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四胞胎太過罕見,連老天爺都忍不住多了些眷顧。
血毒人闖入村落時,四胞胎的祖母正巧在屋外褪雞毛,打算給兒媳婦滋補身體催母乳,是全村最先發現的人,並且不是血毒人最先攻擊的目標,這才多了那麽一絲寶貴的保命時間。血毒人何其恐怖,一般人見了早就嚇傻嚇軟了,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恐怖會激發潛能,比如說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初為祖母的婦人克製著巨大的恐懼,慌忙提醒家人趕緊躲藏。隻可惜血毒人來得太快,倉促間五名大人組成前後四道防線,用生命爭取的時間卻隻夠將裝著四名嬰兒的竹籃藏到地窖口,但凡能稍快些,少年婦人也能跟著躲進去。不過,若真是那樣,四名嬰兒反倒無法幸免了。少年婦人眼見自己來不及躲進去了,索性直接關上了窖門,和丈夫一同搏鬥血毒人,丈夫被殘忍殺害後,她不知哪來的大力氣,死命地趴在窖門上,任憑血毒人如何下毒手,就是不讓步。裝醃菜的瓦罐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無意間撞倒打破的,汁水淌了一地。嚴實的窖門加上濃烈的醃菜味,才掩蓋了嬰兒的活人氣息,就此僥幸逃過一劫。
公冶世英未曾親眼見到當時的場景,但根據遺留下的現場,多少還是能推斷出一二,惋惜同情之餘,對四胞胎的至親長輩們,尤其是她們的母親,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慨道:“真是了不起啊!”少年婦人的偉大之舉,深深觸動了他心間的某個地方,腦海中情不自禁地幻想出了一個畫麵,很多年前的某一天有個年輕女子,為了自己心愛的孩子,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收迴思緒,一改散漫不羈,鄭重說道:“小夫人且安心去吧,隻叫我公冶世英還有一口氣在,定護你孩子們周全!”
轉移好一家五口的屍身,鍋裏的粥好了,炕頭也熱了。待粥溫適宜,重傷的月連同四名嬰兒不分先後,一人一勺,輪流喂食。公冶世英喂食的手法極不熟練,灑一部分,漏一部分,剩下的才是真正喂入口中的,聊勝於無,積少成多,熟能生巧。待到手法漸熟,差不多也喂好了,四名嬰兒乖乖睡去,又香又甜,她們哪裏會知道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母已慘遭橫禍,而月的情況依然很糟糕。
月的傷勢嚴重而複雜,做些簡單的處理,還不如不處理。可不簡單的處理,公冶世英又不會。
腳不沾地前前後後的忙活了好一大陣,終於輪到他自己充饑了,一邊有氣無力地喝著熱氣騰騰的米粥,一邊自言自語道:“小爺不懂如何接骨,胡亂上手反而壞事,索性放上一放,反正這種傷拖上一日半日也無大礙,胸口的傷才麻煩。興許一日半日之後她就醒了,到時候由她自己口述指導如何接骨治傷,小爺依言操作就是了;又興許一日半日之後會有別的人主動上門來幫忙,屠村事大,又毗鄰京師,官府不會坐視不管的,嗯,這種可能性很大……不過她的身份要是被人發現了可就麻煩了……我不說,她自己應該不會傻到主動坦白吧,若是有人問起,尋個搪塞的由頭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這次小爺可得好好把握機會,從她嘴裏問些東西出來……唉——,小爺已盡力,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造化嘍……”念著念著,背倚著炕沿、臉抵著粥碗,沉沉睡去。
蠟燭漸矮,燭花不時扭擺,孤身抗衡黑暗,孤獨、弱小而又堅強;灶膛封火,內裏柴禾通紅火熱,細水長流,偶爾劈啪輕響,濺出幾粒火星……
……
星垂荒野幽。
蕭正陽的身體透支的很嚴重,支撐他繼續戰鬥的是僅剩的一口硬氣。對手攻勢兇猛,防備嚴密,遲遲沒有給出那個能讓他使出臨死一擊的時機。
卻等到了另一個轉機。
響遏行雲的馬鳴聲突然自後方傳來,多麽的意外,多麽的熟悉,多麽的美妙。
有多麽的振奮人心,就有多麽的打擊士氣。
眨眼間由遠及近。
黑龍馬沒有當場喪命,沒有喪失行動力,縱使傷痕累累,不改馬王本色。
它從未讓它的主人失望過,這次也不例外。
它用自己的身體和鐵蹄,撞擊、踢打秦洯等人胯下的同類,衝亂了困殺隊形,如天神般來到蕭正陽身邊,順帶向主人拋去了一個得意的小眼神。
“黑龍!”蕭正陽很高興,既為愛駒活著而高興,也為愛駒襄助自己而高興,但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馬尾一甩,都不用蕭正陽伸手,不偏不倚正好甩到他的手中,他要做的隻是抓緊馬尾,一扯一帶,人便穩穩來到了馬背上。
一旁掠陣的鐵神弓以最快的反應和速度挽弓搭箭鬆弦,一箭落空,一箭紮中背脊,一箭釘在馬股。緊接著是第二次挽弓搭箭,沒有鬆弦,因為一人一馬已超出了射程範圍。
七人團隊幹瞪著眼,目送著煮熟的鴨子飛走。
非戰之罪,他們已經做的很好了,即便重來一次,最多也就如此,如果世上真有完美的事情,他們的這次圍殺行動就是完美的,所以才更氣人。
彭元不甘道:“怎麽辦?追不追?”
秦洯正憋著一腔無處發泄的怒火,怒聲反問道:“拿什麽追?”
