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港外,平靜的海麵上佇立著一座無名荒島。一座浮橋鏈接了荒島與大陸!
殘陽斜照,海鷗聲聲。煙堆山上兩匹健馬飛奔而下!越過浮橋,踏上了這塊被熱血侵透過的土地!
“董帥請看,眼前的這個半島,最窄處不過二十裏。寶樓,後湖,建茶此三處為當日南軍步軍大陣所在。當日,南軍憑著不到四萬的步軍,在此處擋住了我三萬鐵騎和五千狼騎的兵峰!
末將自從軍以來,縱橫中原,未嚐一敗。不想卻在此處被敗兵所阻!實在有愧大可汗的囑托!”
斯欽巴日指著一處處遺跡,細細的說著當日的戰況!神采飛揚的臉上並沒有一絲失敗的頹喪!更多的是對對手的讚揚和褒獎!
董先聽這眼前這位少年成名的北涼勇將,不住的誇讚著對手。心下了然,二十萬南軍及百姓在騎兵的追擊下安然撤走,這樣的大事,是必須要向大汗匯報的!可是如何匯報?由誰來匯報?一樣的戰況,匯報的結果會大不一樣!
如果由自己這位南征主將來匯報,詳細說明對手的強大。而南征騎兵讓如此強大的對手遺屍累累!那麽大可汗還能有多少怒火呢!
果然不負智將的名頭!想那哈巴日不過莽夫一個,竟然能生出這麽個兒子!也真是難得。既然斯欽巴日能如此聽令,那麽給他一點迴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以後要編練水軍,要總督水陸兩軍,揮師瓊州,都少不了這對父子的支持!
自己雖然也熟悉騎兵戰法,但是要論戰法的精熟以及臨陣的變化還是無法和這些馬背上長大的涼將相比!自己的優勢隻是善用水軍,以及編練水軍!
想通這些,董先不住的點頭,也開始有點仰慕起南軍將領們的風采了!
於是笑著說道:“少將軍不必過謙,南軍能在此處安然出海,多半是仰仗其水軍。加上此地狹窄,不適合我北涼鐵騎展開。能逃離海上,實屬僥幸!
本帥倒是聽說打掃戰場時,收出南軍五千具屍體!這已經算得上是一場大捷了!本帥準備將此戰的詳情用專折向可汗奏報!”
“董帥既是奉可汗軍令總督南征事宜,如此再合適不過了!請!末將陪董帥去南軍結陣之地一觀如何?”斯欽巴日聽到董先的暗示,知道此番失利,應沒有可濾之處了!
當下大喜,又見董先對那些南軍也頗感興趣。於是提議去那些遺留有撕殺痕跡的沙場上看個究竟!
一來是作為下屬的禮數,二來也是有心試探下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水軍統帥,而今又深受大可汗器重,被重新起用的新任統帥到底有多少斤兩!
“如此甚好!勞煩少將軍領路。”董先說著,驅動坐騎,兩騎並行,向著當日的戰場中心走去。
“董帥請看這就是當日南軍的步軍主陣,兩側相距不遠各有一個稍小的步軍小陣。”斯欽巴日手指著眼前的曠野仔細的說著情況。
“果然是百戰精兵,看來南軍能當下數萬鐵騎的衝擊也並不全靠地利和運氣!”董先順著斯欽巴日的指引,來到當日步軍大陣的中心翻身下馬。
空曠的土地上一層層筆直的迴字型淺坑密密麻麻分布的錯落有致。一直延伸出數十裏!四月繁茂的綠草也沒有完全的掩去痕跡!
通曉戰陣的董先當然明白,這些淺坑是步軍防禦騎兵衝擊的大盾所留下的印痕!也知道這些步軍攜帶著大量百姓,被三萬鐵騎一路追逐,又被五千狼騎一夜奔襲兩百裏擋住去路。
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才匆忙結下的陣型!而後又是邊戰邊退,陣型還能絲毫不亂,真當的起百戰精兵的稱號!
見微知著!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值得尊敬的軍隊!不是百戰精兵,是絕對無法做到的!此時才知道斯欽巴日的不吝讚美也不完全是開脫之語了!
北涼先輩們,二十年滅國四十!而這個一向勢微的南遷朝廷竟然能抗爭五十年不倒!原因就在這裏嗎?
看到董先的反應,斯欽巴日終於放下了心中最後的憂慮!看來漢將中也是有人才的!至少自己的新任上司,是個心細如發,又知兵懂兵之人!與這樣的上司配合,至少不用擔心主帥臨陣胡亂指揮了!
