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跋扈的嗬斥聲中,一群頤指氣使的壯漢簇擁著一駕鳥革翬飛的馬車,大搖大擺地暢行於熙來攘往的大街上,所到之處,人流中分,好不威風。正自得意間,卻被三名少年男女擋住了去路,這三人緊閉雙目,好似木樁般一動不動地立在街心,惹眼且怪異,引得往來人流議論紛紛、指指點點,很多行人同時冒出了同樣的想法——有好戲看了!他們都知道馬車裏坐著的是誰,正是新得“猴崽子”諢號、甘su鎮總兵鹹寧侯仇鸞幺子仇洪。他們不知道的是,仇洪得如此諢號,還和這三名少年男女有關。
仇洪接連在危拯之和雲遊之手上栽了跟頭,這是他紈絝道路上最嚴重的一次碰壁,終於讓他產生了些許危機感,隨從由原先的八人增加到了十六人,還請出了一張王牌。
新增的八名壯漢急於表現,惡語張口就來:“不長眼的狗東西!知道車裏麵坐的是誰嗎?還不趕緊滾開!”
八名老隨從一眼認出三人,連忙向仇洪稟報:“公子,昨日在朝陽門大街上遇到的那三個土包子擋住了咱們的去路!”
仇洪聞言一激靈,不敢明目張膽探頭觀望,透過縫隙向外張望,並未見到危拯之和雲遊之,心下稍寬。他也懂得沒見到不代表不在的道理,暗暗留了個心眼兒。
新增的八名壯漢狐假虎威,這一路走來所遇之人或退避三舍、或點頭哈腰、或賠禮道歉、或落荒而逃,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自己的麵子變得值錢了的錯覺,那叫一個誌得意滿,整個人都變得飄飄然了。不想逞威風的癮還沒過足,竟被三名不起眼的少年男女來了個下馬威,無動於衷地麵對他們的嗬斥,剛剛值錢起來的顏麵受到了巨大的挑釁,怒火躥升,一個個銳聲怪叫、啐口擼袖、揮拳出腿。而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八名人高馬大的壯漢被兩名明顯矮了一截的少年閉著眼睛就給撂倒在地,前者人仰馬翻,後者毫發無損。從倒地的八名壯漢,到千百圍觀者,再到車廂內的仇洪,無不瞠目結舌。
王守仁由大道入武,融匯萬法,貫通歸一,出而為道。他開創的武道如君子般溫潤平和、如英雄般正氣沛然,以德行之圓缺、胸懷之寬窄、學識之博匱、見識之遠近、認知之深淺、心境之佳劣決定武學修為之高低。他的思想人人可學,他的武功門檻高亙。
聞人詮十歲師從王守仁,至十八而不敵蟊賊。王守仁借贛南剿匪之機,以實例點撥,終令其開竅,進而武功突飛猛進,數載時光躋身大高手之境。後因限於天賦、縛於俗務、乏於機緣,終是未能更進一步。
古今和聞人懷的天賦均要好於聞人詮,機緣巧合之下得酆於提點,生平首次開悟,隱隱間有登堂入室之象。二人用一樣的招式、一樣的身法,如行雲流水般各自擊倒了四人。不一樣的是,被聞人懷擊倒者倒而不傷,被古今擊中者隱痛陣陣。
至於聞人徽音,自幼好音律、重文武,前者是她的本能,後者是父親對她的期許。隨著年歲的增長,本能喜好愈發強烈,於是直接向父親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聞人詮是通達明理之人,音律乃是高雅之物,值得去用心推崇和追求,欣然應允。並強調不可徹底荒廢文武,萬法相通,習文練武也能促進對音律的理解和提升。聞人徽音在山海關的這些年裏,翻山渡海有感,自創“山海曲”,卻總覺得有所欠缺,又找不到具體為何,直到今天她終於明白了。
兩縷幾無聲息、細如毫毛的銀針,自車廂射出,分取古今和聞人懷胸膛,陰毒且隱秘。卻瞞不過酆於,大手一揮,憑空生風,吹落銀針,接著朗聲道:“閣下身為前輩高人,卻對兩位後生晚輩暗施毒手,未免有失身份!”
