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陣陣清脆的鈴鐺聲,最先進入眾人視線的是一根錫杖,一體鑄就,端頭為鹿首,工藝十分精湛,恍若真物,雙眼炯炯有神,五官生動活潑,毛發逼真欲活,犄角銳利張揚,活靈活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如拉車的真鹿般神駿非凡。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杖供為神器,謂之“薩漫神杖”。
接著出現的是一頂由皮革製成,配以多樣金屬飾品的鹿角冠帽。冠帽似蘊魔力,攝人心魄,散發出一股兼具古老、神秘、浩瀚、滄桑、厚重的氣息。隻消瞧上一眼,識海便會於無聲無息無形中受其感染,恍若墜入某種奇異之境,在極短暫的瞬間裏親曆往昔悠悠歲月所有的興亡盛衰榮辱悲歡離合。冠帽不再是冠帽,是戰神重盔,是帝王冠冕,是天道化身……是目睹者所能想到的一切。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帽奉為神品,謂之“薩漫神帽”。
然後入目的是一套“奇裝異服”。
所謂“奇裝異服”,主體是一件袖口寬大如扇的對襟式長袍,之所以奇異,是因為其上密布著繁蕪而各有深意的綴飾。寬約三寸,長約六寸到三十六寸不等,呈紅黃藍三色的飾帶,遍布整件長袍,若把長袍比作獸皮,那麽這些飾帶便是獸毛,有象征彩虹之意。每條飾帶的下端均垂綴著一枚小鈴鐺,動即出聲,並不如何響亮,卻有一種特殊的穿透力,象征著神靈的步伐。左右兩肩各有一枚精美的大銅鏡,寓意左日右月,並各有一圈五枚小銅鏡環繞,象征星辰;前腹後腰亦各有一枚大銅鏡,由兩串同為五數的小銅鏡從兩側串聯,環繞成圈,象征大山長川。整套服飾繁縟富麗,重達百斤,形式美與氣韻美融為一體。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袍拜為神物,謂之“薩漫神服”。
當然,個中之美之莊重之肅穆,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欣賞,至少明朝的主體臣民大部分是不會欣賞的,在他們眼裏乞丐的裝扮都比這強。
錫杖是拿在手裏的,冠帽是戴在頭頂的,袍服是穿在身上的,這些物件都展示在了人前,人自然也就展示在了人前。
幹瘦、矮小、佝僂;一張枯槁老臉,枯到像死了百年的胡楊樹皮,老到看不出具體的年歲;唯一透著生氣的是一對小小的三角眼,眼小聚神,精光奕奕,仿佛能洞悉整個世間,讓萬物無處遁形。
很難相信,這樣一位老人,是如何做到與這許多沉重物件整日穿戴提攜於一身。
獸是神獸,器是神器,那麽淩駕諸物者自然便是神人。
既是神人,越是超乎常理,才越是合理。
主宰北蒙大地的萬物靈長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將天神稱之為“長生天”或“騰格裏”。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宇宙和人類皆由天神創造,人類的最高首領是天神選中的天命者,是天神在人間的化身,又稱天神之子,其所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天神所賦予的。
最典型的天命者,便是曾經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
而天神和普通人是無法進行直接溝通的,於是便有了“薩漫”。
薩漫是被天神選中的使者,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是天神和人類的溝通橋梁,有著僅次於天命者的崇高地位。但凡信奉長生天者,在他們的心目中薩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是神聖不可褻瀆的。
現如今,在遼闊的北蒙大地上,並沒有他們理解中的天命者存在,所以蒼天之下薩漫為尊,薩漫之上唯有蒼天。
薩漫是近神者,不是真的神,本質上還是人,隻是被賦予了神性的光環,他們所倡導、擅長和代表著的各方各麵也需要傳承和傳播,於是便有了薩漫教。
薩漫教不同於佛、道教派那般是創生的,而是自發產生的,沒有豐富深奧的典籍、教義、戒規等等,相對而言簡單而直接。許多佛、道教派的信徒,不屑地將薩漫教貶稱為“草台班子”,將那些外人不知其根底原理的離奇術法,視作“旁門左道”、“裝神弄鬼”。
鹿車上出來的這位老者,乃是北蒙大地上僅有的兩大薩漫之一,本名額日敦翰齊爾,莫說是恩和森一幹八人,便是他們各自的父母尚未出生之時,額日敦翰齊爾便已享譽整個北蒙大地。
薩漫在韃靼極為尊崇,縱如恩和森等人,即便手握重權,亦是常聞其名、罕見其人,而今終睹尊榮,一個個激動的情難自禁,顫聲施禮:“拜見鹿大人!”
