊山縣的治所,州城南門外,新落成不足一年的垂拱殿裏,趙崇也在思慮這眼見的時局。鷹巢的情報工作做的很得力。
敵將離岸不久,就有情報傳來。兩相對照,軍中糧草供應不足三成,兩位軍中主將都不在岸上!
新年臨近,敵人如此反常,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十分明顯的結論。必然是浮海在外,而這個時候,值得董先如此的恐怕就隻有自己這個北涼朝野上下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了!
“還是無法確定敵軍的確切蹤跡嗎?”趙崇背對著殿門,一雙狹長的眼眸死死的盯著屏風上的海圖。
“暫時沒有確切的報告。”垂拱殿裏靠近皇帝的隻有一位須發斑白的中年將軍,一身的甲胄,腰間掛著最新式的馬刀。如果能仔細觀賞的話,就能看到刀柄上那兩個古樸的篆字:“歐陽”
這位將軍就是大雍的兵部尚書,三軍的實際統帥,朝廷的柱石,輔佐了兩朝皇帝的老臣魏世傑!順著皇帝的目光,掃過瓊州海岸一圈,見趙崇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東南島岸。老將軍的心中一動。
略微沉吟了一會又道:“陛下曾言,賊軍的目標就是州城,臣深以為然。如此想來,賊軍理想的登岸地點肯定距州城不遠。以北涼騎兵的實力,一日奔行百裏,尚可立即投入戰場。如此算來,可供賊軍選擇的地點就不多了!
北麵由於有我水軍駐紮,想要順利通過的可能性不大。隨意臣以為則定然會在瓊州東岸的文昌,會同縣沿岸飼機登陸。”
“魏愛卿所言,甚合朕意,要對此處外海加強探察,但是也要注意,一定不能打草驚蛇!我們準備了這麽久,要是那董賊不來,豈不是辜負了我們的一番美意!”
兩日後,果然有哨船迴報:“文昌縣西南,約百裏外海,遠遠遙望有大群海鳥環飛不落。終日不散。哨船因擔心被對方發現蹤跡,未敢靠近!”
文昌縣西南百裏外,並無陸地與島礁,平日不可能有大群海鳥盤旋!看來十有八九就是那隱藏了多日的北涼的船隊了!
“暫時不要驚動對方,清空周圍百裏水域。就讓那位多疑的千裏駒再吹上上幾日我們瓊州的海風吧!正好可以乘次機會,再去一次中原,做一筆大買賣!將那十萬斤暫時用不著的生鐵,還有千石精鹽一並拿去換馬!”
趙崇,慢慢的說完軍令後,思維跳躍的厲害,又吩咐起了貿易的事情!誰讓瓊州目前最缺的是戰馬呢!
“倒想親自會會你,可千萬別讓朕失望!”趙崇盯著海圖,目光定在文昌縣百裏外的海上,喃喃自語,其聲微不可聞!
桅杆上並沒有風帆,高高的嘹望台上,年輕的水手向甲板上揮舞著旗語,報告附近並沒有異樣。大船輕輕的搖晃著,一陣陣的馬嘶聲透過厚厚的倉板,傳出了老遠。
甲板邊緣,大隊的軍士扶著船弦幹嘔。遠處出身漁家的水軍們望著這些在岸上不可一世的胡騎,此時大都成了軟腳蝦的模樣。滿眼都是幸災樂禍的表情。
船隊規模很大,連綿停靠在一起。藍天碧海間,唯一不唯美的就是這些個被大海折騰的半死的騎士們了!
陽光慢慢的溫暖起來。風似乎也漸漸的變大了一點。但是無論是暈船的騎士,還是悠閑的水軍們,都沒有察覺。
這個船隊正是出海已經月餘的北涼水軍。董先似乎非常的有耐心,每天看著重複的情報,臉上沒有半點表情。
隻是整日的站在座艦的棧橋上層,看著茫茫的大海。目光所及,連陸地的影子也沒有一絲。但是他知道,就在他的前方,有一個大島,島上有他最渴望擊垮,以成全自己功績的南遷朝廷!
自己的前任,一路追擊的水軍統帥,都倒在了那個北涼上下眾口一詞無比輕視的小皇帝的手上。自己這一次沒有一點掉以輕心的僥幸。
雖然騎兵上船是一大忌諱,但是沒有這一萬騎兵,自己真的沒有把握在登岸之後能有所建樹!
但是現在新的問題又擺在了自己的麵前,戰馬開始出現了反應!騎士們還好,雖然也受了些罪,影響到是不大!但是戰馬可就沒有辦法了,飄在海上時間太久,得不到精心的養護,一旦上岸還能不能發揮出十成的戰力?這是一個大大問號!
