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姐姐告別之後,另一件棘手的事情又跳出來困擾卓玲:何時何地何種方式把房子賣了的事告訴管立強?卓紅的意見就是賣房的事和簽證的事都先瞞著管立強,等去了澳洲之後,再告訴他。當聽到卓玲為前夫準備了五萬塊錢租房,氣得卓紅照著妹妹的後背就來了一巴掌,“你欠他什麽?慣出毛病來了!”姐妹倆商量好,簽證下來這事也不告訴娘家人,因為兩個妹妹跟管立強來往密切,根本保守不住秘密。
管毅彤還在楊縣,明天是他大伯的六十歲生日,他要給大伯過完生日再跟母親坐最晚一班長途客車迴裕城。雖然曾被前大伯哥罵成“忘恩負義”,但卓玲對他還是心懷感激的,一直以來,他和家人都對管毅彤非常疼愛。來之前,卓玲到大商場挑選了一條品牌腰帶,做為兒子給大伯的禮物。
管毅彤不想去姥姥家,說表弟上學了,全是大人,自己待著沒意思。他大伯家一直開台球廳,隻要來楊縣,管毅彤就泡在台球廳裏玩。卓玲以收迴腰帶做威脅,才把兒子拉上出租車。路過菜市場時,她買了一扇排骨和一大堆水果。
“是不是要走了?”父親問。雖然卓玲說是來看兒子的,但因為她春節剛迴過娘家,現在又過來了,這樣的頻率讓父母多少猜到些什麽。
“還沒呢,估計快了,最遲四月份。”卓玲敷衍道。
和上次見麵相隔不到一個月,卓玲卻感覺這一次父母格外蒼老。自己去澳洲之後,何時再見都難說。她幾乎不敢和父母對視,怕眼淚流出來。她感覺到一種隨時會摟住父親或母親痛哭一場的衝動。
卓珊兩口子聞訊很快到了,這讓卓玲感到有些緊張,告誡自己別亂接話,以防被妹妹兩口子繞到王錦添的五萬塊錢上。
又議論了一會卓紅。隻要卓家大姐不在場,這便是個必走程序。以前,卓玲也跟著附和,但今天就覺得他們過於刻薄了。楊雙花這一輩子就好在人背後閑言碎語,這是她的人生樂趣之一。卓玉妒心極重,又恃寵而驕,看見姐妹或左鄰右舍誰買房買車了,她心理就崩潰。而父母因為晚年要依賴卓玉養老,隻要卓玉一開口,父母,尤其是母親必跟著附和,添油加醋地“嗯哪,是”“就這麽迴事”“說的咋這麽對呢”……這還是文明的,卓玲有時候在背後罵別人,卓母也跟憤怒,會冒出一連串的髒話來,特別難聽,卓玲為此說過她好幾次,讓她別當著孩子麵說髒話。
今天聊卓紅的時間較短,話題很快進入了房子的事情上。父母家這一帶正麵臨拆遷,住房麵積在春節前已經登記完,正式的細則已下發,就地蓋高層花園小區,開發商按 1:1.5 賠償,也可以拿現金。現在麵臨的大問題是,父母這套小房子建築麵積隻有 51平,即使開發商賠付比例較高,但免費麵積也才 75平米多點,在寒冷的地區,樓房的牆體厚,再加上電梯樓,公攤麵積基本占去三分之一還多,100 平米的建築麵積也隻能得兩房兩廳。
“咱媽這輩子就想住個大房子!像卓老大家那樣的房子。”卓玉邊嗑瓜子邊笑嘻嘻地說,然後望著母親。
“說我心眼兒裏去了,就喜歡大房子,亮堂兒地!大陽台都能種菜。”卓母附和道。
卓玉的嘴橫向下拉:“當初王錦添那麽強烈要求要把旁邊的房子買下來,哼,沒遠見!”
