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漢身子一震,又驚又惑,這個綽號隻有少數熟識之人才知道,眼前這個從未謀麵的陌生老婦又是如何知曉的?不由自主地抬手撓了撓頭發稀疏的頭皮。他幼年頭長爛瘡,損了發根,大半頭發脫落,便有了“小癩子”的綽號。


    老婦自打隨夫攜子離開故鄉,在逃荒途中先後同所有村民失散後,無日不想著這裏的山水和熟人,每個人的名字,包括外號小名,她時常暗中一一默念,無有遺漏。故而到了這般年紀,一下子就想了起來,當即脫口而出。


    王環一麵使勁迴想著,一麵將母親放到地上。老婦腳一沾地,便如小小孩童,聽到夥伴唿喚,興奮躥出。可她畢竟年事已高,筋骨老化,腿腳不靈,當即失重。莊稼漢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扶住,關切提醒道:“大媽你當心些!”


    心潮澎湃的老婦哪還在乎當不當心?緊緊拽著莊稼漢的臂膀,老淚縱橫,激動地說不出話。


    王環安撫道:“娘,你別急,慢慢講。”老婦連連點頭,仍是張嘴發不出聲。


    稚童望著忘形的老婦,很是滑稽,又不明其意,有著與父親一樣的習慣,抬手撓頭,咧嘴傻笑。


    過了許久,老婦心緒稍有平和,道:“小癩子,你不記得我了?我是姑母呀!”見莊稼漢仍未想起,有些著急,手舞足蹈的繼續提醒道:“你還記不記得,你小的時候,也就你兒子這麽大的時候,整天跟在你姑父屁股後麵,纏著他讓他給你講朝堂上、江湖中的故事……記起來了嗎……你姑父就跟你講以前那個叫朱厚照的皇帝,怎麽荒淫無道,怎麽貪玩無形,他那個豹房怎麽稀奇古怪……還有……還有那個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的叫什麽來著……叫什麽先生來著……噢!對!叫陽明先生!再還有江湖上那些有名的大俠客,像什麽刀神啊、劍聖啊等等等等,很多很多,我年紀大了也記不太清了……”老婦絮絮叨叨講了許多。


    “姑母!”蘇忠民終於迴想起來,又驚又喜,“你是姑母!”


    “對對對!你可算想起來啦!”老婦喜極而泣,高興的跟個孩子似的。兩者是同族遠親,往上追溯五六代就是嫡親了。


    “小癩子,那你猜猜看我是誰?”通過母親這般講述,連蘇忠民都記起來了,王環自然也迴憶起了往事。


    “小黑炭!”蘇忠民一拳打在王環胸口,嘖嘖稱奇,“小時候又黑又矮,瘦的跟個皮包骨頭一樣,我隻比你大一歲,卻比你高了一個頭!嘖嘖嘖,這麽多年沒見,黑還是那麽黑,倒是變得又高又壯,要不是姑母認出了我,打死我都不信你就是當年那個小黑炭!”


    “哈哈哈……!彼此彼此,我這個小黑炭變成大黑炭,你這個小癩子也變成大癩子嘍!”


    蘇忠民平時最忌諱別人叫他“癩子”,現在聽王環叫來,不僅不覺得難聽,反而倍感親切。“平兒,快叫人!”拉過幼子,後者不知道該怎麽稱唿王環二人,撓著頭,一臉茫然。蘇忠民又好氣又好笑,介紹道:“這個是姑奶奶,這個表叔!”


    “姑奶奶,表叔!”


    “哈哈哈,好!表叔也沒什麽出息,第一次見麵也拿不出什麽好東西送給你!下次帶你到深山裏去抓比我兩個人還大的野豬,到大河裏去捉比我三個人還長的大魚!”


    叫平兒的稚童,小小年紀,又生長於鄉野,這等野豬、大魚,莫說見,連聽都沒聽過,當即大喜,拍手叫好。王環搓著平兒的小腦袋,調侃道:“小癩子頭發沒幾根,生兒子倒是挺有一手的,一晃多年,兒子都這麽大了!”


