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喧嚷的蟬聲伴隨著一場又一場的雨漸漸遠去,雨水從屋簷上落下,打濕樹梢翠綠的枝葉,然後日子一天天過去,弋陽城漸漸染上秋季寂寥的底色。
“棉棉,江州刺史病故了。”楚昭黎坐在庭院裏,瞧著初秋的第一片枯葉落下,無端有些感慨,“生死這件事兒啊,都是活人的熱鬧,你瞧那人一死,除了哭墳的,便都是盯著他那個刺史之位的了。”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除了至親,誰會在乎他死不死的。”路舟雪將一件外衣披到楚昭黎肩頭,他不可隨意幹涉人間命數,可為了楚昭黎,到底少些顧忌,隻是少不得要多付些代價了,“你若想去江州,我可為你籌謀。”
“又說胡話。”楚昭黎笑著迴頭,按住路舟雪搭在他肩頭的手,輕聲道,“萬事皆有代價,這我還是清楚的,棉棉,你不必為我如此,總歸不是什麽非爭不可的差事,順其自然就好。”
“你倒是不著急。”路舟雪幹脆在楚昭黎身邊坐下,靠著他的腿無奈感歎,“倒是叫我毫無用武之地了。”
“怎麽會。”楚昭黎輕笑,“棉棉陪著我,放在以前已是求而不得了,豈敢貪心更多。”
“你可以貪心的。”路舟雪歎道,偏頭蹭了蹭楚昭黎的手心,然後抬眸一臉真摯地望著後者,誠懇道,“我不是皇帝,不會吝嗇愛你。”
“是麽?”楚昭黎歪了歪頭,有些可愛,然後眼眸彎成月牙,說了句玩笑話,“那過幾日我向父皇請旨與你成婚如何?”
“胡鬧!”路舟雪反手在楚昭黎腿上打了一下,卻是忍不住笑起來,“你我心意相通就好了,成婚什麽的,不急。”
“我不想當這個太子了。”楚昭黎嘴巴一撇,耍起了無賴,“連娶心儀之人都不能夠,真想早些離宮啊……”
江州富庶,現任刺史一死,刺史位置空懸,朝堂上下心思都紛紛活泛起來,杜氏想繼續從族中提拔能人掌江州,然而年輕一輩多輕事功,瞧著高風亮節,實則繡花枕頭不堪大用,杜相委實愁壞了頭。
皇帝則想從世家手裏把江州搶過來,奈何同樣無人可用,謝氏已有顯赫軍功,皇帝不敢再讓其掌江州,怕養出第二個杜氏,可除了謝家,其他的世家要麽門第不夠,要麽另有心思,實在不能為皇帝所用。
世家和朝廷的意見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就這麽拉拉扯扯地拖到了中秋,因著前一年欠收,又吃了敗仗,今天的中秋宮宴便也沒有多麽奢侈鋪張,就是尋常的菜色,多加了幾壺名酒助興。
隻是宴席尋常,宴席上的熱鬧卻不尋常,眾人推杯換盞,你來我往說著冠冕堂皇的虛言,酒過三巡後,皇帝借著微醺的醉意開口道:“太子如今也十八了,可瞧上哪家的姑娘了?”
話一出口,滿場喧嚷聲瞬間安靜下來,楚昭黎沒敢喝酒,因而仍舊清醒,聞言起身作揖迴話:“迴父皇,兒臣年歲還小呢,還不著急婚娶。”
少有的一次答非所問,已經是他在所能及的限度範圍內對皇帝的最大反抗,他不想娶別人,更不想做君父手裏平衡勢力的棋子,若是娶了妻,他便當著這輩子都被捆在這弋陽城裏了。
“不小了,再過兩年就該及冠了,杜相長子像你這樣大的時候孩子都會說話了。”皇帝意有所指地說著,然後像是突發奇想一般突然道,“唉杜相,朕記得的幺女今年也該十六了,可有婚配啊?”
楚昭黎心中一沉,皇帝果然是打定主意要他娶杜喬了。他下首的三皇子則是悄悄攥緊了拳頭,滿眼不甘地暗中瞪著楚昭黎。
因著謝芙和親他未出頭一事,迴來謝漾就疏遠了他,轉而去親近太子,他如何瞧不出來這是謝氏舍棄他的信號?他們隻瞧見他退避三舍,卻絲毫不考慮他的處境,和親本就是國之恥辱,他又不是楚昭黎,本無名聲可言,幹巴巴地湊上去。
還有父皇,竟也因著太子的裝乖賣巧變了態度,幾次三番訓斥於他,如今更是有意抬舉楚昭黎,叫杜喬嫁與太子,好似這麽多年他的努力都成了笑話。
三皇子這邊在嫉妒憤恨,那頭杜相卻是起身:“啟稟陛下,小女尚未婚配,因是家中幺兒,內子素來疼愛,有意在家中多留幾年,並不著急婚配。”
杜相不上皇帝的套,他的確是愛惜自己這個小女兒,故而不會由著女兒進楚昭黎那個火坑——哪怕隻要他的女兒嫁了太子,就能暫時打消皇帝對他杜家的忌憚。
奈何杜相話說的委婉,拒絕之意卻是明顯至極,皇帝也隻作聽不懂,和顏悅色地往下說道:“先把婚事定下來,至於相夫人疼愛女兒,便是多留兩年也無妨,國師覺著呢?”