彭元碰了個老大沒趣,怏怏緘口。
少頃,秦洯怒氣稍平,自覺態度太過惡劣,緩和麵色,看了看身後激進的血毒人潮,道:“旁的事情暫且放一放,先把正事辦好再說。”頓了頓,抬望星空,遙視前方,道:“事已至此,即便他蕭正陽快我們一步,也改變不了什麽。”
……
星光璀璨,蹄聲寥落。
大雪初歇,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
在雪地上駕車、騎馬、徒步,總是要比在泥地上困難。
在雪地上也有比在泥地上做起來更容易的事情,比如說拖東西更省力,又比如說打滾。
邵曦和年舊的駕車技術很好,即使在雪地上行駛也能做到泥地上的平穩,隻是技術再好也不可能將馬車趕得像泥地上那麽快,所以花了將近兩倍於平常的時間才來到京城的高牆下。
方獻夫傷的並不重,僅是氣血有些不穩,即便不去刻意調理,也能自行恢複。他知道聞人懷、酆於以及古今都有很多話想同自己講,但從上車開始他便閉目緘口打坐,顧自運功療傷。他既如此,聞人懷自然不會去打擾,暫時收起了請教的念頭,酆於想的比聞人懷多,徹底打消了討論的打算,古今則一直掙紮在忍耐的邊緣,很是辛苦。
一路無語,逼仄的車廂加重了氣氛的沉悶,可苦了內心不強大的王興業,長時間身處壓抑之中不可謂不是一種煎熬。
後頭眾女所乘馬車同樣安靜,酒勁未褪的甄甜踏實地躺在聞人徽音的懷中,美美的享受著屬於她一個人的黑甜鄉,偶爾說上幾句誰也聽不懂的夢話,順帶翻個身。杭葦之盤膝吐納,默默療傷,她與徐麗燕之戰,幸得酆於介入及時,杭、徐二人皆未受重傷,但消耗甚劇。貝七華背靠車廂壁,神色淡定,半閉著眼,靜靜地想著事情。聞人徽音麵帶憂色,不時關切地看看懷裏的甄甜和運功療傷的杭葦之。
深庭宮變之前,內起宮殿宮城皇城,外至京城街道城門,看守、巡邏、盤查、監督、監視的衛隊、兵士,明暗配合,遍布了京畿重地的每一個角落,不分晝夜的執行著同樣的任務、重複著同樣的流程;深庭宮變之後,依然如此,不同的是,個中氛圍有著天差地別,明顯到隨便從街邊拉個平頭百姓都能察覺出。
前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日複一日重複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枯燥乏味單一,關鍵的是還無風無浪,於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警惕性不可避免地受到消磨,從而滋生出敷衍式的心態,將落實在自身頭上的任務當成了走過場。後者經曆了深庭宮變,給他們敲響了警鍾,高壓之下個個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再不敢有半分的掉以輕心。由此,京畿重地的戒備程度由原先的局部高度森嚴、局部例行公事升級到了整體極度森嚴。
京城九門不僅包括其中,還是個中重點,為此專門增設了武官千總一職,正六品階,與中、東、南、西、北五城兵馬指揮司指揮使同品軼,分領京城各門相關事宜。
特殊時期,全城戒嚴。
日頭一落,便開始宵禁,普通百姓出門上街尚且多有限製,遑論進出城門。
方獻夫不是普通百姓,盡管在京城的公門中人盡皆知曉當今吏部尚書遭君主申飭,停職罰俸賦閑,但依然無法改變他不是普通百姓的事實,他屬於擁有特權的那一小撮人,不過例行盤查他還是要接受的,於是便給了某些人玩弄惡趣味的機會。
何為某些人,就是別人的低穀明明與己毫不相幹,相互間不存在任何瓜葛,也不可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可他們就是忍不住要幸災樂禍,或者壓根兒就沒想過要忍,甚至在時機恰當的時候還會毫不猶豫的落井下石,不求迴報的落井下石。
看守城門的兵將中就有這樣心思不正、目光短淺的人。
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家族或者公署,蓋會配以相應且獨有的徽記,既彰顯身份,又方便行事。作為城門吏,尤其是豪門權貴雲集的京師的城門吏,熟記各家徽記是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馬車距離城門還有一段距離時,守門兵將們明明已經見到了馬車上掛著吏部尚書府獨有的顯眼徽記,以及寫著“方”字的燈籠和駕車之人,卻假裝不見,明目張膽的驕橫嚷道:“城門已關,嚴禁閑雜人等出入!天亮後再來吧!”另一兵士補充道:“天明開門之前,不得在城門前逗留,請速速離去,不然按闖門之罪論處!”喊話聲中除了驕橫,還隱隱帶著不易覺察的興奮、得意和忐忑。抱著惡趣味的心態,過一過嘴癮也是好的,同時又不敢把話說得太難聽。麵對平民百姓時,他們的話再難聽,態度再惡劣,哪怕是動手動腳,都是合理合法的,解釋權在他們手裏,概以執行公務為由,美其名曰恪盡職守;麵對達官顯貴時,兩者間存在著絕對的懸殊地位,這種差距是不可跨越的,所以不知者不罪的說法是行不通的,解釋權不在他們手中,稍有不慎至少能扣上一頂以下犯上的帽子。
邵曦和年舊心中一片雪亮,小小貓膩自然瞞不過他們,受方獻夫一貫的行事風格影響,無論真實想法如何,麵上永遠是寬厚大度的,擺出高高的姿態,絕不自貶身份與跳梁小醜計較,所以並沒有因為守門兵士的無禮吆喝而針鋒相對出言斥責,隻默默駕車保持原速前行。
“耳朵聾了嗎?沒聽到叫你們離去嗎?”嘹亮跋扈的嗬斥聲迴蕩在空曠的城門前,迴音未散,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再假裝看不見就太假了,立馬改換態度,“啊!原來是吏部尚書方大人府上的車駕!哈,多有冒犯、多有冒犯!”將低俗小人的嘴臉展現的淋漓盡致。
邵曦勒韁停車,也不急著開口,目光落到一名披甲配械的中年男子身上,悠悠打量,看得對方心裏直發毛,實在繃不住了,點頭哈腰賠笑道:“見過邵先生,見過年先生!”邵曦揶揄道:“俞千總客氣了。俞千總果然盡職盡責呐。”
“哪裏哪裏,職責所在,理當盡心盡力!”中年男子姓俞名傑,正是新出爐的九名守門千總之一,七拐八繞後勉強能與嚴世蕃攀上些關係。他當然不會真以為邵曦是在誇他,在裝傻充愣直接揭過和聊表歉意以作過度之間稍作躊躇,躬身抱拳道:“天色太黑,沒看清是吏部尚書方大人府上的車駕,多有冒犯,還請邵先生、年先生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年舊冷笑道:“崇文門守門千總一職幹係重大,俞千總的眼力這麽差,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堪當此等重任。”
俞傑心頭咯噔一顫,暗罵自己畫蛇添足,後悔沒選擇裝傻充愣直接揭過。他很清楚,邵、年二人舉人之身雖未擔任朝廷公職,更無權任免朝廷命官,可若是存心要為難他一守門千總,卻也不是難事,甚至都不用驚動他們背後的方獻夫。不禁暗暗捏了把冷汗,為先前的惡趣味產生了些許後悔。好在留了一手,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一貫的說話方式,給他留了接話轉圜的餘地,前言中沒有直接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連忙就近抓過兩名兵士,一通拉扯推搡,斥道:“沒長眼的東西,還不快向邵先生、年先生賠禮道歉!”
