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看好了九哥
逃荒娘子千億物資養全家 作者:八月的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靖安侯府大擺宴席要為傅九川和衛子鳳慶祝,湯老夫人也一塊過來吃飯了。
午時,全家人都坐在一起用膳的時候,湯老夫人道:“子鳳能拿個中上的成績,再努力幾年,以後考進士還是有大有希望的。”
靖安侯也挺高興的。
沒想到這個弱不禁風的兒子也是大有出息的,是他看走眼了。
他舉了酒杯道:“一起喝一杯。”
全家人就拿了杯,能喝酒的喝酒,不能喝酒的喝茶。
全家幹杯。
等喝過這一杯,衛君卿道:“奶奶,爹,我和君歡也準備迴軍營了。”
一晃兩個多月過去了,他胳膊的傷也恢複好了。
奶奶也從大哥的傷痛中慢慢走出來了。
他們是時候走了。
靖安侯這次沒說話,看了看老夫人。
湯老夫人道:“去吧。”
“咱們家以後有文官,也有武將,挺好的。”
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事情去做。
若一直呆在府裏,隻怕很快又成了遊手好閑的紈絝公子。
待吃過飯,衛桐傅九川去了子鳳的院子裏說話。
傅九川提到晚上要和同窗吃飯的事情,衛桐衛桐囑咐子鳳道:“子鳳,幫我好好看著九哥,讓他莫貪杯。”
那麽多學子在一起,隻怕別人都要敬他酒的時候,你一杯我一杯,不知不覺就多了。
衛子鳳說好。
衛子蘇道:“要不你們把我帶上吧,我一準會幫著看好九哥,不讓他貪杯。”
衛桐:“好主意,就這樣決定了。”
兩個少年麵麵相覷一眼,麵上都有一些抗拒。
誰出去玩想帶個小孩子在身邊礙事。
傅九川道:“桐桐,你要是實在不放心,也跟著一起去吧。”
“有子蘇跟著,我放心得很。”
他們同窗相聚,人家都不帶家眷的話,她才不會那麽不識相的跑過去。
小家夥拍著小胸脯保證:“子蘇是很可靠的。”
他一準把姐夫看得嚴嚴的。
這邊交代完事,衛桐下午還要去一趟村上,就先走了。
行在院中的青石路上,就見衛君卿迎麵走來。
“四妹妹。”
他站住,客氣的作揖。
“我和三弟明天一早就去軍營,拜托你抽空多陪陪奶奶,她很喜歡你,你說話總是比我們更管用,更能讓她開懷。”
“不用你說。”她知道該怎麽做。
她語氣淡漠。
衛君卿道:“五弟的事情,很對不住他。”
“這話不應該和我說。”
她舉步就走,衛君卿道:“金蛇鞭還在你手裏。”
衛桐甩給了他,頭也不迴的走了。
*
桃花夭夭,淥水盈盈,四月的天,依舊攜起一絲清冷。
四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
是種植棉花和哈密瓜的季節。
三個村的裏正在這幾天已帶著村民把棉花種植。
衛桐今天又帶了哈密瓜、甜瓜的種子。
由於男人都去山上幹活了,裏正就叫上村裏的婦人下田幹活。
一塊來的還有王氏夫婦。
一片片的土壤在昨天就又被疏鬆過了一迴了,衛桐講了一下如何栽培。
當年生活在鄉下,她姥姥特別喜歡在自家院子裏種瓜。
自家種的純天然無汙染,不像市麵上賣的,都是添加過各種藥,越來越沒瓜的味道了。
她手裏的種子就是從姥姥瓜田裏得來的,絕對是上好的品種,又香又甜。
健康無害的哈密瓜種子已被衛桐在水中浸泡過了,並且已催過芽。
現在隻需把萌芽的哈密瓜幼苗播種到土壤中,再覆蓋一層薄土,就能讓哈密瓜幼苗快速成長。
人多力量大,她這邊教了一遍,心靈手巧的婦人就知道怎麽做了。
等瓜種子都種下,衛桐又和大家講了一下注意事項,哈密瓜要三天澆水一次,甜瓜就要五到七天澆水一次了。
甜瓜耐旱不耐澇。
甜瓜成熟期相對短一些,開花後差不多也就五十天就可以吃了。
當然,她沒打算讓村民靠瓜掙錢。
瓜還是要留著自己吃的。
等她這邊忙完,時間也差不多了,迴去的路上王氏問她道:“六六啊,阿九的成績出來了嗎?”