“太子敦厚純良,杜小姐仁善聰穎,是大好的天作之合。”瞧著不食人間煙火的蕭翎破天荒地說了句場麵話,皇帝滿意了,杜相的臉頓時沉得能滴水。
事已至此,再無餘地,楚昭黎慢慢地坐迴位置上,目光落在酒杯上不知道在想什麽;三皇子仰頭灌下一杯酒,望著滿臉陰沉的杜相,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杜夫人幾乎攪碎了手裏的帕子,怨毒地瞪著楚昭黎;蕭翎說完那句話很快就離席而去,仿佛之後的事都與他無關。
整場宴席結束,高興的隻有皇帝,以及杜喬。她是真喜歡楚昭黎,那月照襟懷、不染纖塵的模樣,她真是愛極了。在皇帝口頭說完要給她和太子訂婚,小丫頭就紅了臉,然後時不時偷偷地往宴席的另一頭看,想知道她的心上人是不是也和她一樣雀躍。
第二日,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悄悄從偏門駛進了相府。
“真是稀客,三殿下怎的突然來老夫這相府了?”杜相因為皇帝跟國師蛇鼠一窩強逼他把女兒嫁給太子正大動肝火,此時瞧見三皇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君臣禮數自然也拋到了九霄雲外。
麵對杜相如此態度,三皇子倒也不惱,反而一笑道:“本殿今日來,是為解杜相之困的。”
杜相淡淡地看著他,不接話,三皇子也不覺尷尬,自己便說了下去,許是為了彰顯誠意,話說得是相當大膽:“五弟如今還在詔獄,已然是廢了,杜相不若考慮另擇人選,左右杜家有那個能耐和底氣不是麽?”
“殿下若隻是來說這些廢話的,那麽可以請迴了,老夫還有要事。”杜相一聽就知道三皇子是個自作聰明的,那點小心思還想來騙他,試圖空手套白狼的,當真是狂妄小兒。
杜相嗤笑一聲,起身就要離開,見他不上道,三皇子這才急了,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杜家既要扶持儲君,為何不選擇本殿?隻要杜相答應聯手,莫說杜小姐的婚事,便是江州也仍舊是杜家的。”
“謝氏掌軍,門第也算顯赫,腳踩兩條船,殿下不怕栽了麽?”三皇子開出的條件足夠叫杜相駐足,卻並非是能夠叫他答應合作的程度。
三皇子心道一聲老狐狸,緊接著開口,總算交了一句底:“本殿已與謝氏離心,因謝芙和親之事;這是一份謝家旁支的罪狀,無傷大雅,但也足夠叫謝氏名聲掃地了。”
三皇子說著將一個匣子放到了杜相麵前,後者看了一眼那匣子,而後複雜的目光落到了三皇子身上,不出意外地在那雙眼睛裏看到了野心勃勃和剛愎自用,顯然,這是個有野心、喜歡自作聰明的蠢貨。
而杜相就喜歡這樣的蠢貨,“好啊,殿下不妨說說你的打算……”
不像太子,楚昭黎雖然不一定聰明,可是太通透了,通透到杜相知道拿捏不了他,於是幹脆把他扼殺在繈褓裏,散布滿京城的風言風語,隻為叫楚昭黎再無翻身之日。
楚昭昀如願以償做了江州刺史,秋收由他赴江州親自主持,秋收結束卻並不留任,而是帶職歸京,在京城遙掌江州財權,江州本地官署則又一杜氏子孫代理,這算是皇帝和杜家各退了一步,前者出讓行政權,後者放棄財權。
自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楚昭昀同杜相密謀的功勞,畢竟他掌了財政,江州一大部分的賦稅可是要悄悄流進杜氏的口袋的。
今年不似去年,連月雨水澆得人心灰意冷,反而是個晴陽正好的金秋,日頭又高又辣,收下來的糧食沒幾日就曬幹了,交完租稅還給百姓剩下了不少,竟是個意外的豐收,消息傳迴京中,皇帝都難得高興得沒在朝堂上罵人,就連被關在大理寺的五皇子都被放了出來。