“買下來那還說啥!51加 51 加在一起 102 平,再加上……”卓母認真地心算著,好像那 51 米已經歸自家麵積:“那能得 153 米,那房子得老大了!”她興奮地直拍大腿。說來也怪,她是跟丈夫學的九九乘法表,然後有如神助一樣,算加減乘除又快又準, 小賬算得特別明白。
“一百五十多米那得是四室兩廳兩衛一廚!媽,你和我爸倆就有單獨洗手間了。”卓玉兩眼在沉浸式幻想中放射出驚人的亮度。
“洗手間得大點兒,整個大澡盆子,沒事放熱水在裏泡著,老解乏了。這上一次澡堂子得兩塊五!”卓母附和道。
這兩個人真夠奇葩的,卓玲看著在夢幻高潮中一唱一和的母女倆想,即使真有個大洗手間,母親也絕舍不得放一大盆熱水在裏麵泡著,她已經習慣了貧窮的生活方式,活命以外的需要,她能省便一定會省。卓玲由於昨晚幾乎一宿沒睡, 往暖乎乎的炕上一坐,疲憊感就強勁地襲來,她就想睡一覺。
“二姐,要大要小,得你決定!二姐!”卓玉急得點名了。
“啊?”卓玲雖然迷迷糊糊,但妹妹的話是聽得見的,睡意減了不少,火氣竄了上來。她非常後悔和兒子見完麵後沒直接迴家。
“你說咋辦?”卓玉咄咄逼人。
“什麽咋辦?”
“房子買多大的,要跟你商量商量。”卓母幫腔。
“你們商量唄,房子又不是我住。”卓玲極力壓住自己的火。
“我們有想法沒用。”父親前來助陣。
卓玲故意問,“什麽叫有想法沒用?”
楊雙花和卓玉幾乎同時說道:“沒錢!”
卓玲笑了,“我跟你們一樣,就是缺錢!這迴是帶兒子去澳洲,吃住都不能太將就,現掙現花,維持最基本生活都得連滾帶爬,哪有餘富錢?”
卓玉衝著父母笑了,“怎麽樣,我說指望不上吧!”
“我自己一大攤子事還忙不過來呢,不摻和你家的事!”卓玲堅決地迴道。隻有叭叭嗑瓜子兒的聲音。卓玉是個沉不住氣的人,見卓玲不理那個茬兒,有點急,臉馬上沉了下來,動作幅度也大了。她將手中沒嗑的瓜子擲到盤子裏, 有幾粒掉在炕上。她拍打下身上的碎屑,滑到炕沿,穿上鞋,披上大衣,出去了。柱子看不對勁,嘴說著出去買薑,也披上大衣跟了出去。
卓珊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問:“她咋的了?”
泉子接道:“那還咋的了?生氣了唄!”
卓母衝著卓玲說,“她酸性,愛吊小臉子!”
卓玲問:“平時也這樣?”
卓德廣慢吞吞地說:“平時也愛急,一有事更急。”
“現在老頭老太太都得看她臉色,一句話不對就開呲兒!”卓珊補刀。
“她怎麽變成這樣了?”
“覺得自己養老人有功唄!”
卓玲說,“現在是老人在養他們全家啊!”
“可不咋的,不靠我們他倆得喝西北風去!”母親接茬兒道。她就是隨風倒,大家議論誰她就議論誰。接著她算了筆賬:柱子的小飯店黃了以後,再沒做啥生意,兩口子都沒穩定工作,全靠一個大市場的攤位出租和自家房子出租,一年能收入三萬塊錢,偶爾柱子和卓玉會打點短工,這些收入交完社保醫保所剩不多,若不是跟著父母一起過,白吃白喝,任他們自己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很艱難。卓家老兩口的收入至少一大半都貼補給了卓玉。
“要是我跟你爸倆過,一年六、七千塊錢打住了。他們三口人在這生活,一分錢不掏,還不能虧嘴,柱子每天得喝一瓶啤酒,他喝,你爸就得喝!她家那三口人頓頓得吃肉!”