“是小人沒長眼、是小人沒長眼!不慎衝撞了邵先生、年先生,還望兩位先生多多包涵!”兩名兵士忙不迭跪地認錯,漫聲賠罪,尋隙偷睃著一旁又變成一副點頭哈腰賠笑狀的俞傑,心下暗生怨懟和不恥。
邵、年二人不屑與之計較,卻又不願輕易放過,所以選了一種平衡兩者的法子——安靜而有深意地盯視。
俞傑被盯得發慌,目光閃躲,手足無措,想給些言語上的迴應,卻想不出該如何迴應,畢竟對方什麽都沒做,隻是盯著,最難弄的恰恰就是什麽都沒做,最後他隻好無奈低頭。
此舉頗有些把頭埋起來自己看不見便能化解窘境的味道。
就是這樣滑稽到愚蠢的行為,歪打正著,沉默和低頭不是一種高明的應對之法,卻是一種有效的應對之法。
他既低頭,便沒有再盯視下去的必要了。
邵曦道:“俞千總……”
“邵先生有何吩咐?”俞傑話茬接得極快,隻盼著能快些翻過當前的窘境。
“吩咐不敢當。邵某隻是想請問一下俞千總,對吏部尚書府車駕的真假可有懷疑?要不要再確認確認?”
俞傑有種如釋重負之感,連連擺手搖頭:“不用、不用、不用、不用!”
“既如此,那便煩請俞千總開門放行。”
俞傑正欲下令,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瞬息萬變,最後化作一臉裝出來的難色,目光落在兩架馬車上,再配上一副裝出來的欲言又止。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溫和而不失威勢的話聲自邵曦所駕的馬車內傳出,話音未落厚實的車簾被掀起半麵,下來一名漂亮的跟個姑娘似的少年郎,而後是一名冷酷的像塊冰坨子的少年郎。
俞傑一愣,兩名少年看著雖有不凡處,可又如何講得出那種受過歲月沉澱的腔調?
正自納罕間,車上又下來兩人。
一名身形魁偉、豪氣幹雲的壯年男子,不需刻意為之,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懾人氣勢,駭得一幹兵將不由自主退了半步,心下暗讚一聲:“好一條大漢!”
另一名中年男子則舉止瑟縮、目光遊弋,很難不讓人產生輕忽之心,很難不讓惡人產生欺辱邪念。況且一條大好的英雄漢就立在他身邊,相形之下,更顯鄙陋。
“該怎麽查就怎麽查,俞千總盡管照章辦差,老夫等人自會全力配合。”依舊是溫和而不失威勢的腔調,一隻清瘦的手掌扶著門框,一張清臒而沉凝、略顯蒼老又不失精氣的麵孔自車簾後探出。
俞傑以下,人人色變,一種有別麵對酆於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當他們看清馬車上吏部尚書府的徽識時,最先想到的便是方獻夫,也想到了方獻夫本人大麵就在馬車內,因為除了方獻夫,天底下還有幾個人能讓邵曦和年舊做車夫?隻是他們當時滿腦子都被惡心人的惡趣味占據,想到了卻又用一種很難用言語描述清楚的心態鬼使神差的就給忽視了。他們的這種心理模式說起來拗口,感覺很奇怪,缺乏邏輯,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智慧,其實這樣的心理模式在日常生活當中隔三差五地出現在很多人身上。
眼看著方獻夫半個身子已在車簾外,分明是要下車受檢,俞傑大驚失色,語無倫次地說道:“不……可、不……可!”自覺失態過甚,幹咳一聲,穩了穩心神,續道:“方尚書這可折煞卑職了!借卑職一百個膽也不敢讓方尚書下車受檢!”
年舊冷聲道:“汝不過區區一介微末小吏,自然不配老師紆尊降貴下車受檢!老師屈抑下車,敬的是天子和朝廷,為的是國法和禮數!”
“是是是,年先生說的是!”俞傑是一個愛觀察好揣摩的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隻是他在觀察和揣摩方麵的能力並不如何了得,很多時候無法做到一針見血直中要害,所以他能爬到如今這個位置,成也此習慣,敗也此習慣。他誠惶誠恐的勸阻並未改變方獻夫的原意,就在他躬身疊腰間,方獻夫麵帶恰到好處地笑意已穩步下車。
車上車下,寥寥數步,卻是一道界線。雙方同踩一片方寸之地,縱使方獻夫生性內斂,氣態隨和,可無形中散發出的那股子久居上位者的威勢,壓得一眾守門兵將手足無措、忐忑不安。俞傑作為這群人的領頭者,更是首當其衝,這一刻,他終於意識到,方才的惡趣味是多麽的拙劣和可笑。不過他也不算太失敗,至少還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愚蠢和可笑,總好過始終渾然不知者。在他們的認知中,以方獻夫的身份地位,不拿正眼看人才是理所應當的,露個臉就算天大的配合了。上官放低身段的情況不算少見,可把身段放得這般低的,那便稀奇了。稀奇即反常,反常必有妖,何為妖,猜不到,心惴惴。
反常未必有妖,正常或許有坑。
方獻夫猜到朱厚熜責罰他的真實意圖,所以旁人眼中不尷不尬的處境,於他而言,卻是自得其樂,真真是安枕無憂。非常時期,同漩渦中心的朝堂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聞人詮的事情一出,方獻夫便再無法置身事外穩坐釣魚台了,盡管料定短時間內聞人詮不會有事。還是因為非常時期,明浪滔滔,暗潮洶洶,若是因為城門受檢這等小事而落人口實,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擴大不尷不尬的處境,從而影響到向聞人詮伸出援助之手。宦海沉浮數十載,無論是關鍵時刻,還是平常時候,他從未在看似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出過紕漏。
當俞傑還在為此惴惴不安苦心揣度之時,方獻夫親手遞上了隨身印信,又讓他大吃一驚,忙道:“不必了、不必了,方大人本尊在此,印信再真難道還能真的過本尊去?”
