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後悔怎麽寫?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底誰的嫌疑最大?按照利益學說,誰獲得的利益最大,誰就有作案的動機。可是萬貴妃的兒子,隻能說明有人對皇位有想法了。
可是皇帝朱見深在這個時候隻有這一個兒子,理論上不存在兒子之間的爭鬥,如果說是皇帝人兄弟的爭鬥,這也不太現實,畢竟人家德王已經去自己的地盤了。
那麽隻有可能在皇宮裏麵,是誰要下毒手?吳皇後已經廢了,這個女人想要動手腳,恐怕非常困難。難道是現在的王皇後。
王皇後,出生於公元1449年,今天江蘇南京人,父親不是一個中軍都督王鎮,隻不過是撿了一個便宜,從理論上來說,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隻能委屈求全,否則的話也很難生活下去。
那到底是誰呢?馬小帥腦袋都想破了,也想不出來誰有嫌疑?要知道自己的父親朱祁鎮,隻有一個兄弟叫朱祁鈺,朱祁鈺現在已經死了,自己就是那個所謂的朱見濟,理論上不可能存在,自己的叔叔有什麽想法。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進行推算,那幾乎就找不到嫌疑人,可是眼前的兩個小孩子都是這樣死的,如果這是巧合,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平時照顧小孩子的隻有宮女和太監,隻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會傳禦醫,畢竟在看病的時候還是有太監和宮女在身邊,不可能同時買所有的人。
馬小帥搖搖頭,覺得自己有點胡思亂想了。畢竟一個人隻能在一段時間之內,忽悠所有的人,或者說是在很長時間內,忽悠一部分人,絕對沒有一種可能,在所有的時間內,忽悠所有的人。
萬貴妃難道不願意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嗎?女人絕對希望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然後自己才能夠當上皇後,按照利益最先原則,那肯定是最迫切希望的。
皇帝朱見深希望自己最愛的女人,當上這個皇後。更願意自己喜歡的女人生的兒子,來繼承整個大明江山。
問題到底出在哪?身邊的宮女太監,如果真的有膽子謀害,這也說不通啊,畢竟主子過得好,這些奴才才能夠過得好,如果主人去世了,這些人恐怕是要陪葬的。
好死不如賴活著,每個人都不願意去死,所以來去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人本來就沒指望活著,要麽擁有深仇大恨,要麽就是血海深仇,這個人究竟是誰?
馬小帥想不明白,不過在皇帝的寢宮,馬小帥突然看到了,皇帝居然給於謙平反了。
現在必須換一個話題,才能夠緩解萬貞兒的心,於是馬小帥主動提出了一個話題。
“我說小皇帝,你爹朱祁鎮親自殺了於謙,這個人究竟有沒有後悔呢?”
口吃的朱見深猛然麵對這個問題,“當然不可能後悔了。”
萬貞兒馬上吩咐所有的人都出去,現場就剩下了三個人,然後抬頭看了皇帝一眼,“這種事可千萬不要亂說,說出來會動搖江山。”
馬小帥嘿嘿,一笑,“萬貞兒如果說知道真相的,除了你和我之外,恐怕也沒有別人了。”
“朱見濟就是朱見深,朱見深就是朱見濟。”就這一句話,讓現場的兩個人都不敢動了,萬貞兒沒想到這個天大的秘密,居然還有一個知情者,不過想想也能夠說得過去。
“看來你知道的秘密真不少。”馬小帥突然神秘的一笑,“我不但知道這個秘密,我還知道你兒子怎麽死的。”
一句話,徹底激怒了眼前這個瘋狂的女人,直接上前一把抓住馬小帥的衣服,“我兒子到底怎麽死的?”
馬小帥點點頭,“和你猜想的一模一樣,就是被別人給害死的。對方利用一種牛毛粗細的金針,直接紮小嬰兒的頭部,剩下的就不用我說了吧。”
萬貞兒壓根就不相信,知道對方不相信,“你可以看看你剛剛收養的孩子,現在屍體還在這裏,你看他的頭部。”
萬貞兒居然真的一點一點觀察,不得不說,這個位置還非常的關鍵,如果不是一個視力特別好的人,如果不是非常耐心的細心檢查,你還真的沒有辦法發現,這個非常非常細的深洞。
人類的頭部是非常脆弱的,別看它有很多骨頭保護,但其實是一些細小的地方,還是非常危險的,並且在受傷之後會迅速愈合,你也許隻是假裝手抓破了頭皮,所以死亡之後,你根本沒辦法察覺,再加上古代的禦醫,年紀都比較大,真的這麽細致的工作,還真的不容易發現。
“皇上,我們的兒子被人殺害了,你一定要給我們的兒子報仇。”萬貞兒痛哭流涕,更加讓皇帝心疼,朱見深火冒三丈,“到底是誰幹的?”
