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帥,朕直接就跟你說實話了。換成任何一個人當皇帝,一定會殺了於謙,這個結果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後麵再說後麵的事情。”


    “我的父皇朱祁鎮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為了維護他自己個人的名譽,選擇殺了保護國家的功臣。作為一個皇帝,首先是維護的是自己的利益。於謙心裏其實非常清楚,知道石亨等人在玩什麽遊戲,我的父皇朱祁鎮又怎麽會不清楚,其中的貓膩?”


    “我的父皇朱祁鎮,對於於謙也不是第一天認識了,兩個人的君臣關係,持續了將近14年,就算當時我的父親朱祁鎮,隻是太後和內閣的一個傀儡,但至少也聽過這個人的名字,都有點耳聞。否則的話,於謙為什麽會被調迴京師,出任兵部官員?”


    “於謙的生死,肯定牽扯朝堂,說不定就會來個大震動,天下都有可能不平靜。我記得父皇朱祁鎮當時說的非常清楚,想殺了於謙全族,是全族。”


    “當時還有人比如遂溪的教諭吾豫,就堅持認為,於謙所犯之罪該要滅族,並且於謙推薦的文武大臣,全部都該被處死。”


    “但是在刑部的堅持下,這件事情還是維持了最開始的判決,不過還是有兩個倒黴蛋範廣、蔣琳因為被牽連而被殺。”


    “如果我的父皇朱祁鎮有點後悔,就不會把事情做絕了,當時我記得非常清楚,家人流放邊疆,還將於謙的罪名通告全國,直到我當上皇帝三年,才有人提議銷毀。”


    “當時為了找到於謙的罪證,我的父皇朱祁鎮親自派人抄家,可是沒有想到,朱祁鈺最看重的大臣,居然清貧的不像話,一個文官之首,家裏沒有家財萬貫,最貴重的東西,居然就是朱祁鈺賞賜的蟒衣和劍器。”


    馬小帥明白了,朱祁鎮牙根癢癢,對於於謙恨之入骨,又怎麽會後悔?


    “一年之後,陳汝言作為兵部尚書,被撤職抄家,真的是家財萬貫。當時我的父皇親自質問石亨,才一年的功夫,就家財萬貫,真是貪汙腐敗,你看看人家於謙,到死都沒有幾個錢。”


    “石亨無言以對。所以我認為,我的父皇朱祁鎮壓根就沒有後悔。哪怕是後來的邊關報警,我當時作為太子,親眼看到父親發愁,甚至有一天恭順侯吳瑾則說,如果於謙還在的話,恐怕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再後來你都知道,李賢使了一個計謀,讓這三個奸臣分道揚鑣,最後的結果都是結黨營私,謀逆而死。”


    “就算殺害於謙的三個人都死了,而且都被殺光了,我的父皇朱祁鎮,依然沒有選擇給於謙平反,甚至連他的家人也沒有赦免。”


    “都說土木堡的罪魁禍首王振,我的父皇朱祁鎮,不但給這個太監招魂下葬,甚至還立祠刻像。如果真的後悔,又怎麽會選擇冷眼報恩,冤死不昭。”


    “我作為一個皇帝,也不願意自己被打臉。並不是每個皇帝都像李世民一樣,李世民那叫後悔了,父皇朱祁鎮什麽都沒做,所以一點都不後悔。”


    “至於說,朕為什麽給於謙平冤昭雪,並且我說這是我父皇朱祁鎮的遺詔,不過是用來收買人心的帝王之術。”


    “其實我覺得,奪門之變,當時我的父皇朱祁鎮,為了籠絡有功之臣,必然要殺掉於謙,誰讓這個人和石亨曹吉祥,徐有貞有仇!”


    “既然手底下的人有想法,自己作為一個皇上也不能得罪,畢竟沒有這些人,自己隻能當一輩子囚犯,為了滿足這些人,同時也是為了借刀殺人,所以選擇的配合。”


    “明知道這樣做不對,可必須這樣做。這就是帝王心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馬小帥說了一句話,心裏想的卻是,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帝王心術根本就沒有解決的辦法,所以你就算是死了,那也是活該,必須得到帝王的認可,至於曆史怎麽寫,帝王還要盡可能的美化一下,畢竟是皇帝不好,也隻能是別人兜著。


    “朕登基稱帝之後,立馬選擇給於謙平反。我是朱祁鈺的兒子,我怎麽也不可能讓自己的父親,成為一個昏庸的人。”


    “要想恢複景泰地朱祁鈺的帝號,那就必須認定於謙是一個大忠臣,否則的話很難自圓其說。我不顧別人的反對,也不顧曾經廢掉我的太子職位,我選擇以德報怨,能夠獲得一個好名聲。”


    “所以重修皇帝陵寢,獲得了滿朝文武的一片稱頌之聲,因為我自己是心裏最清楚,我爹就是朱祁鈺,如果不是我的父皇當年的安排,現在我恐怕就是一堆白骨,這是多麽奇妙的結局。”


    “重用李賢,這老頭歲數已經很大了,也沒有時間多活了,如果不是在最後朱祁鎮的時候,沒有這個人,恐怕我都當不上皇上。為了恢複國家的生產,穩定我的統治,緩和關係,所以我才決定為於謙平反,恢複朱祁鈺的帝號。”


    “統一西南,維持穩定,北擊建州,朕的文治武功還算可以。”


    萬貞兒搖搖頭,“皇上,你雖然說的比較對,但不是很完整,當年於謙砍頭,我可是親自去看了。”


    馬小帥記得,曆史上是這樣記載的,公元1457年2月16日,就在菜市口砍頭,一個流淚的劊子手,哢嚓一聲響,於謙的腦袋就這樣掉了下來,這個人就這樣死在了1他拚命保護的北京。


    當時老百姓拍手叫好,因為很少能夠看到砍頭示眾,天應該是晴朗的,並沒有什麽陰雲密布,也沒有什麽所謂的舉國悲痛,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中國人喜歡熱鬧。


    然後就出了很多傳說,有人胡編亂造,負責操刀的劊子手羞愧自盡了。其實有人給人家送銀子,而且整整100兩銀子,人家過得非常不錯。


    據說還有一個叫叫朵兒的指揮使,來到現場,撒酒祭奠,就算被打得遍體鱗傷,第二天依然出現,不過這些都是假的,因為根本就沒有出現。


    文人總是喜歡幻想,總覺得是陰雲密布,而舉國悲痛,老百姓傷心落淚,其實都是老百姓在菜市場口,吃小吃拍手,看別人砍頭,大家美滋滋,因為很少見到這麽刺激的場景。


    “於謙還是曾經的明宣宗朱瞻基,親自派到江西去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寧王一派,有什麽想法。”


    “朱瞻基,當時給於謙的權利就是,一定要讓當地的被冤枉的百姓,徹底放出來,千萬不要讓地的官員徇私枉法,最重要的就是寧王一派,一直就不安份。”


    “所以於謙在江西,完全就是一個清官,最後變成了於青天。”


    “寧王一派不想讓於謙再當官了,就想給他換個地方,因為收買肯定是不行,賄賂也不行,隻去北京活動,當時兵部正缺一個右侍郎,這個於謙呢,本來是監察禦史,不夠格,還是寧王送禮找了當時的太監金忠,強行安排給吏部,強行提拔。”


    “當時的明宣宗朱瞻基知道之後,已經晚了,畢竟已經從江西調出來了,所以破格升遷,河南,山西等地。”


    “之所以在江西得到於青天,主要是因為和寧王作對,畢竟這些人就是貪汙腐敗,冤枉老百姓,巧取豪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樂的小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樂的小橙子並收藏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