都知道他參加了院試,但究竟有沒有考好,之前沒有婦人敢主動問。
萬一考砸了呢。
“拿下了案首。”
王氏激動的道:“我就知道阿九一定會考好。”
她難掩興奮,“咱們今晚要多炒幾個菜,為阿九慶祝慶祝。”
衛桐告訴她九哥在百壽堂和同窗吃飯,王氏道:“同窗之間慶祝一下是應該的。”
“我今天在這兒吃飯。”
王氏怔了一下,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反應過來後連道:“行行,我多炒幾個菜。”
等迴了院子,她忙把米淘上,又喊著莫年過來幫忙洗菜切肉殺雞。
家裏現在養了不少雞,平日裏留著下蛋,要是孩子們都迴來,她就殺個雞吃。
衛桐坐在堂屋裏發了一會兒呆。
過了一會兒,家裏的學子全迴來了。
一進來就瞧見衛桐的馬車停在了外麵,霍揚和任臣飛快的跑進來。
“六六。”
“姐。”
莫南、莫西和莫文歌也走了進來叫嫂子。
衛桐拍拍桌子,讓他們坐下來說話。
莫文歌忙問:“嫂子,大哥考得如何了?”
“案首。”
“衛公子呢?”
“已是秀才。”
任臣歎口氣:“看來子鳳哥哥不是第二名了。”
若是僅次於九哥,姐姐一定會說清楚。
說得這麽含糊,一定是考得不好。
任臣又道:“姐姐,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在我們班已連著拿兩次優了。”
衛桐摸摸他腦袋:“你最棒了。”
莫文歌冷笑一聲:“我是優+。”
為了拿優+,除了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課外,她還有一件事要做,在班裏就搶著幹活,把地掃了,把垃圾收了。
做最乖的學生。
她表現確實優異,連著兩次拿了優+,在任臣之上,所以,她的獎勵也最好。
第一次除了得了一兩銀子的助學金外,還得了個漂亮的硯台。
第二次除了一兩銀子的助學金外,又額外得了一支漂亮的毛筆。
全班都羨慕極了。
其他得獎的學生也有額外的獎勵,有的是得了一本書,有的是得了宣紙,書包等等。
求學的孩子平日都舍不得買,沒有不稀罕的。
本來杏花村和桃花村隻來了十五個學生,後來聽說表現優秀的學子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助學金後,又有十個學生過來聽學了。
整個班裏現在加起來共有五十個學生。
為了減輕兩位夫子的負擔,衛桐現在又請了一位夫子,一共有三位夫子教學。
之前本來說前十名才有獎勵,學生一多,獎勵的人數也改成了二十人,為了得著優,許多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當然,霍揚和莫南莫西除外。
學不會的東西,獎勵一百兩,依舊學不會。
背那些繞口的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三人去年已背到自閉。
他們背不會,衛桐也不勉強他們,人各有特長,現在隻要求他們三個能識文斷字就好,平日多聽聽夫子授課,還能學一學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然,班裏麵也不缺少他們這一類的。
哪個班還沒幾個差等生。
幾個人說了一會兒話後,莫文歌跑去灶房幫忙把涼菜端過來擺在桌子上,莫南和莫西霍揚都跑去幫忙端涼菜。
王氏一瞧來這麽多人,忙把人往外趕:“你們三個就不要進來了,歌兒一個人就可以了。”
莫文歌眼見他們非常勤快的把涼菜都端過來了,冷笑一聲,道:“嫂子,他們是看你過來了,故意在你麵前表現的,平日裏他們都不幹的,都是我在幹活。”
她怕衛桐不信,忙一指任臣:“不信你問臣臣。”
任臣點頭:“姐姐,她沒說謊。”
莫西給了她一個爆栗子道:“你夠了,嫂子一過來你就沒完沒了的告狀,你想幹嘛?”
