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拍個視頻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心氣不平地順勢刮一勺下來塞進嘴裏,剛入口就被迎麵而來的椰子香精味扇了一巴掌。
口感倒是還不錯,介於果凍和布丁之間,更像是用吉利丁粉做出來的,有些糯糯的感覺。
香精味來得快去得也快,她又吃了幾口,把附帶的烤椰粒撒上去,再嚐一口,整體就好多了。
順滑冰涼的椰子凍上麵是又脆又香的烤椰粒,咀嚼間口感十分驚喜,連帶著椰子凍本身不盡如人意的味道也被掩蓋。
她就把一整袋烤椰粒複製一份,先用一袋,滿滿地撒上一層,小勺子刮著吃掉上層果凍,再撒一層接著吃。
在相當慷慨的烤椰粒給量下,一大盒裏的一小盒椰子凍很快被解決掉。
不特別滿意,但也沒真的難吃到哪去,主要是烤椰粒太加分,她在心裏給了個中等的評分。
穿好衣服,電器都收迴空間,轉身離開陽台,快步迴到臥室門前。
一路中她也仔細聞了聞,客廳裏若有似無地有股火鍋味,不知道是逸散到客廳的還是自己身上帶來的。
站在臥室門口進了空間,換迴舒適的家居服,又去洗了把臉、重新漱了口,收拾得清爽幹淨,才又順著門縫鑽迴了溫暖的小窩。
肚子裏還滿滿當當,她就沒直接上床,而是去了電腦前麵,把桌子升高到站立使用的高度,然後開始琢磨。
剛才吃新零食椰子凍給了她靈感,要不要效仿書影音本地評分網,也做一個食物類的呢?
就像那麽多文藝作品,看了一部也許很快就忘記一樣,空間裏有那麽多她從來沒吃過的食物,同樣也很容易忘記啊?
當然,如果是特別好吃的東西,忘記的可能性倒是不大,因為這好吃的可能就會加入今後的餐桌變成常客。
但是不好吃的東西,隻要不是難吃到令人發指,就很有可能被忘記,然後在若幹年後重蹈覆轍。
就像,咦,這是啥,吃一口,噦——過了一段時間——咦,這是啥,吃一口,噦……
魚隻有七秒鍾的記憶(人類版本)。
她擺弄了一下鼠標,挪到製作網頁的軟件圖標上,又想到了新點子。
不一定也要做成網頁啊,可以像那些視頻博主一樣,直接錄像保存下來啊!
對於文藝作品的感悟,她更習慣於直接落迴文字上,能更直觀地體會到自己當時的心情。
但是對於食物,比起用文字描述,不如直接錄下視頻,不管什麽時候都能再直接用眼睛看一遍當初的反應。
不管是食物本身進嘴的狀態,還是她自己吃到口的第一反應,這些似乎用影像的方式來呈現要更好。
感受可以用文字細細描畫,但客觀事實還是視頻更加直觀。
她眨眨眼睛,似乎……突然之間就決定了很有意思的一個常駐生活新項目呢?
這個時候她又一拍腦袋,早知道剛才吃椰子凍就拍下來了。
剛吃完一份,現在再補錄就很沒意思,還是等過段時間,已經忘了椰子凍吃著啥感覺的時候,再拍一次真實反應吧。
既然決定要拍,她很興奮地開始布置場地。
……嗯,好像也沒啥好布置的——
當初的書房套餐本來就是按照別的博主的拍攝場地搬過來的,現在好像可以直接還原一下本質,就在一樣的桌子上拍就好。
場地的問題還沒提出就得到了解決,她又把注意力轉移到裝備上,但在這裏也沒有多費心思,直接選用了她平時用的相機。
複製了一份書桌套餐放出來,隨便找出一個小蛋糕當模特,擺在桌子上看拍攝效果。
然後去把相機架好,根據畫麵來調整擺放的位置和高度,還有房間內的燈光。
這種時候,就能看出這個“室內路燈”確實是為了攝影而生,隻要一個燈,甚至連反光板都不太需要,就能打出很好的燈光效果。
當然,也是她要求並不高的緣故,自己拍著記錄玩玩,也不用搞得特別複雜,在呈現效果和複雜程度中取個平衡就好。
