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平縣其實就是崇陽國的西邊,此地既無達官貴族,更無巍峨建築,城牆還是由泥土燒製而成,說不盡的淒慘。
城內縣衙府是城內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紅瓦青磚,兩扇漆黑的大門前有兩座栩栩如生的巨大石獅,就算明麵上的規矩再嚴謹,依然有孩童偶爾爬上石獅嬉戲打鬧,時間久了,以至於石獅頭頂早已被摸至掉漆,變得光滑發亮。
縣令老爺名叫虞仲,正統書院出身,更是以不到而立之年博得一個君子的稱號。
要知道崇陽國被賦予正名的書院何其之少,更別說在裏麵道德學問皆排的上上等的君人之流?
虞仲本來想著十年寒窗苦讀不應該落得一個默默無聞的下場,要進官場,要爭得一個人前人後天下知,所以就滿腔熱血的去參加了科舉考試,在鄉試和會試全部拔得頭籌,最後的殿試男子稍微放水想著“人打出頭鳥”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所以男子就僅僅拿的一個探花的名次,可就算如此也不至於發配到這彈丸之地,做一個管無可管,人人不知的芝麻小官,實在是憋屈死個人。
追溯以往,當初殿試考官論學識其實並不算太高,就是一個官場混水魚罷了,可那人心氣極高,還喜歡給人挑毛病,於是虞仲就和那人在一道顯而易見的考題上做了次辯論之爭。
那人是指著虞仲鼻子罵罵咧咧,說什麽你一個正品書院君子拿不得頭名就算了,可這等小題你都犯糊,實在有辱於你同名的君子之流。
而虞仲這人又極為有趣,在他看來不是讀了書就每天大道理掛在嘴邊,而是誰要跟我講道理,那我也跟誰講道理,誰要罵我,那我就罵誰。
於是虞仲就同樣給這位初次相見的考官來了場大道理淋頭,說什麽是你眼窩子淺,不懂就不要亂說,更如你連君子都不是,何來君子之流一說,最後是氣的考官麵紅耳赤,一身的傲骨全然被一掌拍在地上。
千平縣小雨漸停,街道青石路上稍微有點泥濘,那位名叫虞仲的縣老爺就一身便裝四處溜達,反正坐著也是沒事,不如出來透透氣,散散心。
他先去一間小酒肆買了兩壇青花酒,一路悠悠蕩蕩來到了那間小鎮學堂。
現在已是傍晚時分,學生也早已下課,那位學堂唯一的先生正一人坐在後院飲茶打譜。
孔新安實在是為那位少年薑懷感到可惜,那麽好的天賦若就這樣白白浪費,心底是有點過意不去,若不知道還好,可這顆大紅燈籠在自己眼前一晃就是七八年,老人本想先抱著繼續打量的心思,就算有點小錯也無傷大雅,可這直接打算棄學,實在讓人窩火,就像辛辛苦苦種了一顆大白菜,出去喝酒的功夫迴來就被豬拱了,這放到誰身上不心煩?
老人一拍大腿,喃喃道:“要不當先生的也去主動認個錯?反正不算丟人。”
可這個念頭剛起就被老人壓在心頭,“還是不要多此一舉了,萬物皆有定數,說不定隻是在畫蛇添足罷了。”
老人猶猶豫豫捏起一枚黑子輕輕按在棋盤,朗聲道:“虞大人為何站立不動,無妨進來坐坐。”
靠在門口的虞仲,挑了挑眉,緩緩走到老人身前,先是彎腰行了一禮,拎出酒壇晃了晃,“下酒菜有沒有啊,請老前輩喝杯酒。”
“等著。”
孔新安不緊不慢收迴棋子,端著棋盤走到屋內,一手拎著一個木凳,一手端了一盤油炸花生。
虞仲起身接下凳子,坐下後指著花生嗤笑道:“堂堂一個崇陽國九境半步聖人,天天就吃這個?”