顯然,父母對卓玉一家也是一肚子意見。卓玲無法想像,以母親對錢的看管力度,怎麽肯搭在卓玉身上那麽多錢?答案可能隻有一個:對老年的懼怕。
“媽,爸,她買大房子,你們附和什麽?你們能掏出幾米的房錢?買那麽大個房子,裝修錢誰出?取暖費一年得多少?至少五千塊錢吧,誰來交?物業費誰來交?”
卓德廣訕笑道:“所以,不能買太大了,養都養不起。”
“我可告訴你們,不管他倆怎麽忽悠,房本千萬不能改他們的名,這是你們未來的一個保障。”
這時,卓珊偷偷地給姐姐使眼色,嘴巴動著,看唇形,分明是在說“改了”。卓玲目光轉向父母,一看這二位表情相當不自然。“是你們的名吧?”她追問道。
卓德廣底氣不足地說了聲“是”。
楊雙花則強硬地迴答:“是,咋不是呢,是我們的!寫你爸的名!”她愛撒謊,但技巧太差,每次都因此地無銀三百兩而被人識破。
“房本呢?放哪兒了?我看看!”
“誰知放哪兒了?”卓德廣嘟噥一句。
“好吧,等我讓房屋交易中心的同學幫著查一下就知道了。”
卓玲這一詐立刻讓父母的臉上現出可憐之色。她幹脆直接問了:“什麽時候更的名?”
“就是剛哄哄拆遷那會兒。”父親算是承認了。
“不給改她作死地鬧!”母親附和道。
“我當初拿錢買房的條件就是房本必須寫你倆的名,記得吧?”
卓德廣有點激動:“她差點喝藥,要是沒柱子攔著,一瓶子耗子藥就下肚了。我們能眼瞅她死?”
“ 她敢喝嗎?”
“咋不敢呢?你可不知道她!”父母異口聲地說。
“那你們也不先跟我商量一下?”
卓德廣說,“你當初不是答應以後房子歸她嗎?”
楊雙花馬上附和,“反正早晚的事。”
“我從來沒答應過房子歸她,我隻說過,以後,誰侍候你們,這房子歸誰!”
楊雙花厲聲道,“你不是這麽說的,你就說房子歸卓玉!”
“房子是我媽出錢買的,憑什麽全給她?”一邊看電視的管毅彤突然說話了。 他這一代孩子的財產意識遠勝長輩。
卓玲拍了兒子一巴掌,示意他不要說話:“第一次是這個房子還沒買呢,隻說房東要賣這個房子,問我買不買,當時你們電話開著免提,好幾個人都在場, 我說買吧,錢我掏,爸你當時挺感動,說等我迴來,房子更成我名也行,還說留給管毅彤,我當時就說,寫你或我媽的名都行,誰侍候你們到最後,這房子歸誰。後來,我匯錢之前又跟你們重申,這房子必須寫爸媽的名字。第三次說是我剛從澳洲迴來,在飯店的酒桌上,卓玉、柱子、卓珊、泉子還有我姐、我姐夫都在場, 這話我又說了一遍……”
“那我可沒聽著!”楊雙花又開始耍賴。
“二姐是那麽說的,我聽見了。”卓珊堅定地站在了二姐一邊。
“說過。”泉子也附和媳婦。
“怎麽樣,他倆都聽見了吧?即使你們沒聽著,我掏錢買的房,你們這房子不要了,想給別人,是不是聽聽我的意見?我不是想占這個房子,是希望這個房子給你們晚年一個保障。”
“那已經給了,你說咋整?我們不能眼看著她死!”
“媽,爸,我就不明白,你們明知道房本已經改了,剛才還跟卓玉一唱一和的敲打我,想讓我再為換個大房子掏錢?我養活你們是義務,我憑什麽還養活他們?他們拿過我多少錢你們不知道嗎?那都是我的血汗錢!爸,媽,你們這樣太讓人心寒!”
“等趕明兒個還給你!”楊雙花強硬起來,“你寄迴來一萬九千出頭,我和你爸身體還行,以後撿破爛兒還你!”