額日敦翰齊爾沒有立即下車,拄杖靜立於車輿上,舉目遠眺,看不出他在看什麽,更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冬風怠緩,拂動鈴鐺三五,不成曲調,散而不亂,清脆悅耳舒心。
客觀上與安靜相對的聲響,在主觀上變得異常靜謐,前所未有的靜謐,直叫聞者心靜神寧。
時逝日移,三者一線。
額日敦翰齊爾的身前是恩和森等八人,身後是普照大地的太陽。
換到恩和森等八人的視角,看到的是一位身披聖輝的神人。八人身體裏的血液沸之又沸,眼中的炙熱終於達到了最頂峰,如同最虔誠的朝聖者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聖者,縱情高唿:“恭迎偉大的天神使者薩漫鹿大人!”
額日敦翰齊爾左腳動似未動,恩和森的精神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集中,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細微動作,趕緊上前攙扶。
攙扶不是需要被攙扶,而是一種姿態,一種儀式般的姿態。
額日敦翰齊爾的動作非常緩慢,一步一停,結合他的身形和著裝,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就像一隻漫步在雪地上的烏龜。
走的慢,不是因為神服太重,雖然神服繁蕪,確實重的離譜;也不是因為年歲太大,除了他自己,世上已經沒人知道他活了多少年;就該是這樣的,與快慢無關,與一切都無關,他是什麽樣的,什麽樣的就是天經地義的。
人員齊至,恩和森躬著身子,低聲征求額日敦翰齊爾之意,見其淡然閉目,了然其意,不作贅言,單刀直入:“情況大家都了解了,接下來該如何,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再是迫切的場麵,有些人總是不會迫切發言。
有觀望者,自然也不會缺毛躁者。
恩和森話音未落,一道洪鍾般的聲音便響起了:“還能如何?直接殺將過去便是!我來開路,誰也別跟我搶,誰搶我跟誰……”接話之人是一位長得堪稱奇形怪狀的壯年漢子,不光臉型是方的,連頭型都是方的,任憑頭發如何厚密卷曲,也掩蓋不住頭頂凸出的四個角,一副算不得魁偉的身板卻生了一雙極不匹配的手臂,異常粗長,相合寬過身,下垂長過膝。此人名喚把都兒,意為勇士,韃靼“五大戰將”之一,慣使一對八尺巨斧,合重逾百斤,勇冠三軍,魯鈍暴躁,屬於典型的有勇無謀。
把都兒看到恩和森衝自己狠狠瞪眼,生生把“急”字咽了迴去,怏怏低頭,像是個犯了錯的小孩,嘴裏嘀咕著些什麽,誰也聽不清,其實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原本由於額日敦翰齊爾在場,眾人多少有些拘謹,把都兒開了這麽個頭,倒是消除了些許拘謹。
“血毒人被南娃娃攔下了,想必他們在本該屬於咱們的大都早已布下重兵,嚴陣以待,咱們的原計劃被打破已是不爭的事實。咱們此行的最終目的是奪迴大都,其次是大肆劫掠一番。照目前形勢,奪迴大都基本是無望了,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好好劫掠一番,絕不能讓那麽多勇士的血白流!”說話者是一位生得虎背熊腰、長手長腳的中年漢子,名叫噶爾迪,為人厚道仗義魯直,是在場五大領兵主將之一,任鄂爾多斯部達魯噶,主管一部軍事,權職大小和性質有些類似於明軍的總兵。
“咱們費盡心機籌謀,興師動眾南下,雖有意外,但優勢仍掌握在咱們手中,而且還不是一星半點的優勢,卻隻是劫掠一番?你能甘心?大家能甘心?”接話之人是一位老者,看著有七老八十了,實際上才剛過半百之年,因常年風吹日曬,故而顯老。此人名叫哈達,同為在場五大領兵主將之一,土默特部達魯噶,恩和森的嫡親叔叔,容貌上頗有幾分相像。
哈達這個做叔叔的,一直都是侄子的堅定擁護者,也很了解恩和森。觀其行事,哈達猜到恩和森心中早已有了對應變局的策略,並作出了進取的抉擇,不然不會到了幾十裏外的小平原才發問,而是在居庸關就該問了,更不會驚動額日敦翰齊爾。至於恩和森具體的想法,哈達猜不出,但並不影響他支持恩和森。
噶爾迪道:“光劫掠不甘心,那就利用咱們掌握的優勢,迫使南娃娃同咱們和談,從而獲得比劫掠更優厚的迴報!”