“我能幹嘛,當然是讓嫂子知道我有多好啊!”
她拔腿跑了出去,又端了兩盤涼菜。
一共做了十二個涼菜。
王氏過來道:“你們先吃著,熱菜一會就來了。”
衛桐:“不急,一塊吃。”
莫文歌:“娘,夫子教導我們說,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王氏聽不懂:“好好說人話。”
讀了兩天書,天天和她拽文字。
欺負她聽不懂嗎?
莫西翻他妹一個白眼道:“東漢時,有個小孩叫黃香,是個孝子。在他九歲的時候,為了讓辛苦勞累的父親,有個舒適的地方睡覺,夏天用扇子為父親扇涼床席,冬天用自己的身體替父親暖被窩。後來,黃香的這種孝心傳遍了整個縣城,大家都誇他是孝子。”
莫南也道:“莫文歌,好好和人家黃香學著點,記得冬天幫咱娘暖被窩,夏天扇扇子。”
王氏笑著走了,她才不指望孩子們能這樣待她,不讓她給暖被窩扇扇子就不錯了。
莫文歌這時哼了一聲:“我當然可以。”
等著瞧吧,再過兩個月,天就要熱了。
她就要學學黃香,把好名聲傳遍三個村莊,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她最好了。
霍揚:“長嫂如母,先伺候伺候你嫂子吧。”
她雖是家裏惟一的妹子,也是全班惟一的女孩子,可三個少年都非常看不慣這妹子的得瑟勁。
她就能得瑟得你特別想揍她。
莫文歌眼珠子一轉,“嫂子我先給你沏壺茶。”
她之前是跟著宮裏的熊嬤嬤學過沏茶的,剛好又借機露了一手。
她幫著每個人把茶倒上,大家圍在一起喝喝茶,給衛桐聊一些學堂裏的事情。
她雖不是夫子,每次來聽她講上一迴,久而久之,她也都了解個差不多了。
知道隻有幾個別的差等生,她內心還是挺欣慰的。
大部分的學子都知道這個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都非常努力地在學習。
這說明她封地的孩子們都是可造之才,這塊封地沒準還真成為人傑地靈之地了。
午時,全家人都坐在一起用膳的時候,湯老夫人道:“子鳳能拿個中上的成績,再努力幾年,以後考進士還是有大有希望的。”
靖安侯也挺高興的。
沒想到這個弱不禁風的兒子也是大有出息的,是他看走眼了。
他舉了酒杯道:“一起喝一杯。”
全家人就拿了杯,能喝酒的喝酒,不能喝酒的喝茶。
全家幹杯。
等喝過這一杯,衛君卿道:“奶奶,爹,我和君歡也準備迴軍營了。”
一晃兩個多月過去了,他胳膊的傷也恢複好了。
奶奶也從大哥的傷痛中慢慢走出來了。
他們是時候走了。
靖安侯這次沒說話,看了看老夫人。
湯老夫人道:“去吧。”
“咱們家以後有文官,也有武將,挺好的。”
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事情去做。
若一直呆在府裏,隻怕很快又成了遊手好閑的紈絝公子。
待吃過飯,衛桐傅九川去了子鳳的院子裏說話。
傅九川提到晚上要和同窗吃飯的事情,衛桐衛桐囑咐子鳳道:“子鳳,幫我好好看著九哥,讓他莫貪杯。”
那麽多學子在一起,隻怕別人都要敬他酒的時候,你一杯我一杯,不知不覺就多了。
衛子鳳說好。
衛子蘇道:“要不你們把我帶上吧,我一準會幫著看好九哥,不讓他貪杯。”
衛桐:“好主意,就這樣決定了。”