卓玲一下子哭出了聲:“媽,你這記性不錯啊?我是按一萬九人民幣寄的。也許你現在覺得錢不多,可那是我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攢的,還向老板預支了工資,給你們寄完 3700 澳幣之後,我兜裏隻剩下 1 塊 3 澳幣,換成人民幣七塊錢。但當時,我沒去想自己怎麽用這 1 塊 3 澳幣支撐十天的生活,心裏隻有自豪,因為我終於可以為我的爸媽買一個棲身之地,讓他們從今以後不再居無定所!”
“你們欺負我媽媽!”管毅彤喊完這句話也兩眼通紅。“媽媽,別在這兒了,我陪你迴家。”
卓玲起身欲找鞋,卓珊上前安撫二姐,突然一聲怒吼在整個房間掀起巨震:“你個王八犢子玩意兒,雜種x的,沒事閑的在我家裏挑外撅!xxxxx!”
是楊雙花在罵卓珊。特別難聽。雖經過四十多年縣城文明的熏陶,她依然改不了說髒話的毛病。
泉子忽地站起:“媳婦,走,迴家。”
“你罵自己的孩子的罵這麽難聽,實際上你罵的不是自己嗎?”卓玲邊穿鞋邊說。
“你也滾xx蛋,損我們兩個老的跟損三孫子似的,有倆兒錢裝xxxx!”
卓玲穿上鞋和衣服:“媽,你做為一個母親,當著我兒子的麵用髒話罵我,如果你不正式向我道歉的話,我不會再跟你見麵。你們保重!”
這時,大門響,卓玉和柱子拎著點蔬菜進來了。一看室內氣氛不對,“怎麽了這是?”
卓德廣喊:“走什麽走?你媽說話就那樣,你們又不是不了解她!”
柱子勸大家都坐下。
“因為啥呀?”卓玉問。見沒人吱聲,她又敏感地追問一句:“是不是因為我呀?”
“還問啥?因為一個破房子把人都得罪光了,逼著我給她道歉!”楊雙花氣哼哼地迴道。
隨著一聲淒厲的長嚎,卓玉已經紮到床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緊接著在一聲漫長細弱的抽泣之後,卓玉沒了聲息。
眾人連喊帶叫,掐人中的,拍背的,卓玲沒有上前,趁亂帶著兒子出了門。卓玲不知道姐姐是花了多長時間研究原生家庭的本質,才能提煉出那麽一句精辟的話:你要想改命,就得離這家人遠遠的。現在,她隻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完全讚同了。
“媽媽,你別生氣,我和你一塊迴家。”
“你還是留下來給大伯過生日吧,告訴你個事,但目前得保密,跟誰都不能說,我們去澳洲的簽證已經下來了,可能三五年內,你都見不到大伯一家。說心裏話,這個地方,我再也不想迴來了!”
看得出來,管毅彤比母親還忐忑,他堅持送媽媽到長途客運站,“媽媽,你太不容易了!”
卓玲重又涕淚漣漣。不僅是跟娘家的委屈,還有命運被利昂抓在手裏的恐慌。
“兒子,你要做好準備,我們到了澳洲會很難很難,比你經曆過的任何時期都、難!”她本想用殘酷這個詞,但怕讓兒子擔心,還是用了個“難”。
“沒事的,媽媽,我們住紅房子那會兒多窮,但我最喜歡那個時候。”
他沒有看她,低著頭,用腳蹭著地上的殘雪。傻孩子,他以為“難”都是和貧窮有關。