方獻夫道:“法度規章不可違,俞千總照章辦差即可。”
俞傑想接而不敢接,總覺得有什麽不妥,急中生智,想到尚未對上官見禮,大大補上了一個遲來的禮數,看著有些滑稽,倒也算是化解了尷尬。
另一輛馬車上的人也都悉數下了車,接受查檢。
演戲的習慣養成了,是很難改過來的,俞傑帶著數名兵士從頭到尾都擺著一副半真半假的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狀,自認為表演的足夠到位,但在方獻夫眼中表演的痕跡依然很明顯。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盤查的認真程度,對車中眾人一一確認身份,並登記造冊,熟練且細致,類似的情形他們不知道做過多少次。
一番盤查下來,一驚再驚,當真是應了那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話,能和方獻夫同車共行之人,果然不是普通人。貝七華自不必多說,京師第一名媛、女中先生;識得酆於的人不算多,聽過他名頭的人絕不少,而且是如雷貫耳;杭葦之名頭沒酆於那麽大,可那通身的氣派,便不敢叫人小覷了去;姊弟三人小小年紀,衣著普通,身處重臣英豪之間,自身風采不奪,既有明確的身份證明,又與方獻夫以伯侄相稱,找不出任何留難的由頭;唯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便是王興業,俞傑尚不及裝出左右為難的樣子,酆於便出示了順天府尹親筆簽章的通行文書,倒是讓俞傑省下了一番功夫。
查完了人再查車,概無異常,皆大歡喜,最歡喜的還是俞傑。查出朝廷重臣有異常禍大於福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有道是恩威並施,方獻夫的身段放得足夠低,從頭到尾挑不出半點毛病,但該立的威還是要立的,隻見他左腳踩上馬車踏凳,右腳並未跟上,仍舊踩在地上,淡淡喊道:“俞千總。”
俞傑愣了愣,方獻夫的氣態腔調與之前並無太大變化,可他總覺得有些說不出的不對勁,戰戰兢兢應道:“卑職在,方大人有何吩咐?”
方獻夫這才迴頭正視俞傑,明明神情平和依舊,俞傑卻隻覺背脊生寒。方獻夫道:“方才老夫的學生有句話倒是沒說錯……”故作停頓,俞傑額角已有冷汗滲出,“崇文門守門千總一職幹係重大,眼力太差了可不行。”
撲通一聲,俞傑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張了張嘴,心念一轉,堪堪刹住自認錯誤的話頭,他既沒有攬責的習慣,也沒有攬責的勇氣,害怕直承己過反而會授人以柄,改口道:“都是手底下的有眼無珠,衝撞了方大人!”朝身後吆喝道:“你們幾個還不快……”
“俞千總。”
“卑職在!”
“手底下的人行事不妥,直屬上官總是難辭其咎的。”方獻夫給足了餘地,用的是“行事不妥”四字,隻是俞傑兀自不願直承己過。
方獻夫再不多言,徑自迴到車上。
邵曦很好地掩飾住心中的不屑,客氣說道:“煩請俞千總開門放行。”
俞傑這才迴過神,振臂一揮、張口一唿,毫無平時的氣勢。
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兩架馬車一前一後過門入城。
先前被推出來頂缸的兩名兵士偷乜暗自在原地淩亂的俞傑,心下說不出的暢快。
自此俞傑忐忑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幾個月後他依然安穩地坐在守門千總的位置上,這才漸漸把懸在嗓子眼上的心放迴肚子裏。能為一件事情忐忑好幾個月,俞傑也算是個有毅力的人,畢竟有太多的人即便麵對生死攸關的事情,也沒毅力去忐忑幾個月。
馬車入城行了一段路,臨近岔路口,邵曦隔著車簾恭敬問道:“老師,可是直接迴府?”
方獻夫想了想,道:“先送仁先生迴匯緣樓。”
邵曦欲言又止,點頭道:“是。”
匯緣樓前,方獻夫親自下車相送,作揖道:“多謝仁先生對三位小侄的照拂,這份恩情老夫記下了。”
能得到吏部尚書這句話,天底下絕大多數人都會激動不已、受寵若驚。貝七華則是那少數人,笑容禮貌、優雅且淡定,不折不扣地還了一禮,道:“方尚書言重了,妾身不過來迴坐了趟車,一同吃了頓酒,什麽都沒做,不敢告勞。”
“仁先生淡泊好義,泰而不驕,功成而弗居,老夫佩服。”
“妾身一介粗鄙婦人,當不起方尚書此等讚譽。既到小店,方尚書不如進去坐坐,吃杯清茶。”
“仁先生盛情老夫心領了,時候不早了,改日再來叨擾。”
“小店隨時恭候方尚書大駕光臨。”
早在迴城路上杭葦之便向貝七華表達了住店之意,後者自然欣然歡迎,聞人徽音當時就在一旁,作別在即,頗為不舍地叫道:“杭姊姊。”
杭葦之一手抱著甄甜,一手親昵地拍著聞人徽音的肩頭,溫言道:“傻妹子,來日方長,見麵的機會多的去了,有什麽好舍不得的?”頓了頓,正色道:“但有難處,隻消支會一聲,姊姊定當竭力相助!”擲地有聲,情真意切。
聞人徽音大為感動,心中暖暖的,眼中酸酸的,用力點了點頭。
“好了,早些迴去歇息吧,這些天你們姊弟三人吃足了苦頭,想來早已是身心具疲。有方大人替你們撐腰,大可踏實睡上一覺,好好養精蓄銳。”杭葦之如同對待甄甜一般,寵溺地刮了下聞人徽音的鼻頭。
另一邊,酆於對聞人懷、古今也說了一些相類似的話。
杭葦之同徐麗燕一戰,耗損甚巨,酆於放心不下,跟著留下住店,他既留住,王興業自也留下。
……
居庸關軍事防禦體係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由北至南最前哨是居庸外鎮,即八達嶺,又稱北口,往南三十餘裏是上關城,也叫上關門,再往南八裏為中關城,即居庸關城,乃整套防禦體係的核心地帶,最南端叫南口,即南關城。
恩和森奉阿勒坦之命,興師動眾率軍南下的第一步便是攻克這座雄關。
血毒人闖入村落時,四胞胎的祖母正巧在屋外褪雞毛,打算給兒媳婦滋補身體催母乳,是全村最先發現的人,並且不是血毒人最先攻擊的目標,這才多了那麽一絲寶貴的保命時間。血毒人何其恐怖,一般人見了早就嚇傻嚇軟了,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恐怖會激發潛能,比如說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初為祖母的婦人克製著巨大的恐懼,慌忙提醒家人趕緊躲藏。隻可惜血毒人來得太快,倉促間五名大人組成前後四道防線,用生命爭取的時間卻隻夠將裝著四名嬰兒的竹籃藏到地窖口,但凡能稍快些,少年婦人也能跟著躲進去。不過,若真是那樣,四名嬰兒反倒無法幸免了。少年婦人眼見自己來不及躲進去了,索性直接關上了窖門,和丈夫一同搏鬥血毒人,丈夫被殘忍殺害後,她不知哪來的大力氣,死命地趴在窖門上,任憑血毒人如何下毒手,就是不讓步。裝醃菜的瓦罐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無意間撞倒打破的,汁水淌了一地。嚴實的窖門加上濃烈的醃菜味,才掩蓋了嬰兒的活人氣息,就此僥幸逃過一劫。
公冶世英未曾親眼見到當時的場景,但根據遺留下的現場,多少還是能推斷出一二,惋惜同情之餘,對四胞胎的至親長輩們,尤其是她們的母親,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慨道:“真是了不起啊!”少年婦人的偉大之舉,深深觸動了他心間的某個地方,腦海中情不自禁地幻想出了一個畫麵,很多年前的某一天有個年輕女子,為了自己心愛的孩子,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收迴思緒,一改散漫不羈,鄭重說道:“小夫人且安心去吧,隻叫我公冶世英還有一口氣在,定護你孩子們周全!”
