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中場休息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是不行的。
她老老實實在空間跳了一曲健身操,突然發現把女團舞做成健身操的另一功效——聽歌愉快,健身就有勁!
本來她剛大掃除完,很是懶怠,熱了身又打了一套太極拳,反而更想躺平擺爛了。
結果跳了一首歌,居然感覺被激活了。
她特意選了一首熟悉的歌,好聽,她也能一邊跳一邊腦內跟著哼哼,跳完一曲下來,汗流浹背的,居然洗去了掃除帶來的疲憊。
兩個小時練完出來,消毒水味早就被吸收幹淨,她收拾收拾,迴臥室繼續躺平。
最近新看了一部電視劇,講一個古宅繼承人磕到腦袋之後突然能看見鬼的故事。
是部情景喜劇,開頭又有“社畜二十年突然發現自己是某古老家族後代並且天降遺產是個古宅”這種爽文情節,還挺有意思的。
古宅裏的幾個鬼都是不同時代的死鬼,既有各自的故事,也有一起的日常趣事。
她最近看得挺入迷,除了起床後的讀書練字和雷打不動的鍛煉時間,基本都窩在床上看劇。
小年吃餃子——其實按她家這邊的習俗,不管啥日子,吃餃子準沒錯——她不太想吃自己包的水餃,就點了碗紅油抄手湊合。
小年之後沒過兩天的立春才是吃食上的重頭戲。
跟餃子這種受心情和食欲影響所以時愛時不愛的食物相比較,立春的春餅是她每次必吃撐、總也吃不膩的美食。
用來卷的餅是自己烙的,和外麵飯店裏那種又小又圓、又白又薄的春餅不同,她烙的是又大又圓又薄的卷餅。
一張餅上輕輕撕扯,能掀下來三到四層薄餅,很大一張,得用大盤子才鋪得下。
因為吃時容易滴油湯,她把床撤了,換成正經的餐桌餐椅,又用一個又大又平、沒什麽弧度的盤子來鋪平卷餅。
本來這種盤子邊緣是平的,一般都是為擺盤服務,老大一個盤子中間放一小坨。現在拿來給她鋪餅,倒也物盡其用。
配菜當然也是自己炒的,固定搭配,一盤土豆絲,一盤胡蘿卜絲,一盤炒豆芽,一盤雞蛋條,一盤生黃瓜絲。
作為一個堅定的肉食愛好者,這算是為數不多的無肉也歡的餐食了。
把餅鋪平,夾滿滿一大筷子土豆絲放到偏邊緣的位置,整理成長條,然後再加入胡蘿卜絲和炒豆芽,再在上麵加幾根生黃瓜絲。
最後在上麵蓋滿雞蛋條——用打散的蛋液攤平成餅狀,略微卷一卷,切成小指粗細的條,是卷春餅裏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
配菜全部放完,在餅的一側堆起鼓鼓的一條,卷的時候就要當心。
先把底部折上去,給整個卷餅兜好底,然後把靠近配菜這側的餅皮邊緣翻折起來,蓋在配菜上,用手稍稍用力壓住,然後一滾——
一個又大又結實的卷餅就成了。
卷餅的粗細一口嫌大,分開咬兩邊就很合適。
土豆絲為主,輔以清脆的豆芽和鮮甜的胡蘿卜絲,上麵是厚厚一層雞蛋條,蛋香濃鬱,口感軟嫩,和麵皮相得益彰。
在這幾道熱菜之中,又有冰涼清爽的生黃瓜絲凸顯存在感,卻絲毫不顯得突兀。
吃卷餅時她沒有挑下飯劇,因為這活需要雙手齊上,她要認真組裝卷餅,就不能分心思去看劇和按暫停。
但反正卷春餅的過程已經足夠有趣、味道也充分美味,不需要額外的電子榨菜再來下飯。
連吃帶卷,一頓飯吃了足足五個大卷,給她撐得捧著胃直往後仰,不得不嚼著健胃消食片,又去空間裏溜達了好一會兒才舒服。
日子還是一樣地過,平日裏監控依舊安靜得很,看不出空了一半的樓層幾乎被填滿。
二月也過去一周後,她確信了,積水和溫度的漲落幅度,居然真的沒有變化。
積水穩定地按照一個星期約一層半的漲幅上漲,現在已經淹到了十層的一半
——積水,已經淹沒整棟樓的三分之一了,離她所在的二十層,也已經超過一半的距離了。
她每天看著水麵越來越近,總有種讓人不適的逼迫感。