老人自顧自拔開酒塞,豪飲了一大口,同樣譏諷道:“那你這個七境的書院君子,天天窩在在這彈丸之地,就不嫌丟人?”
虞仲本想迴一句,“前輩不也一樣?”可話說了一半,還是欲言又止。
老人捏了顆花生扔入嘴中,吧唧吧唧嘴,打趣道:“怎麽不繼續說下去,怕我一個不高興找你的麻煩?”
虞仲搖了搖頭,絲毫不迴避老人暗藏鋒芒的話語,喃喃道:“終歸是不一樣的,前輩是在教書育人,是天大的好事,而我頂多算半個物盡其用,還是一直吃家底的那種。”
男子一手拎起酒壇,猛灌了一大口,抹了抹嘴,仰頭笑道:“到了年頭官期到滿,我就不幹了,這世風日下的淒慘光景,崇陽國第二天被人一舉踏破太安城我都一點不奇怪。”
他隨即放下酒壇,自語道:“可尋根問底和我虞仲倒真沒一點關係,我大可以迴書院繼續讀書,以後博一個賢人的名號,順便看看老前輩眼中的光景。”
徐徐微風拂過男子的額頭,發絲飄動,衣衫晃蕩,男子打算再說,老人直接擺手怒道:“你來這就是給我發牢騷的?還是特意抖摟下你的雄心抱負啊。”
虞仲在原地微微拱手,滿臉笑意,語氣溫和,“要不老前輩也發些牢騷,算是禮尚往來,再說喝點酒不說點真心話,跟鬧著玩似的。”
平日喜歡清靜的老人,微微皺起雙眉,伸手指著男子直接笑了出來,“你這潑皮無賴到底怎麽混到這個境界的,莫非真如世人所說,花銀子堆出來的?”
虞仲點了點頭,“不如說是買來的,花費我十幾年的光景一句一字買來的,說起來還有點丟人,我家先生對我抱的期望太大,說十年之內再讓我混個賢人的頭銜,可我真的有些黔驢技窮,江郎才盡了。”
老人也不說話,就滿臉笑意的聽著。
虞仲舉起酒壇,“老前輩,我敬你啊。”
二人仰頭再喝一口酒,虞仲扭頭看向小城某處,低聲道:“那個名叫薑懷的少年,父母當真隻是普通人?”
老人皺了皺眉,沒想道男子會提起這個話題,隨即迴想起一些陳年舊事,感慨道:“二人皆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老百姓,就是命運坎坷,年紀輕輕得了一種怪病,死的比別人早些罷了。”
男子連連稱奇,嘖嘖道:“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沒想到這地洞裏也能爬出一條蛟龍來。”
老人反問道:“你爹也是仙人?”
虞仲愣了愣,拎起酒壇不由氣道:“喝酒喝酒,跟老前輩聊天真沒意思。”
夜色裏,天空烏雲散去,繁星滿天,更有一輪白月高懸其上。
草屋房門大開,可屋內還是不夠堂亮,少年猶豫片刻還是極其不忍的點上了油燈。
要知道就一小碟的玩意足足花了他十個銅板,要不是此地僅少年一人獨居,他還真想做一會鑿壁偷光的可憐行為。
火光微亮,火苗搖曳,少年臉頰被映照紅潤。
他從抽屜內取出一張白紙,又略微清點了一下,還剩十三張。
這些東西可不用花錢,完全是那位老先生一手相送的,每次自己什麽時候寫完那位先生都如預卜先知般再次送來一些,隻是次次告知一聲,寫字的時候用心一些。
薑懷奮筆疾書,快速寫下兩行小字,同時嘴裏還不停低聲喃喃,因為那位先生說了,寫字要做到心到,口到,手到,每一個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心誠敬之,方能感受其中的含義。
少年寫完放筆,不再低聲細語而是直接開口朗聲,“天地有一氣,飄渺又無蹤,思而不得,求而不得,千書萬字後,抬頭見浩然。”
這句普普通通的簡語,周而複始,薑懷已經寫了三年。
可剛才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薑懷兩眼疑惑,久久盯住小字有些出神。
他不自覺的摸了摸腦袋,“怎麽迴事,這些字我為什麽一點不都認識了。”
更在此時,少年身上自腳板一縷縷金色氣息如潺潺流水般充盈而上,直至蔓延頭頂。
薑懷對此絲毫沒有發覺,而是眼眸中字體又清晰可見,隻是有四個字泛著金輝有些刺眼.