於是接口說道:“當日共收斂出南軍屍體五千多具,其中三千多為騎兵!董帥見過了其步軍的精銳,卻看不到那些冒死向前的騎兵風采了,實在可惜!
南軍騎兵大多不堪一擊!此次的三千騎兵迎戰四千黑狼騎以及末將的兩千親衛,以一半的兵力,拚出了幾乎相當的戰損!實屬罕見!那騎兵將領的風采,隻怕要等到日後相遇時,才能有緣一睹了!”
“這些被我北涼追逐的如喪家之犬的弱兵,能如此頑強,原因值得我等深思啊!罷了,且隨本帥去祭奠一番我軍陣亡的兒郎們吧!”
董先在斯欽巴日的陪同下,一路查看了昔日的沙場。又憑吊過陣亡的軍士後,已是黃昏時分!兩人驅馬迴營不提。
一連幾日,董先都是獨自呆在帥帳之中。仔細的研究本地的官民圖冊。而後又是幾日,帶著親兵隨從,查探水陸地型!
期間,從各地調配的工匠船戶,以及北涼殘存的戰船,水軍,以及熟悉水戰的軍卒等陸續到達臨時營寨!
數道軍令也陸續的下達!
命令工匠船戶,以戰場為核心,修建水陸大營,擴建海豐碼頭。準備就地伐木造船!
重新整編殘存的水軍,立即投入到訓練中去!
命令斯欽巴日以及一萬騎兵沿岸巡示,暫時保證水陸大營的安全!
“董帥何不與我父帥的大部騎兵匯合,於雷州擇地造船?而是選擇此地?”斯欽巴日見到軍令,原本以為董先在海豐上岸隻是為了憑吊陣亡的將士,以及查看戰場遺跡!不想卻在此地安營紮寨了。於是來到帥帳詢問。
“雷州距敵太近,而我水軍又未成軍。易於遭受瓊州水軍的騷擾,不利於我軍建造戰船,和訓練水軍!而此地甚好!距瓊州不遠不近。有駐紮在雷州的騎兵在,對方水軍就不敢輕動!如此對我軍有利。”
董先隻是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利弊。斯欽巴日便欣然領悟!
殘陽斜照,海鷗聲聲。煙堆山上兩匹健馬飛奔而下!越過浮橋,踏上了這塊被熱血侵透過的土地!
“董帥請看,眼前的這個半島,最窄處不過二十裏。寶樓,後湖,建茶此三處為當日南軍步軍大陣所在。當日,南軍憑著不到四萬的步軍,在此處擋住了我三萬鐵騎和五千狼騎的兵峰!
末將自從軍以來,縱橫中原,未嚐一敗。不想卻在此處被敗兵所阻!實在有愧大可汗的囑托!”
斯欽巴日指著一處處遺跡,細細的說著當日的戰況!神采飛揚的臉上並沒有一絲失敗的頹喪!更多的是對對手的讚揚和褒獎!
董先聽這眼前這位少年成名的北涼勇將,不住的誇讚著對手。心下了然,二十萬南軍及百姓在騎兵的追擊下安然撤走,這樣的大事,是必須要向大汗匯報的!可是如何匯報?由誰來匯報?一樣的戰況,匯報的結果會大不一樣!
如果由自己這位南征主將來匯報,詳細說明對手的強大。而南征騎兵讓如此強大的對手遺屍累累!那麽大可汗還能有多少怒火呢!
果然不負智將的名頭!想那哈巴日不過莽夫一個,竟然能生出這麽個兒子!也真是難得。既然斯欽巴日能如此聽令,那麽給他一點迴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以後要編練水軍,要總督水陸兩軍,揮師瓊州,都少不了這對父子的支持!
自己雖然也熟悉騎兵戰法,但是要論戰法的精熟以及臨陣的變化還是無法和這些馬背上長大的涼將相比!自己的優勢隻是善用水軍,以及編練水軍!
想通這些,董先不住的點頭,也開始有點仰慕起南軍將領們的風采了!
於是笑著說道:“少將軍不必過謙,南軍能在此處安然出海,多半是仰仗其水軍。加上此地狹窄,不適合我北涼鐵騎展開。能逃離海上,實屬僥幸!
本帥倒是聽說打掃戰場時,收出南軍五千具屍體!這已經算得上是一場大捷了!本帥準備將此戰的詳情用專折向可汗奏報!”