一切就緒,她看著那個散發著甜香的水果小蛋糕,跟自己身體打了個商量,最後發現大家都不是很有進食的欲望,那就算了,改天再說。
不過,自己不拍,但可以看看別人拍的,也漲漲經驗、取取經。
還是沒忍住迴到床上,把投影連好,定位到“美食”開頭的部分,然後找後麵標注著“測評”的區域。
這種博主也挺多,基本是每個視頻一個大主題,然後試吃測評這個主題下找來的食物。
視頻的主題要麽是統一的食物類型或口味,要麽是規定在一個地點,要麽是某個品牌。
類型也大致分幾種,有攻略型測評,食物基本是零食類,博主幫吃,點評差異和好壞。
也有攻略結合吃播的類型,有探店也有室內拍攝,食物也都是大一些的,如甜品和小吃,一看吃播,二看種草拔草。
也有的是獵奇搞笑型測評,專吃那些網紅款或者是怪食物,還有博主自己動手做的,主要看一個樂子。
她翻著文件夾,還看到有個專門做盲吃測評的。
每期都是不同品牌的同一種食物,不看包裝袋,隻吃食物本身,來進行點評和排序。
因為是盲吃,有時候也有猜口味和猜品牌的主題,而盲隻針對博主,觀眾視角是能看到對應品牌的,所以看猜的過程也是一大樂趣。
她看著還挺有意思的,博主本人感覺在吃上很有經驗,點評起來頭頭是道,每次對食物的猜測居然也挺準確。
她當下就看到一期猜瓜子口味的,不看不知道,瓜子居然也出了這麽多的口味。
像奶味、芝士味、海鹽焦糖味這種口味都不算新奇了,居然還有花香和火鍋味的。
火鍋味她還能想象到是什麽味——畢竟這剛吃完,打個嗝還有火鍋味——但是花香,這麽飄逸的概念,還是花香的瓜子,這得是啥味啊?
去金手指網購了一袋比較熟悉的玫瑰味的,還沒嗑,光聞袋子裏就能聞到一股玫瑰香精味。
再一嗑,哎,確實是玫瑰味的哎?一吃就能吃出來。
瓜子仁裏麵也入了味,嚼一嚼,香香的。
——當然,這迴她可沒忘記要拍攝記錄,剛買到手就開了相機,二話不說,直接開嗑。
順便把其它口味的瓜子也都買了一包,直接也跟著拍了一期瓜子特輯。
口感倒是還不錯,介於果凍和布丁之間,更像是用吉利丁粉做出來的,有些糯糯的感覺。
香精味來得快去得也快,她又吃了幾口,把附帶的烤椰粒撒上去,再嚐一口,整體就好多了。
順滑冰涼的椰子凍上麵是又脆又香的烤椰粒,咀嚼間口感十分驚喜,連帶著椰子凍本身不盡如人意的味道也被掩蓋。
她就把一整袋烤椰粒複製一份,先用一袋,滿滿地撒上一層,小勺子刮著吃掉上層果凍,再撒一層接著吃。
在相當慷慨的烤椰粒給量下,一大盒裏的一小盒椰子凍很快被解決掉。
不特別滿意,但也沒真的難吃到哪去,主要是烤椰粒太加分,她在心裏給了個中等的評分。
穿好衣服,電器都收迴空間,轉身離開陽台,快步迴到臥室門前。
一路中她也仔細聞了聞,客廳裏若有似無地有股火鍋味,不知道是逸散到客廳的還是自己身上帶來的。
站在臥室門口進了空間,換迴舒適的家居服,又去洗了把臉、重新漱了口,收拾得清爽幹淨,才又順著門縫鑽迴了溫暖的小窩。
肚子裏還滿滿當當,她就沒直接上床,而是去了電腦前麵,把桌子升高到站立使用的高度,然後開始琢磨。
剛才吃新零食椰子凍給了她靈感,要不要效仿書影音本地評分網,也做一個食物類的呢?
就像那麽多文藝作品,看了一部也許很快就忘記一樣,空間裏有那麽多她從來沒吃過的食物,同樣也很容易忘記啊?
當然,如果是特別好吃的東西,忘記的可能性倒是不大,因為這好吃的可能就會加入今後的餐桌變成常客。
但是不好吃的東西,隻要不是難吃到令人發指,就很有可能被忘記,然後在若幹年後重蹈覆轍。
就像,咦,這是啥,吃一口,噦——過了一段時間——咦,這是啥,吃一口,噦……
魚隻有七秒鍾的記憶(人類版本)。
她擺弄了一下鼠標,挪到製作網頁的軟件圖標上,又想到了新點子。
不一定也要做成網頁啊,可以像那些視頻博主一樣,直接錄像保存下來啊!
