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之上,本該是一覽無餘的生機盎然。


    然而,此時卻充滿了危機四伏的兇險。


    隨著妖潮的爆發,人族建起的屏障,一道又一道地崩塌,一位又一位悍不畏死的武者犧牲。


    這些日子,大雪從未停止。


    仿佛是天地對世間生靈的默哀。


    也仿佛是天地對大自然的重新洗禮。


    隻要停步,隻要不前,不一會兒的功夫,大雪就會掩蓋生靈的身影。


    七尺男兒也好,丈高妖獸也罷,在風雪的籠罩下都顯得不堪一擊。


    雖然如此,人類和妖族都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第三道屏障,意味著距離人類的村落越發靠近。


    這道屏障不再像之前是由泥土壘蓋,而是早有準備的武者們用巨石打造的城牆,長約十裏,厚度足足有十丈,高度反而僅有五丈多高,比之前的百丈土牆,不值一提。


    此時,風雪下,原野之上,吼聲不斷。


    城牆上,眾人圍坐一團,並未點燃篝火。


    在城牆下,時時刻刻都會傳來震耳欲聾的撞擊聲。


    城牆最中間的位置,是位長眉通爪的武夫,正襟危坐,飛雪落在他的身上,裹上了淡淡的新裝,在他長眉尤為顯得晶晶然。


    忽然,兩道身影從天而降,一位是身著紅衣的武夫,臉色蒼白,胸口插著一隻帶有螺紋的獸角;另一位武夫一襲黃袍,臉色緊張地攙扶著他,緩緩走來。


    這時,武夫才睜開眼睛,開口說道,“他的傷勢太重,在這是恢複不了的,帶他先迴去吧。”


    不等同伴開口,紅衣武夫毅然拔出胸口的獸角,口吐鮮血,一邊抑製傷口的血流之勢,一邊迴道,“我沒事,還能再戰。”


    話都沒說完,這位紅衣武夫就因氣血不支,當場暈厥。


    “帶他迴去,傷勢不痊愈,不要讓他來。”


    黃袍武夫卻說,“我戰力還在,請穀大人換個人送。”


    這話一出,眾人異口同聲道,“我們為春坊而戰,隻戰死,而不退。”


    “現在的情形,不必我解釋什麽吧,速速迴去,別耽誤了他的治療時間。”


    黃袍武夫歎了口氣,隻好背上紅衣武夫,含怨告別。


    這時,又有袴褶武夫急匆匆地從西邊跑來,“穀大人,西邊城牆告危,還請派人增援。”


    李昌穀聞言,臉色如常,轉身問道,“哪位仁兄願意奔赴西北戰場?”


    話音落下,整整十八位武夫豁然起身,抱拳齊聲,“吾等願往。”


    李昌穀說道,“這一去,既是救場,也是應約。”


    位置靠前的緇衣武夫環視起身的諸位武夫,與他們相視一笑,代為開口笑道,“我等誦讀振師長的文章,羨慕已久。對書中提到的十五位欽俠欽佩不已,尤其是那位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的炅氏欽俠,最為敬佩。”


    緇衣武夫說來之時,臉色潮紅,興奮難捺,傲然朗聲,“大丈夫生而為人,理當如炅氏欽俠。”


    李昌穀默然無聲,唯有抱拳,見禮送別。


    袴褶武夫並未多言,抱拳上前,“諸位兄弟,事不宜遲,我們這就過去。”


    緇衣武夫也不囉嗦,率先跨出,帶起來一陣疾風,消失不見。


    其餘十七位武夫如出一轍。


    李昌穀見他還不走,再問,“難道這些人手都還不夠?”


    “實不相瞞,杯水車薪,實在難以成事。”


    李昌穀神色微凝,“西邊戰場怎麽會這麽快陷入敗局?”


    “接連斬殺兩頭血脈妖怪,已然引起了遺種的注意。”


    “還請迴去過後,轉告李成蹊與餘繞梁,量力而行,切莫意氣用事。”


    緇衣武夫見再無人願往,隻得含淚抱拳,拜別而迴。


    他前腳才走,東邊又有武者來報,“穀大人,我東北戰場妖獸如潮,將要攻破城牆。”


    李昌穀臉色微冷,不假顏色道,“東北戰場難道也出現了血脈妖怪?”


    武者汗然,神情略顯尷尬,“迴穀大人的話,東北戰場並未出現過血脈之妖。”


    李昌穀越發不悅,沉聲問道,“難道是你們那邊出現的妖怪多如牛毛?”


    不給武者開口的機會,李昌穀又說道,“若我沒記錯的話,東北戰場近來又有餘師傅之子加入,領來了不少我春坊的好手。”


    “此外,真要說精英薈萃的話,當屬你東北戰場。”


    武者額頭滲出冷汗,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迴答。


    反而是城頭有人接話,“穀大人不必氣急,想來是我春坊有些人覺得時候未到,用不著露出真正的力量,畢竟第三道屏障也不是我們最後的防線。”


    有了第一人,自然會有第二人,“我春坊閉門苦修近千年,強者如雲,區區妖潮不足為慮。”


    “其實,穀大人,您若是細究的話,應當發現東北戰場雖然抵禦妖潮不佳,但傷亡率極低。”


    “下三關武者到現在為止都不滿千人,而第四關寧武關武者更僅有三百來人,至於武夫之流……”


    邊上有人笑道,“東北戰場武夫傷亡屈指可數,此等戰功何等顯赫。”


    “餘公子去之前,張公子坐鎮東北,不得不說,智慧超絕,既保全了武夫有生力量,以供最終決戰,也以戰養戰,激發了非武夫的武者抗戰之心,真可謂一舉兩得,妙哉妙哉。”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對東北戰場頗為讚賞。


    誰想李昌穀陰沉著臉,語出驚人地吼道,“坐井觀天的蠢貨,都給我閉嘴。”


    曆來沉穩的李昌穀突然暴怒,將眾人嚇得都不約而同地一抖,但隨後又生出了些許不快。


    “李昌穀,你我同為武夫,你有何資格對我大唿小叫?!”


    頭戴折角巾的武夫站了起來,臉色震怒,“若論資格,我比你年歲更長;若論修為,我未必差你多少。”


    說這話的時候,角斤武夫按了按腰間的佩劍,神色乖張,“若不是掌櫃更器重於你,給了你去往九洲的機會,你以為你在我麵前算什麽東西?”


    麵對他的譏諷,李昌穀反而冷靜了下來,嘴角揚起濃濃的輕蔑之意,“若是你覺得東北戰場更適合你,自行離去即可,李某絕不阻攔。”


    角斤武夫大袖一甩,“哼,我還不稀罕留在你這處戰場,就知道救些不是武夫的廢物。”


    “我春坊兒郎,心懷熱血者,隨我去東北戰場。”


    折角斤武夫振臂高唿,一位位武夫憤然起身,“李昌穀,這是妖潮,不需要弱者,更不需要憐憫。”


    他轉身離去,帶走了近百位武夫。


    東北戰場趕來的武者,臉色慚愧,不知該如何開口。


    李昌穀見狀,反而拍了拍他的肩頭,“迴去吧,萬事小心,好好活著。”


    武者聞言,感激涕零,“雖然我不知道該怎麽說,但是我覺得穀大人很有道理。”


    武者眼中是真摯的感受,有感而發地說完這句話,他快步跑了迴去。


    在李昌穀的身後,依舊有些人露出期望的目光,似乎也在向往著東北戰場。


    “西北戰場,下三關參戰武者屈指可數,寧武關武者不滿三十位,但武夫戰死已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艮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艮屾並收藏九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