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不過是短短的一瞬間。
四麵八方的急切聲與震耳欲聾的吼叫聲縈繞於耳。
李成蹊雙手按在妖角,想要用力地推開它,卻無奈地發現,妖角之上藏有一根根極其細小的倒刺,隻要他一動,立馬就會刺穿他的腹部。
更可怕的是,妖角之上附著了強大的力量,以他的一己之力難以掙脫。
不是他怕痛,不想掙脫。
而是妖角另有玄機。
“人族少年,不過如此。”
然而,更令人絕望的是這頭妖怪居然口吐人言。
血脈之妖。
當武夫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或多或少都會凝聚為自身的氣勢,化為武夫之勢。
同樣的,當妖獸妖力達到了臨界點,渴望更強的妖怪也會激發某種隱藏的血脈。
這樣的妖怪哪怕蠻力不如同類,但它所擁有的力量卻不可同日而語。
李成蹊聞聲,手中的妖角瘋狂地砸下,可惜除了當場崩斷,別無他法。
“你先前殺的那頭火係妖怪,是某位大佬的嫡係子嗣。”
通常,普通妖怪衝擊血脈,都會就地爆炸,不得善終。
因此,在妖族,唯有與生俱來的血脈可繼承。
當然,也會有些特殊的例外。
比如,眼前的這頭妖怪。
獨角噬龍蟻,通體猶如將要冷卻的岩漿,成片成片的石鱗覆蓋全身。
在其體內,蘊藏著巨大的火焰力量,儼然是座行走的火山。
那看似低沉的吼聲,說是振奮獸心的戰鼓,不如說是它無意間力量溢散,不得不發出的唿聲。
這時,正在督戰的李昌穀臉色驚變,急忙想要下去救人,耳畔卻突然想起無情的製止聲。
“他是洞溪裏的武夫,讓他自己來麵對。”
“可是……他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應付這樣強大的血脈之妖。”
“這是成為強者的宿命,他別無選擇。”
李昌穀欲言又止,而耳畔的聲音也沒有響起。
李成蹊無助地被鎖在妖角,孤單且又絕望,這隻獨角居然能免疫它的火焰之力,任憑他雙手如何拍打,體內的火焰都無法侵入其中。
“大佬猜到你可能是五行之火的餘孽,所以特意賜予了我免疫五行之火的力量。”
獨角噬龍蟻轉動那龐大的身軀,“從我動手那一刻,你已經被大佬視為必死之人。”
它在戰場中,眼神遊離,似乎在尋找什麽。
忽然,它的目光停住了。
而被它目光定格的地方,一頭頭妖獸如遭雷擊,四肢打擺,不由自主地俯身跪下。
這一跪,那道沾滿妖獸之血的身影也隨之浮現。
“大佬說過,隻要我能殺了你倆,它就會幫我解開血脈之柩,讓我得以躋身大妖之境。”
這道目光投來,餘繞梁瞬間氣息凝固。
不是武夫之勢,更勝武夫之勢。
血脈之威,不遑多讓。
武夫有武勢,妖怪有妖威,不相伯仲。
麵對此情此景,餘繞梁低聲哼道,“江山如畫。”
那一頭頭妖獸股顫尿流,瑟瑟發抖,渾身都散發著弱小無助的氣息。
武勢與妖威在空氣中碰撞,發出無形的力量,惹得兩者對峙間的妖獸如氣泡般,一一炸裂。
“放開那個少年,我跟你走。”
李成蹊還在琢磨武勢的時候,餘繞梁已大勢小成,信手可拈來。
妖威再強,對人族終究是有著種族之別,何況人族本身就是迎難而上的種族。
麵對強大的威風,真正的強者隻會越來越強。
先有路師傅火池練手,再有獨角噬龍蟻血脈助威,餘繞梁的武勢又進一步。
此刻,他在對峙中重拾自信,手掐劍指,“畫雪皚皚。”
下一刻,一縷縷劍氣隨之迸發,瞬間清洗了整座血地,更放進來了大量的落雪。
獨角噬龍蟻震驚之餘,一蹄子跺在大地上,轟隆一聲巨響,少年好不容易的安靜場麵瞬間崩碎。
“吼,不過是個武夫,以為擁有了武勢就配和本龍蟻為敵?”