毅彤 5 到 11 歲時,卓玲一家人租住在一個五十年代建的蘇聯式樓房的半地下室裏,樓是紅磚的,塗成了褚紅色,所以毅彤總管它叫紅房子。那間十三米的出租屋隻有上午的時候才有陽光從上半截窗子透過來,與另外一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到處爬滿蟑螂。卓玲最不堪迴首的記憶大部分來自那會兒。那是一段窮困的光陰,管立強沒工作,沒醫保,光醫藥費就要花去家裏一半的開支。因為在裕城沒戶口,孩子上學要花錢。卓玲沒有一天不為錢發愁,曾經二十塊錢三口人過了一周。她怎麽也想不到,這樣的日子卻是兒子最美好的迴憶。孩子要求不多, 無憂無慮的童年,有鄰居玩伴,有個健全的家庭。卓玲難過地想,她給兒子的“美好”實在太少了。
毅彤把頭扭到一邊,似乎在看一棵光禿禿的樹,或者是看落在枝丫上的麻雀。
管毅彤還在楊縣,明天是他大伯的六十歲生日,他要給大伯過完生日再跟母親坐最晚一班長途客車迴裕城。雖然曾被前大伯哥罵成“忘恩負義”,但卓玲對他還是心懷感激的,一直以來,他和家人都對管毅彤非常疼愛。來之前,卓玲到大商場挑選了一條品牌腰帶,做為兒子給大伯的禮物。
管毅彤不想去姥姥家,說表弟上學了,全是大人,自己待著沒意思。他大伯家一直開台球廳,隻要來楊縣,管毅彤就泡在台球廳裏玩。卓玲以收迴腰帶做威脅,才把兒子拉上出租車。路過菜市場時,她買了一扇排骨和一大堆水果。
“是不是要走了?”父親問。雖然卓玲說是來看兒子的,但因為她春節剛迴過娘家,現在又過來了,這樣的頻率讓父母多少猜到些什麽。
“還沒呢,估計快了,最遲四月份。”卓玲敷衍道。
和上次見麵相隔不到一個月,卓玲卻感覺這一次父母格外蒼老。自己去澳洲之後,何時再見都難說。她幾乎不敢和父母對視,怕眼淚流出來。她感覺到一種隨時會摟住父親或母親痛哭一場的衝動。
卓珊兩口子聞訊很快到了,這讓卓玲感到有些緊張,告誡自己別亂接話,以防被妹妹兩口子繞到王錦添的五萬塊錢上。
又議論了一會卓紅。隻要卓家大姐不在場,這便是個必走程序。以前,卓玲也跟著附和,但今天就覺得他們過於刻薄了。楊雙花這一輩子就好在人背後閑言碎語,這是她的人生樂趣之一。卓玉妒心極重,又恃寵而驕,看見姐妹或左鄰右舍誰買房買車了,她心理就崩潰。而父母因為晚年要依賴卓玉養老,隻要卓玉一開口,父母,尤其是母親必跟著附和,添油加醋地“嗯哪,是”“就這麽迴事”“說的咋這麽對呢”……這還是文明的,卓玲有時候在背後罵別人,卓母也跟憤怒,會冒出一連串的髒話來,特別難聽,卓玲為此說過她好幾次,讓她別當著孩子麵說髒話。
今天聊卓紅的時間較短,話題很快進入了房子的事情上。父母家這一帶正麵臨拆遷,住房麵積在春節前已經登記完,正式的細則已下發,就地蓋高層花園小區,開發商按 1:1.5 賠償,也可以拿現金。現在麵臨的大問題是,父母這套小房子建築麵積隻有 51平,即使開發商賠付比例較高,但免費麵積也才 75平米多點,在寒冷的地區,樓房的牆體厚,再加上電梯樓,公攤麵積基本占去三分之一還多,100 平米的建築麵積也隻能得兩房兩廳。
“咱媽這輩子就想住個大房子!像卓老大家那樣的房子。”卓玉邊嗑瓜子邊笑嘻嘻地說,然後望著母親。
“說我心眼兒裏去了,就喜歡大房子,亮堂兒地!大陽台都能種菜。”卓母附和道。
卓玉的嘴橫向下拉:“當初王錦添那麽強烈要求要把旁邊的房子買下來,哼,沒遠見!”