轉移好一家五口的屍身,鍋裏的粥好了,炕頭也熱了。待粥溫適宜,重傷的月連同四名嬰兒不分先後,一人一勺,輪流喂食。公冶世英喂食的手法極不熟練,灑一部分,漏一部分,剩下的才是真正喂入口中的,聊勝於無,積少成多,熟能生巧。待到手法漸熟,差不多也喂好了,四名嬰兒乖乖睡去,又香又甜,她們哪裏會知道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母已慘遭橫禍,而月的情況依然很糟糕。
月的傷勢嚴重而複雜,做些簡單的處理,還不如不處理。可不簡單的處理,公冶世英又不會。
腳不沾地前前後後的忙活了好一大陣,終於輪到他自己充饑了,一邊有氣無力地喝著熱氣騰騰的米粥,一邊自言自語道:“小爺不懂如何接骨,胡亂上手反而壞事,索性放上一放,反正這種傷拖上一日半日也無大礙,胸口的傷才麻煩。興許一日半日之後她就醒了,到時候由她自己口述指導如何接骨治傷,小爺依言操作就是了;又興許一日半日之後會有別的人主動上門來幫忙,屠村事大,又毗鄰京師,官府不會坐視不管的,嗯,這種可能性很大……不過她的身份要是被人發現了可就麻煩了……我不說,她自己應該不會傻到主動坦白吧,若是有人問起,尋個搪塞的由頭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這次小爺可得好好把握機會,從她嘴裏問些東西出來……唉——,小爺已盡力,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造化嘍……”念著念著,背倚著炕沿、臉抵著粥碗,沉沉睡去。
蠟燭漸矮,燭花不時扭擺,孤身抗衡黑暗,孤獨、弱小而又堅強;灶膛封火,內裏柴禾通紅火熱,細水長流,偶爾劈啪輕響,濺出幾粒火星……
……
星垂荒野幽。
蕭正陽的身體透支的很嚴重,支撐他繼續戰鬥的是僅剩的一口硬氣。對手攻勢兇猛,防備嚴密,遲遲沒有給出那個能讓他使出臨死一擊的時機。
卻等到了另一個轉機。
響遏行雲的馬鳴聲突然自後方傳來,多麽的意外,多麽的熟悉,多麽的美妙。
有多麽的振奮人心,就有多麽的打擊士氣。
眨眼間由遠及近。
黑龍馬沒有當場喪命,沒有喪失行動力,縱使傷痕累累,不改馬王本色。
它從未讓它的主人失望過,這次也不例外。
它用自己的身體和鐵蹄,撞擊、踢打秦洯等人胯下的同類,衝亂了困殺隊形,如天神般來到蕭正陽身邊,順帶向主人拋去了一個得意的小眼神。
“黑龍!”蕭正陽很高興,既為愛駒活著而高興,也為愛駒襄助自己而高興,但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馬尾一甩,都不用蕭正陽伸手,不偏不倚正好甩到他的手中,他要做的隻是抓緊馬尾,一扯一帶,人便穩穩來到了馬背上。
一旁掠陣的鐵神弓以最快的反應和速度挽弓搭箭鬆弦,一箭落空,一箭紮中背脊,一箭釘在馬股。緊接著是第二次挽弓搭箭,沒有鬆弦,因為一人一馬已超出了射程範圍。
七人團隊幹瞪著眼,目送著煮熟的鴨子飛走。
非戰之罪,他們已經做的很好了,即便重來一次,最多也就如此,如果世上真有完美的事情,他們的這次圍殺行動就是完美的,所以才更氣人。
彭元不甘道:“怎麽辦?追不追?”
秦洯正憋著一腔無處發泄的怒火,怒聲反問道:“拿什麽追?”
