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隅,還請給個薄麵,周郎顧日後定然會有所報答。”


    周郎顧被少年一手定住,使盡渾身解數都不得動彈,隻好暗地裏出言求和。


    李成蹊低頭看了眼他,眼神玩味。


    “吳方隅,我知你看不起聖國竊夫,而我周郎顧也一樣不喜聖國安排,隻要你肯留個顏麵,我願為你的暗棋。”


    李成蹊五指一握,緊緊扣住了槍尖,嘴角有一絲邪魅。


    周郎顧頓時臉色大變,失聲求饒,“還請吳少俠手下留情,此槍是我本命戰槍,與我武道修行息息相關,萬萬不得有失。”


    李成蹊不為所動,手心真氣如山中溪澗,隨著槍尖悄悄流淌,繼而流過了整杆槍身,直漫他的手心。


    此時,真氣入手,分明是無形無色,但周郎顧卻覺得氣如熊火,熾熱難耐,恨不得脫手而逃,然而與此同時,在他心底卻有道聲音死纏不休,“隻要你敢鬆開槍身,這一身修為都將化為泡影。”


    “吳少俠,你隻要讓我這次機會,待我登上兵脈之子,我願攜一脈之力倒戈相向,為封俠一脈搖旗呐喊。”


    李成蹊滿麵笑容地看著他,手心的真氣緩緩浮現,一刻不停地湧入槍身。


    “稟聖師,山中已出現了吳方隅的蹤跡,敢問是否還要去拿他?”


    法脈武夫聽聞麾下武者來報,當即向聖師詢問道。


    “管仲敬,如今我聖國大勢已定,你覺得吳方隅是否還要捉拿?”


    “依我所見,吳方隅是最好的例子,再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


    “哈哈,你明明知道他是我的弟子,也知道山中武夫的態度都不再重要,還想殺了他?”


    “吳方隅是這一屆新生的武夫之最,也是這百年來最年輕的武夫學子,不談他的學問是高是低,但在我聖國強者為尊,他的態度就足夠讓某些學子看不清形勢。”


    “哦,你想讓學子們看清什麽形勢?”


    “一個人再強,也敵不過眾生的力量。”


    “難道吳方隅的背後不是封俠一脈?”


    “當然不是,吳方隅隻是個劍侍,這輩子都無緣封俠,以墨脈那些人的性子,隻要吳方隅不肯開口求人,他們是絕對不會出手。”


    “墨脈的什麽性子?”


    “出門在外,生死自負。”


    “據我所知,這句話還有下一句吧。”


    “殺人者,恆殺之。”


    “再下一句呢?”


    “封俠轄地,以命償命,隻要封俠知曉生死之局,必定會從頭到尾進行推演,直到判定這局到底是否有取死之道,再行決斷。”管仲敬娓娓道來,語氣微頓,歎了口氣,“此外,吳方隅雖多行俠義事,卻從未表明自己的立場,是封俠一脈。”


    “所以,這世間哪有真正的俠義,從來隻有立場之爭。”


    管仲敬微微一笑,大為讚同。


    “山中已無學子能擋得住吳方隅的步伐,就由你去拿下他吧。”


    法脈武夫驚愕不定。


    “以你的身手,拿下吳方隅,不是難事。”


    “聖師,那吳方隅都能擊敗孫季策,恐怕我也不是他的對手。”


    “孫季策不過是籠中雀,哪怕是有戎帝欽定的盛名,但也太過年輕,未曾經曆廝殺,與你相距甚大。”


    法脈武夫誠惶誠恐,低頭不語。


    管仲敬笑道,“聖師,你這弟子也是個不中用的廢物,不如放我出去,替他辦成此事。”


    “放你出去?你還會迴來?”


    “聖師這話從何說起,仲敬乃是聖國百姓,生是聖國的人,死是聖國的鬼。”


    “可惜不能為我所用,不然何必將你拘禁在此。”


    “聖師,您神通廣大,怎麽會擔心我一去不迴?再說,安如山說大不大,你若想要拿我,還不是手到擒來。”


    “告你實話也無妨,我將你拘禁在此已是違背了天下的規矩。”


    “什麽規矩,能讓聖師如此忌憚?”


    “同境之爭,隻準低不準高。”


    “還請聖師詳解。”


    “在我等眼中,世間大概隻有兩類人。”


    “哪兩類人?”


    “周郎顧,你知不知道世間其實隻有兩類人?”


    “郎顧不知,還請少俠如實相告。”


    周郎顧正無計可施之時,忽聞少年言語,喜不自勝,忙一臉堆笑,暗中問道。


    這時,李成蹊手腕一轉,槍身真氣順勢消散,但周郎顧卻如墜冰窟,瞬間七竅流血,猛地察覺體內生出天人五衰之相,“不可能,這不可能,我是雙璧周郎顧。”


    李成蹊失望地搖了搖頭,“相比孫季策,你真的差了太多。”


    “不,我周郎顧乃兵脈雙璧。”


    李成蹊抽身而退,左手向他眉心一彈,立馬可見自他眉心驚現一粒紅珠,緊接著自那紅珠之外,如蛛絲般四麵八方蔓延開來。


    噗嗤!


    “不…”


    隨著這一聲驚唿,周郎顧倏然消散,如沙粒般散落無痕。


    “世間,從來隻有兩類人,活人和死人。”


    “世間,從來隻有兩類人,凡人與仙人。”


    “仙人,那種早已被世俗遺忘真名的神靈?”


    “神靈就是神靈,仙人就是仙人,不可同日而語。”


    “什麽神靈,什麽仙人,都敵不過我世間的煙火氣。古往今來,修來修去,還不是個隻為己謀。”


    “你知道封俠的由來原型是哪裏?”


    “不就是千年前那些以武力自視甚高的武者巧立名目,胡亂定下的名諱。”


    “不,封俠原型大有來頭。”


    管仲敬頓時來了興趣,若眼前人真的是當年那位聖師,那他也確實是那個時代獨負盛名的封俠,他的話某種程度上也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還請聖師不吝賜教。”


    “人族未出,是為洪荒時代。因洪荒生靈毀天滅地,自毀前程,被天道所厭惡,終落下帷幕。”


    “聖師,還請直說,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仲敬不感興趣。”


    “管仲敬,你對聖師尊重些。”


    “咦,你怎麽還在這?”


    “我…”


    “好了,你退下吧,那吳方隅被人遮住了行蹤,我難以推算他的方位,你去找到他。”


    法脈武夫低頭應是。


    管仲敬好心提醒道,“生死不論。”


    法脈武夫冷哼一聲,轉身迅速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艮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艮屾並收藏九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