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城丈清晰的感覺到自己體內的血液開始加速流動,沉眠心底最深處的那股子氣在蠕蠕而動,猶如破繭成蝶前的毛蟲,朝著屬於自己的絢爛綻放而不懈努力。
閃爍的目光逐漸趨於安定,眼皮很自然地輕輕閉合。
雪一直在下,而且越下越大,洋洋灑灑地落在官道上,落在官道上的每個人目之所及之處。
眼皮閉合時又輕又慢,睜開時又猛又快。
雙眼遽然暴睜,內裏密布血絲,一對眼珠不再渾濁,散發出懾人寒光。
斜掛在馬鞍上的山城古劍,微微顫動,隱約有龍吟聲發出。
“何須百招?三招足以!”
此刻,眾人汗毛倒豎,心神動蕩,沒有人認為他是在胡吹大氣,沒有人覺得他是在意氣用事。
清修等熟識者仿佛看到了當年的那個“青城丈”迴來了,卻又有所不同,似是而非,哪裏不同一時也說不上來;留心言有些後悔,不該用那般激烈的言語去刺激;所有人不約而同地主動退後,騰出一塊空地。
蕭正陽從背上取下血舞刀,調整心神,運轉體內真氣,與刀相融。
嗆啷一聲銳響,刺人耳膜,山城古劍來到了陳城丈的手中,氣壓驟降,就像來到了大地之脊。
這是蕭正陽迄今為止所遇最為強大的壓迫感,即便是麵對熎焱、水淼、水寒,乃至當日在黃崗梁外麵對韃靼六部的千軍萬馬時也未曾達到這種程度,背脊生寒,掌心出汗。
陳城丈手腕一抖,喝道:“看招!”話音未落,攻勢已出,淩厲霸道。按照通常道理來說,該是身為後輩的蕭正陽先行遞招才是。
蕭正陽隻覺一股狂放罡風撲麵而來,不敢直攖其鋒,當即飄身疾退,緊守“守”字訣。
山城古劍攜淒厲龍吟聲割裂空間、長驅直搗,所到之處形成一道無形屏障,出現一副無數潔白雪花憑空堆積的奇異畫麵。戰局外的人們未及咋舌驚歎,人和劍同時離奇的消失了,坊鑣從來都未曾現身在此處的空間中。
還在憑空堆積的雪花證明著那個人、那把劍就存在於此處的空間中。
“藏劍式!”清修、沐炑、留心言等數百人一齊驚唿,深深為身處戰局中的蕭正陽捏了把冷汗,更多的還是為陳城丈重現輝煌而驚喜歡唿。
當人和劍再次清楚顯現時,劍鋒距蕭正陽僅剩半丈,但劍氣已結結實實地撞在了刀身上。
當一聲悶響,憑空堆積的雪花瞬間爆裂,瘋魔狂舞,散落在已經落地的雪花上,看上去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有可無。
當聲未絕,叮聲又起,前者是劍氣,後者是古劍本身,前者令蕭正陽氣機一滯,後者令他氣血翻滾,血舞刀險些脫手。
所有人都看到了陳城丈隻用了一招就逼的蕭正陽後退了整整十丈,也聽出了山城古劍的龍吟聲跟以前的清亮悠遠大有不同,他們沒注意到的是陳城丈眼中的血絲更加密集了。
青城派立派數百年,淵源流長,出過許多天賦異稟、驚采絕豔之人。陳城丈的武學天賦放在整個青城教派史上,與那曆代天縱奇才相比,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唯一能和他媲美的隻有創派祖師。他十七八歲便躋身大高手之列,二十五歲自創劍法“青城之劍有還無”,同林複爭雄之前,半隻腳已踏入武道,比肩“神州八極”等武林泰鬥可期。奈何運勢有限、時不與他,惜敗於林複,以至心境大大受損。他一直想不明白自己輸在了哪裏,林複又勝在何處,當初答應林複成為天元城鍛武堂主就是為了尋找答案、修複心境。然而同林複頻繁接觸之後,不僅未能找到答案、修複心境,反而每況愈下。後來為了援助峨眉派,受困黃崗梁多日,飽受摧殘,身心俱受重創。脫困後,身上的傷漸漸恢複了,心中的創持續惡性發酵,隨著各種消極情緒的不斷堆積,讓他苦不堪言、不堪重負,墮落至穀底,瀕臨或崩潰、或瘋魔的邊緣,好好一個意氣風發的振興奇才,就這麽淪為一具近乎喪失靈魂的行屍走肉。但是在他的意識深處還是保有一絲不甘,正是因為這一絲僅剩的不甘,沒有讓他徹底放棄,此次潭柘寺之行既為教派仇恨而來,更為消除心魔而來,期待著能夠涅磐重生。然而事情再一次事與願違,或者說他抱錯了希望、用錯了方法,終究還是走上了那條岔道。
飛雪驟散驟攏,第一招的餘力尚未消散,第二招已然蕩出,起手依然是不帶任何花哨的直刺。
蕭正陽深諳一個道理,愈是平平無奇,愈是深藏玄機,鋒芒未現,冒進自然不行,可退避又該如何退避?