餘繞梁卻不以為然,反而笑道,“畫棟雕梁。”
獨角噬龍蟻定睛一看,自己居然已經離開了此處戰場,腳下不知何時已不是大地,竟然是些看不懂的奇怪棟梁。
獨角噬龍蟻身為妖怪,妖軀一振,妖風陣陣,如同怒濤滾滾東流,無情地抽打在棟梁之上。
下一刻,它卻駭然發現這些棟梁迎風而長,遇氣而粗,轉眼間已從零零碎碎的小臂細長,化為了雙手難合的粗長。
“雕蟲小技,也想逞強?!”
獨角噬龍蟻當機立斷,收斂氣息,四蹄踩著棟梁,猛然竄出。
“哪怕我不用妖力,光憑肉身,你也不是我的對手。”
也在它動身的那一刻,一陣血雨混著大雪吹在它的眼前。
它忽然驚醒,忙要撐開妖力,留住妖角的少年,卻無奈發現少年乘機脫困,已如蛟龍出海,一發不可收拾。
這一刻,少年不顧腹部的傷勢,毅然調動體內的真氣,化為一把火焰纏繞的三尺劍。
它無所畏懼地笑道,“連它都不害怕你們人族的劍氣,難道你覺得我會害怕?”
所有的血脈之妖,從來都不懼怕劍氣。
李成蹊卻沒有說話,而是看了眼餘繞梁,見他點了點頭,這才開口笑道,“雪洗山巒娟如拭。”
霎那間,大雪紛飛,落入場中,光亮的樣子,就好像明鏡初開的模樣,也像是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迸發。
餘繞梁的武勢,營造的雪帶著春意,仿佛隨時都會迎來春天。
但李成蹊的武勢,雪景中的美色讓人發寒,不自覺地生出手腳冰冷的錯覺。
而身處其中的獨角噬龍蟻初聞不覺,再晃神一瞧,陣陣的寒意居然湧向四肢,連那隻掛滿血跡的獨角都晶晶然,好似冬日掛在簷下的冰棱。
吼!
它放聲怒吼,試圖驅散寒意,然而四周的棟梁卻借機成長,直至掩蓋住它的身影。
兩個少年彼此凝視,都不覺得這些東西能夠打敗妖怪。
所以,他倆的眼神交匯之時,餘繞梁的手中第一次出現了兵器。
說是兵器也不準確,因為從外形來看,分明是一幅畫被收好的卷軸模樣。
李成蹊對此,露出理所當然的笑容,“慰我九關不得意。”
餘繞梁與之同行,笑道,“且放安陵天外天。”
四麵八方的急切聲與震耳欲聾的吼叫聲縈繞於耳。
李成蹊雙手按在妖角,想要用力地推開它,卻無奈地發現,妖角之上藏有一根根極其細小的倒刺,隻要他一動,立馬就會刺穿他的腹部。
更可怕的是,妖角之上附著了強大的力量,以他的一己之力難以掙脫。
不是他怕痛,不想掙脫。
而是妖角另有玄機。
“人族少年,不過如此。”
然而,更令人絕望的是這頭妖怪居然口吐人言。
血脈之妖。
當武夫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或多或少都會凝聚為自身的氣勢,化為武夫之勢。
同樣的,當妖獸妖力達到了臨界點,渴望更強的妖怪也會激發某種隱藏的血脈。
這樣的妖怪哪怕蠻力不如同類,但它所擁有的力量卻不可同日而語。
李成蹊聞聲,手中的妖角瘋狂地砸下,可惜除了當場崩斷,別無他法。
“你先前殺的那頭火係妖怪,是某位大佬的嫡係子嗣。”
通常,普通妖怪衝擊血脈,都會就地爆炸,不得善終。
因此,在妖族,唯有與生俱來的血脈可繼承。
當然,也會有些特殊的例外。
比如,眼前的這頭妖怪。
獨角噬龍蟻,通體猶如將要冷卻的岩漿,成片成片的石鱗覆蓋全身。
在其體內,蘊藏著巨大的火焰力量,儼然是座行走的火山。
那看似低沉的吼聲,說是振奮獸心的戰鼓,不如說是它無意間力量溢散,不得不發出的唿聲。
這時,正在督戰的李昌穀臉色驚變,急忙想要下去救人,耳畔卻突然想起無情的製止聲。
“他是洞溪裏的武夫,讓他自己來麵對。”
“可是……他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應付這樣強大的血脈之妖。”
“這是成為強者的宿命,他別無選擇。”