“棉棉,江州刺史病故了。”楚昭黎坐在庭院裏,瞧著初秋的第一片枯葉落下,無端有些感慨,“生死這件事兒啊,都是活人的熱鬧,你瞧那人一死,除了哭墳的,便都是盯著他那個刺史之位的了。”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除了至親,誰會在乎他死不死的。”路舟雪將一件外衣披到楚昭黎肩頭,他不可隨意幹涉人間命數,可為了楚昭黎,到底少些顧忌,隻是少不得要多付些代價了,“你若想去江州,我可為你籌謀。”
“又說胡話。”楚昭黎笑著迴頭,按住路舟雪搭在他肩頭的手,輕聲道,“萬事皆有代價,這我還是清楚的,棉棉,你不必為我如此,總歸不是什麽非爭不可的差事,順其自然就好。”
“你倒是不著急。”路舟雪幹脆在楚昭黎身邊坐下,靠著他的腿無奈感歎,“倒是叫我毫無用武之地了。”
“怎麽會。”楚昭黎輕笑,“棉棉陪著我,放在以前已是求而不得了,豈敢貪心更多。”
“你可以貪心的。”路舟雪歎道,偏頭蹭了蹭楚昭黎的手心,然後抬眸一臉真摯地望著後者,誠懇道,“我不是皇帝,不會吝嗇愛你。”
“是麽?”楚昭黎歪了歪頭,有些可愛,然後眼眸彎成月牙,說了句玩笑話,“那過幾日我向父皇請旨與你成婚如何?”
“胡鬧!”路舟雪反手在楚昭黎腿上打了一下,卻是忍不住笑起來,“你我心意相通就好了,成婚什麽的,不急。”
“我不想當這個太子了。”楚昭黎嘴巴一撇,耍起了無賴,“連娶心儀之人都不能夠,真想早些離宮啊……”
江州富庶,現任刺史一死,刺史位置空懸,朝堂上下心思都紛紛活泛起來,杜氏想繼續從族中提拔能人掌江州,然而年輕一輩多輕事功,瞧著高風亮節,實則繡花枕頭不堪大用,杜相委實愁壞了頭。
皇帝則想從世家手裏把江州搶過來,奈何同樣無人可用,謝氏已有顯赫軍功,皇帝不敢再讓其掌江州,怕養出第二個杜氏,可除了謝家,其他的世家要麽門第不夠,要麽另有心思,實在不能為皇帝所用。
世家和朝廷的意見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就這麽拉拉扯扯地拖到了中秋,因著前一年欠收,又吃了敗仗,今天的中秋宮宴便也沒有多麽奢侈鋪張,就是尋常的菜色,多加了幾壺名酒助興。
隻是宴席尋常,宴席上的熱鬧卻不尋常,眾人推杯換盞,你來我往說著冠冕堂皇的虛言,酒過三巡後,皇帝借著微醺的醉意開口道:“太子如今也十八了,可瞧上哪家的姑娘了?”
話一出口,滿場喧嚷聲瞬間安靜下來,楚昭黎沒敢喝酒,因而仍舊清醒,聞言起身作揖迴話:“迴父皇,兒臣年歲還小呢,還不著急婚娶。”
少有的一次答非所問,已經是他在所能及的限度範圍內對皇帝的最大反抗,他不想娶別人,更不想做君父手裏平衡勢力的棋子,若是娶了妻,他便當著這輩子都被捆在這弋陽城裏了。
“不小了,再過兩年就該及冠了,杜相長子像你這樣大的時候孩子都會說話了。”皇帝意有所指地說著,然後像是突發奇想一般突然道,“唉杜相,朕記得的幺女今年也該十六了,可有婚配啊?”
楚昭黎心中一沉,皇帝果然是打定主意要他娶杜喬了。他下首的三皇子則是悄悄攥緊了拳頭,滿眼不甘地暗中瞪著楚昭黎。
因著謝芙和親他未出頭一事,迴來謝漾就疏遠了他,轉而去親近太子,他如何瞧不出來這是謝氏舍棄他的信號?他們隻瞧見他退避三舍,卻絲毫不考慮他的處境,和親本就是國之恥辱,他又不是楚昭黎,本無名聲可言,幹巴巴地湊上去。
還有父皇,竟也因著太子的裝乖賣巧變了態度,幾次三番訓斥於他,如今更是有意抬舉楚昭黎,叫杜喬嫁與太子,好似這麽多年他的努力都成了笑話。
三皇子這邊在嫉妒憤恨,那頭杜相卻是起身:“啟稟陛下,小女尚未婚配,因是家中幺兒,內子素來疼愛,有意在家中多留幾年,並不著急婚配。”
杜相不上皇帝的套,他的確是愛惜自己這個小女兒,故而不會由著女兒進楚昭黎那個火坑——哪怕隻要他的女兒嫁了太子,就能暫時打消皇帝對他杜家的忌憚。
奈何杜相話說的委婉,拒絕之意卻是明顯至極,皇帝也隻作聽不懂,和顏悅色地往下說道:“先把婚事定下來,至於相夫人疼愛女兒,便是多留兩年也無妨,國師覺著呢?”