渾濁的水麵上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她不願意去想其中還有其它什麽肮髒的存在;天空不知疲憊地持續潑灑著雨水,窗戶像浸在池塘底一般蕩漾水波。
但好在,一周過去,氣溫就按照猜測計算的那樣,降到了二十五度。
二十五度,這是個真正舒適的溫度,不需要和高溫階段進行對比,體感前所未有地舒適。
此時距離除夕沒剩兩天了,她沒想到在嚴酷的末世之中,居然真的出現了這一點喘息之機,就像是奇跡般的中場休息。
如果有居民家裏之前準備的囤貨比較充足,說不定還能過個年。
就算沒有囤貨,靠官方這些救援物資,想過年的人省一省、攢一攢,說不定也能湊出一些來;不奢求過年的,在這樣的溫度下也能舒服些。
她在臥室已經隻留了一個移動空調,而且從之前的無時無刻不在開著,慢慢轉變成覺得屋裏熱時才開一會兒。
現在已經沒了高溫的折磨,因為下雨而持續的濕氣問題就凸顯出來,有除濕功能的空氣淨化機每天都在賣力工作。
外麵的氣味越來越不好了,她估摸著可能也和水麵越來越近有關,屋裏有空氣淨化機把關,她也漸漸不再開窗通風了。
之前選擇開窗通風,是因為這個方法最快速也最方便,但既然現在情況有變,開了窗通進來的不是什麽好空氣,那她就選擇別的方法。
現在,她基本上是徹底依靠室內綠植了。
白天有光時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晚上無光則相反,那晚上就把這些植物收迴空間,換成在夜間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
有空間在,倒也不怕會養死——大不了換一盆新的嘛。
小小的屋子,也足夠了。
她有時候澆點水,就靠在窗邊往外看一看,窗戶被雨水打得看不清時,倒還有種意境。
她挺盼著溫度再低一點,到時候說不定可以去陽台待著,一邊看雨一邊吃個火鍋,那多愜意啊。
她老老實實在空間跳了一曲健身操,突然發現把女團舞做成健身操的另一功效——聽歌愉快,健身就有勁!
本來她剛大掃除完,很是懶怠,熱了身又打了一套太極拳,反而更想躺平擺爛了。
結果跳了一首歌,居然感覺被激活了。
她特意選了一首熟悉的歌,好聽,她也能一邊跳一邊腦內跟著哼哼,跳完一曲下來,汗流浹背的,居然洗去了掃除帶來的疲憊。
兩個小時練完出來,消毒水味早就被吸收幹淨,她收拾收拾,迴臥室繼續躺平。
最近新看了一部電視劇,講一個古宅繼承人磕到腦袋之後突然能看見鬼的故事。
是部情景喜劇,開頭又有“社畜二十年突然發現自己是某古老家族後代並且天降遺產是個古宅”這種爽文情節,還挺有意思的。
古宅裏的幾個鬼都是不同時代的死鬼,既有各自的故事,也有一起的日常趣事。
她最近看得挺入迷,除了起床後的讀書練字和雷打不動的鍛煉時間,基本都窩在床上看劇。
小年吃餃子——其實按她家這邊的習俗,不管啥日子,吃餃子準沒錯——她不太想吃自己包的水餃,就點了碗紅油抄手湊合。
小年之後沒過兩天的立春才是吃食上的重頭戲。
跟餃子這種受心情和食欲影響所以時愛時不愛的食物相比較,立春的春餅是她每次必吃撐、總也吃不膩的美食。
用來卷的餅是自己烙的,和外麵飯店裏那種又小又圓、又白又薄的春餅不同,她烙的是又大又圓又薄的卷餅。
一張餅上輕輕撕扯,能掀下來三到四層薄餅,很大一張,得用大盤子才鋪得下。
因為吃時容易滴油湯,她把床撤了,換成正經的餐桌餐椅,又用一個又大又平、沒什麽弧度的盤子來鋪平卷餅。
本來這種盤子邊緣是平的,一般都是為擺盤服務,老大一個盤子中間放一小坨。現在拿來給她鋪餅,倒也物盡其用。
配菜當然也是自己炒的,固定搭配,一盤土豆絲,一盤胡蘿卜絲,一盤炒豆芽,一盤雞蛋條,一盤生黃瓜絲。
作為一個堅定的肉食愛好者,這算是為數不多的無肉也歡的餐食了。