馬小帥搖搖頭,“我也不知道,這種事情怎麽說?明明不知道的事情,我可不敢胡說八道,因為我拿不出證據,沒有辦法讓別人認可我的觀點。”
“如果你們兩個告訴我,關於為什麽給於謙平反,我倒是可以幫助你們兩個,繼續追查下去。”
本來沒有希望,現在馬小帥突然間給了自己希望,萬貞兒特別激動,“你想知道什麽,我馬上告訴你,隻要能給我兒子報仇,我什麽都願意做。”
“我就好奇,朱祁鎮究竟有沒有後悔?”皇帝朱見深略微沉默了一下,“我的父皇朱祁鎮從來就沒有後悔過,雖然記載的史料有衝突,但是我可以肯定,絕對沒有一絲後悔。”
“李賢當年使用了計謀,分化了徐友貞,曹吉祥,還有石亨。”
“景泰八年,我的父親朱祁鎮,在南宮整整囚禁了七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奪門之變,獲得自由出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土木堡之戰的人算賬。”
“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於謙,第二個倒黴的就是大學是王文,當時定的罪名就是謀逆,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死刑,砍頭示眾。”
“當時我作為太子,雖然不能夠講話,但是全程我都在參與,我也知道於謙是被冤枉的,沒辦法,隻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殺了於謙。”
“王文當時還據理力爭,但是於謙隻是笑了笑,原話說的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申辯根本就沒用,石亨就是想弄死你我,說了也沒用,不如省點力氣。”
“當時審訊的記錄,還有判決書,都送到了我的父親朱祁鎮那裏。所以史書上記載,我的父親朱祁鎮說,人家於謙還是有功勞的,殺了,有點過意不去,自己也不願意背上傷害功臣的罵名。”
“史書上記載,是徐有貞說了一句話,不殺於謙,今日之事無名。”
“名不正言不順,還怎麽當這個皇帝?所以這兩個人就同時被殺害了,他們的家人流放邊疆,直到我當上皇帝,被赦免迴來了,於謙的兒子於勉才,之後上疏為父親申冤,我考慮再三,最後才決定了,給於謙平平反。”
馬小帥的腦子裏開始馬上迴憶,按照皇帝朱見深的說法,明史於謙傳,引用的史料,應該是於謙兒子於冕撰寫的《先肅湣公行狀》。
但是在後來的世界,這本書所記載的東西,跟很多曆史材料都有衝突,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萬曆17年的狀元焦竑,寫的《國朝獻征錄》中,這句話是石亨、張軏等人說的,完全就沒有徐有貞的記載,關於朱祁鎮說的,壓根就沒有記載。
在明朝人陳建寫的《皇明從信錄》裏,又變成了張軏說的,猶豫的反而是徐有貞。現在當事人朱見深說的應該是事實。
馬小帥這時候明白了,朱祁鎮當年在殺害於謙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半點猶豫,那就更不用說後悔了。
可是皇帝朱見深在這個時候隻有這一個兒子,理論上不存在兒子之間的爭鬥,如果說是皇帝人兄弟的爭鬥,這也不太現實,畢竟人家德王已經去自己的地盤了。
那麽隻有可能在皇宮裏麵,是誰要下毒手?吳皇後已經廢了,這個女人想要動手腳,恐怕非常困難。難道是現在的王皇後。
王皇後,出生於公元1449年,今天江蘇南京人,父親不是一個中軍都督王鎮,隻不過是撿了一個便宜,從理論上來說,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隻能委屈求全,否則的話也很難生活下去。
那到底是誰呢?馬小帥腦袋都想破了,也想不出來誰有嫌疑?要知道自己的父親朱祁鎮,隻有一個兄弟叫朱祁鈺,朱祁鈺現在已經死了,自己就是那個所謂的朱見濟,理論上不可能存在,自己的叔叔有什麽想法。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進行推算,那幾乎就找不到嫌疑人,可是眼前的兩個小孩子都是這樣死的,如果這是巧合,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平時照顧小孩子的隻有宮女和太監,隻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會傳禦醫,畢竟在看病的時候還是有太監和宮女在身邊,不可能同時買所有的人。
馬小帥搖搖頭,覺得自己有點胡思亂想了。畢竟一個人隻能在一段時間之內,忽悠所有的人,或者說是在很長時間內,忽悠一部分人,絕對沒有一種可能,在所有的時間內,忽悠所有的人。
萬貴妃難道不願意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嗎?女人絕對希望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然後自己才能夠當上皇後,按照利益最先原則,那肯定是最迫切希望的。
皇帝朱見深希望自己最愛的女人,當上這個皇後。更願意自己喜歡的女人生的兒子,來繼承整個大明江山。
問題到底出在哪?身邊的宮女太監,如果真的有膽子謀害,這也說不通啊,畢竟主子過得好,這些奴才才能夠過得好,如果主人去世了,這些人恐怕是要陪葬的。
好死不如賴活著,每個人都不願意去死,所以來去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人本來就沒指望活著,要麽擁有深仇大恨,要麽就是血海深仇,這個人究竟是誰?
馬小帥想不明白,不過在皇帝的寢宮,馬小帥突然看到了,皇帝居然給於謙平反了。
現在必須換一個話題,才能夠緩解萬貞兒的心,於是馬小帥主動提出了一個話題。
“我說小皇帝,你爹朱祁鎮親自殺了於謙,這個人究竟有沒有後悔呢?”