哈達道:“和談?嗬,你難道忘了百年前的那件事了,手握南娃娃的皇帝,都沒能讓他們低頭,討不到半點好處不說,還惹了一身騷!”
噶爾迪一是語塞,頓了頓才道:“你也說了,連南娃娃的皇帝拽在手裏都沒討到好,那咱們現在掌握的這些優勢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迴輪到哈達語塞了,實在想不出有力地反駁,略帶惱意道:“你這就是抬杠了!”
噶爾迪這次反應很快:“到底是你抬杠還是我抬杠?”原本這句話足以讓哈達徹底啞口無言,但噶爾迪真正關心的在別處,衝恩和森敷衍式地躬了躬身,道:“圖什墨爾大人,南邊地沃物豐,好養活人,南娃娃們不怕死人,可咱們不成。光是一個八達嶺,便折損了咱們三千多位勇士,還有七千多勇士受傷,這七千多受傷的勇士中估計少說得有三成活不下來,又有三成怕是不能恢複如初,傷殘之軀勞作受限,日後少不得需要部族裏接濟。慈不掌兵的道理我懂,成大事少不了要犧牲的道理我也懂,可血毒人被南娃娃擋下了,咱們奪迴大都的機會也就沒了,隻要能奪迴大都,一換一都劃算,可奪不迴大都,一換十都不劃算。”
不等恩和森迴應,哈達先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噶爾迪啐道:“呸!打仗是要死人,可打仗不是為了死人!”
哈達譏諷道:“我看你就是怕死!”
噶爾迪勃然大怒,公然被嘲諷貪生怕死,是莫大的羞辱。換做往常,縱使恩和森在場,噶爾迪也要擼起袖子同哈達幹架,但場中還有一個地位遠高於恩和森的額日敦翰齊爾,他在眾人心目中已然被神化了,在他麵前是萬不敢做出過激舉動的,噶爾迪隻能竭力壓下怒火。
顧慮和畏懼使人冷靜,從而激發出強於往常的表現,噶爾迪問道:“聽哈達達魯噶話裏話外的意思,是還想接著打?”
哈達有種扳迴一局的快感,脫口而出道:“當然要打?”
噶爾迪道:“那請哈達達魯噶賜教,接下來的仗該怎麽打?”
哈達再次啞口,強撐著氣勢說道:“這麽大一場仗,豈是我能一言而決的?召集大家正是為了集思廣益,共商良策!”
“好!”噶爾迪一下抓住重點,氣勢陡增,“既是共商良策,那本達魯噶的建議是見好就收!該搶搶,該殺殺,該燒燒,然後拍屁股走人!”