李昌穀欲言又止,而耳畔的聲音也沒有響起。
李成蹊無助地被鎖在妖角,孤單且又絕望,這隻獨角居然能免疫它的火焰之力,任憑他雙手如何拍打,體內的火焰都無法侵入其中。
“大佬猜到你可能是五行之火的餘孽,所以特意賜予了我免疫五行之火的力量。”
獨角噬龍蟻轉動那龐大的身軀,“從我動手那一刻,你已經被大佬視為必死之人。”
它在戰場中,眼神遊離,似乎在尋找什麽。
忽然,它的目光停住了。
而被它目光定格的地方,一頭頭妖獸如遭雷擊,四肢打擺,不由自主地俯身跪下。
這一跪,那道沾滿妖獸之血的身影也隨之浮現。
“大佬說過,隻要我能殺了你倆,它就會幫我解開血脈之柩,讓我得以躋身大妖之境。”
這道目光投來,餘繞梁瞬間氣息凝固。
不是武夫之勢,更勝武夫之勢。
血脈之威,不遑多讓。
武夫有武勢,妖怪有妖威,不相伯仲。
麵對此情此景,餘繞梁低聲哼道,“江山如畫。”
那一頭頭妖獸股顫尿流,瑟瑟發抖,渾身都散發著弱小無助的氣息。
武勢與妖威在空氣中碰撞,發出無形的力量,惹得兩者對峙間的妖獸如氣泡般,一一炸裂。
“放開那個少年,我跟你走。”
李成蹊還在琢磨武勢的時候,餘繞梁已大勢小成,信手可拈來。
妖威再強,對人族終究是有著種族之別,何況人族本身就是迎難而上的種族。
麵對強大的威風,真正的強者隻會越來越強。
先有路師傅火池練手,再有獨角噬龍蟻血脈助威,餘繞梁的武勢又進一步。
此刻,他在對峙中重拾自信,手掐劍指,“畫雪皚皚。”
下一刻,一縷縷劍氣隨之迸發,瞬間清洗了整座血地,更放進來了大量的落雪。
獨角噬龍蟻震驚之餘,一蹄子跺在大地上,轟隆一聲巨響,少年好不容易的安靜場麵瞬間崩碎。
“吼,不過是個武夫,以為擁有了武勢就配和本龍蟻為敵?”
餘繞梁卻不以為然,反而笑道,“畫棟雕梁。”
獨角噬龍蟻定睛一看,自己居然已經離開了此處戰場,腳下不知何時已不是大地,竟然是些看不懂的奇怪棟梁。
獨角噬龍蟻身為妖怪,妖軀一振,妖風陣陣,如同怒濤滾滾東流,無情地抽打在棟梁之上。
下一刻,它卻駭然發現這些棟梁迎風而長,遇氣而粗,轉眼間已從零零碎碎的小臂細長,化為了雙手難合的粗長。
“雕蟲小技,也想逞強?!”
獨角噬龍蟻當機立斷,收斂氣息,四蹄踩著棟梁,猛然竄出。
“哪怕我不用妖力,光憑肉身,你也不是我的對手。”
也在它動身的那一刻,一陣血雨混著大雪吹在它的眼前。
它忽然驚醒,忙要撐開妖力,留住妖角的少年,卻無奈發現少年乘機脫困,已如蛟龍出海,一發不可收拾。
這一刻,少年不顧腹部的傷勢,毅然調動體內的真氣,化為一把火焰纏繞的三尺劍。
它無所畏懼地笑道,“連它都不害怕你們人族的劍氣,難道你覺得我會害怕?”
所有的血脈之妖,從來都不懼怕劍氣。
李成蹊卻沒有說話,而是看了眼餘繞梁,見他點了點頭,這才開口笑道,“雪洗山巒娟如拭。”
霎那間,大雪紛飛,落入場中,光亮的樣子,就好像明鏡初開的模樣,也像是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迸發。
餘繞梁的武勢,營造的雪帶著春意,仿佛隨時都會迎來春天。
但李成蹊的武勢,雪景中的美色讓人發寒,不自覺地生出手腳冰冷的錯覺。
而身處其中的獨角噬龍蟻初聞不覺,再晃神一瞧,陣陣的寒意居然湧向四肢,連那隻掛滿血跡的獨角都晶晶然,好似冬日掛在簷下的冰棱。
吼!
它放聲怒吼,試圖驅散寒意,然而四周的棟梁卻借機成長,直至掩蓋住它的身影。
兩個少年彼此凝視,都不覺得這些東西能夠打敗妖怪。
所以,他倆的眼神交匯之時,餘繞梁的手中第一次出現了兵器。
說是兵器也不準確,因為從外形來看,分明是一幅畫被收好的卷軸模樣。
李成蹊對此,露出理所當然的笑容,“慰我九關不得意。”
餘繞梁與之同行,笑道,“且放安陵天外天。”