猶豫的刹那,也是鋒芒展現的刹那。
山城古劍急劇顫動,幻化出無數個半虛半實的重影,每個重影便是一把古劍,每把古劍都帶著一道淩厲劍氣,無數個重影便是無數把古劍、無數道劍氣,與漫天雪花混為一道,交織成網,鋪天蓋地,或沉悶或清脆的當叮聲不絕於耳。
蕭正陽展開身法,連番騰挪,一如孫猴子遇上了如來佛,任他如何騰雲駕霧,終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青城派門下一名青年弟子怔怔地望著麵前這副壯麗炫目的場麵,喃喃道:“掌門師叔使得是‘雅劍式’嗎?”旁邊一名中年人不確定地接話道:“好像是,好像又不是……”他們的印象中“雅劍式”應該是清雅絕塵、瀟灑寫意、雍容雅雋、行雲流水的,不該是像現在這般殺氣縱橫、狂躁殘暴、戾氣攝魂、兇惡狠辣的。
“心變了,人就會變;人變了,招式當然就會變得不一樣。”說話之人是位年過花甲的老者,號罄善子,乃陳城丈師叔,“同一個招式,由不同人使出,會因為性格、氣質、修為等各方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人,如果他的心境出現了變化,那麽等同是換了個人,使出的招式自然不同。”
一陣沉默,各有所思,還是那名青年弟子問道:“師叔祖,掌門師叔心境是變好了還是變、變差了?”
罄善子沒有迴答,答案已經在他凝重的麵色上了。
當叮聲歇雪未歇。
蕭正陽和陳城丈之間連著兩道兩丈多長的平行溝槽,由淺到深,最深處約有一尺。淺的一端是陳城丈,深的一端是蕭正陽。這兩道溝槽是由雙腳硬生生犁出來的,積雪還很薄,不過數寸厚度,所以犁開的是堅實的路麵。陳城丈腳上的鞋隻是正常穿行的磨損,蕭正陽不光沒了鞋跟,連褲腳都支離破碎了,鮮血淋漓的腳跟和腳腕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
起風了,是真的起風了。
疾風唿嘯,卷噬驟雪,直往領口裏灌。
無人在乎風雪迷眼、徹骨嚴寒,他們在乎的隻有戰局形勢。
前兩招分別用了“藏劍式”和“雅劍式”中的妙招,那麽第三招該是“靜劍式”了。
第三劍還是平平直刺,但並未出現天地為之一靜的場麵,而是萬龍咆哮,淒絕的咆哮,仿佛有數之不盡的無形蛟龍自山城古劍飛騰而出,吞噬天地。
陳城丈瞳孔中的眼白再找不出一點白色;蕭正陽眼孔暴睜,內裏充斥著無盡的恐懼。
“手下留情!”
“陽兒小心!”
