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正廳,迎麵就見尹梓赫高坐在正對著門的羅漢榻上,打從他冊封為皇太子那一年便貼身伺候的李公公,躬身候於一旁,餘下的徐家人則是規規矩矩的分坐在兩旁太師椅上。
徐世彬雙手抱拳,必恭必敬的示上:「陛下便衣出巡,未見殿前司與大內侍衛隨行,微臣亦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實在疏職,還望陛下寬恕。」
「朕隻是去了一趟太廟,迴程正好經過徐府,便進來轉悠。」
尹梓赫淡淡說著,眸光如凜冬霜雪,毫無一絲溫暖可言。
徐世彬兩朝為官,服事兩朝皇帝,前朝皇帝性子敦厚卻也軟弱,今朝皇帝年輕卻是嚴酷無情,他為求自保,素來潔身自愛,不敢與朝中黨派結盟,遇上黨派鬥爭更是絕不涉入其中,方能安然當他的戶部尚書十來年。
說來戶部尚書不過是個閑職,統管著皇畿一帶的田賦土地,邊境蠻族與各州府進貢的風俗土物亦歸戶部所管,元旦朝會與大型宮宴時陳列的旌表門閭一事。
戶部尚書位居三品,看似風光,實則不過是一個不涉朝堂政事的閑職,向來被朝中要臣輕蔑視之。
徐世彬年事已高,不久前剛過完六六大壽,早已沒有爭權奪利之心,隻盼餘生能安然度過,力保徐家榮華。
眼下,素來不將他這個兩朝老臣放心上的年輕帝王,竟然主動上門為客,甚至還看上了自家孫女,徐世彬當真不知該喜或憂。
「太廟南北兩側的牆麵禁不住連年風雪摧殘,已經剝蝕得甚是厲害,朕想著來找你談一談太廟遷址一事。」
聞言,徐世彬起身連聲稱是。「稟陛下,前段日子皇後亦曾向微臣提及此事,隻是當時皇後琢磨著擇日向陛下上稟此事,讓微臣靜候。」
大手攏著青瓷杯盞,尹梓赫淡淡揚眸,一臉不置可否的漠然。
「皇後身子薄弱,平日掌管後宮已是勞心勞力,太廟一事隻怕她是有心無力。」
「陛下所言甚是。」
聽出皇帝話下之意,徐世彬低垂眉目,抱拳領命,不敢再多言。
當今皇後是前朝許樞密使的孫女,許家在北跋王朝是開國名將之後,曆代君王無不敬上三分。
許家自個兒也爭氣,後代子孫大多出仕,文官武官皆有之,算是不辱家風。
前朝樞密使便曾為了北跋出征,平定了邊境蠻族,力抗虎視眈眈的鄰國,令先帝頗為看重,駕崩前更下一道密旨,力保許家後代榮華。
如今,許家才俊在朝中多是位居要職,無形之中,許家儼然已成了北跋王朝的第一世家,少有人膽敢與許家作對。
年輕帝王當年在冊封為皇太子之後,便應先帝詔命迎娶許家才女,兩人堪稱金童玉女,甚是登對。
隻是說來奇怪,帝後多年來互相扶持,未曾傳出不睦,卻未曾有過子嗣。
盡管如此,朝中內政早已被許家把持,誰人膽敢對皇後無出一事發難?