車廂內除了仇洪,還有一名須發齊整、道袍潔淨的壯年道士。
外有酆於公開喊話,內有仇洪眼巴巴地盯視,壯年道士明麵上擺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私底下心念急轉:“好厲害的掌力!看這人的長相,與傳聞中的酆於倒是極為吻合。倘若真是酆於,那可不好對付!聞人詮的子女都見過我,那個小畜生更是同我接觸過多次,如今的裝束雖然跟以前大有不同,但要認出來也不難,一旦認出勢必會抖摟出我的過往,那麻煩就更大了!可是我若不出麵,日後定是很難再讓仇洪這小子信服我了!”一番糾結後,硬著頭皮道:“徒兒暫且留在車內,為師去會會他們。”
仇洪等的就是這句話,暗叫一聲:“太好了!”連連點頭道:“有勞師父、有勞師父!”不僅如此,他還想好了後招,如果這事能漂漂亮亮地處理好,他就來個壓軸登場、驚豔全場;如果是出醜狼藉,他就不露這個臉了,露臉等於丟臉,迴頭要是有人提起這事,就謊稱自己當時並不在場,但事後已經找迴了場子,別人信不信已經不重要了,能有圓場的說詞就成。
壯年道士表態而不立刻動身,能拖一息是一息,指尖則悄悄地扣上了兩枚銀針。
就在這時,一道人影飄然落在馬車頂棚上,是一名年約十四五歲的漂亮少年郎,集陽光、天真、可愛、驕傲、優越於一身,還有一份與生俱來的高貴。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引來無數議論聲:“這人是誰啊?居然敢踩到仇公子的車頂上去!”
“肯定是某個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哥!”
“天子腳下的貴公子我都見過,沒聽說過有這號人物啊!”
“那或許是封藩外地的藩王世子,尋常的官家公子可沒這個膽!”
少年驕傲地揚起下巴,腳跺頂棚,喊道:“猴崽子,還不快給本公子滾出來!”不見迴應,拔高聲調續道“咦!奇怪!猴崽子什麽時候變成縮頭烏龜了?難不成是雜種?”言辭極盡刻薄羞辱。
仇洪麵皮通紅、進退兩難,正自暗暗叫苦不迭,不知該如何是好,中年道士手指偷偷一動,兩枚銀針悄無聲息地沒入拉車駿馬的後腚中。駿馬隨即發狂嘶鳴,撒開鐵蹄拉著車廂在大街上橫衝直撞,頓時引發大片騷亂,位置較近的行人猝不及防,平白無故受到殃及。
車廂內的仇洪從左摔到右、從前滾到後,險些從窗口跌出,幸得中年道士及時拉住;車頂上的少年站立不穩,直接縱身而起卻發現無處落腳,到處都是混亂的人群,急忙淩空扭身,連著三次而不得,已無力進行第四次身法變換,急急下墜,而正下方則蹲著一名哇哇大哭的幼童,選擇落下不忍心,想要躲開又不能夠,左右為難間徹底失了分寸,不禁閉目尖叫。
混亂來得太突然,酆於和聞人懷二話不說,同時騰身而起,一個直取失控駿馬,欲從源頭扼製混亂,一個徑往失重少年,發現勁力充沛,騰挪的高度和速度都遠勝從前;古今則護著聞人徽音在第一時間內躲開了禍亂。
駿馬被一隻大手按住了頭,試圖甩脫卻感受到了一股澎湃巨力席卷全身,未及反抗掙紮,身子就乏力發軟,瞬間便靜了下來,低低地發出幾聲鼻音,似乎在表達不甘或驚詫;少年並未感受到預料中的撞擊,而是身子一輕,一起一落後便歸於平穩,緩緩睜眼好奇環看,已經脫離了亂圈,而自己正被一名年歲與己相仿、模樣清秀俊朗、麵帶關切笑意的少年橫身抱在懷中,麵皮當即發燙泛紅,急忙掙脫,並重重推了對方一把。
駿馬被製服,車廂慣性受抑,轟然側翻,四分五裂。中年道士左手撐地借力,右手擎托仇洪,雙雙穩穩落地。
聞人懷接住少年後,轉而又去幫護幼童。少年看著他的背影,眉眼間略含羞意,與之前的神采飛揚,判若兩人。正當少年心緒微妙之際,無意中瞥見不遠處的仇洪,情緒一振,銳聲喝道:“猴崽子!”
仇洪驚魂未定,又聞唿喝,嚇得直打哆嗦,急中生智,假裝不聞頭也不迴地竄入人群。仇洪既先逃了,中年道士有了充分離場的理由,以更快的速度遁入人群。古今匆匆一瞥,對那道背影感覺有些似曾相識。
“站住!”少年正欲追趕,眼前一花,被六名氣息綿長之人圍在中間,急的直跺腳,斥道:“攔我做什麽,還不快追?”