清修、沐炑、留心言等人銳聲驚唿,意欲阻止、試圖救援,奈何相隔太遠,縱然使出全力仍是無法企及。
轟一聲巨響,天地震顫,無數本就輕薄渺小的雪花化成齏粉,大片冰霧狂舞逆升。
閃爍的目光逐漸趨於安定,眼皮很自然地輕輕閉合。
雪一直在下,而且越下越大,洋洋灑灑地落在官道上,落在官道上的每個人目之所及之處。
眼皮閉合時又輕又慢,睜開時又猛又快。
雙眼遽然暴睜,內裏密布血絲,一對眼珠不再渾濁,散發出懾人寒光。
斜掛在馬鞍上的山城古劍,微微顫動,隱約有龍吟聲發出。
“何須百招?三招足以!”
此刻,眾人汗毛倒豎,心神動蕩,沒有人認為他是在胡吹大氣,沒有人覺得他是在意氣用事。
清修等熟識者仿佛看到了當年的那個“青城丈”迴來了,卻又有所不同,似是而非,哪裏不同一時也說不上來;留心言有些後悔,不該用那般激烈的言語去刺激;所有人不約而同地主動退後,騰出一塊空地。
蕭正陽從背上取下血舞刀,調整心神,運轉體內真氣,與刀相融。
嗆啷一聲銳響,刺人耳膜,山城古劍來到了陳城丈的手中,氣壓驟降,就像來到了大地之脊。
這是蕭正陽迄今為止所遇最為強大的壓迫感,即便是麵對熎焱、水淼、水寒,乃至當日在黃崗梁外麵對韃靼六部的千軍萬馬時也未曾達到這種程度,背脊生寒,掌心出汗。
陳城丈手腕一抖,喝道:“看招!”話音未落,攻勢已出,淩厲霸道。按照通常道理來說,該是身為後輩的蕭正陽先行遞招才是。
蕭正陽隻覺一股狂放罡風撲麵而來,不敢直攖其鋒,當即飄身疾退,緊守“守”字訣。
山城古劍攜淒厲龍吟聲割裂空間、長驅直搗,所到之處形成一道無形屏障,出現一副無數潔白雪花憑空堆積的奇異畫麵。戰局外的人們未及咋舌驚歎,人和劍同時離奇的消失了,坊鑣從來都未曾現身在此處的空間中。
還在憑空堆積的雪花證明著那個人、那把劍就存在於此處的空間中。
“藏劍式!”清修、沐炑、留心言等數百人一齊驚唿,深深為身處戰局中的蕭正陽捏了把冷汗,更多的還是為陳城丈重現輝煌而驚喜歡唿。
當人和劍再次清楚顯現時,劍鋒距蕭正陽僅剩半丈,但劍氣已結結實實地撞在了刀身上。
當一聲悶響,憑空堆積的雪花瞬間爆裂,瘋魔狂舞,散落在已經落地的雪花上,看上去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有可無。
當聲未絕,叮聲又起,前者是劍氣,後者是古劍本身,前者令蕭正陽氣機一滯,後者令他氣血翻滾,血舞刀險些脫手。
所有人都看到了陳城丈隻用了一招就逼的蕭正陽後退了整整十丈,也聽出了山城古劍的龍吟聲跟以前的清亮悠遠大有不同,他們沒注意到的是陳城丈眼中的血絲更加密集了。
青城派立派數百年,淵源流長,出過許多天賦異稟、驚采絕豔之人。陳城丈的武學天賦放在整個青城教派史上,與那曆代天縱奇才相比,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唯一能和他媲美的隻有創派祖師。他十七八歲便躋身大高手之列,二十五歲自創劍法“青城之劍有還無”,同林複爭雄之前,半隻腳已踏入武道,比肩“神州八極”等武林泰鬥可期。奈何運勢有限、時不與他,惜敗於林複,以至心境大大受損。他一直想不明白自己輸在了哪裏,林複又勝在何處,當初答應林複成為天元城鍛武堂主就是為了尋找答案、修複心境。然而同林複頻繁接觸之後,不僅未能找到答案、修複心境,反而每況愈下。後來為了援助峨眉派,受困黃崗梁多日,飽受摧殘,身心俱受重創。脫困後,身上的傷漸漸恢複了,心中的創持續惡性發酵,隨著各種消極情緒的不斷堆積,讓他苦不堪言、不堪重負,墮落至穀底,瀕臨或崩潰、或瘋魔的邊緣,好好一個意氣風發的振興奇才,就這麽淪為一具近乎喪失靈魂的行屍走肉。但是在他的意識深處還是保有一絲不甘,正是因為這一絲僅剩的不甘,沒有讓他徹底放棄,此次潭柘寺之行既為教派仇恨而來,更為消除心魔而來,期待著能夠涅磐重生。然而事情再一次事與願違,或者說他抱錯了希望、用錯了方法,終究還是走上了那條岔道。
飛雪驟散驟攏,第一招的餘力尚未消散,第二招已然蕩出,起手依然是不帶任何花哨的直刺。
蕭正陽深諳一個道理,愈是平平無奇,愈是深藏玄機,鋒芒未現,冒進自然不行,可退避又該如何退避?