“買下來那還說啥!51加 51 加在一起 102 平,再加上……”卓母認真地心算著,好像那 51 米已經歸自家麵積:“那能得 153 米,那房子得老大了!”她興奮地直拍大腿。說來也怪,她是跟丈夫學的九九乘法表,然後有如神助一樣,算加減乘除又快又準, 小賬算得特別明白。
“一百五十多米那得是四室兩廳兩衛一廚!媽,你和我爸倆就有單獨洗手間了。”卓玉兩眼在沉浸式幻想中放射出驚人的亮度。
“洗手間得大點兒,整個大澡盆子,沒事放熱水在裏泡著,老解乏了。這上一次澡堂子得兩塊五!”卓母附和道。
這兩個人真夠奇葩的,卓玲看著在夢幻高潮中一唱一和的母女倆想,即使真有個大洗手間,母親也絕舍不得放一大盆熱水在裏麵泡著,她已經習慣了貧窮的生活方式,活命以外的需要,她能省便一定會省。卓玲由於昨晚幾乎一宿沒睡, 往暖乎乎的炕上一坐,疲憊感就強勁地襲來,她就想睡一覺。
“二姐,要大要小,得你決定!二姐!”卓玉急得點名了。
“啊?”卓玲雖然迷迷糊糊,但妹妹的話是聽得見的,睡意減了不少,火氣竄了上來。她非常後悔和兒子見完麵後沒直接迴家。
“你說咋辦?”卓玉咄咄逼人。
“什麽咋辦?”
“房子買多大的,要跟你商量商量。”卓母幫腔。
“你們商量唄,房子又不是我住。”卓玲極力壓住自己的火。
“我們有想法沒用。”父親前來助陣。
卓玲故意問,“什麽叫有想法沒用?”
楊雙花和卓玉幾乎同時說道:“沒錢!”
卓玲笑了,“我跟你們一樣,就是缺錢!這迴是帶兒子去澳洲,吃住都不能太將就,現掙現花,維持最基本生活都得連滾帶爬,哪有餘富錢?”
卓玉衝著父母笑了,“怎麽樣,我說指望不上吧!”
“我自己一大攤子事還忙不過來呢,不摻和你家的事!”卓玲堅決地迴道。隻有叭叭嗑瓜子兒的聲音。卓玉是個沉不住氣的人,見卓玲不理那個茬兒,有點急,臉馬上沉了下來,動作幅度也大了。她將手中沒嗑的瓜子擲到盤子裏, 有幾粒掉在炕上。她拍打下身上的碎屑,滑到炕沿,穿上鞋,披上大衣,出去了。柱子看不對勁,嘴說著出去買薑,也披上大衣跟了出去。
卓珊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問:“她咋的了?”
泉子接道:“那還咋的了?生氣了唄!”
卓母衝著卓玲說,“她酸性,愛吊小臉子!”
卓玲問:“平時也這樣?”
卓德廣慢吞吞地說:“平時也愛急,一有事更急。”
“現在老頭老太太都得看她臉色,一句話不對就開呲兒!”卓珊補刀。
“她怎麽變成這樣了?”
“覺得自己養老人有功唄!”
卓玲說,“現在是老人在養他們全家啊!”
“可不咋的,不靠我們他倆得喝西北風去!”母親接茬兒道。她就是隨風倒,大家議論誰她就議論誰。接著她算了筆賬:柱子的小飯店黃了以後,再沒做啥生意,兩口子都沒穩定工作,全靠一個大市場的攤位出租和自家房子出租,一年能收入三萬塊錢,偶爾柱子和卓玉會打點短工,這些收入交完社保醫保所剩不多,若不是跟著父母一起過,白吃白喝,任他們自己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很艱難。卓家老兩口的收入至少一大半都貼補給了卓玉。
“要是我跟你爸倆過,一年六、七千塊錢打住了。他們三口人在這生活,一分錢不掏,還不能虧嘴,柱子每天得喝一瓶啤酒,他喝,你爸就得喝!她家那三口人頓頓得吃肉!”
顯然,父母對卓玉一家也是一肚子意見。卓玲無法想像,以母親對錢的看管力度,怎麽肯搭在卓玉身上那麽多錢?答案可能隻有一個:對老年的懼怕。
“媽,爸,她買大房子,你們附和什麽?你們能掏出幾米的房錢?買那麽大個房子,裝修錢誰出?取暖費一年得多少?至少五千塊錢吧,誰來交?物業費誰來交?”