對於文藝作品的感悟,她更習慣於直接落迴文字上,能更直觀地體會到自己當時的心情。
但是對於食物,比起用文字描述,不如直接錄下視頻,不管什麽時候都能再直接用眼睛看一遍當初的反應。
不管是食物本身進嘴的狀態,還是她自己吃到口的第一反應,這些似乎用影像的方式來呈現要更好。
感受可以用文字細細描畫,但客觀事實還是視頻更加直觀。
她眨眨眼睛,似乎……突然之間就決定了很有意思的一個常駐生活新項目呢?
這個時候她又一拍腦袋,早知道剛才吃椰子凍就拍下來了。
剛吃完一份,現在再補錄就很沒意思,還是等過段時間,已經忘了椰子凍吃著啥感覺的時候,再拍一次真實反應吧。
既然決定要拍,她很興奮地開始布置場地。
……嗯,好像也沒啥好布置的——
當初的書房套餐本來就是按照別的博主的拍攝場地搬過來的,現在好像可以直接還原一下本質,就在一樣的桌子上拍就好。
場地的問題還沒提出就得到了解決,她又把注意力轉移到裝備上,但在這裏也沒有多費心思,直接選用了她平時用的相機。
複製了一份書桌套餐放出來,隨便找出一個小蛋糕當模特,擺在桌子上看拍攝效果。
然後去把相機架好,根據畫麵來調整擺放的位置和高度,還有房間內的燈光。
這種時候,就能看出這個“室內路燈”確實是為了攝影而生,隻要一個燈,甚至連反光板都不太需要,就能打出很好的燈光效果。
當然,也是她要求並不高的緣故,自己拍著記錄玩玩,也不用搞得特別複雜,在呈現效果和複雜程度中取個平衡就好。
一切就緒,她看著那個散發著甜香的水果小蛋糕,跟自己身體打了個商量,最後發現大家都不是很有進食的欲望,那就算了,改天再說。
不過,自己不拍,但可以看看別人拍的,也漲漲經驗、取取經。
還是沒忍住迴到床上,把投影連好,定位到“美食”開頭的部分,然後找後麵標注著“測評”的區域。
這種博主也挺多,基本是每個視頻一個大主題,然後試吃測評這個主題下找來的食物。
視頻的主題要麽是統一的食物類型或口味,要麽是規定在一個地點,要麽是某個品牌。
類型也大致分幾種,有攻略型測評,食物基本是零食類,博主幫吃,點評差異和好壞。
也有攻略結合吃播的類型,有探店也有室內拍攝,食物也都是大一些的,如甜品和小吃,一看吃播,二看種草拔草。
也有的是獵奇搞笑型測評,專吃那些網紅款或者是怪食物,還有博主自己動手做的,主要看一個樂子。
她翻著文件夾,還看到有個專門做盲吃測評的。
每期都是不同品牌的同一種食物,不看包裝袋,隻吃食物本身,來進行點評和排序。
因為是盲吃,有時候也有猜口味和猜品牌的主題,而盲隻針對博主,觀眾視角是能看到對應品牌的,所以看猜的過程也是一大樂趣。
她看著還挺有意思的,博主本人感覺在吃上很有經驗,點評起來頭頭是道,每次對食物的猜測居然也挺準確。
她當下就看到一期猜瓜子口味的,不看不知道,瓜子居然也出了這麽多的口味。
像奶味、芝士味、海鹽焦糖味這種口味都不算新奇了,居然還有花香和火鍋味的。
火鍋味她還能想象到是什麽味——畢竟這剛吃完,打個嗝還有火鍋味——但是花香,這麽飄逸的概念,還是花香的瓜子,這得是啥味啊?
去金手指網購了一袋比較熟悉的玫瑰味的,還沒嗑,光聞袋子裏就能聞到一股玫瑰香精味。
再一嗑,哎,確實是玫瑰味的哎?一吃就能吃出來。
瓜子仁裏麵也入了味,嚼一嚼,香香的。
——當然,這迴她可沒忘記要拍攝記錄,剛買到手就開了相機,二話不說,直接開嗑。
順便把其它口味的瓜子也都買了一包,直接也跟著拍了一期瓜子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