“天地,浩然。”
少年再次提筆想要再寫一遍,可無論怎麽使勁,硬是連一撇都寫不出來。
那根普通的狼毛毫筆更是一瞬間猶化千斤重,少年以一個奇異的姿勢愣愣呆住。
門外月光下泛出一絲絲漣漪,接著便是有一人憑空走出,是位白發白須的老先生,
他滿臉笑意,雙袖鼓蕩,微微點頭後走進草屋,將滿天月色輕輕關在門外。
薑懷抬起頭,有些吃驚,“先生,你怎麽...”
接著少年想到某事,便是哽咽道:“先生,今天下午實在對不起,我不應該那麽講的...”
老人連連擺手,爽朗笑道:“沒什麽,芝麻大的小事,先生根本不會放在心裏,隻是你確定想通了?是礙於不傷先生的心而強迫自己讀書,等時間久了,再去做其餘的事情,還是你真的覺得讀書就是最好的事情,不讀從心底兒感覺到不爽。”
老人衣袖無風自蕩,兩個大袖中如有清風徐徐,他輕輕按住少年肩頭,薑懷手中毛筆直接掉落。
老人以一種特有的風采,朗聲笑道:“你不是問我讀書能不能吃飽飯,穿暖衣,又能不能像書中仙人一樣四處遨遊,本來我沒打算拔苗助長,今日你既然碰巧踏入二境,那我便帶你看看讀書人的風采。
城內縣衙府是城內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紅瓦青磚,兩扇漆黑的大門前有兩座栩栩如生的巨大石獅,就算明麵上的規矩再嚴謹,依然有孩童偶爾爬上石獅嬉戲打鬧,時間久了,以至於石獅頭頂早已被摸至掉漆,變得光滑發亮。
縣令老爺名叫虞仲,正統書院出身,更是以不到而立之年博得一個君子的稱號。
要知道崇陽國被賦予正名的書院何其之少,更別說在裏麵道德學問皆排的上上等的君人之流?
虞仲本來想著十年寒窗苦讀不應該落得一個默默無聞的下場,要進官場,要爭得一個人前人後天下知,所以就滿腔熱血的去參加了科舉考試,在鄉試和會試全部拔得頭籌,最後的殿試男子稍微放水想著“人打出頭鳥”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所以男子就僅僅拿的一個探花的名次,可就算如此也不至於發配到這彈丸之地,做一個管無可管,人人不知的芝麻小官,實在是憋屈死個人。
追溯以往,當初殿試考官論學識其實並不算太高,就是一個官場混水魚罷了,可那人心氣極高,還喜歡給人挑毛病,於是虞仲就和那人在一道顯而易見的考題上做了次辯論之爭。
那人是指著虞仲鼻子罵罵咧咧,說什麽你一個正品書院君子拿不得頭名就算了,可這等小題你都犯糊,實在有辱於你同名的君子之流。
而虞仲這人又極為有趣,在他看來不是讀了書就每天大道理掛在嘴邊,而是誰要跟我講道理,那我也跟誰講道理,誰要罵我,那我就罵誰。
於是虞仲就同樣給這位初次相見的考官來了場大道理淋頭,說什麽是你眼窩子淺,不懂就不要亂說,更如你連君子都不是,何來君子之流一說,最後是氣的考官麵紅耳赤,一身的傲骨全然被一掌拍在地上。
千平縣小雨漸停,街道青石路上稍微有點泥濘,那位名叫虞仲的縣老爺就一身便裝四處溜達,反正坐著也是沒事,不如出來透透氣,散散心。
他先去一間小酒肆買了兩壇青花酒,一路悠悠蕩蕩來到了那間小鎮學堂。
現在已是傍晚時分,學生也早已下課,那位學堂唯一的先生正一人坐在後院飲茶打譜。
孔新安實在是為那位少年薑懷感到可惜,那麽好的天賦若就這樣白白浪費,心底是有點過意不去,若不知道還好,可這顆大紅燈籠在自己眼前一晃就是七八年,老人本想先抱著繼續打量的心思,就算有點小錯也無傷大雅,可這直接打算棄學,實在讓人窩火,就像辛辛苦苦種了一顆大白菜,出去喝酒的功夫迴來就被豬拱了,這放到誰身上不心煩?