卓德廣訕笑道:“所以,不能買太大了,養都養不起。”
“我可告訴你們,不管他倆怎麽忽悠,房本千萬不能改他們的名,這是你們未來的一個保障。”
這時,卓珊偷偷地給姐姐使眼色,嘴巴動著,看唇形,分明是在說“改了”。卓玲目光轉向父母,一看這二位表情相當不自然。“是你們的名吧?”她追問道。
卓德廣底氣不足地說了聲“是”。
楊雙花則強硬地迴答:“是,咋不是呢,是我們的!寫你爸的名!”她愛撒謊,但技巧太差,每次都因此地無銀三百兩而被人識破。
“房本呢?放哪兒了?我看看!”
“誰知放哪兒了?”卓德廣嘟噥一句。
“好吧,等我讓房屋交易中心的同學幫著查一下就知道了。”
卓玲這一詐立刻讓父母的臉上現出可憐之色。她幹脆直接問了:“什麽時候更的名?”
“就是剛哄哄拆遷那會兒。”父親算是承認了。
“不給改她作死地鬧!”母親附和道。
“我當初拿錢買房的條件就是房本必須寫你倆的名,記得吧?”
卓德廣有點激動:“她差點喝藥,要是沒柱子攔著,一瓶子耗子藥就下肚了。我們能眼瞅她死?”
“ 她敢喝嗎?”
“咋不敢呢?你可不知道她!”父母異口聲地說。
“那你們也不先跟我商量一下?”
卓德廣說,“你當初不是答應以後房子歸她嗎?”
楊雙花馬上附和,“反正早晚的事。”
“我從來沒答應過房子歸她,我隻說過,以後,誰侍候你們,這房子歸誰!”
楊雙花厲聲道,“你不是這麽說的,你就說房子歸卓玉!”
“房子是我媽出錢買的,憑什麽全給她?”一邊看電視的管毅彤突然說話了。 他這一代孩子的財產意識遠勝長輩。
卓玲拍了兒子一巴掌,示意他不要說話:“第一次是這個房子還沒買呢,隻說房東要賣這個房子,問我買不買,當時你們電話開著免提,好幾個人都在場, 我說買吧,錢我掏,爸你當時挺感動,說等我迴來,房子更成我名也行,還說留給管毅彤,我當時就說,寫你或我媽的名都行,誰侍候你們到最後,這房子歸誰。後來,我匯錢之前又跟你們重申,這房子必須寫爸媽的名字。第三次說是我剛從澳洲迴來,在飯店的酒桌上,卓玉、柱子、卓珊、泉子還有我姐、我姐夫都在場, 這話我又說了一遍……”
“那我可沒聽著!”楊雙花又開始耍賴。
“二姐是那麽說的,我聽見了。”卓珊堅定地站在了二姐一邊。
“說過。”泉子也附和媳婦。
“怎麽樣,他倆都聽見了吧?即使你們沒聽著,我掏錢買的房,你們這房子不要了,想給別人,是不是聽聽我的意見?我不是想占這個房子,是希望這個房子給你們晚年一個保障。”
“那已經給了,你說咋整?我們不能眼看著她死!”
“媽,爸,我就不明白,你們明知道房本已經改了,剛才還跟卓玉一唱一和的敲打我,想讓我再為換個大房子掏錢?我養活你們是義務,我憑什麽還養活他們?他們拿過我多少錢你們不知道嗎?那都是我的血汗錢!爸,媽,你們這樣太讓人心寒!”
“等趕明兒個還給你!”楊雙花強硬起來,“你寄迴來一萬九千出頭,我和你爸身體還行,以後撿破爛兒還你!”
卓玲一下子哭出了聲:“媽,你這記性不錯啊?我是按一萬九人民幣寄的。也許你現在覺得錢不多,可那是我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攢的,還向老板預支了工資,給你們寄完 3700 澳幣之後,我兜裏隻剩下 1 塊 3 澳幣,換成人民幣七塊錢。但當時,我沒去想自己怎麽用這 1 塊 3 澳幣支撐十天的生活,心裏隻有自豪,因為我終於可以為我的爸媽買一個棲身之地,讓他們從今以後不再居無定所!”
