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剛走,村民們又聽到一陣馬蹄聲,抬頭一看,這次來的是一群清兵,中間好像還有個當官的,這位官爺見老百姓都打量著他,倒也不擺架子,立刻下馬來,同他們打招唿。


    “鄉親們,我想打聽一下,這裏離邯鄲的縣衙,還有多遠?”


    人群顯得有些木訥,好半天,才有一個人出來迴話,他往前指了指,


    “再走三條這樣的道,然後向西拐,很快,你就能看到了!那裏跟我們這裏不一樣,我們這裏,昨天剛遭遇了一場泥石流,這才清理好的,你們可真走運!”說完,便低著頭不再說話了。


    這位官爺便點頭讚道,


    “不錯啊,昨天剛遭遇了泥石流,今天早上就清理好了,看來,你們這裏的縣令辦事效率很高嘛,也不像傳聞中說的那麽差啊!”


    村民們一聽這話,都將來的這個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隻見此人年約三十有五,生得劍眉星目,麵龐輪廓分明,一襲青衫,更顯身姿挺拔。其目光深邃而堅毅,唇角留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裏還藏著幾分儒雅,又好似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幾分果敢與沉穩。


    “我叫梁守信,是新來的知縣,鄉親們,你們以後,無論遇到什麽麻煩事,都可以來告訴我!我一定為民做主!”


    見大家目光都看向他,這位官爺便直接來了個自我介紹。


    原來是新上任的縣太爺啊!一聽他說這話,村民們的表情就豐富了,忙上前解釋道,


    “梁大人,我們這個路,可不是衙門裏的那個縣太爺幫著解決的,是一個過路的,叫保民團的,幫我們清理的,那個縣令什麽都不管,以前,我們遇到了這種事,還求他,現在看他不管不問的,隻好自己去幹了,今天,主要是保民團來了,不然,我們哪有本事這麽快就清理好啊!”


    “梁大人,您來了,可一定要為民做主啊,我們這裏經常發生這種事,但是每次求官府出麵,他們都不理不睬啊,本來我們這兒就窮,要是道路再不通,您說,這往後哪還有人來我們這兒啊!”


    “哎呀,總算來了一個說話好聽的縣太爺!以前的那些人,對我們說話都好衝,更別提為民做主了!我們就盼著能來一個這樣的好官啊!”


    “今天絕對是觀世音菩薩顯靈了,一早上,連續見到好人!先是幫助我們的保民團,這又來了個為民做主的梁大人!”


    那梁守信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壯誌,為人重情義、有擔當,而且心思縝密,善於洞察世事。他原本是南明的一個地方官,因為當地軍隊被清軍打敗,從上到下的官員都投降了大清,他也隻好跟著投降,無奈的是,除了大清器重的幾個官員,其他人,一切須從最底層做起,但是在多次任務中,因為表現突出,梁守信逐漸被上麵的人看重,於是,就將他,從一個守城的清兵,級級調任。


    這一年,邯鄲縣因前任知縣治理不善,民怨四起。吏部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另派人選。此時的梁守信就被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極力舉薦,由此,獲得了這次赴任的機會。


    這一路行來,梁守信的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想幹好這一新職位的期待,又有對未知挑戰的擔憂。


    “上任之後,當務之急,是要了解民情,發展生產,隻是不知,這一路上聽聞的諸事,是否屬實?前任知縣究竟是如何激起民憤的?此次赴任,我務必要好好治理邯鄲,不負大人的舉薦之恩。”他暗自思忖著,目光堅定,心中不敢有一絲怠慢。


    當他們一路風塵仆仆的趕到這裏,眼前的景象就讓梁守信很是不安。道路,被泥石流衝得一片狼藉,橋梁也崩塌了,巨大的石塊,粗壯的樹木,橫七豎八得堆積著,還有漫天的泥沙,迷糊了路人的雙眼,很顯然,這裏剛剛經曆了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望著眼前這困境,梁守信深知,強行通過,隻會陷入更大的危險,況且,他對周邊的路徑也並不熟悉。無奈之下,他就決定在附近的小村莊暫作停留。


    所以,在王川被泥石流阻擋去路,被迫住到附近村子裏的那一晚,梁守信帶著簡單的行李與上任文書,在隨從的簇擁下,也來到了這裏。王川從窗戶縫裏見到的,其實,正是梁守信這一行人。


    天亮之後,梁守信並沒有像王川那樣急著趕路,因為夜裏,他在不停的思索,上任之後,自己將如何去解決這樣糟糕的泥石流帶來的麻煩,今後,又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天氣,所以他並沒有睡,而是一直在看書,直到快要天亮的時候,才終於有了困意,隨從們對他這樣的狀態早就習慣了,也不去打擾他,直到天上的雷鳴聲驚醒了他,這一行人才決定啟程,梁守信叫隨從去村子裏打聽一下,看看是否有別的路,可以通往縣衙!


    不過很快,隨從就迴來了,還高興得告訴他,昨晚那條路通了!已經被人清理好了,大人,咱們可以繼續前行了!梁守信有些懷疑此話的真假,於是趕緊跟著出來看,結果,出現在他眼前的,真的是一條已經修複好的路,雖然還不十分平整,但肯定可以供人馬通行了。道路周圍,還有很多的村民,看他們手裏都拿著工具,有的還在擦汗,梁守信就在心中打鼓了……原來,這裏已經組織人手在清理道路了,都說邯鄲知縣不作為,這也不像啊!昨天我來的時候,這裏還一片狼藉,現在能清理成這樣,這哪裏是一個不作為的縣令呢?


    一直到老百姓親口告訴他,不是邯鄲的縣令組織他們幹的,而是保民團!他這才明白真相,瞬間,心中就對“保民團”三個字,有了好印象。不過,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聽到這三個字,他的老朋友範銳,前不久給他的信裏,也提到了這三個字,他們是同一批在南明為官的,那範銳還在為南明守著,一直沒有投降大清,磨盤山戰役之後,範銳多次來信,表達自己的茫然無措,梁守信就建議,跟我一起幹吧,別再去為那南明的永曆帝賣命了,範銳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隻是告訴他,最近,他遇到了保民團!


    這一次,梁守信在這裏,又聽到村民們提到保民團了,這些人向他介紹,說那個保民團如何的神勇無敵,力大無窮,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將所有的巨石和樹木清理得一幹二淨,梁守信便漸漸聽明白了,這可不是普通的力大無窮,而是遇到了武林中的高人!在南明的朝堂裏,他做過地方官,也算是有些見識,所以,他在心中默念道,“這保民團倒是俠義之舉,我若能將此等民間力量納入治理之中,必能事半功倍。”


    問候過這條路上的村民,他便率領隨從,沿著清理出的道路,騎馬向縣衙而去。很快,陽光出來了,這一行人的身影,被包裹著一層金光,向前飄動,馬蹄聲清脆而有節奏,在山道上激起迴聲,與遠處山穀的迴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自然的交響樂。這聲音不僅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也似乎在宣告著新知縣的到來,預示著邯鄲縣即將翻開新的篇章。


    沿途的百姓聽聞新任知縣的到來,紛紛走出家門觀望。梁守信麵帶微笑,所過之處,均向百姓們拱手致意,人群中,有的麵露好奇,有的,則帶著些許期待。一位老者忍不住喊道:“大人,您可得為我們做主啊!”梁守信停下腳步來,大聲的迴應道:“鄉親們請放心,我梁守信定當竭盡全力,治理好邯鄲,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劍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袖果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袖果裹並收藏穿越劍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