兩個少年麵麵相覷一眼,麵上都有一些抗拒。
誰出去玩想帶個小孩子在身邊礙事。
傅九川道:“桐桐,你要是實在不放心,也跟著一起去吧。”
“有子蘇跟著,我放心得很。”
他們同窗相聚,人家都不帶家眷的話,她才不會那麽不識相的跑過去。
小家夥拍著小胸脯保證:“子蘇是很可靠的。”
他一準把姐夫看得嚴嚴的。
這邊交代完事,衛桐下午還要去一趟村上,就先走了。
行在院中的青石路上,就見衛君卿迎麵走來。
“四妹妹。”
他站住,客氣的作揖。
“我和三弟明天一早就去軍營,拜托你抽空多陪陪奶奶,她很喜歡你,你說話總是比我們更管用,更能讓她開懷。”
“不用你說。”她知道該怎麽做。
她語氣淡漠。
衛君卿道:“五弟的事情,很對不住他。”
“這話不應該和我說。”
她舉步就走,衛君卿道:“金蛇鞭還在你手裏。”
衛桐甩給了他,頭也不迴的走了。
*
桃花夭夭,淥水盈盈,四月的天,依舊攜起一絲清冷。
四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
是種植棉花和哈密瓜的季節。
三個村的裏正在這幾天已帶著村民把棉花種植。
衛桐今天又帶了哈密瓜、甜瓜的種子。
由於男人都去山上幹活了,裏正就叫上村裏的婦人下田幹活。
一塊來的還有王氏夫婦。
一片片的土壤在昨天就又被疏鬆過了一迴了,衛桐講了一下如何栽培。
當年生活在鄉下,她姥姥特別喜歡在自家院子裏種瓜。
自家種的純天然無汙染,不像市麵上賣的,都是添加過各種藥,越來越沒瓜的味道了。
她手裏的種子就是從姥姥瓜田裏得來的,絕對是上好的品種,又香又甜。
健康無害的哈密瓜種子已被衛桐在水中浸泡過了,並且已催過芽。
現在隻需把萌芽的哈密瓜幼苗播種到土壤中,再覆蓋一層薄土,就能讓哈密瓜幼苗快速成長。
人多力量大,她這邊教了一遍,心靈手巧的婦人就知道怎麽做了。
等瓜種子都種下,衛桐又和大家講了一下注意事項,哈密瓜要三天澆水一次,甜瓜就要五到七天澆水一次了。
甜瓜耐旱不耐澇。
甜瓜成熟期相對短一些,開花後差不多也就五十天就可以吃了。
當然,她沒打算讓村民靠瓜掙錢。
瓜還是要留著自己吃的。
等她這邊忙完,時間也差不多了,迴去的路上王氏問她道:“六六啊,阿九的成績出來了嗎?”
都知道他參加了院試,但究竟有沒有考好,之前沒有婦人敢主動問。
萬一考砸了呢。
“拿下了案首。”
王氏激動的道:“我就知道阿九一定會考好。”
她難掩興奮,“咱們今晚要多炒幾個菜,為阿九慶祝慶祝。”
衛桐告訴她九哥在百壽堂和同窗吃飯,王氏道:“同窗之間慶祝一下是應該的。”
“我今天在這兒吃飯。”
王氏怔了一下,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反應過來後連道:“行行,我多炒幾個菜。”
等迴了院子,她忙把米淘上,又喊著莫年過來幫忙洗菜切肉殺雞。
家裏現在養了不少雞,平日裏留著下蛋,要是孩子們都迴來,她就殺個雞吃。
衛桐坐在堂屋裏發了一會兒呆。
過了一會兒,家裏的學子全迴來了。
一進來就瞧見衛桐的馬車停在了外麵,霍揚和任臣飛快的跑進來。
“六六。”
“姐。”
莫南、莫西和莫文歌也走了進來叫嫂子。
衛桐拍拍桌子,讓他們坐下來說話。
莫文歌忙問:“嫂子,大哥考得如何了?”
“案首。”
“衛公子呢?”