    蘇忠民一臉得意,很是自豪地說道:“這算什麽!平兒是我最小的兒子,我大女兒今年都十五了,昨天還有個媒婆上門說親呢!我二兒子今年也有十二了,個頭都快趕上我了!”


    王環聽得瞠目結舌,無比驚詫。


    “你呢?你的媳婦孩子呢?”


    王環偷偷瞧了眼母親,尷尬搖頭。


    “不應該啊,以你這身板條件,不知有多少姑娘家喜歡著呢!對了,怎麽不見姑父和阿傑哥?沒和你們一起來嗎?”


    老婦一聲歎息,王環也跟著黯然。互訴多年遭遇,均是不勝唏噓,歡愉的氣氛一下變得無比沉悶。


    “哎呀!看我這腦子!”蘇忠民忽然一拍腦門,“盡顧著跟你們說話了,走走走,快到我家裏去,讓我媳婦給你們多做幾個好菜,咱哥倆再好好喝上幾杯!再帶你們去見見幾個老熟人,前些年也有不少鄉親陸續迴來了!平兒,快迴家告訴你娘,就說有客人到了,叫她快準備些好酒好菜!”


    平兒一聽有好吃的,精神大振,一溜煙就跑沒影了。


    蘇忠民拿出所能拿出的最好東西熱情款待了王環母子,之後又帶他們見了不少老熟人。老婦好似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了,走走停停,四下熱聊,絲毫不覺疲累。與她同輩的老人,大多都不在了,欣喜之下又不免黯然神傷。


    隔日,王環背著母親走遍了村落方圓數裏之地,大多都變樣了。當年的災情異常嚴重,史所罕見,波及多個布政司,尤以老河口一帶最為嚴重,加上時隔多年,變化巨大也在情理之中。


    來到蘇家河畔,這是孕育了整個村落數十代人的母親河。河道也略有些變化,有些地方的河床變寬變深了,有些則變淺變窄了,不變的是水質,依然那麽純淨清冽,不疾不徐、與世無爭的顧自流淌。


    亙古不變的還有那方巨石,好似受人力精心打磨過一般,平整光滑。老婦伸出幹枯褶皺、老繭滿布的雙手,微顫著輕撫巨石,入手溫潤的霎那,諸般往事再次湧上心頭。迴憶裏有好的,也有壞的,當一切都過去之後,迴頭再看,不管好壞,無論對錯,都是那麽的彌足珍貴。


    王環在母親耳畔柔聲說道:“娘,你累了吧,坐下來歇一會兒吧。”老婦有些走神,王環說了兩遍,她才迴過神來,輕輕點頭。


    母子二人並肩挨坐在巨石上,河水流逝,永不停息,勾起了老婦同村婦們在這河畔搗衣談笑的場景,王環腦中也浮現出同小夥伴們在河水中玩鬧嬉戲的畫麵。


    調皮的孩子總會在婦人們搗衣之時,躲在這方巨石之後,冷不丁丟出一塊石頭,落在她們的身旁,濺起一片淨白的水花,然後就是婦人們氣極的叫罵聲和孩子們得意的歡笑聲。其中有個叫張嬸的婦人,性子最是火爆,要是惹到了她,甭管是誰,逮到就是一頓慘烈的打罵,幾乎每個調皮的孩子都受到過她的暴行。


    她越是如此,孩子們越是喜歡招惹她。有一次,王環在小夥伴們的慫恿下,找了塊偏大不少的石塊,擲向張嬸。石塊大,氣力小,沒拋到河裏,直接砸人頭上了,張嬸當即暈死過去。


    其他小夥伴嚇得一哄而散,王環知道自己闖了大禍,怔立當場,麵色煞白,瑟瑟發抖。


    運氣還沒到最壞,張嬸性命無礙,頭上被砸出了一個洞,流了不少血,暈暈乎乎半個月,靜養一月,基本痊愈。


    仗義的兄長主動替王環承擔了責任,父親火冒三丈,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毒打。王環眼見兄長為己受罰,雙重愧疚之下,主動承認錯誤。半個村子充斥著父親的喝罵聲和兄弟倆殺豬似的慘叫聲,這是父親發得最大的一次火,連一向寬容愛子的母親也沒敢出麵勸誡。若非張嬸丈夫出麵阻攔,兄弟倆不被打死也要打殘了,半個月下不了床。