六人俯首帖耳,諾諾相顧,問道:“不知公子要小人去追誰?”
少年為之氣結,翻著白眼道:“仇洪!”
“不知仇公子去往哪個方向了,還請公子示下?”
少年再次氣結,咬牙道:“真是一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氣死本、本公子了!”恨恨抬手指了個方向。
“是!小人這就去追!”說著,僅兩人動身而去,另外四人依然圍守的少年身邊。少年一臉不耐,重重歎了口氣,一個字都不願多說,正欲親自追趕仇洪,嗬斥聲迭起。
原來是隸屬各大衙門的衛士、兵士、差役趕到了,經過簡單的問詢,紛紛將注意力轉到了酆於四人和少年一行人身上。
這一次無需少年明言示意,其中一名隨從亮出了一道令牌,一眾兵差見之色變,紛紛跪地叩首。
少年重現驕傲高貴的姿態,淡然負手道:“今日之禍全由鹹寧侯之子仇洪而起,與旁人一概無關,一應罪責、賠償皆有仇洪擔負,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聽明白了!”
“那還跪著作甚?”
“是是是!”
在各種埋怨、責罵、哭叫、吆喝聲中,傷者送醫、損毀予修、鬧劇平息、秩序重整。
少年未再停留,隻瞥了眼聞人懷,便揚長而去。
古今破天荒的比聞人懷先行向酆於躬身作揖,到了這一刻,他才真正對酆於產生了敬意。
潭柘山下留家私宅的偏廳上,坐滿了一屋子的人,卻靜的出奇、落針可聞,眾人或無精打采、悶悶不樂,或呆坐發愣、沉默寡言,或眉頭打結、愁腸百結,連一向善於活躍氣氛的公冶世英和留心言也成了悶油瓶,整體氣氛沉悶壓抑,唯一還帶有熱情的是擺在桌上的飯食,正冒著騰騰熱氣,可隆冬臘月,飯食的熱氣隻能維持片刻。
啪一聲脆響,清亮而突兀。
東方燕是除了睡覺一刻不得安靜的主,極為討厭這種氛圍,將筷子重拍在桌上,嚷道:“一大清早的一個個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看著就讓人來氣!天沒崩地沒裂,有什麽大不了的?犯得著愁眉苦臉、茶飯不思麽?依本姑娘看,你們都是在自尋煩惱,事情哪有你們說得那麽複雜?明明簡單的很!”
眾人側目,想著群策群力尚且一籌莫展,她一個心比柱子還粗、腦子裏隻裝著玩樂的小姑娘,能有什麽好辦法?
仇洪接連在危拯之和雲遊之手上栽了跟頭,這是他紈絝道路上最嚴重的一次碰壁,終於讓他產生了些許危機感,隨從由原先的八人增加到了十六人,還請出了一張王牌。
新增的八名壯漢急於表現,惡語張口就來:“不長眼的狗東西!知道車裏麵坐的是誰嗎?還不趕緊滾開!”
八名老隨從一眼認出三人,連忙向仇洪稟報:“公子,昨日在朝陽門大街上遇到的那三個土包子擋住了咱們的去路!”