彭元碰了個老大沒趣,怏怏緘口。
少頃,秦洯怒氣稍平,自覺態度太過惡劣,緩和麵色,看了看身後激進的血毒人潮,道:“旁的事情暫且放一放,先把正事辦好再說。”頓了頓,抬望星空,遙視前方,道:“事已至此,即便他蕭正陽快我們一步,也改變不了什麽。”
……
星光璀璨,蹄聲寥落。
大雪初歇,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
在雪地上駕車、騎馬、徒步,總是要比在泥地上困難。
在雪地上也有比在泥地上做起來更容易的事情,比如說拖東西更省力,又比如說打滾。
邵曦和年舊的駕車技術很好,即使在雪地上行駛也能做到泥地上的平穩,隻是技術再好也不可能將馬車趕得像泥地上那麽快,所以花了將近兩倍於平常的時間才來到京城的高牆下。
方獻夫傷的並不重,僅是氣血有些不穩,即便不去刻意調理,也能自行恢複。他知道聞人懷、酆於以及古今都有很多話想同自己講,但從上車開始他便閉目緘口打坐,顧自運功療傷。他既如此,聞人懷自然不會去打擾,暫時收起了請教的念頭,酆於想的比聞人懷多,徹底打消了討論的打算,古今則一直掙紮在忍耐的邊緣,很是辛苦。
一路無語,逼仄的車廂加重了氣氛的沉悶,可苦了內心不強大的王興業,長時間身處壓抑之中不可謂不是一種煎熬。
後頭眾女所乘馬車同樣安靜,酒勁未褪的甄甜踏實地躺在聞人徽音的懷中,美美的享受著屬於她一個人的黑甜鄉,偶爾說上幾句誰也聽不懂的夢話,順帶翻個身。杭葦之盤膝吐納,默默療傷,她與徐麗燕之戰,幸得酆於介入及時,杭、徐二人皆未受重傷,但消耗甚劇。貝七華背靠車廂壁,神色淡定,半閉著眼,靜靜地想著事情。聞人徽音麵帶憂色,不時關切地看看懷裏的甄甜和運功療傷的杭葦之。
深庭宮變之前,內起宮殿宮城皇城,外至京城街道城門,看守、巡邏、盤查、監督、監視的衛隊、兵士,明暗配合,遍布了京畿重地的每一個角落,不分晝夜的執行著同樣的任務、重複著同樣的流程;深庭宮變之後,依然如此,不同的是,個中氛圍有著天差地別,明顯到隨便從街邊拉個平頭百姓都能察覺出。
前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日複一日重複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枯燥乏味單一,關鍵的是還無風無浪,於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警惕性不可避免地受到消磨,從而滋生出敷衍式的心態,將落實在自身頭上的任務當成了走過場。後者經曆了深庭宮變,給他們敲響了警鍾,高壓之下個個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再不敢有半分的掉以輕心。由此,京畿重地的戒備程度由原先的局部高度森嚴、局部例行公事升級到了整體極度森嚴。
京城九門不僅包括其中,還是個中重點,為此專門增設了武官千總一職,正六品階,與中、東、南、西、北五城兵馬指揮司指揮使同品軼,分領京城各門相關事宜。
特殊時期,全城戒嚴。
日頭一落,便開始宵禁,普通百姓出門上街尚且多有限製,遑論進出城門。
方獻夫不是普通百姓,盡管在京城的公門中人盡皆知曉當今吏部尚書遭君主申飭,停職罰俸賦閑,但依然無法改變他不是普通百姓的事實,他屬於擁有特權的那一小撮人,不過例行盤查他還是要接受的,於是便給了某些人玩弄惡趣味的機會。
何為某些人,就是別人的低穀明明與己毫不相幹,相互間不存在任何瓜葛,也不可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可他們就是忍不住要幸災樂禍,或者壓根兒就沒想過要忍,甚至在時機恰當的時候還會毫不猶豫的落井下石,不求迴報的落井下石。
看守城門的兵將中就有這樣心思不正、目光短淺的人。
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家族或者公署,蓋會配以相應且獨有的徽記,既彰顯身份,又方便行事。作為城門吏,尤其是豪門權貴雲集的京師的城門吏,熟記各家徽記是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馬車距離城門還有一段距離時,守門兵將們明明已經見到了馬車上掛著吏部尚書府獨有的顯眼徽記,以及寫著“方”字的燈籠和駕車之人,卻假裝不見,明目張膽的驕橫嚷道:“城門已關,嚴禁閑雜人等出入!天亮後再來吧!”另一兵士補充道:“天明開門之前,不得在城門前逗留,請速速離去,不然按闖門之罪論處!”喊話聲中除了驕橫,還隱隱帶著不易覺察的興奮、得意和忐忑。抱著惡趣味的心態,過一過嘴癮也是好的,同時又不敢把話說得太難聽。麵對平民百姓時,他們的話再難聽,態度再惡劣,哪怕是動手動腳,都是合理合法的,解釋權在他們手裏,概以執行公務為由,美其名曰恪盡職守;麵對達官顯貴時,兩者間存在著絕對的懸殊地位,這種差距是不可跨越的,所以不知者不罪的說法是行不通的,解釋權不在他們手中,稍有不慎至少能扣上一頂以下犯上的帽子。
邵曦和年舊心中一片雪亮,小小貓膩自然瞞不過他們,受方獻夫一貫的行事風格影響,無論真實想法如何,麵上永遠是寬厚大度的,擺出高高的姿態,絕不自貶身份與跳梁小醜計較,所以並沒有因為守門兵士的無禮吆喝而針鋒相對出言斥責,隻默默駕車保持原速前行。
“耳朵聾了嗎?沒聽到叫你們離去嗎?”嘹亮跋扈的嗬斥聲迴蕩在空曠的城門前,迴音未散,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再假裝看不見就太假了,立馬改換態度,“啊!原來是吏部尚書方大人府上的車駕!哈,多有冒犯、多有冒犯!”將低俗小人的嘴臉展現的淋漓盡致。
邵曦勒韁停車,也不急著開口,目光落到一名披甲配械的中年男子身上,悠悠打量,看得對方心裏直發毛,實在繃不住了,點頭哈腰賠笑道:“見過邵先生,見過年先生!”邵曦揶揄道:“俞千總客氣了。俞千總果然盡職盡責呐。”
“哪裏哪裏,職責所在,理當盡心盡力!”中年男子姓俞名傑,正是新出爐的九名守門千總之一,七拐八繞後勉強能與嚴世蕃攀上些關係。他當然不會真以為邵曦是在誇他,在裝傻充愣直接揭過和聊表歉意以作過度之間稍作躊躇,躬身抱拳道:“天色太黑,沒看清是吏部尚書方大人府上的車駕,多有冒犯,還請邵先生、年先生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年舊冷笑道:“崇文門守門千總一職幹係重大,俞千總的眼力這麽差,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堪當此等重任。”
俞傑心頭咯噔一顫,暗罵自己畫蛇添足,後悔沒選擇裝傻充愣直接揭過。他很清楚,邵、年二人舉人之身雖未擔任朝廷公職,更無權任免朝廷命官,可若是存心要為難他一守門千總,卻也不是難事,甚至都不用驚動他們背後的方獻夫。不禁暗暗捏了把冷汗,為先前的惡趣味產生了些許後悔。好在留了一手,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一貫的說話方式,給他留了接話轉圜的餘地,前言中沒有直接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連忙就近抓過兩名兵士,一通拉扯推搡,斥道:“沒長眼的東西,還不快向邵先生、年先生賠禮道歉!”