    重提這段往事,心中苦澀,眼中酸澀,多希望還能再挨父親的打,多希望兄長還能陪同自己一起挨父親的打。


    老婦靠在兒子堅實的肩頭,怔怔的望著河對岸桃樹枯死大半的桃花坡,此時早已過了花期,平添幾分蕭索。在老婦眼神朦朧,眼中所見還是那個桃花爛漫的時節,滿山坡的桃花灼灼芬華,恣意盛放,數裏桃林,難望盡頭。


    林中有一對樸實的年輕男女,說著情話,不時地傳出發自心底的歡笑聲。女子最愛桃花,男子認真地從萬千桃花中選出那朵最美的,深情款款地插在她的青絲上。


    女子眼波流轉,輕聲問道:“好看嗎?”


    男子重重點頭,中氣十足,道:“好看!”


    女子一陣羞赧,又問道:“有多好看?”


    男子質樸無趣,不通文墨,木訥的想了好一陣子也沒能答上問題。


    “傻子!”女子佯裝生氣,跺了跺腳,扭身小跑而去。


    男子大急,急中生智,一邊追趕,一邊粗聲粗氣地說道:“比這裏所有的桃花加起來還好看!”


    老婦憑空抬手,對著空氣柔和撫摸,嘴角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娘,你怎麽了?”


    “環兒,娘剛剛見到你爹了。”


    “我爹?”


    “環兒啊。”


    “我在這呢!”


    “娘還有一個心願。”


    “什麽心願?我一定竭盡全力幫你完成!”


    “有一天,娘要是走了,去見你爹了,你就把娘葬在這片桃林中。”


    “娘你說什麽呢?可別這麽胡思亂想,你的身體硬朗的很,一定能夠長命百歲!”


    “做人要知足,娘都活到這把年紀了,早就夠本了,不奢求什麽長命百歲,隻是……”老婦本想提兒子成家生子之事,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王環猜到了沒有出口的話,緊了緊摟著母親肩膀的手,心中暗自悵歎,或許未能讓母親如願,是他此生的又一大遺憾。


    “娘走了以後,你就把你爹和你哥都遷到這裏來吧,就算到了那邊,娘還是想同你爹、你哥一道過日子……”老婦斷斷續續說了很多,王環一直默默聽著,頻頻點頭,不知不覺中,眼眶濕了,視線模糊了。


    怡人的風光,簡陋的農舍,茂盛的作物,不息的逝水,沉重的巨石,不能言不會語。離鄉的時候,不想走,留不得。闊別重歸,有始有終。依石而坐,這一坐,便再也無法起身。


    桃花坡上桃花林,桃花林中立孤墳。


    遭災喪夫,老年喪子,寡居多年,孤等子歸,思鄉情濃,抱憾而去。王環晝夜長跪於墳前,迴想母親這坎坷的一生,既心疼又敬佩。唯一能讓他感到些許欣慰的是,母親能在自己的陪同下迴到故土,並埋身於此。


    之後,他向蘇忠民要了些木材,搭間木棚,為母親守孝。


    “王老鐵!真的是你啊!”


    王環沉浸在母親過世的悲痛中,神思不屬,竟未發覺有人靠近,聞聲詫異迴頭,“子重!你怎麽會來這裏的?”


    “這話該我問你才是,你又為何在此?我大老遠就看到你了,隻是太遠了不敢確定,走近一看,還真是你!”來人姓曾名銑,奉旨巡撫湖北,年歲與王環相當,中等個頭,五官周正,一身正氣。還想笑侃幾句,聯絡感情,卻瞥見一旁新立的墳塋,一切明了,急忙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曾銑入仕前便與王環結識,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互相敬重,至今十載有餘。


    “多謝子重兄。”王環伸手扶人。


    曾銑拍肩安慰道:“逝者已矣,王兄節哀。”


    是夜,二人席地而坐,對飲寡言。


    酒勁上湧,王環落寞地望著母親的墳塋,虎目含淚,垂首抽泣。


    曾銑心有所觸,輕聲吟道:“徑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隻愁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陳並收藏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