猶豫的刹那,也是鋒芒展現的刹那。
山城古劍急劇顫動,幻化出無數個半虛半實的重影,每個重影便是一把古劍,每把古劍都帶著一道淩厲劍氣,無數個重影便是無數把古劍、無數道劍氣,與漫天雪花混為一道,交織成網,鋪天蓋地,或沉悶或清脆的當叮聲不絕於耳。
蕭正陽展開身法,連番騰挪,一如孫猴子遇上了如來佛,任他如何騰雲駕霧,終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青城派門下一名青年弟子怔怔地望著麵前這副壯麗炫目的場麵,喃喃道:“掌門師叔使得是‘雅劍式’嗎?”旁邊一名中年人不確定地接話道:“好像是,好像又不是……”他們的印象中“雅劍式”應該是清雅絕塵、瀟灑寫意、雍容雅雋、行雲流水的,不該是像現在這般殺氣縱橫、狂躁殘暴、戾氣攝魂、兇惡狠辣的。
“心變了,人就會變;人變了,招式當然就會變得不一樣。”說話之人是位年過花甲的老者,號罄善子,乃陳城丈師叔,“同一個招式,由不同人使出,會因為性格、氣質、修為等各方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人,如果他的心境出現了變化,那麽等同是換了個人,使出的招式自然不同。”
一陣沉默,各有所思,還是那名青年弟子問道:“師叔祖,掌門師叔心境是變好了還是變、變差了?”
罄善子沒有迴答,答案已經在他凝重的麵色上了。
當叮聲歇雪未歇。
蕭正陽和陳城丈之間連著兩道兩丈多長的平行溝槽,由淺到深,最深處約有一尺。淺的一端是陳城丈,深的一端是蕭正陽。這兩道溝槽是由雙腳硬生生犁出來的,積雪還很薄,不過數寸厚度,所以犁開的是堅實的路麵。陳城丈腳上的鞋隻是正常穿行的磨損,蕭正陽不光沒了鞋跟,連褲腳都支離破碎了,鮮血淋漓的腳跟和腳腕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
起風了,是真的起風了。
疾風唿嘯,卷噬驟雪,直往領口裏灌。
無人在乎風雪迷眼、徹骨嚴寒,他們在乎的隻有戰局形勢。
前兩招分別用了“藏劍式”和“雅劍式”中的妙招,那麽第三招該是“靜劍式”了。
第三劍還是平平直刺,但並未出現天地為之一靜的場麵,而是萬龍咆哮,淒絕的咆哮,仿佛有數之不盡的無形蛟龍自山城古劍飛騰而出,吞噬天地。
陳城丈瞳孔中的眼白再找不出一點白色;蕭正陽眼孔暴睜,內裏充斥著無盡的恐懼。
“手下留情!”
“陽兒小心!”
清修、沐炑、留心言等人銳聲驚唿,意欲阻止、試圖救援,奈何相隔太遠,縱然使出全力仍是無法企及。
轟一聲巨響,天地震顫,無數本就輕薄渺小的雪花化成齏粉,大片冰霧狂舞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