口吃的朱見深猛然麵對這個問題,“當然不可能後悔了。”
萬貞兒馬上吩咐所有的人都出去,現場就剩下了三個人,然後抬頭看了皇帝一眼,“這種事可千萬不要亂說,說出來會動搖江山。”
馬小帥嘿嘿,一笑,“萬貞兒如果說知道真相的,除了你和我之外,恐怕也沒有別人了。”
“朱見濟就是朱見深,朱見深就是朱見濟。”就這一句話,讓現場的兩個人都不敢動了,萬貞兒沒想到這個天大的秘密,居然還有一個知情者,不過想想也能夠說得過去。
“看來你知道的秘密真不少。”馬小帥突然神秘的一笑,“我不但知道這個秘密,我還知道你兒子怎麽死的。”
一句話,徹底激怒了眼前這個瘋狂的女人,直接上前一把抓住馬小帥的衣服,“我兒子到底怎麽死的?”
馬小帥點點頭,“和你猜想的一模一樣,就是被別人給害死的。對方利用一種牛毛粗細的金針,直接紮小嬰兒的頭部,剩下的就不用我說了吧。”
萬貞兒壓根就不相信,知道對方不相信,“你可以看看你剛剛收養的孩子,現在屍體還在這裏,你看他的頭部。”
萬貞兒居然真的一點一點觀察,不得不說,這個位置還非常的關鍵,如果不是一個視力特別好的人,如果不是非常耐心的細心檢查,你還真的沒有辦法發現,這個非常非常細的深洞。
人類的頭部是非常脆弱的,別看它有很多骨頭保護,但其實是一些細小的地方,還是非常危險的,並且在受傷之後會迅速愈合,你也許隻是假裝手抓破了頭皮,所以死亡之後,你根本沒辦法察覺,再加上古代的禦醫,年紀都比較大,真的這麽細致的工作,還真的不容易發現。
“皇上,我們的兒子被人殺害了,你一定要給我們的兒子報仇。”萬貞兒痛哭流涕,更加讓皇帝心疼,朱見深火冒三丈,“到底是誰幹的?”
馬小帥搖搖頭,“我也不知道,這種事情怎麽說?明明不知道的事情,我可不敢胡說八道,因為我拿不出證據,沒有辦法讓別人認可我的觀點。”
“如果你們兩個告訴我,關於為什麽給於謙平反,我倒是可以幫助你們兩個,繼續追查下去。”
本來沒有希望,現在馬小帥突然間給了自己希望,萬貞兒特別激動,“你想知道什麽,我馬上告訴你,隻要能給我兒子報仇,我什麽都願意做。”
“我就好奇,朱祁鎮究竟有沒有後悔?”皇帝朱見深略微沉默了一下,“我的父皇朱祁鎮從來就沒有後悔過,雖然記載的史料有衝突,但是我可以肯定,絕對沒有一絲後悔。”
“李賢當年使用了計謀,分化了徐友貞,曹吉祥,還有石亨。”
“景泰八年,我的父親朱祁鎮,在南宮整整囚禁了七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奪門之變,獲得自由出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土木堡之戰的人算賬。”
“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於謙,第二個倒黴的就是大學是王文,當時定的罪名就是謀逆,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死刑,砍頭示眾。”
“當時我作為太子,雖然不能夠講話,但是全程我都在參與,我也知道於謙是被冤枉的,沒辦法,隻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殺了於謙。”
“王文當時還據理力爭,但是於謙隻是笑了笑,原話說的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申辯根本就沒用,石亨就是想弄死你我,說了也沒用,不如省點力氣。”
“當時審訊的記錄,還有判決書,都送到了我的父親朱祁鎮那裏。所以史書上記載,我的父親朱祁鎮說,人家於謙還是有功勞的,殺了,有點過意不去,自己也不願意背上傷害功臣的罵名。”
“史書上記載,是徐有貞說了一句話,不殺於謙,今日之事無名。”
“名不正言不順,還怎麽當這個皇帝?所以這兩個人就同時被殺害了,他們的家人流放邊疆,直到我當上皇帝,被赦免迴來了,於謙的兒子於勉才,之後上疏為父親申冤,我考慮再三,最後才決定了,給於謙平平反。”
馬小帥的腦子裏開始馬上迴憶,按照皇帝朱見深的說法,明史於謙傳,引用的史料,應該是於謙兒子於冕撰寫的《先肅湣公行狀》。
但是在後來的世界,這本書所記載的東西,跟很多曆史材料都有衝突,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萬曆17年的狀元焦竑,寫的《國朝獻征錄》中,這句話是石亨、張軏等人說的,完全就沒有徐有貞的記載,關於朱祁鎮說的,壓根就沒有記載。
在明朝人陳建寫的《皇明從信錄》裏,又變成了張軏說的,猶豫的反而是徐有貞。現在當事人朱見深說的應該是事實。
馬小帥這時候明白了,朱祁鎮當年在殺害於謙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半點猶豫,那就更不用說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