仇洪聞言一激靈,不敢明目張膽探頭觀望,透過縫隙向外張望,並未見到危拯之和雲遊之,心下稍寬。他也懂得沒見到不代表不在的道理,暗暗留了個心眼兒。
新增的八名壯漢狐假虎威,這一路走來所遇之人或退避三舍、或點頭哈腰、或賠禮道歉、或落荒而逃,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自己的麵子變得值錢了的錯覺,那叫一個誌得意滿,整個人都變得飄飄然了。不想逞威風的癮還沒過足,竟被三名不起眼的少年男女來了個下馬威,無動於衷地麵對他們的嗬斥,剛剛值錢起來的顏麵受到了巨大的挑釁,怒火躥升,一個個銳聲怪叫、啐口擼袖、揮拳出腿。而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八名人高馬大的壯漢被兩名明顯矮了一截的少年閉著眼睛就給撂倒在地,前者人仰馬翻,後者毫發無損。從倒地的八名壯漢,到千百圍觀者,再到車廂內的仇洪,無不瞠目結舌。
王守仁由大道入武,融匯萬法,貫通歸一,出而為道。他開創的武道如君子般溫潤平和、如英雄般正氣沛然,以德行之圓缺、胸懷之寬窄、學識之博匱、見識之遠近、認知之深淺、心境之佳劣決定武學修為之高低。他的思想人人可學,他的武功門檻高亙。
聞人詮十歲師從王守仁,至十八而不敵蟊賊。王守仁借贛南剿匪之機,以實例點撥,終令其開竅,進而武功突飛猛進,數載時光躋身大高手之境。後因限於天賦、縛於俗務、乏於機緣,終是未能更進一步。
古今和聞人懷的天賦均要好於聞人詮,機緣巧合之下得酆於提點,生平首次開悟,隱隱間有登堂入室之象。二人用一樣的招式、一樣的身法,如行雲流水般各自擊倒了四人。不一樣的是,被聞人懷擊倒者倒而不傷,被古今擊中者隱痛陣陣。
至於聞人徽音,自幼好音律、重文武,前者是她的本能,後者是父親對她的期許。隨著年歲的增長,本能喜好愈發強烈,於是直接向父親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聞人詮是通達明理之人,音律乃是高雅之物,值得去用心推崇和追求,欣然應允。並強調不可徹底荒廢文武,萬法相通,習文練武也能促進對音律的理解和提升。聞人徽音在山海關的這些年裏,翻山渡海有感,自創“山海曲”,卻總覺得有所欠缺,又找不到具體為何,直到今天她終於明白了。
兩縷幾無聲息、細如毫毛的銀針,自車廂射出,分取古今和聞人懷胸膛,陰毒且隱秘。卻瞞不過酆於,大手一揮,憑空生風,吹落銀針,接著朗聲道:“閣下身為前輩高人,卻對兩位後生晚輩暗施毒手,未免有失身份!”
車廂內除了仇洪,還有一名須發齊整、道袍潔淨的壯年道士。
外有酆於公開喊話,內有仇洪眼巴巴地盯視,壯年道士明麵上擺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私底下心念急轉:“好厲害的掌力!看這人的長相,與傳聞中的酆於倒是極為吻合。倘若真是酆於,那可不好對付!聞人詮的子女都見過我,那個小畜生更是同我接觸過多次,如今的裝束雖然跟以前大有不同,但要認出來也不難,一旦認出勢必會抖摟出我的過往,那麻煩就更大了!可是我若不出麵,日後定是很難再讓仇洪這小子信服我了!”一番糾結後,硬著頭皮道:“徒兒暫且留在車內,為師去會會他們。”
仇洪等的就是這句話,暗叫一聲:“太好了!”連連點頭道:“有勞師父、有勞師父!”不僅如此,他還想好了後招,如果這事能漂漂亮亮地處理好,他就來個壓軸登場、驚豔全場;如果是出醜狼藉,他就不露這個臉了,露臉等於丟臉,迴頭要是有人提起這事,就謊稱自己當時並不在場,但事後已經找迴了場子,別人信不信已經不重要了,能有圓場的說詞就成。
壯年道士表態而不立刻動身,能拖一息是一息,指尖則悄悄地扣上了兩枚銀針。
就在這時,一道人影飄然落在馬車頂棚上,是一名年約十四五歲的漂亮少年郎,集陽光、天真、可愛、驕傲、優越於一身,還有一份與生俱來的高貴。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引來無數議論聲:“這人是誰啊?居然敢踩到仇公子的車頂上去!”
“肯定是某個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哥!”
“天子腳下的貴公子我都見過,沒聽說過有這號人物啊!”
“那或許是封藩外地的藩王世子,尋常的官家公子可沒這個膽!”