“是小人沒長眼、是小人沒長眼!不慎衝撞了邵先生、年先生,還望兩位先生多多包涵!”兩名兵士忙不迭跪地認錯,漫聲賠罪,尋隙偷睃著一旁又變成一副點頭哈腰賠笑狀的俞傑,心下暗生怨懟和不恥。
邵、年二人不屑與之計較,卻又不願輕易放過,所以選了一種平衡兩者的法子——安靜而有深意地盯視。
俞傑被盯得發慌,目光閃躲,手足無措,想給些言語上的迴應,卻想不出該如何迴應,畢竟對方什麽都沒做,隻是盯著,最難弄的恰恰就是什麽都沒做,最後他隻好無奈低頭。
此舉頗有些把頭埋起來自己看不見便能化解窘境的味道。
就是這樣滑稽到愚蠢的行為,歪打正著,沉默和低頭不是一種高明的應對之法,卻是一種有效的應對之法。
他既低頭,便沒有再盯視下去的必要了。
邵曦道:“俞千總……”
“邵先生有何吩咐?”俞傑話茬接得極快,隻盼著能快些翻過當前的窘境。
“吩咐不敢當。邵某隻是想請問一下俞千總,對吏部尚書府車駕的真假可有懷疑?要不要再確認確認?”
俞傑有種如釋重負之感,連連擺手搖頭:“不用、不用、不用、不用!”
“既如此,那便煩請俞千總開門放行。”
俞傑正欲下令,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瞬息萬變,最後化作一臉裝出來的難色,目光落在兩架馬車上,再配上一副裝出來的欲言又止。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溫和而不失威勢的話聲自邵曦所駕的馬車內傳出,話音未落厚實的車簾被掀起半麵,下來一名漂亮的跟個姑娘似的少年郎,而後是一名冷酷的像塊冰坨子的少年郎。
俞傑一愣,兩名少年看著雖有不凡處,可又如何講得出那種受過歲月沉澱的腔調?
正自納罕間,車上又下來兩人。
一名身形魁偉、豪氣幹雲的壯年男子,不需刻意為之,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懾人氣勢,駭得一幹兵將不由自主退了半步,心下暗讚一聲:“好一條大漢!”
另一名中年男子則舉止瑟縮、目光遊弋,很難不讓人產生輕忽之心,很難不讓惡人產生欺辱邪念。況且一條大好的英雄漢就立在他身邊,相形之下,更顯鄙陋。
“該怎麽查就怎麽查,俞千總盡管照章辦差,老夫等人自會全力配合。”依舊是溫和而不失威勢的腔調,一隻清瘦的手掌扶著門框,一張清臒而沉凝、略顯蒼老又不失精氣的麵孔自車簾後探出。
俞傑以下,人人色變,一種有別麵對酆於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當他們看清馬車上吏部尚書府的徽識時,最先想到的便是方獻夫,也想到了方獻夫本人大麵就在馬車內,因為除了方獻夫,天底下還有幾個人能讓邵曦和年舊做車夫?隻是他們當時滿腦子都被惡心人的惡趣味占據,想到了卻又用一種很難用言語描述清楚的心態鬼使神差的就給忽視了。他們的這種心理模式說起來拗口,感覺很奇怪,缺乏邏輯,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智慧,其實這樣的心理模式在日常生活當中隔三差五地出現在很多人身上。
眼看著方獻夫半個身子已在車簾外,分明是要下車受檢,俞傑大驚失色,語無倫次地說道:“不……可、不……可!”自覺失態過甚,幹咳一聲,穩了穩心神,續道:“方尚書這可折煞卑職了!借卑職一百個膽也不敢讓方尚書下車受檢!”
年舊冷聲道:“汝不過區區一介微末小吏,自然不配老師紆尊降貴下車受檢!老師屈抑下車,敬的是天子和朝廷,為的是國法和禮數!”
“是是是,年先生說的是!”俞傑是一個愛觀察好揣摩的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隻是他在觀察和揣摩方麵的能力並不如何了得,很多時候無法做到一針見血直中要害,所以他能爬到如今這個位置,成也此習慣,敗也此習慣。他誠惶誠恐的勸阻並未改變方獻夫的原意,就在他躬身疊腰間,方獻夫麵帶恰到好處地笑意已穩步下車。
車上車下,寥寥數步,卻是一道界線。雙方同踩一片方寸之地,縱使方獻夫生性內斂,氣態隨和,可無形中散發出的那股子久居上位者的威勢,壓得一眾守門兵將手足無措、忐忑不安。俞傑作為這群人的領頭者,更是首當其衝,這一刻,他終於意識到,方才的惡趣味是多麽的拙劣和可笑。不過他也不算太失敗,至少還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愚蠢和可笑,總好過始終渾然不知者。在他們的認知中,以方獻夫的身份地位,不拿正眼看人才是理所應當的,露個臉就算天大的配合了。上官放低身段的情況不算少見,可把身段放得這般低的,那便稀奇了。稀奇即反常,反常必有妖,何為妖,猜不到,心惴惴。
反常未必有妖,正常或許有坑。
方獻夫猜到朱厚熜責罰他的真實意圖,所以旁人眼中不尷不尬的處境,於他而言,卻是自得其樂,真真是安枕無憂。非常時期,同漩渦中心的朝堂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聞人詮的事情一出,方獻夫便再無法置身事外穩坐釣魚台了,盡管料定短時間內聞人詮不會有事。還是因為非常時期,明浪滔滔,暗潮洶洶,若是因為城門受檢這等小事而落人口實,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擴大不尷不尬的處境,從而影響到向聞人詮伸出援助之手。宦海沉浮數十載,無論是關鍵時刻,還是平常時候,他從未在看似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出過紕漏。
當俞傑還在為此惴惴不安苦心揣度之時,方獻夫親手遞上了隨身印信,又讓他大吃一驚,忙道:“不必了、不必了,方大人本尊在此,印信再真難道還能真的過本尊去?”