“太子敦厚純良,杜小姐仁善聰穎,是大好的天作之合。”瞧著不食人間煙火的蕭翎破天荒地說了句場麵話,皇帝滿意了,杜相的臉頓時沉得能滴水。
事已至此,再無餘地,楚昭黎慢慢地坐迴位置上,目光落在酒杯上不知道在想什麽;三皇子仰頭灌下一杯酒,望著滿臉陰沉的杜相,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杜夫人幾乎攪碎了手裏的帕子,怨毒地瞪著楚昭黎;蕭翎說完那句話很快就離席而去,仿佛之後的事都與他無關。
整場宴席結束,高興的隻有皇帝,以及杜喬。她是真喜歡楚昭黎,那月照襟懷、不染纖塵的模樣,她真是愛極了。在皇帝口頭說完要給她和太子訂婚,小丫頭就紅了臉,然後時不時偷偷地往宴席的另一頭看,想知道她的心上人是不是也和她一樣雀躍。
第二日,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悄悄從偏門駛進了相府。
“真是稀客,三殿下怎的突然來老夫這相府了?”杜相因為皇帝跟國師蛇鼠一窩強逼他把女兒嫁給太子正大動肝火,此時瞧見三皇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君臣禮數自然也拋到了九霄雲外。
麵對杜相如此態度,三皇子倒也不惱,反而一笑道:“本殿今日來,是為解杜相之困的。”
杜相淡淡地看著他,不接話,三皇子也不覺尷尬,自己便說了下去,許是為了彰顯誠意,話說得是相當大膽:“五弟如今還在詔獄,已然是廢了,杜相不若考慮另擇人選,左右杜家有那個能耐和底氣不是麽?”
“殿下若隻是來說這些廢話的,那麽可以請迴了,老夫還有要事。”杜相一聽就知道三皇子是個自作聰明的,那點小心思還想來騙他,試圖空手套白狼的,當真是狂妄小兒。
杜相嗤笑一聲,起身就要離開,見他不上道,三皇子這才急了,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杜家既要扶持儲君,為何不選擇本殿?隻要杜相答應聯手,莫說杜小姐的婚事,便是江州也仍舊是杜家的。”
“謝氏掌軍,門第也算顯赫,腳踩兩條船,殿下不怕栽了麽?”三皇子開出的條件足夠叫杜相駐足,卻並非是能夠叫他答應合作的程度。
三皇子心道一聲老狐狸,緊接著開口,總算交了一句底:“本殿已與謝氏離心,因謝芙和親之事;這是一份謝家旁支的罪狀,無傷大雅,但也足夠叫謝氏名聲掃地了。”
三皇子說著將一個匣子放到了杜相麵前,後者看了一眼那匣子,而後複雜的目光落到了三皇子身上,不出意外地在那雙眼睛裏看到了野心勃勃和剛愎自用,顯然,這是個有野心、喜歡自作聰明的蠢貨。
而杜相就喜歡這樣的蠢貨,“好啊,殿下不妨說說你的打算……”
不像太子,楚昭黎雖然不一定聰明,可是太通透了,通透到杜相知道拿捏不了他,於是幹脆把他扼殺在繈褓裏,散布滿京城的風言風語,隻為叫楚昭黎再無翻身之日。
楚昭昀如願以償做了江州刺史,秋收由他赴江州親自主持,秋收結束卻並不留任,而是帶職歸京,在京城遙掌江州財權,江州本地官署則又一杜氏子孫代理,這算是皇帝和杜家各退了一步,前者出讓行政權,後者放棄財權。
自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楚昭昀同杜相密謀的功勞,畢竟他掌了財政,江州一大部分的賦稅可是要悄悄流進杜氏的口袋的。
今年不似去年,連月雨水澆得人心灰意冷,反而是個晴陽正好的金秋,日頭又高又辣,收下來的糧食沒幾日就曬幹了,交完租稅還給百姓剩下了不少,竟是個意外的豐收,消息傳迴京中,皇帝都難得高興得沒在朝堂上罵人,就連被關在大理寺的五皇子都被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