少年驕傲地揚起下巴,腳跺頂棚,喊道:“猴崽子,還不快給本公子滾出來!”不見迴應,拔高聲調續道“咦!奇怪!猴崽子什麽時候變成縮頭烏龜了?難不成是雜種?”言辭極盡刻薄羞辱。
仇洪麵皮通紅、進退兩難,正自暗暗叫苦不迭,不知該如何是好,中年道士手指偷偷一動,兩枚銀針悄無聲息地沒入拉車駿馬的後腚中。駿馬隨即發狂嘶鳴,撒開鐵蹄拉著車廂在大街上橫衝直撞,頓時引發大片騷亂,位置較近的行人猝不及防,平白無故受到殃及。
車廂內的仇洪從左摔到右、從前滾到後,險些從窗口跌出,幸得中年道士及時拉住;車頂上的少年站立不穩,直接縱身而起卻發現無處落腳,到處都是混亂的人群,急忙淩空扭身,連著三次而不得,已無力進行第四次身法變換,急急下墜,而正下方則蹲著一名哇哇大哭的幼童,選擇落下不忍心,想要躲開又不能夠,左右為難間徹底失了分寸,不禁閉目尖叫。
混亂來得太突然,酆於和聞人懷二話不說,同時騰身而起,一個直取失控駿馬,欲從源頭扼製混亂,一個徑往失重少年,發現勁力充沛,騰挪的高度和速度都遠勝從前;古今則護著聞人徽音在第一時間內躲開了禍亂。
駿馬被一隻大手按住了頭,試圖甩脫卻感受到了一股澎湃巨力席卷全身,未及反抗掙紮,身子就乏力發軟,瞬間便靜了下來,低低地發出幾聲鼻音,似乎在表達不甘或驚詫;少年並未感受到預料中的撞擊,而是身子一輕,一起一落後便歸於平穩,緩緩睜眼好奇環看,已經脫離了亂圈,而自己正被一名年歲與己相仿、模樣清秀俊朗、麵帶關切笑意的少年橫身抱在懷中,麵皮當即發燙泛紅,急忙掙脫,並重重推了對方一把。
駿馬被製服,車廂慣性受抑,轟然側翻,四分五裂。中年道士左手撐地借力,右手擎托仇洪,雙雙穩穩落地。
聞人懷接住少年後,轉而又去幫護幼童。少年看著他的背影,眉眼間略含羞意,與之前的神采飛揚,判若兩人。正當少年心緒微妙之際,無意中瞥見不遠處的仇洪,情緒一振,銳聲喝道:“猴崽子!”
仇洪驚魂未定,又聞唿喝,嚇得直打哆嗦,急中生智,假裝不聞頭也不迴地竄入人群。仇洪既先逃了,中年道士有了充分離場的理由,以更快的速度遁入人群。古今匆匆一瞥,對那道背影感覺有些似曾相識。
“站住!”少年正欲追趕,眼前一花,被六名氣息綿長之人圍在中間,急的直跺腳,斥道:“攔我做什麽,還不快追?”
六人俯首帖耳,諾諾相顧,問道:“不知公子要小人去追誰?”
少年為之氣結,翻著白眼道:“仇洪!”
“不知仇公子去往哪個方向了,還請公子示下?”
少年再次氣結,咬牙道:“真是一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氣死本、本公子了!”恨恨抬手指了個方向。
“是!小人這就去追!”說著,僅兩人動身而去,另外四人依然圍守的少年身邊。少年一臉不耐,重重歎了口氣,一個字都不願多說,正欲親自追趕仇洪,嗬斥聲迭起。
原來是隸屬各大衙門的衛士、兵士、差役趕到了,經過簡單的問詢,紛紛將注意力轉到了酆於四人和少年一行人身上。
這一次無需少年明言示意,其中一名隨從亮出了一道令牌,一眾兵差見之色變,紛紛跪地叩首。
少年重現驕傲高貴的姿態,淡然負手道:“今日之禍全由鹹寧侯之子仇洪而起,與旁人一概無關,一應罪責、賠償皆有仇洪擔負,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聽明白了!”
“那還跪著作甚?”
“是是是!”
在各種埋怨、責罵、哭叫、吆喝聲中,傷者送醫、損毀予修、鬧劇平息、秩序重整。
少年未再停留,隻瞥了眼聞人懷,便揚長而去。
古今破天荒的比聞人懷先行向酆於躬身作揖,到了這一刻,他才真正對酆於產生了敬意。
潭柘山下留家私宅的偏廳上,坐滿了一屋子的人,卻靜的出奇、落針可聞,眾人或無精打采、悶悶不樂,或呆坐發愣、沉默寡言,或眉頭打結、愁腸百結,連一向善於活躍氣氛的公冶世英和留心言也成了悶油瓶,整體氣氛沉悶壓抑,唯一還帶有熱情的是擺在桌上的飯食,正冒著騰騰熱氣,可隆冬臘月,飯食的熱氣隻能維持片刻。
啪一聲脆響,清亮而突兀。
東方燕是除了睡覺一刻不得安靜的主,極為討厭這種氛圍,將筷子重拍在桌上,嚷道:“一大清早的一個個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看著就讓人來氣!天沒崩地沒裂,有什麽大不了的?犯得著愁眉苦臉、茶飯不思麽?依本姑娘看,你們都是在自尋煩惱,事情哪有你們說得那麽複雜?明明簡單的很!”
眾人側目,想著群策群力尚且一籌莫展,她一個心比柱子還粗、腦子裏隻裝著玩樂的小姑娘,能有什麽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