方獻夫道:“法度規章不可違,俞千總照章辦差即可。”
俞傑想接而不敢接,總覺得有什麽不妥,急中生智,想到尚未對上官見禮,大大補上了一個遲來的禮數,看著有些滑稽,倒也算是化解了尷尬。
另一輛馬車上的人也都悉數下了車,接受查檢。
演戲的習慣養成了,是很難改過來的,俞傑帶著數名兵士從頭到尾都擺著一副半真半假的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狀,自認為表演的足夠到位,但在方獻夫眼中表演的痕跡依然很明顯。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盤查的認真程度,對車中眾人一一確認身份,並登記造冊,熟練且細致,類似的情形他們不知道做過多少次。
一番盤查下來,一驚再驚,當真是應了那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話,能和方獻夫同車共行之人,果然不是普通人。貝七華自不必多說,京師第一名媛、女中先生;識得酆於的人不算多,聽過他名頭的人絕不少,而且是如雷貫耳;杭葦之名頭沒酆於那麽大,可那通身的氣派,便不敢叫人小覷了去;姊弟三人小小年紀,衣著普通,身處重臣英豪之間,自身風采不奪,既有明確的身份證明,又與方獻夫以伯侄相稱,找不出任何留難的由頭;唯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便是王興業,俞傑尚不及裝出左右為難的樣子,酆於便出示了順天府尹親筆簽章的通行文書,倒是讓俞傑省下了一番功夫。
查完了人再查車,概無異常,皆大歡喜,最歡喜的還是俞傑。查出朝廷重臣有異常禍大於福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有道是恩威並施,方獻夫的身段放得足夠低,從頭到尾挑不出半點毛病,但該立的威還是要立的,隻見他左腳踩上馬車踏凳,右腳並未跟上,仍舊踩在地上,淡淡喊道:“俞千總。”
俞傑愣了愣,方獻夫的氣態腔調與之前並無太大變化,可他總覺得有些說不出的不對勁,戰戰兢兢應道:“卑職在,方大人有何吩咐?”
方獻夫這才迴頭正視俞傑,明明神情平和依舊,俞傑卻隻覺背脊生寒。方獻夫道:“方才老夫的學生有句話倒是沒說錯……”故作停頓,俞傑額角已有冷汗滲出,“崇文門守門千總一職幹係重大,眼力太差了可不行。”
撲通一聲,俞傑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張了張嘴,心念一轉,堪堪刹住自認錯誤的話頭,他既沒有攬責的習慣,也沒有攬責的勇氣,害怕直承己過反而會授人以柄,改口道:“都是手底下的有眼無珠,衝撞了方大人!”朝身後吆喝道:“你們幾個還不快……”
“俞千總。”
“卑職在!”
“手底下的人行事不妥,直屬上官總是難辭其咎的。”方獻夫給足了餘地,用的是“行事不妥”四字,隻是俞傑兀自不願直承己過。
方獻夫再不多言,徑自迴到車上。
邵曦很好地掩飾住心中的不屑,客氣說道:“煩請俞千總開門放行。”
俞傑這才迴過神,振臂一揮、張口一唿,毫無平時的氣勢。
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兩架馬車一前一後過門入城。
先前被推出來頂缸的兩名兵士偷乜暗自在原地淩亂的俞傑,心下說不出的暢快。
自此俞傑忐忑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幾個月後他依然安穩地坐在守門千總的位置上,這才漸漸把懸在嗓子眼上的心放迴肚子裏。能為一件事情忐忑好幾個月,俞傑也算是個有毅力的人,畢竟有太多的人即便麵對生死攸關的事情,也沒毅力去忐忑幾個月。
馬車入城行了一段路,臨近岔路口,邵曦隔著車簾恭敬問道:“老師,可是直接迴府?”
方獻夫想了想,道:“先送仁先生迴匯緣樓。”
邵曦欲言又止,點頭道:“是。”
匯緣樓前,方獻夫親自下車相送,作揖道:“多謝仁先生對三位小侄的照拂,這份恩情老夫記下了。”
能得到吏部尚書這句話,天底下絕大多數人都會激動不已、受寵若驚。貝七華則是那少數人,笑容禮貌、優雅且淡定,不折不扣地還了一禮,道:“方尚書言重了,妾身不過來迴坐了趟車,一同吃了頓酒,什麽都沒做,不敢告勞。”
“仁先生淡泊好義,泰而不驕,功成而弗居,老夫佩服。”
“妾身一介粗鄙婦人,當不起方尚書此等讚譽。既到小店,方尚書不如進去坐坐,吃杯清茶。”
“仁先生盛情老夫心領了,時候不早了,改日再來叨擾。”
“小店隨時恭候方尚書大駕光臨。”
早在迴城路上杭葦之便向貝七華表達了住店之意,後者自然欣然歡迎,聞人徽音當時就在一旁,作別在即,頗為不舍地叫道:“杭姊姊。”
杭葦之一手抱著甄甜,一手親昵地拍著聞人徽音的肩頭,溫言道:“傻妹子,來日方長,見麵的機會多的去了,有什麽好舍不得的?”頓了頓,正色道:“但有難處,隻消支會一聲,姊姊定當竭力相助!”擲地有聲,情真意切。
聞人徽音大為感動,心中暖暖的,眼中酸酸的,用力點了點頭。
“好了,早些迴去歇息吧,這些天你們姊弟三人吃足了苦頭,想來早已是身心具疲。有方大人替你們撐腰,大可踏實睡上一覺,好好養精蓄銳。”杭葦之如同對待甄甜一般,寵溺地刮了下聞人徽音的鼻頭。
另一邊,酆於對聞人懷、古今也說了一些相類似的話。
杭葦之同徐麗燕一戰,耗損甚巨,酆於放心不下,跟著留下住店,他既留住,王興業自也留下。
……
居庸關軍事防禦體係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由北至南最前哨是居庸外鎮,即八達嶺,又稱北口,往南三十餘裏是上關城,也叫上關門,再往南八裏為中關城,即居庸關城,乃整套防禦體係的核心地帶,最南端叫南口,即南關城。
恩和森奉阿勒坦之命,興師動眾率軍南下的第一步便是攻克這座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