莫要說是朝廷命官了,就連後宮中不大管事的太後,亦未曾對皇後口出惡言,更未拿沒有子嗣一事來責難,由此可見,許家勢力已難以撼搖。
驀地,端坐於羅漢榻上的尹梓赫停住了動作,眸光直勾勾的望向門邊。
徐世彬心中一凜,循著年輕帝王目光停駐之處望去。
隻見一道單薄嬌弱的人影,佇立於門前,她眉眼秀麗,細嫩白膚,一雙黑潤眼眸甚是靈動,顧盼之間盡顯聰慧。
「璐兒,還不快些過來向陛下行禮。」徐世彬威嚴的喝令道。
徐明璐身姿嫋嫋,年紀雖小,容貌亦稚嫩,可眾目睽睽之下,她麵上不見一絲怯懦,而是少見的從容大器。
她一路行來,腰背挺直如竹,秀眸水灩,停在羅漢榻前,緩緩跪了下去。
「免禮。」
當這聲低沉的命令一落下,屋內眾人俱是麵露驚愕之色。
朝中人盡皆知,年輕帝王極是看重禮節;君臣之禮,帝後之禮,主仆之禮。
禮,乃人之本。
無禮之人,狂妄之徒,無可為材,亦無從倚重。
帝王如此,朝中如此,民風亦如此。
可以說,這位年輕帝王素來以禮與理治國。
隻是禮與理之外尚有人情,年輕帝王恪守禮與理,有時過於嚴酷,未免不近人情。
更甚者,年輕帝王治下頗嚴,若有犯上者,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職等高低,絕不寬貸,峻刑罰之。
這樣性情冷酷的年輕帝王,比之為人敦厚的先帝,天差地遠,自然引來了暴君之名。
眼下這個凡事以禮為重的帝王,竟然免去了一個平民女子該有的君臣之禮,這是何等的寬容!
徐家人皆知此理,因而個個麵露駭然之色。
「過來。」尹梓赫沉嗓下令。
徐明璐站起身,溫順的來到尹梓赫麵前,任由他那雙深沉如夜的墨眸,在自己臉上端詳。
尹梓赫望著這個徐家娃兒,說不明白為什麽,竟然令他想起兒時的冉守月。
盡管容貌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徐家娃兒的文靜乖順,與冉守月的聰慧灑脫,亦沒有半處相仿,可他說不上來,總覺著看見她的第一麵,便令他想起了心底的那個人。
「徐尚書,你這個孫女生得可真是討喜。」尹梓赫淡淡笑道。
徐世彬不敢妄自揣測聖意,隻是躬著身,連聲稱是。
「稟陛下,璐兒自幼便是聰慧乖巧,琴棋書畫樣樣精擅。」
徐世彬替自家孫女說起好話來,一方麵是旁敲側擊,一方麵也是替徐家爭個光;畢竟人人盡知,他徐世彬有個不學無術的逆子,丟光了徐家顏麵。
「朕知道徐尚書有個兒子,倒不知你有個這麽聰慧的孫女。」
「迴陛下,璐兒原是逆子養在外頭的外室所出,十年前因為生了場重病,外室方上門討援,才保住了璐兒這條小命。」
徐世彬雙手抱拳,必恭必敬的示上:「陛下便衣出巡,未見殿前司與大內侍衛隨行,微臣亦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實在疏職,還望陛下寬恕。」
「朕隻是去了一趟太廟,迴程正好經過徐府,便進來轉悠。」
尹梓赫淡淡說著,眸光如凜冬霜雪,毫無一絲溫暖可言。
徐世彬兩朝為官,服事兩朝皇帝,前朝皇帝性子敦厚卻也軟弱,今朝皇帝年輕卻是嚴酷無情,他為求自保,素來潔身自愛,不敢與朝中黨派結盟,遇上黨派鬥爭更是絕不涉入其中,方能安然當他的戶部尚書十來年。
說來戶部尚書不過是個閑職,統管著皇畿一帶的田賦土地,邊境蠻族與各州府進貢的風俗土物亦歸戶部所管,元旦朝會與大型宮宴時陳列的旌表門閭一事。
戶部尚書位居三品,看似風光,實則不過是一個不涉朝堂政事的閑職,向來被朝中要臣輕蔑視之。
徐世彬年事已高,不久前剛過完六六大壽,早已沒有爭權奪利之心,隻盼餘生能安然度過,力保徐家榮華。
眼下,素來不將他這個兩朝老臣放心上的年輕帝王,竟然主動上門為客,甚至還看上了自家孫女,徐世彬當真不知該喜或憂。
「太廟南北兩側的牆麵禁不住連年風雪摧殘,已經剝蝕得甚是厲害,朕想著來找你談一談太廟遷址一事。」
聞言,徐世彬起身連聲稱是。「稟陛下,前段日子皇後亦曾向微臣提及此事,隻是當時皇後琢磨著擇日向陛下上稟此事,讓微臣靜候。」
大手攏著青瓷杯盞,尹梓赫淡淡揚眸,一臉不置可否的漠然。
「皇後身子薄弱,平日掌管後宮已是勞心勞力,太廟一事隻怕她是有心無力。」
「陛下所言甚是。」
聽出皇帝話下之意,徐世彬低垂眉目,抱拳領命,不敢再多言。
當今皇後是前朝許樞密使的孫女,許家在北跋王朝是開國名將之後,曆代君王無不敬上三分。
許家自個兒也爭氣,後代子孫大多出仕,文官武官皆有之,算是不辱家風。
前朝樞密使便曾為了北跋出征,平定了邊境蠻族,力抗虎視眈眈的鄰國,令先帝頗為看重,駕崩前更下一道密旨,力保許家後代榮華。
如今,許家才俊在朝中多是位居要職,無形之中,許家儼然已成了北跋王朝的第一世家,少有人膽敢與許家作對。
年輕帝王當年在冊封為皇太子之後,便應先帝詔命迎娶許家才女,兩人堪稱金童玉女,甚是登對。
隻是說來奇怪,帝後多年來互相扶持,未曾傳出不睦,卻未曾有過子嗣。
盡管如此,朝中內政早已被許家把持,誰人膽敢對皇後無出一事發難?
