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辰之交,天邊曙白微露,依稀映照出一座雄城的輪廓。


    其外山環水抱、宏偉大氣、四通八達,其內平闊規正、街直巷深、井然有序——這便是大明朝之心髒所在。


    朦朧的晨光下,白黑二色相互交疊,白色的是白雪,黑色的是黑影,覆蓋了整座京師。


    正如對比鮮明的白黑二色,此時的京城同時彌漫著正反兩種氛圍。


    正常者,總有那麽一些消息不靈、直覺遲鈍之人,遲遲嗅不到危機的氣息,按部就班地過著老日子。一如過往無數個雪後初晨,為通行方便,而清掃自家門前雪,為避免房梁被壓垮,提心吊膽了一整夜後終於迫不及待地用綁紮接長後的耙子鉤除瓦上雪;一如過往無數個平常清晨,爐灶生火,炊煙嫋嫋,水食下鍋,熱氣騰騰,開門啟戶,吱呀聲聲,商販開市,話語嚷嚷……漸趨嘈雜忙碌;一如過往無數個月窮歲盡,不論何種天氣,不分何種生計,每個人的言行神情之中總透著一股子濃濃的年味兒。


    反常者,自然是得知了韃靼入侵以及由一場亙古未見、恢恑憰怪的怪雪所引發的一係列驚天動地的大事之人。或反複求證真假,或茫然不知所措,或已然安排退路,或尋求解決之法……心思各異,反應各異。


    時間流逝,光照漸盛,黑影退避,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危機來臨,反常的氛圍徹底壓倒了正常的氛圍,並仍在擴張。


    皇城正南門大明門前,人頭攢動,足有千人之眾,東一簇,西一堆,議論紛紛,雜亂如菜場,全無半分莊嚴肅穆。


    能在大明門前聚集而不受驅逐之人自非一般人,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唿——官。


    依著往常的慣例,此時本該是分著緋、青、綠三色官服的京官老爺們同君王上朝議政之時。但大明門並非候朝之地,況且自從深庭宮變之後,朱厚熜便再未上過早朝。所以官老爺們不為上朝而來,隻為那剛剛發生的一係列聳人聽聞的大事而來,在京官員,能來的都來了。最早的一批人甚至午夜就到了,已足足等了三個時辰,人都凍木了,卻連朱厚熜身邊人的影子都沒見到,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忐忑。一個個或喋喋不休,或沉默是金,在寒風瑟瑟發抖,分不清是凍得還是嚇得,亦或兩者皆有。


    其實當中的很大一部分官員們自己也清楚,他們來與不來對當下形勢並不能起到什麽作用。之所以忍著嚴寒,耐著性子,苦苦等候,一為第一時間得到第一手信息,以備早作打算;二為裝裝樣子,行走官場,裝樣子是極有必要的;三則是跟一群同類們聚集在一起,相互尋求慰藉,多少能心安一些,不管最終是何等淒慘結局,有伴兒總好過沒伴兒,伴兒越多,心裏就越平衡。


    能來的都來了,那就說明還有不能來而沒來的。細心之人不難發現多位身居朝廷要職者並不在人群中,比如接替郭房成為兵部右侍郎的路迎,第六代鎮遠侯時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顧寰,第四代永康侯時任左軍都督府右都督的徐源,第十代泰寧侯時任右軍都督府左都督的陳璉,以及在三大營中擔任要職的第四代英國公張溶、第七代成國公朱希忠、第六代定國公徐延德等等均不在場;再比如工部左侍郎兼順天府尹王杲、五城兵馬指揮司的五位指揮等等,亦不在場。前者早領了朱厚熜的旨令,主持京城防務;後者負責城內治安,並與暗中的錦衣衛和東廠配合,緝拿可疑人等。


    隨著一道沉悶的摩擦聲徐徐響起,大明門前瞬間由嘈雜哄亂變為鴉雀無聲。


    官老爺們耳朵一抖,身子一凜,齊齊循聲望去,隻見厚重的側門緩緩開啟,一人穩步而出。一個個兩眼放光,就像狼群見到食物,嘩啦啦撲了上去。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們,一掃老態龍鍾及寒風中搖搖欲墜狀,仿佛一下子返老還童了,矯健的跟個年輕小夥似的。


    來人正是陳洪,不及向群臣見禮,便被圍了個嚴嚴實實。如此反應全在他的意料中,也能夠理解,畢竟發生了這麽大的事,又左等右盼了這麽長時間,隻作搖頭苦笑。


    憋得越久,爆發就越厲害。官老爺們百口齊張,七嘴八舌地提出了一連串問題,結果自然是誰也沒能把話明明白白說清楚。而陳洪,除了衣袍被扯得淩亂不堪,被噴了一臉口水外,自然是什麽也沒聽清。盡管不用聽他也知道群臣要說什麽,但這麽亂哄哄委實太不像話。無奈之下,運功提氣,大喝一聲:“安靜!”他的修為雖遠未達到黃錦、陸炳那般登峰造極的境界,卻也不弱,他這一喝,傳入了每個人的耳中,效果顯著,場麵很快便安靜了不少。


    將靜未靜之際,距離陳洪最近的兩位官職高資格老的官員,瞅準時機,一人拽著陳洪的一隻胳膊,率先說道:“陳公公,可是陛下傳召我等?”


    “陳公公,快,別說了,直接帶我等去麵聖!”


    時機把握的如此精準,很顯然二人對這種場麵是有經驗的。


    陳洪擺出一副錯愕狀,問道:“麵聖作甚?”


    二人一時迴不過神,茫然相顧,不解道:“陛下不是讓陳公公傳喚我等麵聖的麽?”


    陳洪整了整衣帽,正色揚聲道:“傳陛下口諭!”


    話音未落,天地間陡放金光,旭日終於跳出了東方的地平線,普照大地。


    經有心人刻意安排,成功地給自私寡恩的朱厚熜披上了一層澤被蒼生的聖輝。


    百官齊跪,激動顫聲道:“臣等恭聆聖諭!”


    金光籠身的陳洪眯眼東望,再環視全場,滿意地點了點頭,道:“眾卿憂國盡職,朕心甚慰。今有北虜破關入侵,朕已知曉,自有妥善計較。至於天降怪雪一事,現已查明,純屬宵小為之,隻為配合北虜,絕非傳聞般上蒼異象示警。眾卿且迴,一切照舊,各司其職……諸位大人,請迴吧。”


    有經驗的豈止那兩位官員,陳洪同樣經驗豐富,幹淨利落的完成了任務,趁著群臣還在迴味,當即踅身折迴,待群臣迴過神,他已進到了門內。


    官老爺們怔怔地望著重新緊閉的側門,感覺像是少了點什麽,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凍糊塗了,以至出現了錯覺。


    於是爆發出一陣遠比先前更為嘈雜哄亂的嘩然。


    嘩然過後,隻剩一腔無可奈何。


    “哼!陛下如此草率打發我等,是何意思?”


    “就是,如此大事,豈可視若兒戲!”


    “慎言!陛下乃天人之智,聖心獨斷,自有深意,豈是區區我等能妄加評判的?”


    “唉,這都什麽事兒啊?”


    一部分官員感慨一番後,揣著不解和不安離去;另一部分官員牢騷一番後,懷著不甘和忐忑不肯離去,執意揚言麵聖,卻無人搭理。


    與此同時,一百五十裏外的居庸關,經過半夜休整的韃靼大軍,在恩和森的帶領下,攜如虹氣勢,如狼似虎般地踏上了繼續南侵的征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陳並收藏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