“你……”哈達暗道不妙,無意中竟被不以口才見長的噶爾迪拿住了話柄,偷偷向恩和森投去歉疚的目光。
“噶爾迪達魯噶乃一方大將,自然有建言權。一人計短,多人計長,博采眾長,查漏補缺,方能做出最佳選擇。”一位模樣敦厚如普通牧民的青年漢子適時開口,若是憑借外貌便認為他是個老實巴交的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哈達年長,閱曆豐富,卻不是恩和森的第一得力助手,青年漢子才是。此人名叫馬拉沁夫,也是在場五大領兵主將之一,其父二十年前為救恩和森而死,在其十歲時便跟著恩和森了,從跟班到親衛,再到親衛隊長、副將、一方主將,隻用了十五年時間。
恩和森隨手將一根柴禾丟進篝火堆,不重不輕,激起些許火星,被襲擾者本能避讓或格擋。
與會九人,除了額日敦翰齊爾,還有三人未曾開口。
恩和森將目光投向其中並肩鄰座的二人身上,道:“二位,時間不等人,說說吧。”
很多時候,解決某個問題,想出好的方法不是最難的,方法本身落實起來也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往往是將人心擰成一股繩,然後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盡心盡力、不折不扣將既定方法落實下去。
有人養氣功夫極佳,遲遲不肯開口,恩和森不做拐彎抹角之舉,直接點名。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杖供為神器,謂之“薩漫神杖”。
接著出現的是一頂由皮革製成,配以多樣金屬飾品的鹿角冠帽。冠帽似蘊魔力,攝人心魄,散發出一股兼具古老、神秘、浩瀚、滄桑、厚重的氣息。隻消瞧上一眼,識海便會於無聲無息無形中受其感染,恍若墜入某種奇異之境,在極短暫的瞬間裏親曆往昔悠悠歲月所有的興亡盛衰榮辱悲歡離合。冠帽不再是冠帽,是戰神重盔,是帝王冠冕,是天道化身……是目睹者所能想到的一切。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帽奉為神品,謂之“薩漫神帽”。
然後入目的是一套“奇裝異服”。
所謂“奇裝異服”,主體是一件袖口寬大如扇的對襟式長袍,之所以奇異,是因為其上密布著繁蕪而各有深意的綴飾。寬約三寸,長約六寸到三十六寸不等,呈紅黃藍三色的飾帶,遍布整件長袍,若把長袍比作獸皮,那麽這些飾帶便是獸毛,有象征彩虹之意。每條飾帶的下端均垂綴著一枚小鈴鐺,動即出聲,並不如何響亮,卻有一種特殊的穿透力,象征著神靈的步伐。左右兩肩各有一枚精美的大銅鏡,寓意左日右月,並各有一圈五枚小銅鏡環繞,象征星辰;前腹後腰亦各有一枚大銅鏡,由兩串同為五數的小銅鏡從兩側串聯,環繞成圈,象征大山長川。整套服飾繁縟富麗,重達百斤,形式美與氣韻美融為一體。
韃靼人乃至全北蒙人,將此袍拜為神物,謂之“薩漫神服”。
當然,個中之美之莊重之肅穆,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欣賞,至少明朝的主體臣民大部分是不會欣賞的,在他們眼裏乞丐的裝扮都比這強。
錫杖是拿在手裏的,冠帽是戴在頭頂的,袍服是穿在身上的,這些物件都展示在了人前,人自然也就展示在了人前。
幹瘦、矮小、佝僂;一張枯槁老臉,枯到像死了百年的胡楊樹皮,老到看不出具體的年歲;唯一透著生氣的是一對小小的三角眼,眼小聚神,精光奕奕,仿佛能洞悉整個世間,讓萬物無處遁形。
很難相信,這樣一位老人,是如何做到與這許多沉重物件整日穿戴提攜於一身。
獸是神獸,器是神器,那麽淩駕諸物者自然便是神人。
既是神人,越是超乎常理,才越是合理。
主宰北蒙大地的萬物靈長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將天神稱之為“長生天”或“騰格裏”。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宇宙和人類皆由天神創造,人類的最高首領是天神選中的天命者,是天神在人間的化身,又稱天神之子,其所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天神所賦予的。
最典型的天命者,便是曾經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
而天神和普通人是無法進行直接溝通的,於是便有了“薩漫”。
薩漫是被天神選中的使者,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是天神和人類的溝通橋梁,有著僅次於天命者的崇高地位。但凡信奉長生天者,在他們的心目中薩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是神聖不可褻瀆的。
現如今,在遼闊的北蒙大地上,並沒有他們理解中的天命者存在,所以蒼天之下薩漫為尊,薩漫之上唯有蒼天。
薩漫是近神者,不是真的神,本質上還是人,隻是被賦予了神性的光環,他們所倡導、擅長和代表著的各方各麵也需要傳承和傳播,於是便有了薩漫教。
薩漫教不同於佛、道教派那般是創生的,而是自發產生的,沒有豐富深奧的典籍、教義、戒規等等,相對而言簡單而直接。許多佛、道教派的信徒,不屑地將薩漫教貶稱為“草台班子”,將那些外人不知其根底原理的離奇術法,視作“旁門左道”、“裝神弄鬼”。
鹿車上出來的這位老者,乃是北蒙大地上僅有的兩大薩漫之一,本名額日敦翰齊爾,莫說是恩和森一幹八人,便是他們各自的父母尚未出生之時,額日敦翰齊爾便已享譽整個北蒙大地。
薩漫在韃靼極為尊崇,縱如恩和森等人,即便手握重權,亦是常聞其名、罕見其人,而今終睹尊榮,一個個激動的情難自禁,顫聲施禮:“拜見鹿大人!”