雖然心裏十分的焦慮,但是心中的擔憂並沒有絲毫的減弱!此行太過於順利!一路幾乎沒有與瓊州的水軍相遇,哪怕是哨船也沒有遇見。
這不得不讓董先暗自狐疑。按說那魏世傑也是久經戰陣的老人了。防禦不可能如此的鬆懈!
“末將雖不通水戰,不知董帥為何如此擔憂,而逡巡不前。但是末將了解自己麾下的將士。雖然北涼軍紀嚴明,沒有部將敢前來問詢。
但是再拖下去,船上這一萬騎兵的戰力怕是要大打折扣了!請董帥在放眼大局的同時務必要考慮到這個情況!”
斯欽巴日身體素質遠勝普通騎士,但是熬到此時也是麵色蒼白。停泊此地已經半月有餘。
這樣的話語其實也算得上重了,畢竟懷疑一軍主將的言行,不是隨便的普通將領敢於出口的!這位草原上年輕的俊傑,自董先南下以來,一直是主動的配合,並無半點自持身份的倨傲。
董先先前的功績和名聲是一個方麵,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這位年輕的胡將,能揣測到那位身處大都的大可汗的心意。
一統南北一直都是北涼王庭三代可汗的目標。董先能得如此重用,不是因為他的功績,也不是因為他的名聲,這一切不過是因為,王庭實在找不出一位更合適的將領了。
而自己看中的也不過是董先的能力。配合他,跟隨他,才最有希望,踏著水軍的肩膀,登上瓊州,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
但是這一次,機會在眼前,但是主帥卻遲遲不動!斯欽巴日再也按捺不住立功心切的激動!第一次質疑了這位自己父帥都要尊稱一聲將軍的南征主帥!
此時瓊山縣的治所,州城南門外,新落成不足一年的垂拱殿裏,趙崇也在思慮這眼見的時局。鷹巢的情報工作做的很得力。
敵將離岸不久,就有情報傳來。兩相對照,軍中糧草供應不足三成,兩位軍中主將都不在岸上!
新年臨近,敵人如此反常,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十分明顯的結論。必然是浮海在外,而這個時候,值得董先如此的恐怕就隻有自己這個北涼朝野上下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了!
“還是無法確定敵軍的確切蹤跡嗎?”趙崇背對著殿門,一雙狹長的眼眸死死的盯著屏風上的海圖。
“暫時沒有確切的報告。”垂拱殿裏靠近皇帝的隻有一位須發斑白的中年將軍,一身的甲胄,腰間掛著最新式的馬刀。如果能仔細觀賞的話,就能看到刀柄上那兩個古樸的篆字:“歐陽”
這位將軍就是大雍的兵部尚書,三軍的實際統帥,朝廷的柱石,輔佐了兩朝皇帝的老臣魏世傑!順著皇帝的目光,掃過瓊州海岸一圈,見趙崇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東南島岸。老將軍的心中一動。
略微沉吟了一會又道:“陛下曾言,賊軍的目標就是州城,臣深以為然。如此想來,賊軍理想的登岸地點肯定距州城不遠。以北涼騎兵的實力,一日奔行百裏,尚可立即投入戰場。如此算來,可供賊軍選擇的地點就不多了!
北麵由於有我水軍駐紮,想要順利通過的可能性不大。隨意臣以為則定然會在瓊州東岸的文昌,會同縣沿岸飼機登陸。”
“魏愛卿所言,甚合朕意,要對此處外海加強探察,但是也要注意,一定不能打草驚蛇!我們準備了這麽久,要是那董賊不來,豈不是辜負了我們的一番美意!”
兩日後,果然有哨船迴報:“文昌縣西南,約百裏外海,遠遠遙望有大群海鳥環飛不落。終日不散。哨船因擔心被對方發現蹤跡,未敢靠近!”
文昌縣西南百裏外,並無陸地與島礁,平日不可能有大群海鳥盤旋!看來十有八九就是那隱藏了多日的北涼的船隊了!
“暫時不要驚動對方,清空周圍百裏水域。就讓那位多疑的千裏駒再吹上上幾日我們瓊州的海風吧!正好可以乘次機會,再去一次中原,做一筆大買賣!將那十萬斤暫時用不著的生鐵,還有千石精鹽一並拿去換馬!”
趙崇,慢慢的說完軍令後,思維跳躍的厲害,又吩咐起了貿易的事情!誰讓瓊州目前最缺的是戰馬呢!
“倒想親自會會你,可千萬別讓朕失望!”趙崇盯著海圖,目光定在文昌縣百裏外的海上,喃喃自語,其聲微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