“董帥既是奉可汗軍令總督南征事宜,如此再合適不過了!請!末將陪董帥去南軍結陣之地一觀如何?”斯欽巴日聽到董先的暗示,知道此番失利,應沒有可濾之處了!
當下大喜,又見董先對那些南軍也頗感興趣。於是提議去那些遺留有撕殺痕跡的沙場上看個究竟!
一來是作為下屬的禮數,二來也是有心試探下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水軍統帥,而今又深受大可汗器重,被重新起用的新任統帥到底有多少斤兩!
“如此甚好!勞煩少將軍領路。”董先說著,驅動坐騎,兩騎並行,向著當日的戰場中心走去。
“董帥請看這就是當日南軍的步軍主陣,兩側相距不遠各有一個稍小的步軍小陣。”斯欽巴日手指著眼前的曠野仔細的說著情況。
“果然是百戰精兵,看來南軍能當下數萬鐵騎的衝擊也並不全靠地利和運氣!”董先順著斯欽巴日的指引,來到當日步軍大陣的中心翻身下馬。
空曠的土地上一層層筆直的迴字型淺坑密密麻麻分布的錯落有致。一直延伸出數十裏!四月繁茂的綠草也沒有完全的掩去痕跡!
通曉戰陣的董先當然明白,這些淺坑是步軍防禦騎兵衝擊的大盾所留下的印痕!也知道這些步軍攜帶著大量百姓,被三萬鐵騎一路追逐,又被五千狼騎一夜奔襲兩百裏擋住去路。
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才匆忙結下的陣型!而後又是邊戰邊退,陣型還能絲毫不亂,真當的起百戰精兵的稱號!
見微知著!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值得尊敬的軍隊!不是百戰精兵,是絕對無法做到的!此時才知道斯欽巴日的不吝讚美也不完全是開脫之語了!
北涼先輩們,二十年滅國四十!而這個一向勢微的南遷朝廷竟然能抗爭五十年不倒!原因就在這裏嗎?
看到董先的反應,斯欽巴日終於放下了心中最後的憂慮!看來漢將中也是有人才的!至少自己的新任上司,是個心細如發,又知兵懂兵之人!與這樣的上司配合,至少不用擔心主帥臨陣胡亂指揮了!
於是接口說道:“當日共收斂出南軍屍體五千多具,其中三千多為騎兵!董帥見過了其步軍的精銳,卻看不到那些冒死向前的騎兵風采了,實在可惜!
南軍騎兵大多不堪一擊!此次的三千騎兵迎戰四千黑狼騎以及末將的兩千親衛,以一半的兵力,拚出了幾乎相當的戰損!實屬罕見!那騎兵將領的風采,隻怕要等到日後相遇時,才能有緣一睹了!”
“這些被我北涼追逐的如喪家之犬的弱兵,能如此頑強,原因值得我等深思啊!罷了,且隨本帥去祭奠一番我軍陣亡的兒郎們吧!”
董先在斯欽巴日的陪同下,一路查看了昔日的沙場。又憑吊過陣亡的軍士後,已是黃昏時分!兩人驅馬迴營不提。
一連幾日,董先都是獨自呆在帥帳之中。仔細的研究本地的官民圖冊。而後又是幾日,帶著親兵隨從,查探水陸地型!
期間,從各地調配的工匠船戶,以及北涼殘存的戰船,水軍,以及熟悉水戰的軍卒等陸續到達臨時營寨!
數道軍令也陸續的下達!
命令工匠船戶,以戰場為核心,修建水陸大營,擴建海豐碼頭。準備就地伐木造船!
重新整編殘存的水軍,立即投入到訓練中去!
命令斯欽巴日以及一萬騎兵沿岸巡示,暫時保證水陸大營的安全!
“董帥何不與我父帥的大部騎兵匯合,於雷州擇地造船?而是選擇此地?”斯欽巴日見到軍令,原本以為董先在海豐上岸隻是為了憑吊陣亡的將士,以及查看戰場遺跡!不想卻在此地安營紮寨了。於是來到帥帳詢問。
“雷州距敵太近,而我水軍又未成軍。易於遭受瓊州水軍的騷擾,不利於我軍建造戰船,和訓練水軍!而此地甚好!距瓊州不遠不近。有駐紮在雷州的騎兵在,對方水軍就不敢輕動!如此對我軍有利。”
董先隻是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利弊。斯欽巴日便欣然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