額日敦翰齊爾沒有立即下車,拄杖靜立於車輿上,舉目遠眺,看不出他在看什麽,更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冬風怠緩,拂動鈴鐺三五,不成曲調,散而不亂,清脆悅耳舒心。
客觀上與安靜相對的聲響,在主觀上變得異常靜謐,前所未有的靜謐,直叫聞者心靜神寧。
時逝日移,三者一線。
額日敦翰齊爾的身前是恩和森等八人,身後是普照大地的太陽。
換到恩和森等八人的視角,看到的是一位身披聖輝的神人。八人身體裏的血液沸之又沸,眼中的炙熱終於達到了最頂峰,如同最虔誠的朝聖者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聖者,縱情高唿:“恭迎偉大的天神使者薩漫鹿大人!”
額日敦翰齊爾左腳動似未動,恩和森的精神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集中,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細微動作,趕緊上前攙扶。
攙扶不是需要被攙扶,而是一種姿態,一種儀式般的姿態。
額日敦翰齊爾的動作非常緩慢,一步一停,結合他的身形和著裝,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就像一隻漫步在雪地上的烏龜。
走的慢,不是因為神服太重,雖然神服繁蕪,確實重的離譜;也不是因為年歲太大,除了他自己,世上已經沒人知道他活了多少年;就該是這樣的,與快慢無關,與一切都無關,他是什麽樣的,什麽樣的就是天經地義的。
人員齊至,恩和森躬著身子,低聲征求額日敦翰齊爾之意,見其淡然閉目,了然其意,不作贅言,單刀直入:“情況大家都了解了,接下來該如何,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再是迫切的場麵,有些人總是不會迫切發言。
有觀望者,自然也不會缺毛躁者。
恩和森話音未落,一道洪鍾般的聲音便響起了:“還能如何?直接殺將過去便是!我來開路,誰也別跟我搶,誰搶我跟誰……”接話之人是一位長得堪稱奇形怪狀的壯年漢子,不光臉型是方的,連頭型都是方的,任憑頭發如何厚密卷曲,也掩蓋不住頭頂凸出的四個角,一副算不得魁偉的身板卻生了一雙極不匹配的手臂,異常粗長,相合寬過身,下垂長過膝。此人名喚把都兒,意為勇士,韃靼“五大戰將”之一,慣使一對八尺巨斧,合重逾百斤,勇冠三軍,魯鈍暴躁,屬於典型的有勇無謀。
把都兒看到恩和森衝自己狠狠瞪眼,生生把“急”字咽了迴去,怏怏低頭,像是個犯了錯的小孩,嘴裏嘀咕著些什麽,誰也聽不清,其實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原本由於額日敦翰齊爾在場,眾人多少有些拘謹,把都兒開了這麽個頭,倒是消除了些許拘謹。
“血毒人被南娃娃攔下了,想必他們在本該屬於咱們的大都早已布下重兵,嚴陣以待,咱們的原計劃被打破已是不爭的事實。咱們此行的最終目的是奪迴大都,其次是大肆劫掠一番。照目前形勢,奪迴大都基本是無望了,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好好劫掠一番,絕不能讓那麽多勇士的血白流!”說話者是一位生得虎背熊腰、長手長腳的中年漢子,名叫噶爾迪,為人厚道仗義魯直,是在場五大領兵主將之一,任鄂爾多斯部達魯噶,主管一部軍事,權職大小和性質有些類似於明軍的總兵。
“咱們費盡心機籌謀,興師動眾南下,雖有意外,但優勢仍掌握在咱們手中,而且還不是一星半點的優勢,卻隻是劫掠一番?你能甘心?大家能甘心?”接話之人是一位老者,看著有七老八十了,實際上才剛過半百之年,因常年風吹日曬,故而顯老。此人名叫哈達,同為在場五大領兵主將之一,土默特部達魯噶,恩和森的嫡親叔叔,容貌上頗有幾分相像。
哈達這個做叔叔的,一直都是侄子的堅定擁護者,也很了解恩和森。觀其行事,哈達猜到恩和森心中早已有了對應變局的策略,並作出了進取的抉擇,不然不會到了幾十裏外的小平原才發問,而是在居庸關就該問了,更不會驚動額日敦翰齊爾。至於恩和森具體的想法,哈達猜不出,但並不影響他支持恩和森。
噶爾迪道:“光劫掠不甘心,那就利用咱們掌握的優勢,迫使南娃娃同咱們和談,從而獲得比劫掠更優厚的迴報!”