老人一拍大腿,喃喃道:“要不當先生的也去主動認個錯?反正不算丟人。”
可這個念頭剛起就被老人壓在心頭,“還是不要多此一舉了,萬物皆有定數,說不定隻是在畫蛇添足罷了。”
老人猶猶豫豫捏起一枚黑子輕輕按在棋盤,朗聲道:“虞大人為何站立不動,無妨進來坐坐。”
靠在門口的虞仲,挑了挑眉,緩緩走到老人身前,先是彎腰行了一禮,拎出酒壇晃了晃,“下酒菜有沒有啊,請老前輩喝杯酒。”
“等著。”
孔新安不緊不慢收迴棋子,端著棋盤走到屋內,一手拎著一個木凳,一手端了一盤油炸花生。
虞仲起身接下凳子,坐下後指著花生嗤笑道:“堂堂一個崇陽國九境半步聖人,天天就吃這個?”
老人自顧自拔開酒塞,豪飲了一大口,同樣譏諷道:“那你這個七境的書院君子,天天窩在在這彈丸之地,就不嫌丟人?”
虞仲本想迴一句,“前輩不也一樣?”可話說了一半,還是欲言又止。
老人捏了顆花生扔入嘴中,吧唧吧唧嘴,打趣道:“怎麽不繼續說下去,怕我一個不高興找你的麻煩?”
虞仲搖了搖頭,絲毫不迴避老人暗藏鋒芒的話語,喃喃道:“終歸是不一樣的,前輩是在教書育人,是天大的好事,而我頂多算半個物盡其用,還是一直吃家底的那種。”
男子一手拎起酒壇,猛灌了一大口,抹了抹嘴,仰頭笑道:“到了年頭官期到滿,我就不幹了,這世風日下的淒慘光景,崇陽國第二天被人一舉踏破太安城我都一點不奇怪。”
他隨即放下酒壇,自語道:“可尋根問底和我虞仲倒真沒一點關係,我大可以迴書院繼續讀書,以後博一個賢人的名號,順便看看老前輩眼中的光景。”
徐徐微風拂過男子的額頭,發絲飄動,衣衫晃蕩,男子打算再說,老人直接擺手怒道:“你來這就是給我發牢騷的?還是特意抖摟下你的雄心抱負啊。”
虞仲在原地微微拱手,滿臉笑意,語氣溫和,“要不老前輩也發些牢騷,算是禮尚往來,再說喝點酒不說點真心話,跟鬧著玩似的。”
平日喜歡清靜的老人,微微皺起雙眉,伸手指著男子直接笑了出來,“你這潑皮無賴到底怎麽混到這個境界的,莫非真如世人所說,花銀子堆出來的?”