把餅鋪平,夾滿滿一大筷子土豆絲放到偏邊緣的位置,整理成長條,然後再加入胡蘿卜絲和炒豆芽,再在上麵加幾根生黃瓜絲。
最後在上麵蓋滿雞蛋條——用打散的蛋液攤平成餅狀,略微卷一卷,切成小指粗細的條,是卷春餅裏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
配菜全部放完,在餅的一側堆起鼓鼓的一條,卷的時候就要當心。
先把底部折上去,給整個卷餅兜好底,然後把靠近配菜這側的餅皮邊緣翻折起來,蓋在配菜上,用手稍稍用力壓住,然後一滾——
一個又大又結實的卷餅就成了。
卷餅的粗細一口嫌大,分開咬兩邊就很合適。
土豆絲為主,輔以清脆的豆芽和鮮甜的胡蘿卜絲,上麵是厚厚一層雞蛋條,蛋香濃鬱,口感軟嫩,和麵皮相得益彰。
在這幾道熱菜之中,又有冰涼清爽的生黃瓜絲凸顯存在感,卻絲毫不顯得突兀。
吃卷餅時她沒有挑下飯劇,因為這活需要雙手齊上,她要認真組裝卷餅,就不能分心思去看劇和按暫停。
但反正卷春餅的過程已經足夠有趣、味道也充分美味,不需要額外的電子榨菜再來下飯。
連吃帶卷,一頓飯吃了足足五個大卷,給她撐得捧著胃直往後仰,不得不嚼著健胃消食片,又去空間裏溜達了好一會兒才舒服。
日子還是一樣地過,平日裏監控依舊安靜得很,看不出空了一半的樓層幾乎被填滿。
二月也過去一周後,她確信了,積水和溫度的漲落幅度,居然真的沒有變化。
積水穩定地按照一個星期約一層半的漲幅上漲,現在已經淹到了十層的一半
——積水,已經淹沒整棟樓的三分之一了,離她所在的二十層,也已經超過一半的距離了。
她每天看著水麵越來越近,總有種讓人不適的逼迫感。
渾濁的水麵上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她不願意去想其中還有其它什麽肮髒的存在;天空不知疲憊地持續潑灑著雨水,窗戶像浸在池塘底一般蕩漾水波。
但好在,一周過去,氣溫就按照猜測計算的那樣,降到了二十五度。
二十五度,這是個真正舒適的溫度,不需要和高溫階段進行對比,體感前所未有地舒適。
此時距離除夕沒剩兩天了,她沒想到在嚴酷的末世之中,居然真的出現了這一點喘息之機,就像是奇跡般的中場休息。
如果有居民家裏之前準備的囤貨比較充足,說不定還能過個年。
就算沒有囤貨,靠官方這些救援物資,想過年的人省一省、攢一攢,說不定也能湊出一些來;不奢求過年的,在這樣的溫度下也能舒服些。
她在臥室已經隻留了一個移動空調,而且從之前的無時無刻不在開著,慢慢轉變成覺得屋裏熱時才開一會兒。
現在已經沒了高溫的折磨,因為下雨而持續的濕氣問題就凸顯出來,有除濕功能的空氣淨化機每天都在賣力工作。
外麵的氣味越來越不好了,她估摸著可能也和水麵越來越近有關,屋裏有空氣淨化機把關,她也漸漸不再開窗通風了。
之前選擇開窗通風,是因為這個方法最快速也最方便,但既然現在情況有變,開了窗通進來的不是什麽好空氣,那她就選擇別的方法。
現在,她基本上是徹底依靠室內綠植了。
白天有光時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晚上無光則相反,那晚上就把這些植物收迴空間,換成在夜間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
有空間在,倒也不怕會養死——大不了換一盆新的嘛。
小小的屋子,也足夠了。
她有時候澆點水,就靠在窗邊往外看一看,窗戶被雨水打得看不清時,倒還有種意境。
她挺盼著溫度再低一點,到時候說不定可以去陽台待著,一邊看雨一邊吃個火鍋,那多愜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