哈達道:“和談?嗬,你難道忘了百年前的那件事了,手握南娃娃的皇帝,都沒能讓他們低頭,討不到半點好處不說,還惹了一身騷!”
噶爾迪一是語塞,頓了頓才道:“你也說了,連南娃娃的皇帝拽在手裏都沒討到好,那咱們現在掌握的這些優勢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迴輪到哈達語塞了,實在想不出有力地反駁,略帶惱意道:“你這就是抬杠了!”
噶爾迪這次反應很快:“到底是你抬杠還是我抬杠?”原本這句話足以讓哈達徹底啞口無言,但噶爾迪真正關心的在別處,衝恩和森敷衍式地躬了躬身,道:“圖什墨爾大人,南邊地沃物豐,好養活人,南娃娃們不怕死人,可咱們不成。光是一個八達嶺,便折損了咱們三千多位勇士,還有七千多勇士受傷,這七千多受傷的勇士中估計少說得有三成活不下來,又有三成怕是不能恢複如初,傷殘之軀勞作受限,日後少不得需要部族裏接濟。慈不掌兵的道理我懂,成大事少不了要犧牲的道理我也懂,可血毒人被南娃娃擋下了,咱們奪迴大都的機會也就沒了,隻要能奪迴大都,一換一都劃算,可奪不迴大都,一換十都不劃算。”
不等恩和森迴應,哈達先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噶爾迪啐道:“呸!打仗是要死人,可打仗不是為了死人!”
哈達譏諷道:“我看你就是怕死!”
噶爾迪勃然大怒,公然被嘲諷貪生怕死,是莫大的羞辱。換做往常,縱使恩和森在場,噶爾迪也要擼起袖子同哈達幹架,但場中還有一個地位遠高於恩和森的額日敦翰齊爾,他在眾人心目中已然被神化了,在他麵前是萬不敢做出過激舉動的,噶爾迪隻能竭力壓下怒火。
顧慮和畏懼使人冷靜,從而激發出強於往常的表現,噶爾迪問道:“聽哈達達魯噶話裏話外的意思,是還想接著打?”
哈達有種扳迴一局的快感,脫口而出道:“當然要打?”
噶爾迪道:“那請哈達達魯噶賜教,接下來的仗該怎麽打?”
哈達再次啞口,強撐著氣勢說道:“這麽大一場仗,豈是我能一言而決的?召集大家正是為了集思廣益,共商良策!”
“好!”噶爾迪一下抓住重點,氣勢陡增,“既是共商良策,那本達魯噶的建議是見好就收!該搶搶,該殺殺,該燒燒,然後拍屁股走人!”
“你……”哈達暗道不妙,無意中竟被不以口才見長的噶爾迪拿住了話柄,偷偷向恩和森投去歉疚的目光。
“噶爾迪達魯噶乃一方大將,自然有建言權。一人計短,多人計長,博采眾長,查漏補缺,方能做出最佳選擇。”一位模樣敦厚如普通牧民的青年漢子適時開口,若是憑借外貌便認為他是個老實巴交的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哈達年長,閱曆豐富,卻不是恩和森的第一得力助手,青年漢子才是。此人名叫馬拉沁夫,也是在場五大領兵主將之一,其父二十年前為救恩和森而死,在其十歲時便跟著恩和森了,從跟班到親衛,再到親衛隊長、副將、一方主將,隻用了十五年時間。
恩和森隨手將一根柴禾丟進篝火堆,不重不輕,激起些許火星,被襲擾者本能避讓或格擋。
與會九人,除了額日敦翰齊爾,還有三人未曾開口。
恩和森將目光投向其中並肩鄰座的二人身上,道:“二位,時間不等人,說說吧。”
很多時候,解決某個問題,想出好的方法不是最難的,方法本身落實起來也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往往是將人心擰成一股繩,然後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盡心盡力、不折不扣將既定方法落實下去。
有人養氣功夫極佳,遲遲不肯開口,恩和森不做拐彎抹角之舉,直接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