虞仲點了點頭,“不如說是買來的,花費我十幾年的光景一句一字買來的,說起來還有點丟人,我家先生對我抱的期望太大,說十年之內再讓我混個賢人的頭銜,可我真的有些黔驢技窮,江郎才盡了。”
老人也不說話,就滿臉笑意的聽著。
虞仲舉起酒壇,“老前輩,我敬你啊。”
二人仰頭再喝一口酒,虞仲扭頭看向小城某處,低聲道:“那個名叫薑懷的少年,父母當真隻是普通人?”
老人皺了皺眉,沒想道男子會提起這個話題,隨即迴想起一些陳年舊事,感慨道:“二人皆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老百姓,就是命運坎坷,年紀輕輕得了一種怪病,死的比別人早些罷了。”
男子連連稱奇,嘖嘖道:“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沒想到這地洞裏也能爬出一條蛟龍來。”
老人反問道:“你爹也是仙人?”
虞仲愣了愣,拎起酒壇不由氣道:“喝酒喝酒,跟老前輩聊天真沒意思。”
夜色裏,天空烏雲散去,繁星滿天,更有一輪白月高懸其上。
草屋房門大開,可屋內還是不夠堂亮,少年猶豫片刻還是極其不忍的點上了油燈。
要知道就一小碟的玩意足足花了他十個銅板,要不是此地僅少年一人獨居,他還真想做一會鑿壁偷光的可憐行為。
火光微亮,火苗搖曳,少年臉頰被映照紅潤。
他從抽屜內取出一張白紙,又略微清點了一下,還剩十三張。
這些東西可不用花錢,完全是那位老先生一手相送的,每次自己什麽時候寫完那位先生都如預卜先知般再次送來一些,隻是次次告知一聲,寫字的時候用心一些。
薑懷奮筆疾書,快速寫下兩行小字,同時嘴裏還不停低聲喃喃,因為那位先生說了,寫字要做到心到,口到,手到,每一個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心誠敬之,方能感受其中的含義。
少年寫完放筆,不再低聲細語而是直接開口朗聲,“天地有一氣,飄渺又無蹤,思而不得,求而不得,千書萬字後,抬頭見浩然。”
這句普普通通的簡語,周而複始,薑懷已經寫了三年。
可剛才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薑懷兩眼疑惑,久久盯住小字有些出神。
他不自覺的摸了摸腦袋,“怎麽迴事,這些字我為什麽一點不都認識了。”
更在此時,少年身上自腳板一縷縷金色氣息如潺潺流水般充盈而上,直至蔓延頭頂。
薑懷對此絲毫沒有發覺,而是眼眸中字體又清晰可見,隻是有四個字泛著金輝有些刺眼.
“天地,浩然。”
少年再次提筆想要再寫一遍,可無論怎麽使勁,硬是連一撇都寫不出來。
那根普通的狼毛毫筆更是一瞬間猶化千斤重,少年以一個奇異的姿勢愣愣呆住。
門外月光下泛出一絲絲漣漪,接著便是有一人憑空走出,是位白發白須的老先生,
他滿臉笑意,雙袖鼓蕩,微微點頭後走進草屋,將滿天月色輕輕關在門外。
薑懷抬起頭,有些吃驚,“先生,你怎麽...”
接著少年想到某事,便是哽咽道:“先生,今天下午實在對不起,我不應該那麽講的...”
老人連連擺手,爽朗笑道:“沒什麽,芝麻大的小事,先生根本不會放在心裏,隻是你確定想通了?是礙於不傷先生的心而強迫自己讀書,等時間久了,再去做其餘的事情,還是你真的覺得讀書就是最好的事情,不讀從心底兒感覺到不爽。”
老人衣袖無風自蕩,兩個大袖中如有清風徐徐,他輕輕按住少年肩頭,薑懷手中毛筆直接掉落。
老人以一種特有的風采,朗聲笑道:“你不是問我讀書能不能吃飽飯,穿暖衣,又能不能像書中仙人一樣四處遨遊,本來我沒打算拔苗助長,今日你既然碰巧踏入二境,那我便帶你看看讀書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