“已是秀才。”
任臣歎口氣:“看來子鳳哥哥不是第二名了。”
若是僅次於九哥,姐姐一定會說清楚。
說得這麽含糊,一定是考得不好。
任臣又道:“姐姐,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在我們班已連著拿兩次優了。”
衛桐摸摸他腦袋:“你最棒了。”
莫文歌冷笑一聲:“我是優+。”
為了拿優+,除了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課外,她還有一件事要做,在班裏就搶著幹活,把地掃了,把垃圾收了。
做最乖的學生。
她表現確實優異,連著兩次拿了優+,在任臣之上,所以,她的獎勵也最好。
第一次除了得了一兩銀子的助學金外,還得了個漂亮的硯台。
第二次除了一兩銀子的助學金外,又額外得了一支漂亮的毛筆。
全班都羨慕極了。
其他得獎的學生也有額外的獎勵,有的是得了一本書,有的是得了宣紙,書包等等。
求學的孩子平日都舍不得買,沒有不稀罕的。
本來杏花村和桃花村隻來了十五個學生,後來聽說表現優秀的學子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助學金後,又有十個學生過來聽學了。
整個班裏現在加起來共有五十個學生。
為了減輕兩位夫子的負擔,衛桐現在又請了一位夫子,一共有三位夫子教學。
之前本來說前十名才有獎勵,學生一多,獎勵的人數也改成了二十人,為了得著優,許多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當然,霍揚和莫南莫西除外。
學不會的東西,獎勵一百兩,依舊學不會。
背那些繞口的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三人去年已背到自閉。
他們背不會,衛桐也不勉強他們,人各有特長,現在隻要求他們三個能識文斷字就好,平日多聽聽夫子授課,還能學一學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然,班裏麵也不缺少他們這一類的。
哪個班還沒幾個差等生。
幾個人說了一會兒話後,莫文歌跑去灶房幫忙把涼菜端過來擺在桌子上,莫南和莫西霍揚都跑去幫忙端涼菜。
王氏一瞧來這麽多人,忙把人往外趕:“你們三個就不要進來了,歌兒一個人就可以了。”
莫文歌眼見他們非常勤快的把涼菜都端過來了,冷笑一聲,道:“嫂子,他們是看你過來了,故意在你麵前表現的,平日裏他們都不幹的,都是我在幹活。”
她怕衛桐不信,忙一指任臣:“不信你問臣臣。”
任臣點頭:“姐姐,她沒說謊。”
莫西給了她一個爆栗子道:“你夠了,嫂子一過來你就沒完沒了的告狀,你想幹嘛?”
“我能幹嘛,當然是讓嫂子知道我有多好啊!”
她拔腿跑了出去,又端了兩盤涼菜。
一共做了十二個涼菜。
王氏過來道:“你們先吃著,熱菜一會就來了。”
衛桐:“不急,一塊吃。”
莫文歌:“娘,夫子教導我們說,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王氏聽不懂:“好好說人話。”
讀了兩天書,天天和她拽文字。
欺負她聽不懂嗎?
莫西翻他妹一個白眼道:“東漢時,有個小孩叫黃香,是個孝子。在他九歲的時候,為了讓辛苦勞累的父親,有個舒適的地方睡覺,夏天用扇子為父親扇涼床席,冬天用自己的身體替父親暖被窩。後來,黃香的這種孝心傳遍了整個縣城,大家都誇他是孝子。”
莫南也道:“莫文歌,好好和人家黃香學著點,記得冬天幫咱娘暖被窩,夏天扇扇子。”
王氏笑著走了,她才不指望孩子們能這樣待她,不讓她給暖被窩扇扇子就不錯了。
莫文歌這時哼了一聲:“我當然可以。”
等著瞧吧,再過兩個月,天就要熱了。
她就要學學黃香,把好名聲傳遍三個村莊,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她最好了。
霍揚:“長嫂如母,先伺候伺候你嫂子吧。”
她雖是家裏惟一的妹子,也是全班惟一的女孩子,可三個少年都非常看不慣這妹子的得瑟勁。
她就能得瑟得你特別想揍她。
莫文歌眼珠子一轉,“嫂子我先給你沏壺茶。”
她之前是跟著宮裏的熊嬤嬤學過沏茶的,剛好又借機露了一手。
她幫著每個人把茶倒上,大家圍在一起喝喝茶,給衛桐聊一些學堂裏的事情。
她雖不是夫子,每次來聽她講上一迴,久而久之,她也都了解個差不多了。
知道隻有幾個別的差等生,她內心還是挺欣慰的。
大部分的學子都知道這個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都非常努力地在學習。
這說明她封地的孩子們都是可造之才,這塊封地沒準還真成為人傑地靈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