“你們欺負我媽媽!”管毅彤喊完這句話也兩眼通紅。“媽媽,別在這兒了,我陪你迴家。”
卓玲起身欲找鞋,卓珊上前安撫二姐,突然一聲怒吼在整個房間掀起巨震:“你個王八犢子玩意兒,雜種x的,沒事閑的在我家裏挑外撅!xxxxx!”
是楊雙花在罵卓珊。特別難聽。雖經過四十多年縣城文明的熏陶,她依然改不了說髒話的毛病。
泉子忽地站起:“媳婦,走,迴家。”
“你罵自己的孩子的罵這麽難聽,實際上你罵的不是自己嗎?”卓玲邊穿鞋邊說。
“你也滾xx蛋,損我們兩個老的跟損三孫子似的,有倆兒錢裝xxxx!”
卓玲穿上鞋和衣服:“媽,你做為一個母親,當著我兒子的麵用髒話罵我,如果你不正式向我道歉的話,我不會再跟你見麵。你們保重!”
這時,大門響,卓玉和柱子拎著點蔬菜進來了。一看室內氣氛不對,“怎麽了這是?”
卓德廣喊:“走什麽走?你媽說話就那樣,你們又不是不了解她!”
柱子勸大家都坐下。
“因為啥呀?”卓玉問。見沒人吱聲,她又敏感地追問一句:“是不是因為我呀?”
“還問啥?因為一個破房子把人都得罪光了,逼著我給她道歉!”楊雙花氣哼哼地迴道。
隨著一聲淒厲的長嚎,卓玉已經紮到床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緊接著在一聲漫長細弱的抽泣之後,卓玉沒了聲息。
眾人連喊帶叫,掐人中的,拍背的,卓玲沒有上前,趁亂帶著兒子出了門。卓玲不知道姐姐是花了多長時間研究原生家庭的本質,才能提煉出那麽一句精辟的話:你要想改命,就得離這家人遠遠的。現在,她隻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完全讚同了。
“媽媽,你別生氣,我和你一塊迴家。”
“你還是留下來給大伯過生日吧,告訴你個事,但目前得保密,跟誰都不能說,我們去澳洲的簽證已經下來了,可能三五年內,你都見不到大伯一家。說心裏話,這個地方,我再也不想迴來了!”
看得出來,管毅彤比母親還忐忑,他堅持送媽媽到長途客運站,“媽媽,你太不容易了!”
卓玲重又涕淚漣漣。不僅是跟娘家的委屈,還有命運被利昂抓在手裏的恐慌。
“兒子,你要做好準備,我們到了澳洲會很難很難,比你經曆過的任何時期都、難!”她本想用殘酷這個詞,但怕讓兒子擔心,還是用了個“難”。
“沒事的,媽媽,我們住紅房子那會兒多窮,但我最喜歡那個時候。”
他沒有看她,低著頭,用腳蹭著地上的殘雪。傻孩子,他以為“難”都是和貧窮有關。
毅彤 5 到 11 歲時,卓玲一家人租住在一個五十年代建的蘇聯式樓房的半地下室裏,樓是紅磚的,塗成了褚紅色,所以毅彤總管它叫紅房子。那間十三米的出租屋隻有上午的時候才有陽光從上半截窗子透過來,與另外一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到處爬滿蟑螂。卓玲最不堪迴首的記憶大部分來自那會兒。那是一段窮困的光陰,管立強沒工作,沒醫保,光醫藥費就要花去家裏一半的開支。因為在裕城沒戶口,孩子上學要花錢。卓玲沒有一天不為錢發愁,曾經二十塊錢三口人過了一周。她怎麽也想不到,這樣的日子卻是兒子最美好的迴憶。孩子要求不多, 無憂無慮的童年,有鄰居玩伴,有個健全的家庭。卓玲難過地想,她給兒子的“美好”實在太少了。
毅彤把頭扭到一邊,似乎在看一棵光禿禿的樹,或者是看落在枝丫上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