莫要說是朝廷命官了,就連後宮中不大管事的太後,亦未曾對皇後口出惡言,更未拿沒有子嗣一事來責難,由此可見,許家勢力已難以撼搖。
驀地,端坐於羅漢榻上的尹梓赫停住了動作,眸光直勾勾的望向門邊。
徐世彬心中一凜,循著年輕帝王目光停駐之處望去。
隻見一道單薄嬌弱的人影,佇立於門前,她眉眼秀麗,細嫩白膚,一雙黑潤眼眸甚是靈動,顧盼之間盡顯聰慧。
「璐兒,還不快些過來向陛下行禮。」徐世彬威嚴的喝令道。
徐明璐身姿嫋嫋,年紀雖小,容貌亦稚嫩,可眾目睽睽之下,她麵上不見一絲怯懦,而是少見的從容大器。
她一路行來,腰背挺直如竹,秀眸水灩,停在羅漢榻前,緩緩跪了下去。
「免禮。」
當這聲低沉的命令一落下,屋內眾人俱是麵露驚愕之色。
朝中人盡皆知,年輕帝王極是看重禮節;君臣之禮,帝後之禮,主仆之禮。
禮,乃人之本。
無禮之人,狂妄之徒,無可為材,亦無從倚重。
帝王如此,朝中如此,民風亦如此。
可以說,這位年輕帝王素來以禮與理治國。
隻是禮與理之外尚有人情,年輕帝王恪守禮與理,有時過於嚴酷,未免不近人情。
更甚者,年輕帝王治下頗嚴,若有犯上者,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職等高低,絕不寬貸,峻刑罰之。
這樣性情冷酷的年輕帝王,比之為人敦厚的先帝,天差地遠,自然引來了暴君之名。
眼下這個凡事以禮為重的帝王,竟然免去了一個平民女子該有的君臣之禮,這是何等的寬容!
徐家人皆知此理,因而個個麵露駭然之色。
「過來。」尹梓赫沉嗓下令。
徐明璐站起身,溫順的來到尹梓赫麵前,任由他那雙深沉如夜的墨眸,在自己臉上端詳。
尹梓赫望著這個徐家娃兒,說不明白為什麽,竟然令他想起兒時的冉守月。
盡管容貌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徐家娃兒的文靜乖順,與冉守月的聰慧灑脫,亦沒有半處相仿,可他說不上來,總覺著看見她的第一麵,便令他想起了心底的那個人。
「徐尚書,你這個孫女生得可真是討喜。」尹梓赫淡淡笑道。
徐世彬不敢妄自揣測聖意,隻是躬著身,連聲稱是。
「稟陛下,璐兒自幼便是聰慧乖巧,琴棋書畫樣樣精擅。」
徐世彬替自家孫女說起好話來,一方麵是旁敲側擊,一方麵也是替徐家爭個光;畢竟人人盡知,他徐世彬有個不學無術的逆子,丟光了徐家顏麵。
「朕知道徐尚書有個兒子,倒不知你有個這麽聰慧的孫女。」
「迴陛下,璐兒原是逆子養在外頭的外室所出,十年前因為生了場重病,外室方上門討援,才保住了璐兒這條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